如果房價下跌,房主敢棄房斷供嗎?

範範範小軒


如果房價下跌,房主敢棄房斷供嗎?

個人認為有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會斷供,另一種情況是房子是用來炒的可能會棄房斷供。

(一)大多數的家庭只要是滿足了居住的要求,並沒有多餘的房子。由於房價太高,大多數家庭湊夠30%一35%的首付就已經算不錯了,剩下的就是通過銀行貸款,然後分期付款來完成,還貸期恨一般在10一20年左右,前提是業主必須以所夠的房子作為抵押。目的就是如果在還貸期間,由於各種原因造成還貸中斷,很行有權根據雙方簽訂的有關條款,收回貨款人的房產。可以舉例說明,比如張某花100萬買了一套100平方的房子,也就是說房價每平方10000元,由於房價下跌了一半,每平方變成了5000元,總價變成了50萬。當初買房首付了30萬,剩下的70萬變成了20萬,如果棄房斷供,連房子都沒有了,所以這種情況是不會斷供的。

(二)如果是炒房客就可能會棄房斷供。為什麼這麼說呢?炒房客用來炒房的大部分資金來源於銀行貸款。通常做法是用先期的房子作抵押,然後從銀行貸款,再用購買的房子作抵押,從銀行貸更多的款。炒的房子越多,從銀行的貸款也就越多。一旦房價大幅下跌,房子大幅貶值,房子難以出手,即使降價賣出去,也會資不抵債。當銀行貸款數額達到上千萬元,有的炒房客就會採用不同的手段棄房斷供,不計後果躲避銀行貸款。在很多小城市都發生過樓房售出一大部分後,開發商或炒房客不見蹤影的現象。

總之,只有保持房價穩定,才能有利於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大漲大跌都會引發經濟的動盪,由此帶來更多的問題。這是我們大家都不願看到的。


平淡如水5343


關於如果房價下跌,房主是否敢棄房斷供,我覺得因人而異:第一,如果是剛需購房群體,不管房價如何下跌,都不會選擇棄房斷供。對於剛需群體來說,不管房價下跌還是上漲,已經並不是很重要的了,除非遇到失業,棄房斷供的可能性非常少。所以,前些年銀行才把居民個人房貸視為“香餑餑”。

第二,對於那些償還房貸已經5年以上的購房者來說,房價就算下跌,離開自己之前買入價格還有一定的利潤空間,他們抱著房價後市還會反彈的想法,很多人也不願意棄房斷供。即使跌到他們的購房成本線附近,他們也認為房價已經跌得這麼多了,等反彈了之後再拋售。

第三,就是這近幾年買房,做了接盤俠的炒房者,這部分人一旦遇到房價跌去30%以上,自己的首付款已經跌去,但房價下跌的趨勢還沒有改變,那這批人可能會選擇棄房斷供。所以,銀行並不希望各城市房價集中下跌,而是要分批下跌,這樣可以分散掉潛在的金融風險。

現在問題是,如果房價下跌30%以上,前幾年最新剛買房,房貸也沒償還多少年的房主是有可能選擇棄房斷供的。更何況最近幾年,國家有望出臺房產稅,這對於擁有多套房源的業主增加了支出壓力,一旦房主的資金鍊斷裂,也可能發生棄房斷供的情況。不過,隨著個人破產法的不斷提出,未來個人破產也會成為可能。

那麼,如果房價下跌,房主選擇棄房斷供,銀行會遭受巨大損失嗎?實際上,銀行在房貸設計上已經做了安排,要求購房者先付30%以上的首付款。這樣房價只有跌掉首付款後,購房者才能選擇棄房斷供。

不過,此時銀行可以將房主告上法院,法院再將房東的這套房產進行7折拍賣,用出售房產的錢,來抹平其原來欠下的債務。如果在賣掉房子後,銀行得到的錢仍然不夠支付房價下跌的損失,銀行有權向房貸者提出索賠要求。直至購房者還清所有貸款為止。

實際上,棄房斷供者的日子也不好過,因為,無論房價是否下跌,只要敢於斷供就會接到法院的傳票,一旦官司輸了就會進行資產凍結或計入個人信用,不僅會被法院查封或強制執行,還會影響到個人的出行、保險等信用問題。不僅影響到斷供者的一生,還會影響到他的家庭、孩子的讀書,就業、醫保等各種制約條件。

前些天有人問馬雲,花唄總共借出了3000億,要是有人不還該咋辦?馬雲回答:“不用擔心,會通過短信來催款,還有催款信息通知到你家人,再不行還可以通過法律途徑,進入到你的誠信系統”。從此以後,你的一切將被暴露在陽光下,逃無可逃。不過,如果購房者買房以後出現了暴跌,實際上已處於資不抵債的程度,現在剛好出臺個人破產法規,通過走破產程序也不失為一種解脫!


