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父母最大的悲哀是:養出不懂感恩的孩子”對此你怎麼看?

時光瀲灩滴墨盛放1


最近在看一本作於2008年的書《我們的孩子為什麼變成了小皇帝》,作者是德國兒童與青少年問題研究的專家,他在書裡提到了一些關於德國當時教育狀況的擔憂,剖析了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

儘管談的是11年前的德國,但裡面的問題在如今我們國家,也依然存在,讓我很有感觸。

初看題主的問題,下意識就想反駁:孩子不懂感恩,還不都是父母不會教?

細細分析,出現這種情況有兩種可能:

1.父母確實沒怎麼花心思,育兒方式過於傳統。

比如“重男輕女”養出白眼狼兒子、怨恨滿滿的女兒;或是採用“棍棒教育”,嘴上說是“為你好”,卻讓孩子心靈傷痕累累。

這樣養出的孩子不懂感恩,實屬咎由自取。

可還有一種情況,父母改變了傳統不太好的教育方式,想以平等的姿態尊重孩子,卻也有可能養出不懂感恩的孩子,這就真的有的“冤枉”。

2.矯枉過正,孩子從附屬地位強制被解放出來。

《我們的孩子為什麼變成了小皇帝》中,作者談到有三類親子關係存在嚴重的溝通障礙,讓孩子的教養問題變得十分棘手。


第一類:夥伴型關係

在傳統的家庭觀念裡,孩子應該聽從師長的教導,處於家長的附屬地位,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沒把孩子當個體看”。

是近100年才開始注重孩子的教育問題,逐漸演變到今天一度很流行的“把孩子當朋友看”,提倡尊重孩子想法和意見。

尊重孩子本沒有錯,可孩子畢竟不具備完全的行事能力,也不具備健全的思考能力,有很多事並不適合讓孩子參與選擇和做決定。

但夥伴型關係就把孩子從大人的附屬地位中,強制解放出來了,造成了非常多父母育兒的困擾。孩子不聽話,不遵守規則,沒有良好習慣,不知道該怎麼管,管多了就怕打壓了孩子,久而久之孩子變得越來越自我,根本不鳥父母的想法和擔憂,局勢就失控了。


第二類:投射型關係

父母把孩子當做感情的投射區,把孩子的行為和成績看成測量自己優劣的標杆。

這種關係在現在我們的生活中也非常常見,父母太過於擔憂和自責,孩子有哪一點不好,立刻就會思考是不是自己哪裡做錯了。這又形成了與傳統教育完全相反的狀態:父母成了孩子的附庸。他們的自信心完全建立在孩子身上。


第三類:共生型關係

在這類關係裡,父母把孩子當成自己身體的一部分,按照自己的意志去理解孩子的想法。

舉一個例子,前段時間很火的電影《少年的你》中,施暴者頭領魏萊欺負同學,導致同學不堪忍耐跳樓自殺,在警察找到她的母親時,她母親不相信孩子會這麼做,只說孩子很單純,都是別人孩子想害她。

表面上看起來是單純的溺愛,實際上魏萊的母親確實是這麼想的,她完全想象不到孩子有自己的思維和想法,也有可能做出自己意料之外的事情。她只認為自己不會這麼做,就堅定認為孩子不可能做出“出格”的事,都是你們惡意揣摩。

在這樣的庇護下,魏萊的邪惡的心靈得以充分釋放。


由此可見,過於極端的教育方式,都有後遺症,不僅僅是粗暴教育會養出不感恩的孩子。

所以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也要有更多的思考,把孩子當做一個孩子來看,重新恢復家長與孩子的溝通能力,才有出路。


蔓德育兒


養出個不懂感恩的孩子,確實是父母的一大悲哀,同時也是孩子的悲哀。

我大姑和我姑父婚後一直懷不了孩子,於是領養了我表姐。好不容易有了孩子,他們當然很寵,我姑和我姑父又一個比一個實在,還好脾氣,無限制滿足…於是我姐就慢慢變成了現在的樣子:

大概兩年前我大姑生病住院,我哥開車帶我媽和我大娘去醫院看她。當時只有我姑父在照看,我姑父為難地對我哥說,能不能讓我哥給我姐打個電話,讓她過來醫院照顧些時日。因為我大姑和我姑父根本叫不動我姐,他們的話沒有分量。就那我大姑還開心的說,閨女很不錯,這次的住院費是她掏的。

去年冬天我大姑因病去世,我姐哭的也挺傷心的。聊天時,她問另外的親戚,說鞋上的白布是不是要在鞋上縫三年,我這鞋還是xx牌子的呢!

