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娃炒菜的婆婆燙傷孫子後,惹兒媳大怒,婆婆:我故意的


抱娃炒菜的婆婆燙傷孫子後,惹兒媳大怒,婆婆:我故意的

古人用來描述家庭的和睦時,常用到“母慈子孝”這個詞。但在眼下生活中,似乎並不適用。畢竟,很多家庭在婆媳矛盾之下,母慈子孝的結果往往是雞飛狗跳。

還記得去年曾看過一個新聞,講的雖是人販子偷孩子的事件,卻赤裸裸地反映出普通家庭中婚姻問題和婆媳矛盾。

整個事件很簡單,小兩口婚後為生活奮鬥,常常加班,生下孩子後自然交給奶奶帶。老年人帶孩子終究沒有年輕人體力充沛,並且這位奶奶思想簡單。

在孫子三歲多的一天下午,她一邊帶孫子一邊跟老熟人說閒話。話越說多,等一回頭原本在旁邊自己玩的孩子不見了。

先是一通忙亂的尋找,最後實在找不到才通知了兒子兒媳,隨後報了警。全家人火急火燎,特別是兒媳,她當時衝著婆婆就是一頓吼叫。

好在最終孩子被熟人截了下來,但婆媳之間的樑子也算結下了。

抱娃炒菜的婆婆燙傷孫子後,惹兒媳大怒,婆婆:我故意的

​婆婆認為自己替兒媳帶孩子很辛苦,況且自己也不是故意把孫子弄丟,媳婦的反應實在過分。

而孩子的媽媽則徹底不信任婆婆帶孩子,在她看來幸虧孩子沒有真被拐賣出城,否則她能“撕了”婆婆。

事情到這裡,無論婆婆還是兒媳的狀態都可以說是正常反應。只是夾在婆媳矛盾中間的男人見不得母親的委屈,指責了妻子情緒過激,認為就算孩子丟了還可以再生,母親不是故意的,所以不該被責罵。

不得不說這可真是個“大孝子”,孩子都能捨就差割肉救母了。結果可想而知,好好的一段婚姻因為媽寶男過度“孝順”再也過不回歲月靜好的模樣。

生活中像丟孩子這種大事很少發生,相比之下小摩擦和小磕碰就顯得十分普遍。

抱娃炒菜的婆婆燙傷孫子後,惹兒媳大怒,婆婆:我故意的

​林媛媛的婆婆自從她懷孕就一直住在家裡照顧她,如今孩子一歲多了,婆婆每天任勞任怨地做家務,她卻沒有丁點感激之情。

原因很簡單,婆婆的勤勞導致老公十分懶惰。這種懶不是遮遮掩掩的偷懶,而是充滿了理直氣壯。

老公吳亮雖然已是三十多歲的大男人,卻活得像個十幾歲的孩子。每天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林媛媛生了孩子後他一次都沒抱過孩子,更別提幫忙照看。

坐月子那會,只要孩子哭鬧,他的第一反應就是喊母親過來處理。

等妻子出了月子,吳亮更是大手一揮安排妻子照顧孩子,母親處理家務。

孩子半歲斷奶後,林媛媛就匆匆找了份工作跟老公一起掙錢養家,婆婆一個人帶孩子還要做飯,十分辛苦。

剛開始她還有些心疼婆婆,後來逐漸變成了憎惡。她發現每次只要自己使喚老公,婆婆就會第一個衝出來替老公完成。

有一次林媛媛生理期肚子疼,躺在床上十分難受,想起來換下來的內衣褲還沒洗,就指使老公去洗一下。結果被婆婆攔了下來,看見婆去洗自己的內衣褲,她十分尷尬。忍著身體不舒服搶過來自己洗好晾上。

抱娃炒菜的婆婆燙傷孫子後,惹兒媳大怒,婆婆:我故意的

​再有一次就是週末,一家人都在沙發上看電視,突然想吃柚子的她跟老公說:“你去給我扒個柚子,剝成單瓣。”結果,老公還沒起身,婆婆就說:“兒子,你歇著吧,我去剝。”