不執著財經


不忘共產黨人的初心為人民謀幸福,毛主席翻身農奴把歌唱人們幸福感滿滿的!美名流芳百世。

高房價高成本催毀實體經濟和人們的幸福感,每次房價暴漲後經濟下行壓力山大,禍國殃民。丹麥國家講的真好,再好的經濟基礎耗不過房價泡沫,縱觀歷史教訓從英國、日本及美國等國家都是耗不過房價泡沫而衰落。如今人們祈禱樓市泡沫早日爆破,房價腰斬再腰斬再再腰斬,翻身房奴,安居樂業,低房價低成本人們幸福感滿滿的!

製造房奴者必定遺臭萬年。

勿忘古訓:

得民心者

得天下

惡有惡報

善有善報

不是不報

時候未到

時候一到

一切都報

阿彌陀佛


用戶9350294284160


隨著個人破產法的不斷提出,未來個人破產也將成為可能。而當房地產出現暴跌而資不抵債又無法償還的前提下,個人完全可以宣告破產而無須償還債務。但如果是在未獲得個人破產允許情況下私自斷供的後果不堪設想,將會影響到個人的一生,甚至家庭、孩子的讀書、就業、醫保、保險等各種制約條件!

房價無論是否下跌,只要敢於斷供就有可能接到法院的傳票。一旦官司輸了就會進行資產凍結或計入個人信用,不僅會被法院查封或強制執行,還會影響到個人的出行、保險等信用問題。

前幾天有人問馬雲,花唄借出3000億,要是有人不還這麼辦?馬雲回答:“不用擔心,會通過短信來催款,還有催款信息通知你的家人,再不行還可以通過法律途徑,進入到你的誠信系統”。確實在這個不是儲存記而是如何刪除記憶的時代,一切都將被暴露在陽光下,逃無可逃!


在房價快速上漲後,如何保持房價的穩定成為了今天的重中之重。東北三省有鶴崗代表作,沿海地區也有山東的乳山,西北地區、中西部地區也會冒出這些暴跌城市。有些房產可以瞬間擊穿,掉入到谷底。幾十萬的投入跟著上百萬的按揭也灰飛煙滅!可是想要不還卻是不可能的,至少銀行沒有押著你去購房,只是自己投資失誤才造成的損失,只能怪自己投資失敗。

不過,假如自己的房產出現了暴跌,而且資不抵債無法償還,而剛好又出臺了個人破產的法規,通過破產也不失為一種解脫!


鞅論財經


至於房價下跌房主會不會棄房斷供,我認為是因人而異的,因為每個人的實際情況不一樣,買房的時間點也不一樣,所以導致不同人承受的房價下降的壓力是不一樣的。

對於剛需人群來說,即便是房價下降,很多人也不會選擇棄房斷供。

對於剛需人群來說,房子最核心的功能就是居住,不管房價上漲還是下跌,大家總得住在裡面,不會因為房價下跌了大家就不居住了。所以對於剛需人群來說,不管房價下跌幅度是多少,絕大部分人仍然不會選擇棄房斷供,因為一旦選擇斷供,那銀行就有可能向法院申請拍賣房子,到時大家連一個居住的地方都沒有了。

對於那些在房價低位入手的朋友來說,很多人同樣也不會選擇棄房斷供。

房價下跌受到影響最大的肯定是炒房客,因為炒房客最核心的目的就是為了通過炒房獲得收益,而一旦房價下跌,就意味著他們的收益可能會減少,甚至出現損失。但是不同的炒房客房價下跌對於他們造成的損失是不一樣的。對於那些在低價位入手的朋友來說,即便房價下跌,他們仍然有較大的空間可以承受。比如A在2015年以1萬塊錢每平米的房價買入了100平米的房子,首付30萬,貸款70萬等額本息30年,利率4.9%。

現在這個房子已經漲到了2.5萬塊錢一平米,假如到了2020年a所買的這個房子房價下跌了2萬塊錢一平米,下跌幅度達到20%,但是a仍然是賺錢的。

因為a在2015年的時候,首付只需要30萬,而從2015年到2020年這5年時間,就算房價下跌了,他100平米的房子仍然值200萬,而他5年所付出的貸款成本是22.3萬,再扣除剩餘的64萬本金之後,他仍然賺83.7萬。

所以對於那些在房價低位的時候買房的朋友來說,只要房子的增值部分大於房子降價的部分,那他們就沒有必要斷供,而是可以直接選擇把房子賣掉,這樣可以降低損失。



對於那些高位接手而且高槓杆炒房的人來說,棄房斷供將成為普遍現象。

如果房價下降的幅度比較大,對於那些在房價高位接手的朋友來說,絕對是一個噩耗。最近兩年我國的房價調控比較嚴,但是仍然有不少炒房客鋌而走險,在房價高位的時候入手,他們打賭房價未來還會上升,但是這種跟調控政策違背而行的判斷是容易出現失誤的。

對那些高槓杆炒房的人來說,房價不上漲或者是房價漲幅小於貸款利率就意味著他們是損失的,假如房價下跌,那他們的損失會更大。因此如果未來房價出現10%~20%的跌幅,這些人有可能會承受20%~30%的損失,這對那些資金比較大的朋友來說,只把房子賣掉止損倒是沒有什麼,頂多是出現損失。

但是對於那些自身資金實力比較弱的朋友來說,他們有可能會選擇棄房斷供。而且未來我國個人破產製度有可能會推出,一旦個人破產製度正式實施,那麼對於這些炒房客來說,他們就有一個緩衝的機會,一旦沒錢還上銀行貸款之後,他們可以申請個人破產。破產會有一個觀察期,如果在這個觀察期之內,申請人沒有任何財產可以執行,那過了觀察期之後,這些房貸就不用償還了,這對於那些深陷房貸泥潭的朋友來說,不失為一條出路。

只不過一旦個人申請破產之後這個黑點都會一直存在,以後在跟別人打交道過程當中都會處處受限,所以這些炒房客要不要選擇個人破產然後棄房斷供,他們也得好好掂量一下其後果。


貸款教授


如果房價下跌,房主敢棄房斷供嗎?

