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鍾南山院士,還有一位民族脊樑我們不能忘,每天只睡三小時

​截止2月4日24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病例達到24324例,死亡病例490例,治癒出院病例892例,疫情依然十分嚴峻,我們和病毒的鬥爭還在進行,對於我們來說,這份鬥爭或許只是無聊的防控戰,但對於抗戰在一線的無數逆行者來說,這卻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84歲的鐘南山在接到疫情的第一時間便義無反顧奔向一線,即便是在除夕夜,他依然帶領無數醫護人員在一線奮戰,明知前線困難重重,但他們依然毫無畏懼,他們心裡只有一個信念,那就是打贏這場疫情攻堅戰。

除鍾南山院士,還有一位民族脊樑我們不能忘,每天只睡三小時

一場新型冠狀病毒再次讓我們認識到了偉大的鐘南山院士,然而,除了鍾南山院士以外,還有一位院士我們同樣也不能忘,她就是已年過70的衛健委高級別專家李蘭娟院士。2月2日,李蘭娟院士帶領團隊抵達武漢,年過70的她凌晨4點下火車,吃過早餐就接著開會,在收治危重患者的定點醫院,不分晝夜的忘我工作,普及對病毒的認識,與醫護人員共同商討診療方案,甚至每天就睡3小時。

除鍾南山院士,還有一位民族脊樑我們不能忘,每天只睡三小時

面對記者的關心,她只是一笑帶過,“沒問題,睡的好,你放心好了”,同行的醫務人員表示,“她工作太忘我了,每天只睡三小時”,然而,李蘭娟院士想的只有怎樣提高檢測試劑的敏感性的問題,她表示,檢測試劑的敏感性是非常重要的,醫護人員感嘆表示,“70多歲的老人了,真得是不分晝夜“,剛下火車還未做休息便開始開會,各個醫院的專家,基層管理者都要見面,將她對疾病的認識教給他們。

除鍾南山院士,還有一位民族脊樑我們不能忘,每天只睡三小時

“疫情就是命令,現場就是戰場”,90後護士單霞,為了避免交叉感染,為了節約穿脫護衣帽的時間,毅然減掉了自己的長髮剃光頭,核酸檢測醫生雙手被捂出紅斑,一張張疲憊的面孔上佈滿壓痕.....他們也會累,也會苦,但a他們無怨無悔,讓我們致敬所有衝鋒的醫護人員,辛苦了!盼望他們早日平安歸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