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極最寵愛海蘭珠,為何她死後葬在妃園寢沒有與皇太極合葬清昭陵?

小方說歷史1990


清太宗皇太極的妃嬪們無福與皇帝合葬,即便是皇帝最寵愛的宸妃海蘭珠也是如此。海蘭珠生前得到過皇太極特別的恩寵,她死後皇太極十分悲痛。但是海蘭珠的姑姑就是皇太極的正宮皇后哲哲,她不可能越過皇后與皇太極合葬。而且海蘭珠是再嫁出身,地位不及皇后尊貴,幼子早殤,只能安葬在北陵公園荒涼的妃嬪園寢,陪伴她的都是難姐難妹,也就是皇太極的其他妃子。
相對於哲哲皇后與皇太極合葬清昭陵的闊氣,妃嬪的墳墓顯得十分荒涼破舊,令人感嘆。
海蘭珠之所以無緣於皇帝合葬,除了於理不合外,也在於死得很早,皇帝和皇后都在她的後面。哲哲皇后也就是海蘭珠的姑姑是最後去世,肯定要和皇帝合葬,這時可沒有活著的有權勢的人替海蘭珠撐腰。
博爾濟吉特氏·海蘭珠
這些妃嬪十分苦命,由於年代早她們都是遵照女真人習俗火化安葬。按理說火化的墓葬沒有什麼隨葬品,盜墓賊不會願意光顧。但是皇太極的妃嬪們墓園地上建築年久失修,倒塌了也無人過問,即便沒有什麼隨葬品,但還是被盜墓賊挖掘了。
時至今日,海蘭珠和其他妃子的墳墓都十分破敗。


雲緋歷史號:故紙堆間

小方說歷史1990


海蘭珠是皇太極最愛的女子,這是一個謎一般的女人,史料對她的記載非常的少,第一次被記錄也就在她出嫁的時候:天聰八年(1634年)十月十六日,科爾沁部烏克善洪臺吉率諸臣送妹至,汗偕諸福晉迎至,設大宴納之為福晉。

大齡女青年

海蘭珠是在26歲的時候嫁給皇太極的,對於草原女兒動輒十二三歲就嫁人,她這麼大年紀才出嫁簡直就是異類。比如她的姑姑哲哲嫁給皇太極時只有15歲,而她的妹妹莊妃嫁給皇太極時才13歲。海蘭珠為什麼這麼晚才嫁給皇太極,歷史上也沒有定論,有一種說法是海蘭珠之前已經結過婚,嫁給皇太極屬於二婚,這就能很好的解釋她晚嫁的原因。不過這都是不可考證的猜測。

備受寵愛的女人

海蘭珠在皇太極後宮妃子中長得並不是最漂亮的那一個,史書對她的評價就只有四個字“賢淑文靜”,也就是說她的性格非常的好,可能正是由於這一點才深得皇太極的寵愛。雖然海蘭珠的妹妹莊妃早九年嫁給皇太極,但是地位是不如其姐姐的,海蘭珠在後宮中的地位僅次於她的姑姑哲哲,排在第二。皇太極把海蘭珠入住的寢宮取名叫做:關雎宮,關雎來源於詩經中“關關雎鳩”的意思。由此可見皇太極是多麼的喜愛海蘭珠。在海蘭珠生下小皇子時,皇太極立即決定立這個皇子為未來儲君,還頒佈了大清朝第一個大赦令。只是這個孩子命薄,出生沒多久就夭折了。

香消玉殞

小皇子死後,海蘭珠鬱鬱寡歡,在四年之後去世,終年33歲。病重之時皇太極正在和明軍進行松錦大戰,他聞訊後放下戰事直接起營回程,但仍沒有見到海蘭珠最後一面。海蘭珠死後,皇太極親自為她守孝,守孝過程中皇太極不眠不休,不食不語,最終昏倒。在海蘭珠死後第二年元旦皇太極更是宣佈海蘭珠的去世為國喪不得慶祝。