對這個問題,顯然是沒有標準答案的。但是,卻能夠區分不同情況,提出不同的觀點,做出不同的解釋。

首先,對於剛需階層來說,只要不出現經濟上的問題,不出現實在無力償還貸款的現象,一般情況下,是不可能斷供的。原因就在於,一旦斷供,銀行就有可能通過法院來處理房屋,要求房主搬出所住房子。在這樣的情況下,斷供就有可能是自己把自己趕出房屋的手段。

為什麼很多人擔心過度向個人提供房屋貸款,有可能帶來金融風險和社會風險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為什麼對需要房貸者提出那麼多的條件、設置那麼高的門檻的主要原因之一。要知道,一旦對不具備條件的人提供房貸,就隨時可能出現斷供現象。而斷供的結果,就是司法手段。到時候,如果斷供的人過多,就難免會引發社會矛盾,帶來社會的不穩定,並給銀行債權帶來懸空的風險。

其二,如果是炒房者,房價持續下跌,斷供的概率很大。要知道,炒房的目的是為了賺錢,購置了大量住房後,房價開始下跌了,且下跌的幅度比較大,銀行的錢還不上了,當然會斷供。尤其是主要依靠銀行的錢炒房的,就更可能出現斷供。

好在近年來監管層對銀行信貸資金的投放加強了監管,炒房者的資金像前些年那樣主要依靠銀行貸款來提供的現象已經比較少,出現大規模斷供的概率也比較小。更有可能的是,如果炒房者的資金是通過其他渠道籌集而來,而其他渠道提供資金者,也是通過銀行取得的資金,就有可能出現間接斷供現象。也就是說,炒房者無錢償還提供資金者,而提供資金者的錢又是銀行取得的,沒有能力繼續償還,就會產生連鎖反應,形成間接斷供問題。這種現象,可能比炒房者直接從銀行取得資金的比重更高、規模更大。

第三,如果是住房投資者,房價持續下跌,也有可能出現斷供。既不是剛需階層,也不是炒房者,但也投資了幾套住房,其中,有些住房還是通過房貸形成的。那麼,出現斷供的概率還是比較大的。因為,他們的錢全在房子上,手中的錢只能應付房貸。如果出現房價下跌,他們就有可能會在恐懼中採用斷供手段。但是,與剛需階層相比,這些住房投資者的斷供,不會帶來多大風險。因為,他們手中的房產比較多,銀行可以通過司法手段,直接對他們的其他資產進行查封。因此,不會出現風險。

總之,房價下跌,對已經購買了房產,特別是投資者和炒房者來說,打擊還是比較大的,斷供的可能也是比較大的。但是,也能夠通過法律手段,對其擁有的資產進行處理,銀行的損失不會太大。只有剛需階層,如果也斷供了,處理的難度會比較大。畢竟,不能將其趕到馬路上去住。這是需要特別思考和解決的問題,銀行也決不能為了一時之需,過度向居民提供住房貸款。尤其是條件不具備者,否則,會發生諸如美國那樣的次貸危機。


譚浩俊


可以斷供,但是斷供的後果很嚴重。嚴重到超出你的想象,你的房子將被銀行沒收。同時你欠的錢一分錢都不能少還。一旦你的徵信出了問題,所有銀行和卡消費電子消費都會封殺你,高鐵飛機也會封殺你,高檔消費場所也會封殺你。你的孩子上學工作很有可能受影響。

一句話吧,只要欠了銀行的錢,讓你生不如死。想斷供你真的要考慮清楚後果。

上車容易下車難。


愛卓婚禮


國家可以控制,緩慢下跌,比如在三十年的時間下跌90%。前十年下跌30%,你已經還了十年貸款或者在這十年你已經還完了貸款,下跌30%,你也不會放棄房子,再過十年在下跌30%,50%的人能在二十年內還完貸款,剩下的50%的人也還了一半多了,所以不會棄供,再過十年基本都還完了,在下跌30%,當然更不會有人不要房子了,因為不要白不要


尼克服


這是毋庸置疑的。當資不抵債的時候,大部分人都沒有償還能力的時候,最直接的就是直接斷供。比起一家人的穿衣吃飯,房子是建築之上的東西。飯都吃不起了,還要房子幹嘛?一家人賣血還房貸嗎?


酒盞花枝


如果斷供房主將成為失信人,不能乘飛機火車輪船,更不能參加工作。想想吧,洗洗睡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