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農村老家拆遷賠了30萬,30萬在農村算小康水平嗎?

三農種植通


在我們這邊,拆遷能賠10萬元就已經謝天謝地了,而能夠拿到30萬賠償款的確實比較多,不過題主如果沒有分到房子的話,30萬元就不屬於小康水平了,畢竟如今自己建造一處房子的成本就在25-30萬之間,如果再算上裝修的話,30萬元可能還不夠,因此這筆錢並不能算作達成小康水平。



而所謂的“小康”其實就是達到中產階層的水平,30萬元在我國只能是中等偏下,並不能算作達成了小康,而30萬元其實很快就會花光,畢竟題主的家鄉拆遷了之後,還需要自己去建造或者購買房子,因此這樣算的話其實是不划算的,可能只會剛好購買一處安置房,但題主還需要進行裝修,現在普通的裝修就要10萬元左右,可以說花費還是比較高的。


不過如果題主已經在城市裡買房的話,就要另外再算了。大家都知道農村的拆遷一般都是產權置換補償,也就是分房子,如果是額外提出了只要貨幣補償的話,那就可直接領取現金。一般選擇拿錢的多半都是已經在城市裡買房的人,而題主也說了是農村老家,這樣算的話可能已經在城市裡購房了。

而如果沒有了房子上的擔憂,擁有30萬是否算小康呢? 這種情況也要看不同的地區經濟水平如何,至少在題主的家鄉中,你能拿到30萬元,人家也可以拿到,這樣就沒法對比了。如果是在發展普通的小村莊內,擁有30萬自然是算作小康水平的,只要沒有負債車房買了就行,大家怎麼看呢?


惠農圈


我只能說30萬在農村地區只能算是一箇中低等的水平,真的不算什麼,如果說在老家拆遷賠到30萬,那麼這30萬,如果是你的全部家當,那麼真的是非常的少,因為農村地區現在隨便結婚彩禮錢都要十幾二十萬,而且在我們江西地區的彩禮錢現在都是30萬左右,還要買房子買車子,所以30萬其實真的感覺只能付一個房子的首付。



當然話又要說回來了,如果你在老家有房子,而且又有老婆的話,還有30萬的存款,那麼就另當別論了,因為在農村地區能夠有家有房,有車還有30萬的存款,那就非常的安逸了。生活在農村地區,本來消費就比較低,而且很多東西都是自己種植,不需要去購買,最多隻是平時買點菜或者是負擔子女的學費。只要你不抱著這30萬,什麼都不做,天天無所事事的話,那麼有30萬的存款確實算是非常好的了。


如果是在一些比較偏遠的山區,能夠有30萬的存款在手中,那麼就更加的不得了了,因為大家都知道在偏遠的農村地區,因為交通非常的不方便,他們花錢的地方很少,而且他們也捨不得吃好的,一般他們吃的東西基本上都是自己種植的,所以他們花不了多少錢,那麼在這些地方30萬的城管確實能夠算得上非常的富有也能夠算得上是小康水平了。


不過如果是在我們村的話,有30萬的存款還真的不算什麼,我們那邊離縣城非常的近,所以我們這邊這幾年改變非常的大,隨著這幾年國家大力的開發和大量的徵收土地,拆遷房屋,所以我們那邊很多人家裡面都有百萬資產。有些人家裡面本來就有房子,然後有自留地,又多出了很多賠償款,所以這樣就感覺是一夜暴富,因為拆遷瞬間成了百萬富翁。


因此如果30萬放在我們當地的話,就是再普通不過的一個家庭了,但是目前全國各地其實很多地方都已經在大力的發展,所以農民手中的存款也不少,30萬隻能算是一箇中等水平吧,特別是如果還沒有房子沒有結婚的話,那麼30萬就不算什麼了。再加上現在很多地方,即使是農村或者小縣城,消費水平都很高,30萬在我們當地確實只能夠付一套房子的首付了,所以說,離小康還是有非常遠的距離的,大家覺得呢?


農村泉水有點甜


很高興回答你這個問題,大家好,我是小麗,嗯,我作為一名一名地地道道的農民,我們家也是15年拆遷的,大約賠了也是30萬,30萬,現在在農村,應該不算小康生活,誒,怎麼說呢?其實拆遷有賠償款,挺不合算,我們家就是房子拆遷了然後又給我們的土地重新蓋的房子,當時蓋房子的時候,我印象特別深刻,只有一個字累,嗯,為了省錢,我就和我媽還有我爸,然後給那些建築工人當小工用,哦,為了省小工錢,我們都是晚上加班,然後弄沙子,因為要快點弄,嗯,怕耽誤人家建築工人時,哦,但是我們平常又沒弄過啥子,所以特別慢,都是晚上加班,哦,當時拆遷的房子是賠了30萬,但是建了一座新房子就花掉了十七八萬,所以說呢,其實挺不合算的,30萬,現在在城裡,我們這個小縣城都買不到一套房,我們現在就是農村的鄉鎮上,每平方米要4千到3千塊錢,所以說,拆遷款30萬,在農村真的不是小康生活


