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蓋樓房好?還是平房好?

我的農機365


農村,絕大多數都是自建房,有樓房也有平房,比起城市裡的單元樓,農村單家獨院,寬敞,不壓抑。


農村自建房,統稱為“民居”,最大的作用無非居住,不在於高雅,而在於適用,同時也附帶地域建築風格跟文化。

那究竟是平房好還是樓房好呢?

首先、氣候條件決定建築風格

南北方以長江為界,南方多雨且量大,多為樓房蓋瓦,方便屋頂排水,雨季時,一次大雨,一條瓦溝能接一大桶屋簷水,如果是平房,則會導致排水不暢,有滲水可能。北方少雨乾旱,平房則居多;

其次、方便性決定建築風格

北方天氣寒冷,冬天多需暖氣,農村不像城市,集中供暖,自家暖炕居多,平房燒炕,有利於房屋保暖,方便輸送暖氣,房間多多幾個炕。南方多雨季,空氣潮溼,二樓以上乾燥通風,有利於健康;



再次、地貌特徵決定建築風格

北方多平原,土地資源豐富,農村建房面積大,平房更經濟。南方多山地丘陵,土地資源有限,單戶面積較少,能用作建房用地更少,土地少,不能建寬大房子,就往空間要面積;

總之,不管是平房還是樓房,都是建築形式,滿足農村人居住則是最大的用途,各有千秋,各有利弊,房屋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居住舒服、方便、實用才是硬道理。你的家鄉是平房多還是樓房多呢?


下壩毛哥


當然是城裡住樓房好了!又幹淨又衛生,冬天不冷!夏天不熱!多少人都想住樓房!就是買不起!

我住我的平房,開心快樂!


Mexi楊美香


中國的實際情況是人多地少,尤其是人口密集區,選擇蓋樓房是不二選擇,用鋼材、水泥等材料蓋樓不但美觀堅固,抗災能力大大提高,而且釆光、通風、防潮,對身體健康也有利。當然中國各地情況千差萬別,民族眾多,風俗習慣不同,應充分尊重各自適合自已的選擇。


重點241


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炫耀的,平房好還是樓房好,應該看看哪一個住的舒服,我是農村的,沒有住過樓房,主觀的說說自己的看法。

一 農村蓋房子的宅基地很便宜,怕不夠住,可以買大些的宅基地,多蓋幾間房子,沒有必要蓋樓房。南方好像氣候潮溼,樓房更適應環境,我在北方不存在這個問題。



二 平房更適合居住,沒有上下樓的麻煩,人是生活在陸地的物種,到半空去居住總有些乖乖的,不接地氣。

三 樓房不利於採暖,我這邊蓋樓房的人都不在樓上住,冬天樓上太冷,取暖需要的費用也高。夏天太陽直曬,屋子裡也很熱。在舒適度上要差一些。


四 左鄰右舍都是平房,你自己蓋樓房,壓別人一頭,不利於搞好團結。你在樓上一眼就可以看到別人的院子裡,不利於別人保護隱私。

農村自己蓋的樓房配套設施不是很全面,和城市的高樓大廈沒辦法比,舒適度要差很多。我個人認為還是住平房好,冬暖夏涼接地氣。


農村裡的逍遙


豔陽上初中那會兒還是在農村。每天騎車子去聯中上學。村北頭有一戶農家,蓋了二層小樓,有一天小樓裡發生了一件不尋常的事。。。轟動了整個小村莊!看完這個故事,你就知道在農村是蓋平房好還是蓋樓房好了!

