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盖楼房好?还是平房好?

我的农机365


农村,绝大多数都是自建房,有楼房也有平房,比起城市里的单元楼,农村单家独院,宽敞,不压抑。


农村自建房,统称为“民居”,最大的作用无非居住,不在于高雅,而在于适用,同时也附带地域建筑风格跟文化。

那究竟是平房好还是楼房好呢?

首先、气候条件决定建筑风格

南北方以长江为界,南方多雨且量大,多为楼房盖瓦,方便屋顶排水,雨季时,一次大雨,一条瓦沟能接一大桶屋檐水,如果是平房,则会导致排水不畅,有渗水可能。北方少雨干旱,平房则居多;

其次、方便性决定建筑风格

北方天气寒冷,冬天多需暖气,农村不像城市,集中供暖,自家暖炕居多,平房烧炕,有利于房屋保暖,方便输送暖气,房间多多几个炕。南方多雨季,空气潮湿,二楼以上干燥通风,有利于健康;



再次、地貌特征决定建筑风格

北方多平原,土地资源丰富,农村建房面积大,平房更经济。南方多山地丘陵,土地资源有限,单户面积较少,能用作建房用地更少,土地少,不能建宽大房子,就往空间要面积;

总之,不管是平房还是楼房,都是建筑形式,满足农村人居住则是最大的用途,各有千秋,各有利弊,房屋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居住舒服、方便、实用才是硬道理。你的家乡是平房多还是楼房多呢?


下坝毛哥


当然是城里住楼房好了!又干净又卫生,冬天不冷!夏天不热!多少人都想住楼房!就是买不起!

我住我的平房,开心快乐!


Mexi杨美香


中国的实际情况是人多地少,尤其是人口密集区,选择盖楼房是不二选择,用钢材、水泥等材料盖楼不但美观坚固,抗灾能力大大提高,而且釆光、通风、防潮,对身体健康也有利。当然中国各地情况千差万别,民族众多,风俗习惯不同,应充分尊重各自适合自已的选择。


重点241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炫耀的,平房好还是楼房好,应该看看哪一个住的舒服,我是农村的,没有住过楼房,主观的说说自己的看法。

一 农村盖房子的宅基地很便宜,怕不够住,可以买大些的宅基地,多盖几间房子,没有必要盖楼房。南方好像气候潮湿,楼房更适应环境,我在北方不存在这个问题。



二 平房更适合居住,没有上下楼的麻烦,人是生活在陆地的物种,到半空去居住总有些乖乖的,不接地气。

三 楼房不利于采暖,我这边盖楼房的人都不在楼上住,冬天楼上太冷,取暖需要的费用也高。夏天太阳直晒,屋子里也很热。在舒适度上要差一些。


四 左邻右舍都是平房,你自己盖楼房,压别人一头,不利于搞好团结。你在楼上一眼就可以看到别人的院子里,不利于别人保护隐私。

农村自己盖的楼房配套设施不是很全面,和城市的高楼大厦没办法比,舒适度要差很多。我个人认为还是住平房好,冬暖夏凉接地气。


农村里的逍遥


艳阳上初中那会儿还是在农村。每天骑车子去联中上学。村北头有一户农家,盖了二层小楼,有一天小楼里发生了一件不寻常的事。。。轰动了整个小村庄!看完这个故事,你就知道在农村是盖平房好还是盖楼房好了!

故事还得从那个闷热多雨的夏天说起。这家农户的儿子从小不务正业,年纪轻轻跑到南方,也不知倒腾啥买卖,说是做生意发了家,回来就给他父母盖起了二层小洋楼。在朴素憨厚的农民眼里,八十年代的胶东丘陵地区,农村二层小楼是非常罕见的存在。只有有钱人有财力才会盖的。

那个夏天,刚入伏,闪电雷雨特别多。有一天早晨骑车子去上学,依然路过他家门口,发现他家二楼的窗户玻璃全碎了,黑乎乎的窗框,好像是被什么烧焦了一样。门口围不少人在议论什么,我也没顾得上细想。赶紧走了。放学的时候,听说他家妹子没来上学,晚上回来听妈妈在饭桌上唠叨,才知道,农村那家二层小洋楼家里出事了。

昨天半夜不是下大雨吗,电闪雷鸣的,二层小洋楼家屋后一排梧桐树,被雷电劈中了,一个巨大的火球穿过二楼的窗户冲进了他家闺女的睡房。呼啦啦转了一大圈,把蚊帐窗帘都烧了,闺女也吓得不轻,头发胳膊也烧着了,然后又从开着的南窗户飞了出去,好在闺女呼救的及时,家里受损也不是很严重。这件事,一阵风似的传遍了农村十里八乡的村子。

稍微懂得风水的老人,说是他家因为是楼房,地势高,也没安避雷针。又在屋后种了巨大的树木,才容易被雷电击中的。村民们都心有余悸,看样在农村盖楼房还有这样巨大的隐患啊!还是住平房安全系数高。

当然这是偶发事故,不能以偏概全。如今农民生活好了,很多地方农村里有能人带动农民致富,出现了不少小康村,农村的楼房也越来越多,设施齐全,安全问题也有保障。农村人盖了楼房就讲究起来,院子都用玻璃罩罩起来,防止蚊蝇进入,院子四周围得像个小天井,没有了往日的生机。

不过我念旧,依然喜欢农村老家的大院子,尤其是夏天的午后生机盎然的小菜园,蔬菜水果丰盈,喜欢硕果累累的葡萄架下,小蜜蜂嗡嗡,喜欢屋檐下的燕子来回穿梭忙碌的身影。傍晚和家人在藤下乘凉,吃饭,拉家常,手摇蒲扇,凉风习习的穿堂风,连风扇都省了呀!