大姑去世後,我姐在她上班的地方附近,給我姑父租了個房子,房子就在我們小區對面。我姑父去年做腸絞痛手術時出現了意外,身體一直不太好,而我姐並沒有和我姑父住在一起照應他。

因為我和我媽住的離我姑父近,所以經常有走動。我媽隔三差五就去送點飯菜啥的,而我姐從來沒有表達過感激之情,相反她見到你就像見到陌生人一樣。就包括我大姑住院,我媽,我大娘他們去看,我姐也不帶搭理的。

現在我也不管她叫姐了,我沒有這樣的姐。我實在不想說她沒教養,因為這也代表著我大姑她們教育孩子的失敗,畢竟我大姑和姑父真的人很好,很善良。

你說父母含辛茹苦養出這麼個女兒,是不是他們的悲哀?真的可以說這是最悲哀的事了。


小阿壯的寶媽


養出不懂感恩的孩子,我認為是父母教育的不當而造成的。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鏡子。

父母是孩子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任老師,父母在平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潛移默化的傳給自己的孩子,孩子一生的大部分行為都是取決於自己的父母,父母的言傳身教會影響著孩子的一生。

在我們小的時候,從我記事起,我的父母只要是家裡煮肉吃,就派我和哥哥姐姐幾個分別去請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到家裡來吃,父母從來不會親自去請。

後來,凡是家裡煮肉來吃,我和哥哥姐姐便會不用父母吩咐,早早的就去把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請到家裡來了。

給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送東西的時候,父母也總是帶著我和哥哥姐姐幾個一起去送。我曾經問過我父母:這點東西你們大人拿去就行了,為什麼還要我們這些孩子去?

父母告訴我們: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老啦,很孤單,也很想你們,需要我們經常去探望。

小時候的我們對父母說的話不是很懂,只知道家裡煮好吃的,要請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來吃,還要經常去探望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還要給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送東西。

當我成家有了孩子後,我才明白了父母的真正用意,我也把我父母的這套方法傳給了我的孩子。事實證明,這方法是很奏效的。

在每年過年之前,我都會給雙方父母各送幾十斤新鮮的豬肉過年。有一年我家裡買了一整頭豬的肉來過年,剛好我兒子放寒假回家了,看見家裡那麼多肉,就跟我說:家裡這麼多肉,給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多送點吧。我欣然的跟兒子說:權力交給你,你想送多少就送多少吧……

前兩天,我母親生日,我兒子發了一個紅包給我母親,還祝我母親生日快樂,還說在他小的時候我母親總是偷偷的給他紅包……

我認為養出不懂感恩的孩子,的確是父母的悲哀,當父母在老了的時候,生病的時候,在情感上,在物質上是需要孩子回報的。



小白起家


“父母最大的悲哀是:養出不懂感恩的孩子”我認同這個觀點。雖然說可憐天下父母心,父母對子女及晚輩的愛是不求回報的,但實際上這種思想背後,卻隱含著極大的風險。

我認識一位長輩,老夫婦倆生養了一個女兒,從小呵護備至。女兒小時候也還乖巧可愛,可是成年後經歷了失業和婚姻失敗的遭遇後,性情大變,對父母動輒發火動怒,後來竟然陷入傳銷的漩渦,欠下一大筆債務。

父母為了幫她還債,變賣掉自己的房產,和女兒住在一起,一則幫助女兒照顧家務,二則陪伴女兒。但是,相處久了,兩代人難免產生代溝,父母有時會嘮叨幾句,沒想到女兒竟然說出:“這是我的家,房產證上是我的名字,我隨時可以請你們離開。”

老兩口氣得一病不起。

雖然女兒只是嘴巴說說氣話,但真得太傷人心。另外,誰也不敢保證日後女兒不把父母掃地出門的可能。

所以,當一對父母準備對孩子做出毫無保留的付出時,諸如賣掉房產,贈送全部積蓄的時候,一定要三思而後行,因為你無法確保你的孩子的對你的“感恩”係數有多高?