婆婆說這些話雖然沒有指責誰,卻像在打臉。

類似的場景多了之後,吳亮不僅形成了懶惰依賴的習慣,還會時不時地提醒妻子:“你有個天下最好的婆婆,幫你帶孩子做家務,洗內衣剝水果……”

雖然這些都是事實,但婆婆做的多老公說的也多,給她的感覺就好像自己是個剝削者。

最近發生了一件讓她下定決心趕走婆婆的事情。

中午,婆婆在廚房做飯,老公在客廳玩手機。不知道吃壞了什麼東西而鬧肚子的林媛媛擔心直接把孩子放床上會摔著。於是喊老公先別玩手機了,安排他抱孩子。

當時老公玩手機正上癮,喊了兩遍後就已經不耐煩:“你急什麼急?憋一會能死啊。”

正炒菜的婆婆聽見聲音,接話道:“媛媛,把孩子給我,一個手抱孫子一個手炒菜完全沒問題。”

由於肚子鬧得急,她沒辦法只好把孩子送去廚房給婆婆抱。剛進衛生間沒多久就聽見孩子的哭聲,等她出來便看見兒子右側眼皮上鼓起了一個透亮的小水泡。

等帶著孩子從醫院回來,確定只是皮膚燙傷,並不算太嚴重。林媛媛再也沒有忍,衝著老公就是一頓罵,明明閒著玩手機也不幫忙抱孩子,結果婆婆把孩子給燙了。

見兒媳衝兒子兇,婆婆又開始日常護子。她湊上前去一個勁地向媛媛道歉,說都怨自己不小心,不小心在油鍋裡滴了水這才崩到孩子臉上。

抱娃炒菜的婆婆燙傷孫子後,惹兒媳大怒,婆婆:我故意的

​原本低頭聽訓的吳亮,在母親低聲下氣的道歉聲中突然來了脾氣,伸手就推了妻子一個踉蹌:“你有完沒完,我媽伺候你吃伺候你喝,替你帶孩子還得聽你大呼小叫發脾氣。現在逼得她低聲下氣跟你道歉。你要不要點臉!”

這一推連帶著後面的一串“鳴不平”不僅激怒了林媛媛,還狠狠地戳到母親的傷心處。

被憤怒衝昏頭腦的林媛媛變得口不擇言:“說得好聽,你媽那是怕累著你。但凡我叫你幫我做點什麼,她都一定得攬到自己身上。就拿今天非要抱著孩子炒菜的事來說,你問她是不是故意的!”

婆婆在聽到兒子為自己鳴不平的時候就已經停下了道歉,在旁邊暗暗抹眼淚。等兒媳說完壓在心底許久的話後,情緒逐漸激動:“是,我故意的!媛媛,你要是不解氣,拿熱油也給我燙個泡。”

這句話剛落音,吳亮就給了妻子響亮的一巴掌。

只因為孩子燙傷,全家人都情緒緊張,最終導致夫妻動手,婚姻岌岌可危。最終,林媛媛開出暫時不離婚的條件是讓婆婆離開,然後在單獨磨合中看吳亮的表現。

抱娃炒菜的婆婆燙傷孫子後,惹兒媳大怒,婆婆:我故意的

阻礙子女長大的往往來自母親超時的溺愛。過了界的疼愛像一劑慢性毒藥,日積月累的甘甜背後是暗暗釀成苦海的不自覺。

“母慈子孝”這個詞說的是人生中幼年和暮年的兩個端點,絕非身強力壯的中年。

子女不需要貧瘠的童年和窒息的成年,長輩更不該遭受疲憊的中年和淒涼的晚年。中年的母慈子孝只會導致新一代的婚姻雞飛狗跳。

作為母親,在子女成年後,不必任勞任怨太辛苦;作為子女,在父母壯年時,何必惺惺作態表孝心。

疼愛趁他小,盡孝等她老。情感裡,後悔莫及和提前情急都不美麗。要知道,在錯的時間裡,無論怎麼做終究只是錯上加錯。

放手吧,其實他們自己能過得更好。

今日話題:你怎麼看家庭中母親長久的“辛苦”?


唯晨說:願你的生活 在遇到我的文字後 更加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