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銀行攜手“微醫”全面助力疫情防控阻擊戰

中國甘肅網2月6日訊 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關鍵時期,建設銀行快速反應,開闢新時代新金融的新生態,攜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指定的全國就醫指導平臺“微醫”官方公眾號,集結全國專業醫生之力,全渠道上線“新冠肺炎實時救助平臺”,為公眾提供線上免費問診服務,目前已提供將近一百萬例諮詢服務,全面助力疫情防控阻擊戰。

點開建行大學微信公眾號,菜單欄中除了“讀·大學”“看·熱點”之外,“防·疫情”微醫專欄已經上線。在“微醫”工作推進中,以拓展產教融合邊界、創造全新學習生態的建行大學一馬當先,以專業之舉、共享之心、科技之能、國際之界讓建行“微醫”普惠民眾。

除了在建行大學微信公眾號上,建設銀行手機銀行、微信銀行、勞動者港灣、微信企業號、員工APP、一級分行微信公眾號等線上平臺,“防·疫情”微醫專欄均同步推出相關服務。“不僅要保證民眾的剛性金融需求,還要保障他們的基本醫療救助。”建設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建行大學校長田國立表示。

登錄建行線上各渠道“防·疫情”微醫專區,五大服務暖心入目,解決了民眾頭疼腦熱不便去醫院的煩惱和旅途歸來同程人員是否有病患的擔憂,滿足了更多專業權威防疫知識需求,國家政策、建行措施更是一覽解讀。在這裡,每個人足不出戶動動手指,即可獲得免費的各類醫學諮詢、診斷和指導。

一是在線問診服務。建行攜手微醫上線的“新冠肺炎實時救助平臺”,為用戶提供了遠程醫生問診、實時疫情動態、疫情防控知識服務。目前該平臺已有18000餘名來自三甲醫院為主的呼吸科、感染科、內科專家志願加入,“抗疫專欄”提供全國專業醫生7×24小時在線免費義診,問診者可快速得到回覆,減輕線下就診壓力;“疫情動態”欄目實時更新各地疫情動態,實時瞭解全國戰“疫”態勢;“疫情防禦”欄目分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最新預防資訊和有關衛生健康科普知識。

二是同程查詢服務。想要看看同行人中有沒有潛在疫情傳播者,提供確診患者火車、航班信息,可按日期、車次/航班、地區,訊息瞬間可查。

三是防疫信息查詢。想要知道疫情爆發後國家相關政策、建設銀行相關措施,按時間、按機構、按類別查詢,近200篇信息廣泛覆蓋。

四是精品課堂學習。建行大學推出各種場景下防護公開課,包括常識篇、症狀篇、防護篇、治療篇、心理篇五個子欄目,涵蓋個人防護、居家防護、外出途中、特殊群體、網點防護、何時就醫、消除焦慮等各方面課程。此外,其他相關課程還在持續增加中。

五是每日直播在線。原面向建行行內員工的“每日直播”欄目,即日起面向社會全面開放。從疫情分析到帶娃技巧一應俱全,可以點擊“想看”預約直播,也可“精彩回放”回看往日直播內容。

在建行大學的統一推動下,全國37個分行分校及建設銀行集團有關子公司已在其官方微信公眾號平臺中全面開設有關“抗擊疫情”的專欄,直通“微醫”平臺。專欄包含在線問診、在線掛號、發熱門診和定點醫療救治機構查詢、確診患者同行程查詢、疫情最新進展情況查詢和疫情監督舉報等服務。建行金融科技,讓“信息跑”代替“患者跑”,“互聯網+”突破了健康服務時間空間的限制,發揮出銀醫通互聯網醫院信息化平臺的服務功能,有效緩解了醫護人員壓力,幫助公眾足不出戶獲取問診服務。

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

甘肅省分行分校快速行動,全渠道部署“微醫”應用和推廣。一是細化組織,充分聯動。行內部門業務聯動群、工作管理群發佈通知,橫向要求嚴部署、縱向對標抓落實;制定裕農通服務平臺、手機銀行端、甘肅建行微信公眾號線上客戶服務操作手冊,細化策略,自內而外,全力推進。二是廣為宣傳,強化應用。通過客戶經理“雲工作室”、網點LED屏、海報機、甘肅日報、蘭州晨報等媒體,對外發布“微醫”服務內容;動員全行員工和家屬通過微信群、朋友圈、客戶服務群鏈接和轉發防疫宣傳知識以及在線診療諮詢、確診患者同程查詢、疫情線索徵集等非金融服務功能;通過“神算子”精準營銷平臺向近90萬戶客戶推送“問診諮詢”服務,最大限度將“在線醫療”宣傳至全省客戶;利用裕農通全覆蓋優勢,動員1.6萬個業主、2.58萬個簽約客戶關注“建行裕農通”平臺,加大“微醫”推廣應用。2月3日-5日,向客戶推送“微醫”的微信群達196個,“建行裕農通”公眾號客戶關注量達到6093個。三是強化責任,守望相助。在裕農通服務平臺“本地服務”端口接入“甘肅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官方疫情通報、防控知識、省情動態等公告和查詢服務;及時上架和推送疫情科普知識,強化特殊時期的客戶關懷與守望相助,履行社會責任和大行擔當。

不止於此,建設銀行各分行還主動對接地方政府部門、學校、醫院、社區等機構,向已使用建行建融慧學平臺的高校主動提出為其免費上線防疫相關功能,免費為疫情定點醫療機構在智慧政務、建融智醫、智慧繳費平臺上發佈捐助信息,為政府部門發佈通知公告等。同時全面夯實“掌上”金融,針對電子渠道的操作功能進行線上宣傳,引導疫情期間客戶線上辦理各項金融業務,抵禦人群聚集、窗口辦理可能導致的疫情蔓延,與人民群眾共同戰“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