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去美國留學,美國的治安怎麼樣?

麻花有顆酥脆的心


估計美國是唯一一個想去留學卻總擔心治安的對象國家,因為我們聽過的美國槍擊案不必美國人少。

我隔壁學校上個月剛發生過一起死兩人左右的槍擊案,就發生在學校教室裡。隨後我們學校又發生過一起持槍打劫案,不過沒人傷亡。所以我可以很明確的告訴你,美國大學裡會有這樣的危險,不過概率有多大?很小。

(北卡羅來納大學發生槍擊案)

美國的治安問題總會被捧上熱門,所以我也樂於回答這個問題,然後奉上我的過來人觀點:

1)美國治安很分化,富人區的治安十分優秀,窮人區治安能讓你不敢路過。這是區域性的差別,因為美國的治安管理,比如警察制度也有些市場主義,就是有錢的地方警察多,配置高,沒錢的地方沒錢僱更多的警察。所以這就造成兩個啼笑皆非的循環:富人區警察多治安好,治安好了富人更多,然後警察配的更多,治安更好。。。窮人區治安差,警察少,然後治安更差,成為犯罪分子的樂園,於是就更貧窮,警察又更少了。。。所以這就變成了美國的頑疾。

(夏洛特市富人區)

2)美國治安在黑夜和白天時有著天差地別,不管治安多好的區域,人們都不會說半夜跑到街上散步或者去吃夜宵。尤其是城市的市區,夜晚的街道上都是流浪漢,然後還有毒販和幫派分子,我一直疑惑這些人白天都藏在哪裡的,因為白天的街道上可沒那麼多睡街道的。我曾經晚上10點左右在邁阿密的市中心走過,反正誰走誰知道,一路上全是盯著你看的流浪漢,指不定誰會激情犯罪,然後被一個五大三粗的老外攔住要錢,給我差點嚇死。

所以,到了美國遵守當地的生活規則,你應該可以活到畢業。

因此與其考慮治安問題,不如多考慮一下現實問題,比如能不能申請到獎學金,選擇什麼專業,選擇學校排名。。。


穿美國望世界


“章瑩穎案”再次引發了國人對國外治安問題的關注。現如今走出國門求學旅遊與工作的人越來越多,西方國家的社會安全問題也不再離我們遙遠。當年去美國訪學之前,我也對目的地的安全問題心存些許擔憂。一些同學和朋友也建議我到美國之後身上最好備上20美金的“保命錢”,防止在遇到情況時遭到傷害。在國內,我們可以半夜孤身行走在鬧市街頭而不必太過於擔心人身安全問題,但是在這樣一個種族複雜、社會階層分化較大的國度,人身安全確實是一個需要留意的事項。

記得那一年在新聞中看到最多槍擊案的報道,而且發生的頻率還相當之高。你確實無法預測在什麼地方、什麼時候、什麼人會給你的安全造成不必要的麻煩。關於擁槍還是控槍,美國社會也在進行激烈的辯論和思考。前總統奧巴馬便是控制槍支案的堅定支持者,曾在熒幕上揮淚控訴槍支濫用給美國民眾造成的傷害。但事實上這類惡性事件發生的概率仍然較小,只要能夠做到結伴出行、不湊熱鬧、不在危險的時間進入到危險區域足以保證人身安全了。但到底如何判斷潛在的危險,這就需要事先做好功課了。

在美國,犯罪率高發的地區絕大多數集中在大城市或者城市的downtown附近,中西部小城市或者鄉村的治安狀況相對較好。例如2016年大城市芝加哥便發生了3550起槍擊事件,受害者超過4300人。即使在一個區域之內,犯罪率也會呈現出“涇渭分明”、“冰火兩重天”的狀況。或許僅僅相隔兩條街,人們的安全感就是天壤之別。通常而言,惡性治安事件爆發的區域多集中於拉丁人和黑人較為集中的欠發達街區,白人較多的富人區相對寧靜一些。如果選擇自由行住民宿酒店或者長期租房,那就應當留意一下目的地周邊街區的治安狀況。有很多網站可以提供美國各城市的犯罪統計,具體可以參看spotcrime.com,crimemapping.com等網站。