而且一味的寵溺,只是害人害己,對孩子也是一種縱容,無論這個孩子是否成年,因為人性禁不起考驗。

給自己留有一套房產,一點積蓄的同時,再給予孩子適當的照顧。儘量獨立居住,給孩子和自己適度的空間。這才是為人父母的正確打開方式。

我是妮言呢語,一名不斷提升自己的大齡女子,願用文字與您分享情感故事、家庭小事。如果您喜歡我的文字,請關注我哦。


妮言呢語


孩子不感恩,確實是父母的悲哀,因為孩子不感恩受害者,首先是父母。

鄉下親戚家的老鄰居是村子裡麵人見人怕的潑婦,她幾乎罵遍了所有的鄰居,她罵起人來,精神頭非常好,你看她滿面紅光,語言犀利。村子裡的人沒人敢惹,都怕惹上麻煩。

有一次,村主任不知道怎麼得罪了她,她就當著很多人的面罵了起來,她不只是罵娘,還罵祖宗八代,還揭人短。罵了好長時間,覺得不過癮,就跳將起來,從村長頭上一把摘下他的帽子,塞入自己的褲襠,邊罵邊跑,轉著圈罵。

這樣的家庭沒法培養出感恩的孩子。他們為兒子修了房子,娶了媳婦,但兒子還不斷地從他們那裡要錢,只要給得晚一些,就會招來打罵。有一次,兒子竟然用鐵鍬打斷了父親的腿,養了半年都沒有好。

在兒子的折磨下,丈夫早早的就死了,她的身體也不行了,而且窮困潦倒,貧病交加。在她快不行的時候,就想吃上一口肉,沒人願意給她,最後還是村主任的老婆煮了肉,送給她,這才了了她最後的心願。

如果他們自己能好好做人,認真培養孩子,讓他們有感恩之心,他們也不會自食其果,艱難一生。


Elegant


我的真實人生故事:我生在普通的雙職工家庭,上有一姐下有一弟,弟出生是小兒麻癖備受呵護,姐和弟從小在姥姥家,而我從記事起就是經常一個人,上幼兒園是最早一個去最最晚一個接,上學了自己一個人帶著鑰匙回來回去!我特別羨慕媽媽疼愛小弟,家裡什麼好吃的都緊他,下雨了我從沒有人給送傘,我故意淋雨好讓自己感冒,結果事與願違!媽媽爸爸也很不容易攢錢給小弟做手術,後來我們慢慢長大,小弟給家惹出許多禍事,在外借錢媽媽去還,撒謊成精,偷拿家裡錢.....媽媽很遷就溺愛他!到後來他對媽媽沒有一絲感恩!對媽媽還不如他外面的狗朋友!


薄荷糖的清香1


怎樣的算感恩?怎樣的又算不懂的感恩?

2011年剛出來打工的時候廠裡一個月工資3000,自己留500交房租(那會租的能放一張床的倉庫租金120一個月),剩下的買生活用品,日常開銷,2500全打回家,那是我一整月一天不休,早上8點打上班卡,晚上8點打下班卡換來的,連續很長一段時間都是那種狀態,那會兒覺得我很厲害可以幫扶家裡,其實在學校的時候也去做兼職,一年只有過年的時候回家,暑假做暑假工,也是為了省錢,跟掙錢,那會我爸媽四十出頭,因為家裡姊妹多,家裡條件不是太好,我不得不替爸媽分擔,每天在怎麼累都覺得充實,吃一次沙縣小吃的鴨腿飯都開心,在平時要麼吃點泡麵,多半吃廠裡的飯,便宜種類又多。