艳阳之美


在农村盖楼房好还是平房好?这个问题要根据自家的实际情况来定比较好。年纪大一点的人他们认为平房好,不用爬楼梯。年轻人认为楼房比平房好,现在农村盖的楼房都和城里的别墅差不多,看着有面子。


在我们皖南山区那里,一直攀比心比较重的。我记得大概90年代吧,农村都还很少有人盖楼房的,大家都不约而同的建了当时最流行的带走廊的平房。渐渐的那样的平房就被普通的楼房代替了,普通的楼房外面有的贴了白色小长条的瓷砖,没有什么造型的。后来在慢慢的大家又把先前的平房又拆掉,普通的楼房也淘汰了,一个个又盖起新楼房。大家都在攀比看谁家的新楼房建的好看有档次,子女们娶亲出嫁才有面子。有些人家里宅基地大就一边盖的楼房别墅一边也留着老平房。不过也有少许人建了新式平房,他们家里子女们都成家立业都在城里住的多的人,他们就认为建一个大一点带套间的平房好,这样又好看还不用爬楼,子女们回家看他们也有地方住,才是更好。

在农村呆着,不管哪家都有不少杂物需要房屋堆放的,房子多还是好。只要你有钱,家里的宅基地面积也够大,可以盖个有档次新式的平房。现在盖个有档次的平房和楼房价钱也差不到哪里去,就看你个人需要了,我个人认为平房好,最起码老了不用爬楼梯,平房适合农村人养老。


皖南山区的农人


在农村盖平房还是盖楼房,这个要分开对来看待。如果你在城市已经有了房子的话,回农村盖房只是为了给自己或者父母养老的话,那盖平房就可以了,没必要盖几层的大楼房。如果在城市还没买房,而如果夫妻双方都在同一个城市打工,孩子也带在身边,又有一定经济能力的话,建议最好在城市买房,暂时别在老家修。因为城市不论学习生活还是医疗都比农村要方便很多。

我是三年前在父母的强烈建议下,在老家修了幢三层的楼房,前前后后总共花了六十多万,但现在后悔不已。孩子在家做留守儿童,学习没人管,两科加起来都不够100分。如果在城里买房的话,就能就近入学,平时还能辅导孩子功课,成绩至少不会拉下太多。在城市有套房子,就不用再租房住,省下一笔房租不说,心里会塌实很多,会有一种归属感,不用担心房东收回房子再东奔西跑找房。其次:农村的房子不能升值,而城里的房子却是连年上涨,到时候如果不想在城市发展了,卖掉这套房子还能小赚一笔。

如果硬是想在农村盖房的话,建议最好建俩层就好,够家人住就好。这样经济预算不会大多,而是房间空闲率也不多。房间太多的话,搞卫生都是件麻烦的事。当然如果你是土豪的话,这些都不是问题。





薇香拂轩


你好我是东北农村的,我家在辽宁抚顺,在我们这都是瓦房,房子做的比较矮,冬天冷的时候多,都做的外墙保温,比较厚实,隔凉隔热,关键是我们这要烧炕,我们睡炕,一边烧炕,一边做饭,有烟囱,楼房不方便,不适用,有盖楼的自己烧锅炉,不过相当费柴火!也浪费资源!


用户4590267045


农村的房子到底是楼房好还是平房好呢?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说一下我家附近房子的变化来看一下农村房子的变迁。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改革开放不到十年,农民手里比以前有了富余,但是钱不多。

那个时候的房子大多是土坯的,全部是平房。基本上没有像样的大门。大部分是寨门,就是用树枝捆绑起来的门。

门上挂个锁,防盗作用基本是零。当然了那个时候就是想偷也偷不到多少钱,反而是偷鸡摸狗比较多。

村里也没有像样的规划,到处是胡同。村里也没有水泥路,全是土路。

那个时候最怕夏天下大雨,因为土坯造的房子院墙让水一淹就不结实了,容易倒塌。所以夏天下雨的时候不能靠墙走有危险。

然后到了九十年代末的时候,村里兴起了一股建房热。我家那边可以把房子拆了原地重建,村里也重新做了规划,有的家里房子规划成了路,这一类想建房子的就只能去村外建新房了。

我家也是那时候建的新房,还是平房。村里有一部分有钱的建了两层小楼,很气派。一般都是五间房,这个时候建的房子分地区,有的地方屋顶还是用的瓦片。我家那边是钢混的平顶房。

到了2010年以后,村里很多原来一层平顶的房子然后在上面又加盖了一层,不是嫌原来的房子小不够用,而是打听到以后可能会拆迁,临时盖一层到时候想多分一套房子。

说是盖了一层其实相当于盖了一个棚子,彩钢瓦结构的,就是为了分房子的。真有钱的这个时候都去市里买房子了。

其实楼房与平房各有利弊,但就农村来说,如果不是四世同堂或者人多的情况的话,盖楼房其实没太大用处,当然了显阔除外。

平房有个方方正正的院子,里面重点花草,这是多少城里人梦寐以求想要的呢!





农村养殖新鲜事


在我们四川农村。钱多钱少,建设不一样。钱多的可以用钢筋混泥土浇筑。钱少一点的我建议就修小青瓦房。自从我们四川汶川512大地震。过后。钱多的建的房子都是钢筋混凝土的房子。钱少的建小青瓦房。在我们四川农村08年之前建的房子。那个时候建房子。都是用石头做地基。都很少人用钢筋来做地圈梁。那个时候建的房子一点都不安全。现在地震特别频繁。时不时的摇一摇。在我们周围方圆十几公里几公里不等。几十个开采天然气和石油的。时不时的用炸药在地底下炸。几乎打乱了。老百姓正常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