葬身之謎

海蘭珠到底葬在何處,至今仍然是個謎。根據《清實錄》《大清會典藏》等記載,海蘭珠葬在昭陵貴妃園寢,也就是瀋陽城北的蒲河附近。而《清關雎宮墓地考》又認為海蘭珠可能葬在瀋陽城北的老鸛堡子。至於海蘭珠為什麼沒有和皇太極進行合葬,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皇太極並沒有要求死後要和海蘭珠進行合葬,所以他的後人也只能按祖制來安葬海蘭珠,而海蘭珠只是一個妃子,和皇帝合葬那是皇后才能享受到的榮耀。昭陵是在皇太極死後開始興建的,直到順治八年才完工,同時修建了貴妃園寢,這是皇太極眾多妃子的葬身之處,海蘭珠是極有可能葬於此處的。


醉在江南茶香時


我們經常聽一句話叫做最是無情帝王家,但是在清朝歷史上卻出了兩位非常痴情的帝王,一位是皇太極,另一位是順治帝福臨,他們的愛情故事為人們傳頌,這裡要說的是皇太極最寵愛的妃子海蘭珠,為什麼她死後葬在了妃園寢卻沒有去了清昭陵和皇太極合葬。

海蘭珠本是皇太極孝端文皇后哲哲的侄女,相貌出眾,雖然進宮時候已經26歲了,但是絲毫不影響皇太極對她的寵愛,短短的幾年時間就已經位列四妃之首,並且賜予“宸”的封號,居住關雎宮,甚至於愛屋及烏想要讓海蘭珠生的孩子成為皇位繼承人,但天公不作美,海蘭珠的皇子僅僅活了兩歲就夭折了,這件事對她打擊非常大,從此一病不起,沒多久香消玉殞,在海蘭珠死後,皇太極悲痛欲絕賜號敏惠恭和元妃。

皇太極在海蘭珠死後的賜號直接決定了她之後只能葬於妃園陵寢,按照清朝的祖制,只有被封皇后或者貴妃才能有資格和皇帝合葬,而她被追封的只是元妃,從級別上講不夠資格。另一方面來說如果所生子嗣最後被確立為皇位繼承人,可以按例遷陵,但是偏偏海蘭珠不符合這個條件,第三方面是已經有了哲哲這位皇后合葬了,而且皇太極葬於清昭陵是他死後的事情,很多決定不是由他說了算的,最終只能是按照禮制考慮。

綜上所述,海蘭珠各項條件只能是符合葬在妃園陵寢,這跟是否受皇太極寵愛沒有關係。


小喇叭的歷史觀


探秘雜草叢中皇太極寵妃海蘭珠之墓。這是視頻是我拍攝製作的。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80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e2d20007faf565e13382\

喜氣洋洋說歷史


即便貴為天子,不論生前如何一言九鼎、萬人之上,身後也由不得自己。那得看嗣皇帝,看當時的政壇博弈。

皇太極與海蘭珠之間的愛情,可以媲美古代任何一個愛情故事:海蘭珠“大齡女青年”入宮,得到皇太極的萬般寵愛,位居皇后之後,封號宸妃,住關雎宮。“關關雎鳩,在河之洲”。比海蘭珠入宮更早的莊妃,也不過位居地位,住永福宮,一個“俗氣”的宮名。海蘭珠生子,皇太極雖然已經有了七個兒子,但皇太極愛屋及烏,對這個兒子格外喜歡,甚至大赦天下,很有立為太子之意。可惜,這個孩子早夭。愛子早夭,對於宸妃的打擊很大,不久也去世了。皇太極當時正在前方作戰,戰況膠著。皇太極卻星夜兼程趕回盛京,可惜也沒見到最後一面。皇太極哭暈過去好幾次,不吃不喝,身心也備受打擊。皇太極給宸妃的諡號為敏惠恭和元妃。“元妃”表明,在皇太極的心目中,海蘭珠就是妻。

兩年後,皇太極在盛京皇宮“無疾而終”——沒有任何徵兆在清寧宮南炕坐著去世了。按現代醫學應該是心腦血管疾病。

還在關內的時期,一切都是剛剛初創,陵寢這種事還沒正軌。而且皇太極也沒想到自己壽命只有51年。沒有建陵、沒有遺詔。

一場爭奪大位的“戰爭”開始了。最終,博弈的結果是六歲的福臨繼位。

新皇帝關心的是祖制,是規矩,沒人關心老皇帝的“情愛所依”。海蘭珠,不是新皇帝生母,不是皇后,在嗣皇帝眼中與其他父皇的妃嬪沒有不同。

生前沒安排妥當,不管多麼叱吒風雲,身後也“身不由己”。


工科老女的留言菲語



自古英雄難過美人關,皇太極這位頂天立地的英雄人物一生有過很多的女人,卻唯獨痴情於海蘭珠一人,而他與海蘭珠七年的愛情卻羨煞旁人。


人常說自古多情空餘恨,越是投入越多的感情越是失去的也快,歷史上皇太極與妃子海蘭珠的情感大致如此。用蘇軾的《江城子》形容兩人的情感再合適不過;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皇太極對皇太極的愛是絕對的真愛,超越了生死,也超越了祖制,這些可以從遺留下來的歷史資料看出。