故事還得從那個悶熱多雨的夏天說起。這家農戶的兒子從小不務正業,年紀輕輕跑到南方,也不知倒騰啥買賣,說是做生意發了家,回來就給他父母蓋起了二層小洋樓。在樸素憨厚的農民眼裡,八十年代的膠東丘陵地區,農村二層小樓是非常罕見的存在。只有有錢人有財力才會蓋的。

那個夏天,剛入伏,閃電雷雨特別多。有一天早晨騎車子去上學,依然路過他家門口,發現他家二樓的窗戶玻璃全碎了,黑乎乎的窗框,好像是被什麼燒焦了一樣。門口圍不少人在議論什麼,我也沒顧得上細想。趕緊走了。放學的時候,聽說他家妹子沒來上學,晚上回來聽媽媽在飯桌上嘮叨,才知道,農村那家二層小洋樓家裡出事了。

昨天半夜不是下大雨嗎,電閃雷鳴的,二層小洋樓家屋後一排梧桐樹,被雷電劈中了,一個巨大的火球穿過二樓的窗戶衝進了他家閨女的睡房。呼啦啦轉了一大圈,把蚊帳窗簾都燒了,閨女也嚇得不輕,頭髮胳膊也燒著了,然後又從開著的南窗戶飛了出去,好在閨女呼救的及時,家裡受損也不是很嚴重。這件事,一陣風似的傳遍了農村十里八鄉的村子。

稍微懂得風水的老人,說是他家因為是樓房,地勢高,也沒安避雷針。又在屋後種了巨大的樹木,才容易被雷電擊中的。村民們都心有餘悸,看樣在農村蓋樓房還有這樣巨大的隱患啊!還是住平房安全係數高。

當然這是偶發事故,不能以偏概全。如今農民生活好了,很多地方農村裡有能人帶動農民致富,出現了不少小康村,農村的樓房也越來越多,設施齊全,安全問題也有保障。農村人蓋了樓房就講究起來,院子都用玻璃罩罩起來,防止蚊蠅進入,院子四周圍得像個小天井,沒有了往日的生機。

不過我念舊,依然喜歡農村老家的大院子,尤其是夏天的午後生機盎然的小菜園,蔬菜水果豐盈,喜歡碩果累累的葡萄架下,小蜜蜂嗡嗡,喜歡屋簷下的燕子來回穿梭忙碌的身影。傍晚和家人在藤下乘涼,吃飯,拉家常,手搖蒲扇,涼風習習的穿堂風,連風扇都省了呀!


豔陽之美


在農村蓋樓房好還是平房好?這個問題要根據自家的實際情況來定比較好。年紀大一點的人他們認為平房好,不用爬樓梯。年輕人認為樓房比平房好,現在農村蓋的樓房都和城裡的別墅差不多,看著有面子。


在我們皖南山區那裡,一直攀比心比較重的。我記得大概90年代吧,農村都還很少有人蓋樓房的,大家都不約而同的建了當時最流行的帶走廊的平房。漸漸的那樣的平房就被普通的樓房代替了,普通的樓房外面有的貼了白色小長條的瓷磚,沒有什麼造型的。後來在慢慢的大家又把先前的平房又拆掉,普通的樓房也淘汰了,一個個又蓋起新樓房。大家都在攀比看誰家的新樓房建的好看有檔次,子女們娶親出嫁才有面子。有些人家裡宅基地大就一邊蓋的樓房別墅一邊也留著老平房。不過也有少許人建了新式平房,他們家裡子女們都成家立業都在城裡住的多的人,他們就認為建一個大一點帶套間的平房好,這樣又好看還不用爬樓,子女們回家看他們也有地方住,才是更好。

在農村待著,不管哪家都有不少雜物需要房屋堆放的,房子多還是好。只要你有錢,家裡的宅基地面積也夠大,可以蓋個有檔次新式的平房。現在蓋個有檔次的平房和樓房價錢也差不到哪裡去,就看你個人需要了,我個人認為平房好,最起碼老了不用爬樓梯,平房適合農村人養老。


皖南山區的農人


在農村蓋平房還是蓋樓房,這個要分開對來看待。如果你在城市已經有了房子的話,回農村蓋房只是為了給自己或者父母養老的話,那蓋平房就可以了,沒必要蓋幾層的大樓房。如果在城市還沒買房,而如果夫妻雙方都在同一個城市打工,孩子也帶在身邊,又有一定經濟能力的話,建議最好在城市買房,暫時別在老家修。因為城市不論學習生活還是醫療都比農村要方便很多。