12年的時候家裡各方面不怎麼緊張了,我原本想自己攢點錢學點東西,但是我爸打電話過來說要修房子,叫我好好上班,我忘了前後給了家裡多少錢,反正每個月一發工資就打回家裡,我爸只在我打完錢的時候多跟我說一分鐘的話,平時有什麼事說完掐點掛電話,要麼58秒要麼59秒,絕對不會超過一分鐘,不管你接下來要說什麼,只要他說完就要掛的那種,上班中途休息的時候產線上的同事會聊天,跟我一樣打錢回家的也有幾個,但是她們的用途跟我不一樣,他們是父母幫著攢著,我的是打回家直接被花掉,那會流行觸屏手機,我特想買一部,買個雜牌的也就五百來塊,當時我用的是我在學校兼職的時候買的天語的按鍵機子,電池很不耐用,後蓋也扣不住,老是掉,但是真捨不得買,等到過年的時候回家,打掃屋子的時候發現家裡的儲物櫃裡一部觸屏手機,一部翻蓋手機,都是我爸媽用完退下來的,我爸叫我用,那會也沒想什麼,真的充了電拿去用了。臨近大年三十前兩天我爸去吃親戚家喜酒喝醉了,村裡的人幫忙送回來的,我爸脾氣不好,喝了酒還耍酒瘋,送他回來的大叔跟我爸關係不錯,我回去之前我爸問他借了錢,哪天大叔什麼都沒說,但是我爸嘴裡一直罵罵咧咧的,不知道在罵誰,大叔勸他不要罵,叫他喝點熱水睡一覺,我爸耍混連大叔也一起罵,我跟我媽都勸不動,緊接著把我給他的錢摔在桌上叫大叔拿走,還罵大叔不是東西啥的,當時大叔真的是脾氣好,沒跟我爸計較,水都沒喝一口,錢也沒拿回自己家了。但是我爸依然不依不饒,罵我在人前不給面子,給幾塊破錢給家裡,分不清自己的地位,說我再能耐點就上天了,還說他不跟我計較,不然跟我算算帳,算下我從小到大花了他多少錢,叫我以後還要還他,說我不知道顧家,有點錢就要買這買那,還說別人家孩子比我掙得多,寄回家的也多,接著他把桌上的錢甩我臉上,叫我滾出這個家。

我不知道該怎麼辦,回了自己的房間,心裡涼透了,我媽追過來說不要跟我爸一般見識,說實話我不知道我爸為什麼這麼對我,而且大過年的,我每回發工資都寄回家,過年回家的給他的錢是上月沒寄的因為想著回家再給他,買買票,買點特產是少了點,但是不至於這樣對我,第二天吃早飯的時候我爸還板著臉,也不說話,就那樣過了年我就走了,走的時候也沒問我身上有沒有錢,回去怎麼吃飯,只把我送到街上等大巴車我自己去火車站,當時兜裡只有一張硬座票,身上的錢是奶奶給的一百壓歲錢,回去上班之後吃住都在廠裡,宿舍的叫我出去逛街都不敢去,就那樣捱到發工資,拿到工資條心裡不知道什麼滋味,下班一看手機我爸打電話過來了,好幾個未接,打過去我爸說要買車,家裡的車開時間久了,叫我週轉,我的工資又被搜刮乾淨了,13年回家又鬧一出12年的戲,我又過了一個窩心的年,記著12年的記性,我買了提前的票,跟家裡說的日子比票上還要提前一天,我提前一天去火車站,因為在火車站縣裡,家裡也不會直接送我過去,所以他們也不知道,我到火車站那邊開個賓館,諷刺吧,大過年的有家不待,在外面,在賓館的那一晚我會哭一晚上,然後洗個澡,等我那一班車,上了火車我整個人跟解脫了一樣放鬆,不在那麼壓抑。

誰能想象一個打了一年工回去,身上所有的錢被家人搜刮的乾乾淨淨,你不給他們會各種辦法跟你哭窮,上個街都是你付錢,年年都這樣,給的錢少了一點好臉色都沒有,還拿別人家孩子比,一開始的時候我覺得這是我應該做的,因為他們是我的家人,我的爸媽,我真傻就該給他們花,我沒說一句假話,我連著三年都是提前買好返程票,因為我怕我沒錢買,就這樣我的爸爸還覺得我給的不夠,我從沒奢望過什麼,只是特別渴望我的爸媽能稍微知道知足是什麼?也想說我不是不知道感恩,只是有的時候這個恩真的超出我的能力範圍。這些年來真的很累,有的時候特別怕接到家裡電話,從來沒人關心過我吃飽沒?身體好不好?我出了車禍胳膊被撞骨裂當天我還接到我爸打的電話,說要換車,叫我跟公司預支,跟同事朋友借錢,就是這樣他們關心最多的是掙多少?幾號發工資?有段時間我對上班極度恐慌、厭惡,我不知道我那麼辛苦是為了什麼?我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想要什麼?後來終於忍不住了就跟我爸吵了一架,他還是覺得我欠他的,我直接問他多少?我總得有個數,讓自己知道還到什麼時候?說的話不好聽,但是結果稍微好一些了,最起碼我覺好多了,他們外也不催你我掙多少,跟發薪日期,就是問我也不說,我想透口氣,現在也能聽到爸媽變著法哭窮,我現在有了給點,沒了直接說我也沒有,叫我去借根本不可能,之前他們說過很多次去借,他們幫忙還,結果呢?我自己飽一頓餓一頓還的,同事朋友出去玩逛街大把大把花自己的錢去買衣服買化妝品的時候,我買個寶寶霜還要猶豫,說真的我借怕了,以後再也不會了。寫到這跟我爸媽一個心態的人可能會覺得我不孝,不知道感恩,我想說:抱歉,孝跟感恩應該有個度,索取跟享受也應該有個分寸。