一,海蘭珠的年齡,據說海蘭珠在進宮時候已經是二十六歲的大齡剩女,這在古代提倡早婚早於的年代,這樣的年齡別人比較忌諱,主要的是,傳說海蘭珠在進宮前有過一段婚姻,後來成為寡婦。後來由於科爾沁嫁給皇太極的兩個女人沒有生出兒子,海蘭珠揹負生育機器的使命被送到盛京,這也是姑侄三人同嫁一夫的原因。



二,海蘭珠進宮後,得到皇太極如若珍寶般的寵愛,並後來者居上,被封為宸妃,居住在關雎宮,位子也僅在皇后之下。不久就生下了八阿哥,雖然那個時候皇太極已經有七個兒子,但面對心愛女人生下的兒子,還是非常寵愛,為了慶祝這個兒子的出生,皇太極破天荒頒佈建國後的第一道大赦天下的詔令。更不顧群臣反對,要立海蘭珠的兒子為太子,可惜這位皇八子福薄夭折了。


三,在海蘭珠因病去世後,遠在戰場的皇太極聽問心愛的女人病危,丟下在前線作戰的軍隊,晝夜不停的趕回盛京,而且不顧身體勞累,只為見心上人一面,典型的愛美人不愛江山。在海蘭珠去世後,皇太極為其舉行隆重的葬禮,並不顧皇后的面子,追封其為“敏惠恭和元妃”。而“元”字在金人看來就是皇后意思,也只有皇后專用,從這可以看出皇太極對海蘭珠的真心。


由於海蘭珠去世比較突然,就被皇太極葬在離盛京很近的地方,估計是為了祭奠佳人方便。但在《清史稿》關於宸妃海蘭珠死後的埋葬地點卻沒有詳細記載,只是粗略的說了下葬在瀋陽城北的蒲河附近。但也傳說是葬在昭陵的妃陵園,也有人說是葬在了瀋陽城北的老鸛堡子(古盛京附近)具體在那個位置並沒有明確的記載。



按照明清時期修建 陵寢的制度來看,凡是比皇帝先死的妃子,一般不會單獨修建陵寢,哪怕是海蘭珠在怎麼得寵,皇太極也不會失去理智為其大興土木,況且當時的皇后還在世。再有就是皇太極去世的時候海蘭珠已經在地下長眠很多年,這位痴情人大概是不忍心打擾心愛的女人,真正的愛情除了擁有彼此,時刻替對方著想,尊重對方。


微風之語


海蘭珠的姑姑就是皇太極的正宮皇后哲哲,她不可能越過皇后與皇太極合葬。而且海蘭珠是再嫁出身,地位不及皇后尊貴,幼子早殤,只能安葬在北陵公園荒涼的妃嬪園寢,陪伴她的都是難姐難妹,也就是皇太極的其他妃子。 相對於哲哲皇后與皇太極合葬清昭陵的闊氣,妃嬪的墳墓顯得十分荒涼破舊,令人感嘆。

海蘭珠之所以無緣於皇帝合葬,除了於理不合外,也在於死得很早,皇帝和皇后都在她的後面。哲哲皇后也就是海蘭珠的姑姑是最後去世,肯定要和皇帝合葬,這時可沒有活著的有權勢的人替海蘭珠撐腰。


野史共享


清代,皇太極和順治都是痴情的皇帝。董鄂妃薨逝後,有順治皇帝出家當和尚的傳說,而皇太極在自己的宸妃海蘭珠去世之後,失魂落魄到極點,他痛不欲生,也差點………。宸妃葬在哪裡不應該是個謎!可現在,有說海蘭珠葬在昭陵的妃園寢,也有說宸妃墓應該在瀋陽城北的蒲河附近(《清史稿》),還有說宸妃也可能葬在瀋陽城北的老鸛堡子(參照《清關雎宮墓地考》一文)。這位26歲才進宮,命途多舛的皇妃為什麼一個歸宿地就有如此眾多的說法呢?