鄉間小慄


如果在農村有房有車還有30萬的存款絕對是小康水平了,拆遷是多少人做夢都想的,牆上圓圈內有拆字的房子再爛都能接到媳婦,現在有的農村盼著被政府或者開發商佔地拆遷,也有不願意被佔地拆遷的,其中利弊都有,想被拆遷的是希望得到一筆不小的安置款,不想拆遷的是怕失去現有的美好家園



如果在拆遷之前就已經買好了住房,那三十萬的安置款在農村也算是小康水平了,如果沒有住房,那這三十萬要安個新家可能就不夠,買新房然後裝修,添置新傢俱等等都是一筆筆不小的開支,所以有些人拆遷反變窮人,有的拆遷變富人

當然拆遷變窮還有更多的原因,歡迎在評論一起討論


老棉褲


30萬在農村現在也辦不了什麼大事了,我今年初翻建的農村宅基地,長18米寬10米,我沒有留院,全部建房,一層180平,一樓挑高4.8米,準備做加工或倉儲貨架用,二樓居住,三樓只有一米多高起保暖隔熱作用,算小儲藏間,就這樣一棟樓,還沒有裝修,就刷了個石灰牆就已經花了我35萬,目前農村人工不便宜,建築工一天兩百左右,沙子特別貴,一車就是農村的四不像或者說拖拉機,就是兩千多,我目前用的沙就有三萬多快了,整個下來吧沒有45萬看不出效果!



大樹村果園


面對在農村裡面多少錢,才能夠算得上小康社會。

其實針對這個問題來說,我們覺得面對於在農村裡面,多少錢才屬於小康社會這個問題,我們覺得有一定的定論,或者說有一定的論調。

畢竟面對於每個地方經濟水平不一樣,那麼對於小康社會定義也是不一樣的。


在我們當地就不算小康社會。

因為在我們當地蓋一個房子,如果加上裝修得要50多萬,30萬塊錢,那你蓋個房子都不夠。

這個時候還談什麼小康社會呢,所以第一這個問題,我們覺得對於每個地方不同,應該有不同的標準。

比如說一些富裕一點的村子裡面,他們那裡蓋個房子可能要100多萬,所以這個時候你30萬頂個什麼用,可能是夠打個地基吧。


有房有車,剩餘30萬應該屬於小康社會。

那麼面對於這個問題來說,假如拆遷獲得賠償,那麼對於這個30萬來說確實是有點可觀性的收入。

買了30萬是不是我已經給予房子或者說買好車可能剩下30萬,那麼這種情況應該屬於小康社會。

畢竟有30萬在農村裡面,那麼有房子有車子已經這些都已經完善了,那麼剩餘這30萬塊錢可以作為自由的支出使用,基本上就屬於小康的社會。



補貼沒有這麼高。

其實我們覺得大部分農村裡面補貼不會有這麼高,為什麼說大部分農村裡面有些都沒有這麼高呢?

主要是我們這邊如果是對於拆遷的情況來看,就算安置分配房子,那麼補貼的宅基地價格也是幾百的,1000多塊錢一個平方。

就算是對於不安置房子,單純的補貼,資金最多也就是幾十萬,那麼這幾十萬出去自己再買房子的錢,真的就沒有什麼錢了。



農人莫小道


就筆者經厲過的農村拆遷情況而言:

拆遷總計補償30萬是補償額度極少的情況了,若在他處無住房,購商品房來居住較困難,自己在農村建房居住可能會剩有餘錢,但要真正達到小康水平還需通過自身努力掙錢。

下面,就結合當地拆遷中的案例說說相關情況。


案例1:3人之家建卡貧困戶,拆遷後總補償約45萬元。

這戶拆遷戶父女了人,且為D級危房改造戶,房屋面積不足100平方米,磚混結構,拆除房屋的直接補償約8萬元,按時簽約獎勵萬元3.6萬元,3人的住房安置款約33萬元。但該戶要供2個子女讀大學,不敢買商品房,現仍是租房居住,只是按脫貧的計算方式來說,已經脫貧了,但離過上好日子,還夠得幹,還差得遠。

案例2:早已離開老家,沒想到還能領30來萬元。

這也是筆者經辦的一農戶,在外省安家生活近20年,老家房屋僅剩3面牆和半邊瓦蓋,且垮塌部分的宅基地也被他人佔了一部分修房,以根本不指望老屋什麼的了,沒曾想碰上拆遷,房主從外省回來第二天就痛快地簽了協議,一下補償了30來萬元,還非得請我們吃飯,說要感謝。他說這30萬元,一部分用於娶兒媳婦,一部分存人銀行,安適,這下日子更好了。

(本文圖片來自於網絡)


鄉村微視界之鄉村漫記


三十萬的拆遷款,等你精打細算修完房,還能省啥?

現在農村隨便修一套新房二十萬往上,修多點三層的就三十多萬了還不算裝修。

三十萬閒錢在農村真算小康了,可惜你是房子沒了,如果不修新房,三十萬已經算了


農家生財有道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0, "thumb_url": "2d51c0005a08341c52994\

安徽農民小陶


蓋個兩層小樓帶裝修就變負翁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