我是三年前在父母的強烈建議下,在老家修了幢三層的樓房,前前後後總共花了六十多萬,但現在後悔不已。孩子在家做留守兒童,學習沒人管,兩科加起來都不夠100分。如果在城裡買房的話,就能就近入學,平時還能輔導孩子功課,成績至少不會拉下太多。在城市有套房子,就不用再租房住,省下一筆房租不說,心裡會塌實很多,會有一種歸屬感,不用擔心房東收回房子再東奔西跑找房。其次:農村的房子不能升值,而城裡的房子卻是連年上漲,到時候如果不想在城市發展了,賣掉這套房子還能小賺一筆。

如果硬是想在農村蓋房的話,建議最好建倆層就好,夠家人住就好。這樣經濟預算不會大多,而是房間空閒率也不多。房間太多的話,搞衛生都是件麻煩的事。當然如果你是土豪的話,這些都不是問題。





薇香拂軒


你好我是東北農村的,我家在遼寧撫順,在我們這都是瓦房,房子做的比較矮,冬天冷的時候多,都做的外牆保溫,比較厚實,隔涼隔熱,關鍵是我們這要燒炕,我們睡炕,一邊燒炕,一邊做飯,有煙囪,樓房不方便,不適用,有蓋樓的自己燒鍋爐,不過相當費柴火!也浪費資源!


用戶4590267045


農村的房子到底是樓房好還是平房好呢?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看法,說一下我家附近房子的變化來看一下農村房子的變遷。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改革開放不到十年,農民手裡比以前有了富餘,但是錢不多。

那個時候的房子大多是土坯的,全部是平房。基本上沒有像樣的大門。大部分是寨門,就是用樹枝捆綁起來的門。

門上掛個鎖,防盜作用基本是零。當然了那個時候就是想偷也偷不到多少錢,反而是偷雞摸狗比較多。

村裡也沒有像樣的規劃,到處是衚衕。村裡也沒有水泥路,全是土路。

那個時候最怕夏天下大雨,因為土坯造的房子院牆讓水一淹就不結實了,容易倒塌。所以夏天下雨的時候不能靠牆走有危險。

然後到了九十年代末的時候,村裡興起了一股建房熱。我家那邊可以把房子拆了原地重建,村裡也重新做了規劃,有的家裡房子規劃成了路,這一類想建房子的就只能去村外建新房了。

我家也是那時候建的新房,還是平房。村裡有一部分有錢的建了兩層小樓,很氣派。一般都是五間房,這個時候建的房子分地區,有的地方屋頂還是用的瓦片。我家那邊是鋼混的平頂房。

到了2010年以後,村裡很多原來一層平頂的房子然後在上面又加蓋了一層,不是嫌原來的房子小不夠用,而是打聽到以後可能會拆遷,臨時蓋一層到時候想多分一套房子。

說是蓋了一層其實相當於蓋了一個棚子,彩鋼瓦結構的,就是為了分房子的。真有錢的這個時候都去市裡買房子了。

其實樓房與平房各有利弊,但就農村來說,如果不是四世同堂或者人多的情況的話,蓋樓房其實沒太大用處,當然了顯闊除外。

平房有個方方正正的院子,裡面重點花草,這是多少城裡人夢寐以求想要的呢!





農村養殖新鮮事


在我們四川農村。錢多錢少,建設不一樣。錢多的可以用鋼筋混泥土澆築。錢少一點的我建議就修小青瓦房。自從我們四川汶川512大地震。過後。錢多的建的房子都是鋼筋混凝土的房子。錢少的建小青瓦房。在我們四川農村08年之前建的房子。那個時候建房子。都是用石頭做地基。都很少人用鋼筋來做地圈樑。那個時候建的房子一點都不安全。現在地震特別頻繁。時不時的搖一搖。在我們周圍方圓十幾公里幾公里不等。幾十個開採天然氣和石油的。時不時的用炸藥在地底下炸。幾乎打亂了。老百姓正常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