紐約曼哈頓地區的犯罪統計,盜竊案的頻率還是相當高的。

當年本人在紐約port authority車站搭乘灰狗夜巴回哥村,由於在候車廳的公告欄裡多看了幾眼便被一黑人大叔盯上搭訕。他告知我乘坐的巴士臨時改了時間並需要在另外的進站口候車,而且時間已經所剩無幾。我便稀裡糊塗的被他帶走繞了車站一圈,並被索要了20美金的“帶路費”。後來發現,這班巴士並沒有改時間和候車口。此時雖明知上當,但還是為了不引起危險而掏錢閃人,後來又親眼看到這位黑大叔對另外幾個乘客故伎重演,著實是無語。在這種情況之下,還是保證安全要緊。在紐約地鐵裡也遇到了不少瘋瘋癲癲、舉止怪異的人,真可謂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

馬里蘭州首府安納波利斯,人口只有3萬多。這裡治安狀況好了那麼一點點,當時夜裡走在街頭覺得不那麼慌。

懷俄明州的Jackson Hole小城寧靜而安全,當然你也不會見到太多的人。

談及治安問題,人們往往會把這個歸結於種族問題、或者宗教問題,進而引發圍繞“政治是否正確”的大討論。誠然,膚色和信仰並不能說明什麼問題,但卻可以為個人的選擇做一點參考,至於怎麼辦那就看自己的判斷了。

紐約時報曾經做了一個美國各地的種群結構地圖,雖然數據是2005-2009年的,但大體還是能夠體現出族裔分佈的狀況的。看完之後一個最大的感受便是分化很明顯。筆者截取了幾張美國大城市的圖來讓讀者感受一下(每一個點代表5000人,藍色代表黑人,綠色是白人,橘黃色是拉美裔,紅色是亞裔)

2015年4月,馬里蘭州最大城市巴爾的摩發生大規模騷亂事件,導火索便是非裔青年弗雷迪格雷被警察傷害致死事件。巴爾的摩的治安狀況一直不太好,從這幅圖便可以清楚的看到不同族裔的居住地明顯分開,而且African-Americn的人口在整個城市的比例已經超過了50%。筆者當年曾經在巴爾的摩轉車停留過幾個小時,本想遊覽市內的老港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但基於對這座城市治安狀況的恐懼而作罷,當進入到巴爾的摩灰狗巴士候車廳的那一剎那,我彷彿來到了非洲某個國家。。。

底特律破產之後人口大量逃離,城市中心一片破敗景象,治安狀況也急劇惡化,堪稱美國最危險的城市之一。一些街區即使是在白天也鮮有人敢經過。

底特律西邊的某處街景(來源於谷歌街景地圖)

美國首都華盛頓國會山往往也是一片壯觀的藍色,當時在華盛頓預定的民宿便在國會山附近,晚上也是挺滲人的。離國會山不遠的立交橋下便有大量的黑人流浪漢,這對比景象也令人難忘。

邁阿密則是古巴移民佔絕對多數,白人反倒成為了少數族群。

不同族裔之間在居住區上的分隔導致了美國的城市風貌出現了很奇特的景象,那便是美麗與醜惡並存。不同的街區也造成了階層分立,彼此物理距離雖近,但社會經濟地位卻千差萬別。

哥倫布的upper arlington,較為典型的富人區街景。

當然我們也可以從租房的價格看出不同街區的生活品質和治安差異。

巴爾的摩一富人區的公寓月租價格

治安相對較差街區的類似條件公寓的租金就只有剛才的一半(1300刀一月)

因此在國外選擇住宿的地點,價格是一個考慮因素,最重要的還是附近的安全狀況。大學校園裡面還是相對比較安全的,而且四周經常有校警巡邏。有的學校還有shuttle bus,方便學生晚上返回住所。當年在俄亥俄州立大學訪學時,學校郵件還會每天播報最近發生的一些治安事件,提醒人們注意。2015年的感恩節是離校園槍擊案威脅最近的一次,當天早上便有傳聞學校有發生槍擊案的可能性,那天學校的警報系統每一個小時便會向我們通報事件的進展,校園裡也增加了警力部署,事後還好是虛驚一場。總體而言,美國的治安問題要比國內嚴重很多,那一年基本上沒有在黑夜時單獨外出過。但除此之外也並沒有那麼誇張,只要事先做好功課,對陌生人保持高度警惕、不去集會場合湊熱鬧,不在危險的時間踏進危險的街區,不要貪圖小便宜,其他的也沒什麼了。

