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星際之門計劃”和千里眼超能力

抬頭仰望星空,地球不過一粒塵埃,這個世界的神奇,我們眼睛所看到的不及萬分之一。

主要客戶是中央情報局

在為施梅德勒博士和奧西斯博士工作期間,斯旺和米切爾首先使用了“遠程觀測”這一術語。“杜撰這一術語是為了辨別某種特殊的試驗——而不是超心理機能的特殊試驗。”斯旺後來寫道,“我提議把這些試驗叫做‘遠程感覺’。然而,很快此事就變得明朗起來,我不僅僅是在感覺這些場所,而且還是在通過某種直觀的形式在腦海中經歷這些圖像。根本就沒有經過太多的思考,在1971年年底,我們開始把遠距離試驗稱作遠程觀測,因為這一術語顯得很妥帖。”

揭秘:“星際之門計劃”和千里眼超能力

在此期間,斯旺從哈羅德·E·普斯福那裡得到了一個建議。普斯福是斯坦福研究所的物理學家,現在該研究所被稱作斯坦福國際研究所。普斯福想做研究量子生物這一基礎研究,他對特異功能現象根本就不感興趣。然而,他和斯旺經過幾次交談後,兩個人就同意一起做遠程觀測試驗,但必須是在最嚴謹的科學程序下進行。這差不多就是近20年斯坦福研究所遠程觀測研究的開端。根據傑克·安德遜的調查者羅恩麥克雷的觀點,這是“歷史上最嚴格的監測試驗”。

斯旺在斯坦福研究所工作期間,發明了一種事先不告知觀測者具體地點,而是使用座標來確定遠程觀測目標的方法。通過給出觀測者觀測目標的名字——比方說,艾菲爾鐵塔——觀測者可以機械地運用自己的記憶力和想象力生成觀測目標的圖像。

“我在美國特異功能研究協會做過一些試驗,在那裡我把觀測點移動到了較遠的位置,描述那裡有什麼。做這樣的試驗很有趣,這些研究數據很有意義。”斯旺回憶說,“於是我提出,只要給我經緯度,我就能觀看世界的任何一個地方。”

揭秘:“星際之門計劃”和千里眼超能力

隨著這一建議的提出,座標遠程觀測移到了斯坦福研究所的試驗室。起初,試驗有成功也有失敗。但在10次座標遠程觀測試驗的最後一輪,獨立法官判斯旺7次命中,僅有1次偏差。這表明,隨著試驗的進展斯旺的能力也在提高。

在1993年的一次會談中,斯旺回憶道:“他們使用掛在牆上的地圖獲取所需的座標。一次他們把座標擱置在非洲維多利亞湖的正中位置,我彙報說這個座標指向一個陸地半島。他們說:‘恐怕錯了。’我說:‘不會有錯。這是我親眼所見。’我認為掛在牆上的地圖比例太小,提議去查一張較大的維多利亞湖地圖。於是,我們跳上車就去查地圖了。在一個書店,哈爾花了110美金購買了一張巨大的地圖。我們立刻打開這張地圖,果然,維多利亞湖的正中有一個突出水面的狹窄小島,而座標就在那裡。一切都真相大白了。我說:‘好吧,哈爾,這可以成為重複性試驗,也就是我要給客戶的東西。相信我,這是可重複的。’於是一切就這樣運作起來了。”

結果是,他們的主要“客戶”是中央情報局。

其實,早在1970年,由希拉·奧斯特蘭德和琳施·羅德合著的《鐵窗背後的特異功能發現》就引起了公眾的熱烈反響。而這本書的作者根據他的蘇聯和東歐之旅,認定在特異功能研究領域裡美國落後於蘇聯。據普斯福說,1972年有兩名中央情報局的人在斯坦福研究中心和他打過交道。普斯福回憶說:“他們告訴我,情報界官員對蘇聯安全部資助蘇聯心靈學所的行為隱憂重重。按照西方的科學標準,這一領域被很多著名科學家認為是胡說八道。但根據他們長期在學術界外觀察試驗室的研究情況,他們決定也插手其中,而斯坦福研究所似乎最適合承擔此任務。所以他們問我是否能為他們提供和斯旺一起做簡單試驗的機會。如果試驗結果令人滿意,他們建議我沿著這條路繼續做試驗。我同意了。”

