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響,社會按下暫停鍵,發展為健康彎腰,我們應該做什麼?

1.31日,世界衛生組織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確認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簡稱PHEIC)。

謠言稱,“中國被列入事實疫情國,一旦列入疫區國,將為期三年,中國的經濟將遭受滅頂之災”。

事實上,這是一個基本常識問題。國際上,並沒有“疫情國”之說,而且世衛組將疫情確認,只是提出一些建議,並沒有採取任何強制措施,其中一條就是:不建議對中國實施旅行和貿易限制。

受疫情影響,社會按下暫停鍵,發展為健康彎腰,我們應該做什麼?

一、疫情之下,對中國經濟會有哪些重大影響

受疫情影響,社會按下了暫停鍵,全國範圍內正常的經貿活動已經受到阻礙,發展為健康彎腰,短期會給經濟帶來負面衝擊。

1.對外貿的影響,尤其是出口貿易

根據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的出口總值佔GDP比率為17.39%。而2003年,非典時期,中國出口總值佔GDP比率為26.42%,從數值上看,出口貿易相對於GDP的重要性在下降。

至少沒有2003年那麼大,因此,此次疫情,對中國出口貿易會有一定影響,但對整體經濟的影響要比2003年要小。

受疫情影響,社會按下暫停鍵,發展為健康彎腰,我們應該做什麼?

出口貿易的影響有哪些呢?

短期內,對商品出口貿易影響,是成本的增加。主要表現在,增加出關檢疫的時間,因此會增加運輸成本,檢疫成本和倉庫成本等。

從中期來看,工廠無法復工,生產會停滯,會帶來斷貨後的客戶量減少。

對於服務出口貿易,短期內的影響會更大,中期影響會較小。

2.對服務業的影響

疫情之下,影響最大的是國內貿易。2015年,服務業佔GDP比重,首次超過50%;2019年,佔比為53.9%。這意味著,拉動中國經濟的最大力量是中國本土的服務業。

疫情之下,要求所有人都閉門,而商品的本質就是交易,因而,交易環節被中斷。

尤其是依靠人流量的服務行業:比如旅遊、電影、交運等行業。

受疫情影響,社會按下暫停鍵,發展為健康彎腰,我們應該做什麼?

商場賣出去商品,酒店沒有收入,旅遊沒有客流,很多需要面對面的交易都無法進行。因此,首當其衝的就是:服務業。

尤其是中小企業,他們踩著盈虧平衡的鋼絲線活著,如果一個月收入沒有,但是成本依然,如果手裡沒有足夠的現金,承擔不了疫情期間的虧損,那就只能選擇倒閉。

其次,依靠週轉率的服務行業:餐飲、批發、零售、酒店等等

比如,前幾天,著名餐飲企業“西貝莜麵村”董事長賈國龍說到“倘若疫情沒有在短時間內得到有效控制,西貝賬上的現金撐不過三個月”;萬達集團給商戶,減免1個月房租,可是房東也沒有收入。

所有的減免,都有一些人在背後承擔了成本。服務業的受挫,是首要的。

3.對製造業生產端的影響

工業生產,因全國延長假期,生產暫停。企業復工時間推遲正月十六之後,製造業的產值會減少,相反,房租等成本並未減少。

4.長期而言,對個體影響

一些受挫的服務業和製造業會消減成本,裁員。一些人員會進入失業狀態。

5.對資本市場的影響

突發疫情的恐慌情緒,在資本市場上,主要集中在高流動性的股票市場。2月3日A股開市,北上資金流入近200億,聰明的外資在不斷抄底,收盤時,滬市指數跌近8%。一些私募機構,更是聲稱打光了“子彈”

參考03年非典時期的情形來看,市場指數還有5%的回調空間,抗跌行業為前期強勢行業及醫藥。同時科技型行業未來仍然會強化。

受疫情影響,社會按下暫停鍵,發展為健康彎腰,我們應該做什麼?

二、特殊時期,我們應該做什麼

1.聽話,在家,不要出門

在家,是為了疫情恢復,工作,是為了經濟恢復。

聽話,不出門,也是為了保證經濟迴歸正常狀態,否則,就會前功盡棄。

我們應該在家做什麼?

看書、學習、提升自己。少看新聞。

我們處在一個信息時代,有很多正面消息能讓我們熱淚盈眶,也有很多負面消息讓你氣到罵人。每天都會在這兩種清晰之間回來切換。

每天發生一個重大事件,人們總是有意無意地想尋找一個心中英雄,來獲得精神鼓舞;同時尋找一個心中惡魔,把一切罪責都怪在他身上。上網看新聞,本質上就是尋找心中英雄,和尋找心中惡魔的過程。

而這一切,其實都是一種心理暗示,對抗擊疫情幾乎沒有任何幫助。

2.理解企業高效遠程辦公

這一次,宅經濟,得到了很好的發展。線上教育、線上辦公協助管理等等,疫情使這些商業行為加速線上化。

3.投資人應該怎麼做

危情之下,機遇並存,在擅長的領域繼續深耕,在不擅長的領域謹慎投資,挑選合適的投資平臺,擇機入局,著眼於長期,遇到“反常事件”不可避免,相信均值迴歸的力量。

受疫情影響,社會按下暫停鍵,發展為健康彎腰,我們應該做什麼?

投資不是娛樂,而是一種責任。

一個人再有能力也有兩件事沒辦法掌控,一是疾病,二是意外,普通人真的非常渺小,渺小到一次肺炎,就可以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巨大的震盪。

除了水和空氣,保險也是生活的必須品。

一場病毒疫情,讓我們對保險的意識提前了10年,希望投資人宅在家的同時,多看看書,提高自己對投資和風險的認知能力,也是極好的。

三、 寫在最後

以前,人們驅趕女巫,殺死她們,是為了給天花、鼠疫以及霍亂之類的瘟疫找替罪羊。現如今,很多人用類似的方式驅趕著投資分析家、銀行理財師,想把許多私人投資者的虧損歸咎於他們。

當然,這些分析師和理財師有缺點,但是主要還是在於投資者自己。

很多投資人,對於風險連最基本的常識都沒有,就貪婪地跳進去了——當然會為此受到懲罰了。所以多開發自己的經濟頭腦:讀一讀日報的經濟板塊,讀一些金融書籍、經濟雜誌,投資你的無形資產。

就算哪一天,有分析師或者理財師,說要給你做資產配置時,你也能分清,他是否基於你的投資收益為重,還是單純的向你推銷產品。

希望,宅在家的你,多學習,提升自己。


受疫情影響,社會按下暫停鍵,發展為健康彎腰,我們應該做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