以上內容來自waecham,版權歸作者所有,請大家悉知。

所以,如果打算送孩子到美國讀書,除了關注學校的學術外,還是要關注一下學校所在地區的安全係數、人口構成及經濟狀況,在倍思校庫網(bestschools.cn)上,每所中學都有標註學校所在地區的安全及經濟狀況:

本文由更好用的低齡留學及遊學檢索平臺倍思校庫網(bestschools.cn)綜合整理。歡迎關注倍思校庫網同名公眾號。


倍思校庫網


首先我不是美分黨,回答每個話題之前都會上網看多個新聞來源的報道,儘量給一些客觀的數據。我是個愛國小青年~在美國生活了快七年,看到這個話題之前,腦子立馬浮現媒體報道的畫面 “美國今天這裡遊行暴亂,明天那裡槍支暴力”每次看新聞都感嘆還是天朝安全。

剛說的要客觀,所以我跑去維基百科和SafeAround網站搜索了全球安全指數(Safe index by country)的排名,結局意想不到:美國排名114,而中國排在116(維基百科,2016)。兩個排名數字有偏差,但結果都是美國排名比中國靠前,都比中國安全?也許有數據偏差的原因,也許是主觀感覺和客觀不一致的原因。

(圖片源於維基百科)

雖然數據顯示美國安全指數排名比中國靠前,但在美國生活七年,我雙手贊同樓下樓主所說,深夜外出擼串,美國給不了你這樣的安全感。

(圖片源於SafeAround)

大城市:方便、生活美滋滋、多樣化、安全指數降低

在小鎮和城市都居住過,大城市的槍支暴力多於小鎮。因為美國是一個典型的資本主義社會,有錢人享有更安全的保障和服務。一條街相隔著天差地別的生活質量,有時站在十字路口就能看到“天堂和地獄”。富人街區納稅多,公共服務設備、警員就好,常常能看到警車巡邏;納稅少的社區或者貧困的街區,治安不好,房價上不去,招來的住戶也是魚龍混雜,陷入死循環。

好友居住在休斯頓的某中等小區,他說一條街之外的區就特別不安全,剛開進街區就能看到公共設施房屋的破敗,雜草叢生。某次朋友因為嘴饞,隔壁街口有一家小有名氣的中東小吃車,大白天打個牙祭,殊不知被兩個小黑哥哥招呼上他們的車,嚇得我朋友裝聽不見,爬上自家車猛踩著油門就跑了。至此再也不敢去那條街,目前也在賣房換更安全的學區房。

因此在美國買房子和租房子的朋友不要貪便宜,“不動產稅是交給警察的保護費,這個費用不是看總價,而是看單位面積價格”(摘取觀察者網)。目前很多網站都有犯罪率的報告和披露可以查詢。

不過,美國各大旅遊城市的旅遊區域還是很安全的,這些地區因為經濟繁榮,政府自然有錢加大警員配備。旅行攻略中還是需要上網搜尋高危街區和安全地帶,畢竟天堂和地獄有時一線之隔。

大學期間,從城市發配到鄉下,生活在大約6-7萬人左右的大學小鎮上。相比大城市,是相當安全,但是也不乏每學期收到學校或者警察的郵件:某某男女學生被搶劫、被強姦(信息量有點大啊)。對於泡圖書館到凌晨的學生,學校和警局也有陪同回家的服務。忍不住吐槽落後地區的警察,比如我在的俄亥俄州,警察叔叔抓超速是全美出名,這算是他們一大收入來源吧。

最後呢,不管大城市還是小鎮,在美國夜晚外出還是不安全,除非成群結隊10個人一起唱好漢歌?我才有安全感。每個繁榮的城市都會伴隨著犯罪,希望大家都安安全全的,麼麼噠。


這才是美國


可別來……這邊老亂了,白天街道上沒有行人,沒有騎自行車的,也沒有騎電動車摩托車的……可能怕槍擊。

晚上街道上也少有人,稀稀拉拉的汽車,可能怕搶。

每家的前院收拾的乾乾淨淨,幾乎啥也不擺放,怕偷吧?