這一遠程觀測研究——被稱作座標掃描項目證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中央情報局的資助一直持續到1976年。那年,美國軍隊情報與安全司令部接管了特異功能項目。他們使用在斯坦福研究所制定的規章,培訓了大約12名軍事情報官員,並於1976年編成了一個G獨立小分隊,也叫“烤架上的火苗計劃”,地點位於馬里蘭州米德堡。後來,這個計劃更換過很多名字,包括“中間路計劃”、“太陽條紋計劃”和“星際之門計劃”。

揭秘:“星際之門計劃”和千里眼超能力

這一非正統的軍方特異功能特工隊——或叫做特異功能偵探——由陸軍少校愛德·湯普森領導,後來他還成為了陸軍情報部門助理主管。“我確信遠程觀測是真實的現象,這並不是一場騙局。”湯普森回憶說,“我們不知道如何解釋這種現象,但我們更感興趣的是確定它是否具有使用價值,而不是該如何解釋它。”

雖然從未把它作為主要的情報獲取手段——高級軍官們反對任何特異功能的偏見依然強大——但顯而易見,遠程觀測被用來查明敵人軍事設施、火箭發射地點及潛艇位置。在海灣戰爭中,遠程觀測甚至被用來尋找薩達姆·侯賽因的生化武器庫。

觀測者數目的增加增強了遠程檢測的準確性。參與者人數越多,信息的準確性就越高,正如對汽車事故現場的勘查,將目擊證人的信息綜合處理後,能達到100%的準確率。

陸軍和國防情報局相信,從遠程觀測中可以獲得可觀的實際利益,這一點已經被遠程研究及可操作的特異功能偵探團體的研究所證實。隨後突然取消這個項目的舉動非同尋常,中央情報局首次承認了它在特異功能研究領域裡起到的作用。這個消息由美國廣播公司(ABC)電視臺的《夜間路線》及《華盛頓報》報道,而地方媒體對遠程觀測基本上沒有報道。美國公眾主體上不知道政府長期、認真研究特異功能現象及用於情報工具一事。

受國家情報局委託,美國研究所於1995年9月29日發佈報告試圖淡化這個問題。在承認“已經從近期在試驗室所做的遠程觀測實驗中觀察到了有意義的統計數據結果”的同時,報告的作者得出了“繼續支持當前這個項目的可操作部分仍未得到證實”這樣的結論。這句話道出了科學界主流的立場,報告說:“既然已證實了這是一種現象,那麼我們必須知道它存在的原因。”換句話說,如果我們不知道一件事情是如何運作的,它一定不是真實的。這還是思維模式的衝突。

揭秘:“星際之門計劃”和千里眼超能力

國家情報局的一份官方說明把這個問題掩蓋得更深了,它聲稱遠程觀測項目“是臆想的、有爭議的——是註定沒有前途的。”它沒有向公眾解釋為什麼這個“沒有前途”的項目至少延續了3屆不同的政府,4任總統,時間長達25年之久。原因很簡單,那就是遠程觀測是有效的,或是正如普斯福在一份正式報告中所講的那樣:“遠程研究的綜合結果提供了明確的證據,證明人類擁有在超時空接近將要發生事情的能力。然而,對一些認知過程還不清楚。”

顯而易見,特異功能偵探項目的另一層面沒有媒體報道。每一位遠程觀測者,都曾經在某一個時間裡,在他們的腦海裡和飛碟遭遇過。為了觀察蘇聯的技術,特異功能偵探被命令確定高空高速飛行飛機的具體位置,卻驚訝地發現飛行物不是來自地球。

試驗室對遠程觀測的研究已證實這一現象並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有些觀測者在他們到達之前就能覺察到某一個地方是否有人。好像距離並不能降低觀測者的洞察力。據推測空間探險可能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值得花費成本的遠程觀測應用技術。

更多揭秘

這個世界的神奇,我們眼睛所看到的不及萬分之一。本圈專注超自然事件和未解之謎,更多揭秘探索訊息,歡迎入圈開腦洞!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