嘆若夢浮生


說的很有道理!只是這是一個讓人傷心的話題。我親眼目睹了很多這樣的事例,絕大多數都是父母的溺愛造成的,還有的是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嬌慣造成的。

說也是很巧,這些悲劇家庭都是生養的兒子,也許是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他們對兒子從小嬌生慣養,其結果也是害了這些孩子。這些孩子從小想要什麼家長就給買什麼,上學後經常編瞎話逃學,去附近的遊戲廳一玩就是一整天。很多孩子連高中都沒有考上就待業在家裡,有的雖然也大學畢業找到工作了,卻因為受不了苦而回家待著,他們每天無所事事,除了上網玩遊戲,就是和一些不三不四的狐朋狗友吃吃喝喝,有的甚至還交上了女朋友一塊鬼混。做家長的一句都不能說他們,每月還要給他們錢作為他們外出吃喝遊玩的活動經費。

可以說:這樣的孩子已經廢了,毫無希望了!這確實是做家長的失敗,並且成為了伴隨他們一生永遠的痛。


MM8421


我認為這句話是對的。

我同事老王家就是這樣的。

老王中年得子,寵得不得了。小孩子冬天會流鼻涕,老王怕給孩子擦鼻涕會傷到孩子稚嫩的皮膚,居然每次都用自己的舌頭將鼻涕舔掉。

老王得意洋洋地將他的“壯舉”講給我們聽,我們噁心地想吐。

在老王夫婦的溺愛下,兒子長大後變成一個自私自利、不懂感恩的人,不是富二代的命,卻硬要活成富二代,他和父母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給我錢!”

可憐老王本來應該享受愉快的退休生活的,卻為了兒子不得不繼續打工。

兒子要結婚了,問老王要房、要車,還必須是大房子、好車,一切都要最好的。老王全部的積蓄都不夠,只好厚著臉皮去借錢,結果在兒子結婚前幾天突發腦溢血走了。

養不教,父之過,這就是溺愛孩子的下場啊。


一眉彎彎


我同意這種說法。

在我的班上,就有這樣的孩子,父母千辛萬苦、付出全部供養他們讀書,可他卻覺得這都是理所應當的,“誰讓他們生下了我”成了口頭禪,稍有不順,就大發雷霆,不是哭鬧摔東西,就是離家出走,讓父母著急。


孩子的父母十分痛苦,每次見到我總是一臉的無奈,使勁地搖頭說:“沒命啊,養了這麼一個白眼狼。”


我告訴他們,其實都是從小慣出來的,是你們當初無原則的付出和無條件的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而不注重精神上的培養,所以讓孩子受之無愧。


這種習慣性的索取一旦某天被打破,孩子自然就會心生怨恨,成了嫌棄父母、甚至仇視父母的“白眼狼”。


孩子的不懂感恩,是父母教育上的最大的失敗,受害的不僅僅是父母,更對孩子一生的成長起著負面的作用。


這樣的孩子,不懂愛與尊重,在與人相處中,往往是以自我為中心的,自私自利,只顧自己的感受,絲毫不替別人著想,沒有同理心。


這樣的孩子,沒有責任和擔當,在大事面前唯唯諾諾,外強中乾,經不起風吹雨打,遭受一點挫折就會自暴自棄,不會有好的發展前途的。


所以,孩子的不懂感恩,不單純的是對父母的傷害,也會對他以後成長過程中造成傷害,這樣的孩子在人生觀和價值觀上都有了偏差,無法正常發展。


父母養出不懂感恩的孩子,是典型的出力不討好,既害了自己,也害了孩子,真的是最大的悲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