商店裡也幾乎沒幾個人,經濟蕭條。

到處都有槍店,買槍很容易,到處槍擊案,殺的差不多了。

大家都知道,美國人大多數家庭沒有400美元,所以吃披薩,吃漢堡,吃海鮮,吃牛肉,是因為根本吃不上飯。

國家都快要破產了……

別來呀,千萬別來 !

購買力老差了,雞腿0.49/磅,大豬排1.47/磅,櫻桃0.99/磅,西紅柿三磅0.99,牛油果四個0.99,老乾媽1.88一瓶……還讓人活不?











快樂牛虻


以下所有問題,均是在美留學生可能會遇到的問題。比如:寄宿公寓無背景不安全、租房被房東坑只能忍氣吞聲、和同學產生糾紛面臨開除、與孩子失去聯繫、替考或學術違規面臨退學、在校外勤工儉學非法被查、怎麼申請CPT/OPT、如何申請實習和工作H1B......所以,不管你是已經在美國留學,或者準備去美國,法律保護和權益保障服務已經成為留學生的剛需,美國求學生活你真的準備好了嗎?

hoolilaw法律保護計劃專為中國留學生設計,為即將前往美國學習和已經進入美國學習的中國留學生提供法律保護和權益保障服務。hoolilaw法律保護計劃涉及法規培訓、法律援助、人身安全保障和就業保障四大服務板塊。實現從樹立留學生法律意識,防範法律安全隱患,到實時提供專業法律諮詢服務,對接專業律師正確應對風險,保護學生合法權益的全過程法律保障服務。

目前hoolilaw美國作為全美流量最大的中國留學生線上法律服務平臺在2年時間內已為在美中國留學生提供超過65000次線上法律保護服務。同時,針對留美本科和留美研究生,hoolilaw特推出A、B保護計劃:

1、法律保護A計劃:針對留美本科、高中及更低齡人群

根據留美高中、本科學生群體年齡低、就讀時間長、缺乏安全保障等相關問題,hoolilaw為即將就讀或已經就讀美國本科及更低齡的中國留學生量身設計“法律保護A計劃”,實現從樹立法律意識、防範安全隱患到處理法律相關問題的全過程式法律服務,並提供更主動的人身安全保障服務。

2、法律保護B計劃:針對留美研究生及尋求工作人群

根據留美研究生學生群體就讀時間短、社交範圍廣、考慮實習就業等相關問題。為即將就讀、已經就讀美國研究生及畢業正在尋求工作的中國留學生量身設計“法律保護B計劃”,防範海外生活安全隱患、處理無意識觸犯或遭遇的相關法律法規問題,提供從SSN、CPT、OPT申請輔導到就業諮詢輔導,推薦實習就業機會到H1B工作簽證申請的一條龍留學就業法律服務。

在美國健全且複雜的法律環境中,留學生需求法律保護和權益保障的實例屢見不鮮,法律已逐漸成為留學生涯的剛需。hoolilaw法律保護計劃讓學生順利留學美國,學會利用法律維護個人合法權益,“不踩坑不出事不受侵害”順利完成學業,成功經歷留學與生活雙成長,完成蛻變。

hoolilaw法律保護計劃報名地址:http://histudent.mikecrm.com/IqpNN9p


hoolilaw


出國在外,安全最為重要。然而最近頻頻傳出我國留學生遭遇危險的新聞,各個槍擊案的報道,章瑩穎至今下落不明,美國的安全到底怎麼樣?

