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於斯時多幸運 惟將此身長報國

在雲田鎮杜家門村疫情防控監測點,每天都可以看到退伍軍人楊西明和杜生明的身影。“軍人是無所畏懼的,在這場戰役中,我不應該做旁觀者”,當其他人勸他們兩休息一會時,楊西明樂呵呵的回答道。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襲來,大多人都選擇了居家自我隔離,而杜家門村的村民楊西明和杜生明卻選擇了逆行而上,每天堅守在疫情防控監測點,主動承擔了疫情監測的記錄和勸返工作,他們兩還召集村裡的年輕人,每天清掃村莊衛生、處理垃圾臺的生活垃圾,做好環境衛生整治工作,為防疫築牢防線,為村裡的群眾創造了良好的生產生活環境,消除了潛在的疫情傳染源。“雖然我已脫掉了軍裝,但軍人的本色卻永遠無法脫掉”,杜生明打掃衛生時對身邊的村民說道。

生於斯時多幸運 惟將此身長報國

“哪裡有疫情,哪裡就是戰場!”張家岔村張家山社黨員、退役軍人範紅武說:“在人民群眾面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肆虐的關頭,作為一名退役軍人、黨員,就應該率先垂範、以身作則衝在第一線”。每天早上,範紅武就開上自己的麵包車,攜帶自己防疫設備,對張家岔村疫情檢測點、村委會、村文化廣場、易地搬遷點、通村道路、通社道路、部分農戶家中進行全面消毒,為防疫工作貢獻著自己的一份力量。

生於斯時多幸運 惟將此身長報國

在群眾家中、鄉村道路、田間地頭、隴海鐵路線上,總能看到一位同志忙碌的身影,他就是安家咀村黨員、退役軍人張宗新。1984年10月,20歲的他應徵入伍,198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89年退役。退役後,他始終以黨員和軍人的標準要求自己,兢兢業業,腳踏實地。面對突如其來的這場疫病,他始終衝在最前面排摸、登記、上報武漢等地返鄉人員,每天堅守在疫情監測點對來往的車輛和人員進行登記、檢查和消毒。張宗新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始終秉承“退役不退志,退伍不退色”的初心,做好自己的工作,毫無怨言。

生於斯時多幸運 惟將此身長報國

每一個黎明都值得期待,每一個生命都應該惺惺相惜,每一次的逆行都有無聲的同行者。疫情當前,他們默默守護,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一個退伍軍人的初心和使命,為人民群眾打贏疫情防控戰堅定了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