1.宸妃,姓博爾濟吉特氏,名字是海蘭珠。是孝端文皇后哲哲(大清第一位名副其實的皇后)的侄女,後來呼風喚雨的孝莊(順治他媽)皇后是她的親妹妹。她成熟淡定,俏麗端莊。崇德元年,皇太極不惜盜用古代名妃的封號,賜其為“宸妃”,還把她居住的宮殿命名為“關雎宮”,這兩件事足見皇太極對海蘭珠用情之深。

2.崇德六年九月,皇太極在松山前線與明軍打得不可開交,突然收到了宸妃病重的消息。皇太極突然龍目蘊淚。不顧眾將的勸諫,毅然踏上了探望愛妃的征程。至盛京城外時,路上遇索尼等人。他們說宸妃已逝,皇太極悲痛不已,但,就是不相信 !還是策馬揚鞭,趕往關睢宮。其時,風華正茂的海蘭珠早香消玉殞(只33歲)了。皇太極抱著宸妃冷去的身體,不吃不喝,千呼萬喚。可宸妃再也沒睜開淡淡哀愁的雙眼了。皇太極從此魂不守舍、日漸消瘦。有天中午,皇太極突然失去了知覺,彷彿靈魂隨宸妃而去,直到酉時才醒過來。他告訴心腹說:“天生朕為撫世安民,豈為一婦人哉?”此後,他恢復了神智,但依然傷痛不已。


3.皇太極有次打獵,經過宸妃的墳墓時,觸景傷情,大慟豪哭了一場。在宸妃喪期,因為有兩個不守規矩的王公沒有展示悲慼的意思(阿達禮與紥哈納),皇太極立馬剝奪了他倆的爵位。皇太極在她的喪禮期間,自己都停止了宴樂。崇德七年,松山錦州大戰全勝。明朝率軍將領洪承疇、祖大壽降清。當年四月,皇太極為此二人設宴慶賀,自己卻沒有出席。他解釋說:“蓋因關雎宮敏惠恭和元妃之喪未過期,故爾……”。自從宸妃去後,皇太極形容憔悴,茶飯驟減。僅過了兩年多,能征慣戰的皇太極也追隨宸妃而去了。



4.宸妃在關睢宮宮於崇德六年九月十八日薨逝,死後的第二天,她的棺槨由盛京皇宮東側門抬出宮,被送到了城北“地載門外五里”臨時搭建的帳篷內。出殯之時,皇太極率領王侯將相等各級官員送葬,公主、福晉、公主、格格等也盡列其中。送葬隊伍浩浩蕩蕩,哀聲一片。在宸妃死後的第三天,舉行了火化儀式。宸妃的骨灰罐子放在蘆殿安放了兩年之久,到崇德八年二月初十才正式埋入了地宮。而此時皇太極已疾病纏身了。他沒能親自席愛妃葬入地宮的儀式。半年之後,皇太極撒手人寰。

5.皇太極在世時,宸妃墓祭祀頻繁,每月都有。而當清明節與大年時祭祀倍加隆重,朝鮮國王還派特使送來香燭禮物致祭。皇太極每每經過宸妃墓時,都痛哭不已、下馬佇立,悵望良久。

6.太宗皇太極於崇德八年八月九日在清寧宮駕崩,昭陵也因此大興土木.不久,在昭陵西邊修建了妃子園寢。 可查遍史料,宸妃沒有歸葬清妃園寢的任何記載。

皇太極最寵愛海蘭珠,為何她死後葬在妃園寢沒有與皇太極合葬清昭陵?

我認為,宸妃後來應該被遷入了妃園寢,原因如下:

如果令皇太極魂牽夢縈的宸妃依然獨自一人在地載門外安葬,至太宗駕崩都原地未動。那麼依清朝的慣例與典制,這個墓要加“園寢”二字。並且,按照園寢制度應該增建其它建築,以彰顯她的身份。但,你看清史,根本沒有地載門外五里有宸妃園寢的蛛絲馬跡。這是否表明,宸妃墓早已移出地載門外了?大家要用心琢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