安全這個問題說到底還是一個比較相對的概念,沒有絕對的安全,沒有絕對的危險,因此只能比較來看了。從大數據來看,大城市以及人口聚集的地方往往發生不安全時間的概率會偏高一些,比如經常能聽到紐約在市內就能發生槍擊案,很少會聽到某個小地方發生槍擊案,像芝加哥、孟菲斯、紐約、底特律、新奧爾良等地方安全係數相對來說還是會亂一些。

如果要去美國讀書,建議除了考慮學校的水平之外,地理位置的安全性也是要考慮在內的,不用只侷限於洛杉磯、舊金山、芝加哥以及紐約波士頓這種大的城市,其他很多小一點的城市也是很不錯的選擇~去相對來講安全的城市,家人也比較放心。


留學圈兒那些事


美國到底安不安全,取決於您可以有多少錢用於“買”安全。在美國感受到的安全程度,和收入水平直接相關。

美國司法部在2014年發佈過一項研究報告,統計2008-2012年美國犯罪受害者的收入分佈情況。研究表明,在該統計期間內,生活在家庭收入低於聯邦貧困線以下家庭的個人,遭遇犯罪的概率為3.98%,而生活在“高收入家庭”(指家庭收入高於聯邦貧困線4倍,其實充其量也就算箇中產)的個人,遭遇犯罪的概率為1.69%,前者是後者的兩倍多。

上圖表示了遭遇暴力犯罪的概率與家庭收入的關係,可以看出,家庭收入越高,遭遇暴力犯罪的可能性越小。

有人可能認為,有錢人更可能被賊惦記,所以收入越高越不安全。但該報告所發佈的數據表明,窮人遭到搶劫的概率更高。2008-12年的數據顯示,家庭收入在聯邦貧困線以下的個人,遭到搶劫的概率是0.55%,而家庭收入在聯邦貧困線四倍以上者,遭遇搶劫的概率僅為0.16%。

可以看出,不同收入區間的人們,在美國是否安全這個問題下,可能得出迥然相異的結論。

除收入之外,居住的地點也決定了您看到的是哪一個美國。

在同一個城市的不同街區,犯罪率可能存在天壤之別。以底特律市為例,上圖顯示了底特律市2003-2012年間各個街區發生殺人案件的總件數。可以看出,有的街區在這近十年間發生了超過137起殺人事件,而有的街區發生了不到34起。

這種差異,簡直稱得上是戰場前線和太平盛世的天壤之別了,而這都存在於同一個城市。

這也給留學生們,以及即將前往美國的朋友們提了個醒:在美國選擇租房地點時,一定要慎重選擇,提前向當地人瞭解周圍的安全情況。對於大中型城市來說,市政部門和民間機構通常會發布像上圖所示的“犯罪地圖”來標記出犯罪高發區,而對於“大農村”和遠離市區的大學城來說,選擇居住區域就更多要靠口耳相傳的口碑了。

簡言之,您願意花多少錢“買”安全,願意為了居住在治安良好的地區付出多少房租,會決定您對這個問題的回答。


王瑞恩


我自己前前後後去過美國3次,雖然都是旅遊,但每次也都待滿了15天,也就是說有45天的時間在美國。誠然,留學不同於旅遊,但恰恰是因為留學的時間非常的長,你有足夠的時間去知道自己所在的地方,哪個街區是安全的,哪個街區是不安全的。

我們這次國慶是美國西部的自駕遊,當時一起去的小夥伴,從一些遊記裡得知,說怕車子被砸被搶,結果我們14天基本上都是把大箱子放在後備箱,什麼事情都沒發生。

而如果去洛杉磯和舊金山去留學,基本上看見的都是亞裔或者是白人,我們這次14天,很少有看見黑人,這麼說也不是種族歧視,畢竟把一個學生如果放在廣州的黑人區,他也應該是不太適應的吧。

總之,想去美國留學,要先看看自己感興趣的專業,然後再看看學校分佈在什麼地方,因為有的學校就在小鎮上,沒有車還不方便。

最後再說一句,那裡都有安全和不安全的地方。自己要小心為好。


本來世界觀


多穿防彈衣戴防彈頭盔丟命危險係數略略低那麼一點點兒


詩聯園


你要看看都是誰在說美國不安全!都是那些從來沒有在美國生活過的、甚至從來沒有來過美國的人在這麼說,還有那些確實在美國生活過很長時間,應該完全瞭解美國真實情況的,但是在國內大型講臺上故意胡說八道的,大有人在,而且有很大的話語權!不要和我抬槓,我在美國生活超過25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