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知名防疫專家勞麗·加勒特:全球缺乏應對流行病暴發準備

(文/周舟) 早在2019年9月,美國防疫專家勞麗·加勒特就在美國《外交政策》雜誌上發表文章,預言將有流行病在全球大暴發。加勒特還是《逼近的瘟疫》《失信:全球公共衛生事業之癱瘓》等專著的作者。

2月4日,加勒特接受《參考消息》記者專訪,為中國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提出多項建議,包括建立與醫院相分離的檢測站、儘快澄清某些關鍵數據消除矛盾說法等。她還指出,隔離等以人為本的行為是必要的,但歧視華人等行為無助於緩解疫情。

“世界對傳染病沒準備好”

《參考消息》:去年9月您在美國《外交政策》雜誌上發表《全世界都知道一場流行病大暴發即將到來,但沒有人願意對此採取任何行動》一文,提到聯合國獨立小組全球預防監控委員會(GPMB)報告警告,世界面臨一場可能導致8000萬人喪生的大規模流行病疫情風險,從您的觀點看,這一次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疫情的傳播蔓延是否明示了這一警告?

勞麗·加勒特:目前還沒有可信的方法預測疫情將如何發展、擴展範圍有多大、致命人數最終有多少。我們都在關注中國,希望其控制措施能夠獲得成功,並密切關注世界其他地區可能的疫情暴發。但對每一個國家而言,最核心的教訓是:可能發生一場嚴重的流行病是千真萬確的,正如聯合國《全球衛生突發事件準備》報告所言,我們沒有準備好。

《參考消息》:您在文章中提到專業人士多次大聲疾呼這一核心信息,但對政治、企業、跨國集團領導人未產生顯著影響。政府、企業、跨國機構在阻止災難中應該扮演什麼角色?

加勒特:正如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世衛組織執委會上所言,傳染病控制是一種時而充足時而匱乏的事——當疾病暴發和政府擔憂時,各國會投入大量資源;當傳染病結束後,資源又變得相當匱乏。持續做好傳染病監控和控制,充實醫學準備和供應,這是非常困難的。我在《失信:全球公共衛生事業之癱瘓》一書中說,公共衛生是一種“負功”:獲得巨大成功之時,什麼都沒有發生,沒有脫離管控的疫情、沒有食物中毒發生、水可以安全飲用、疫苗保護了兒童、空氣汙染不大。令人痛心的是,因為看起來“什麼都沒有發生”,政府錯誤地認為錢都被“浪費了”,沒有必要支出。

證明需要做“負功”是很困難的。如果將公共衛生面臨的困境與警力和消防作對比,區別是明顯的。有些政府官員會在犯罪率下降時增加警力開支,沒有官員願意被人指責在致命火災發生前砍掉消防預算,但公共健康就有點曖昧了——官員將今天對傳染病規劃的支出與明天未能阻止一場傳染病暴發脫鉤了。

各國應儘快叫停“溼貨市場”

《參考消息》:早在上世紀90年代,您在《逼近的瘟疫》一書中提到人類破壞環境,再加上人與人、人與動物之間易傳播微生物的行為,導致流行病在全球範圍激增。那您怎麼看新型冠狀病毒的大流行,這本是可以避免的嗎?

加勒特:所有證據指向這種病毒來自動物——蝙蝠宿主和人類之間的一箇中間貯主,目前還不知道新型冠狀病毒的中間貯主是什麼,但可以參照駱駝在中東呼吸綜合徵(MERS)以及果子狸在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徵(SARS)中發揮的作用就可以發現,這是一種動物傳染病,是時候叫停亞洲各地銷售供食用的活野生動物和家畜的所謂“溼貨市場”了。

《參考消息》:在您看來,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與以往幾次“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比有何不同?您對全球合作防範疫情傳播有何建議?

加勒特:世界衛生組織沒有權力強迫任何國家採取某種行動,只能“推動”。有人認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沒有用。但事實上,我們看到宣佈“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後,國際疾控努力會提速,有些措施是好的,如動員衛生力量發現並治療疾病,但也會產生一些糟糕的結果,如對華人的歧視和孤立。它還促進整個世衛組織系統及其地方辦公室和合作夥伴加強流行病預警,這是一件好事。希望在這種情況下,富國和捐助者可以為抗擊疾病提供資金。

《參考消息》:從以往的流行病中我們能夠吸取哪些教訓?如何做到更早的預見和更好的處置?

加勒特:在中國,隔離等以人為本的行為是必要的,但通過孤立、偏狹攻擊或譴責來針對華人,這不僅是殘酷和不公正的,也無助於緩解疫情。

抓緊澄清某些關鍵數據

《參考消息》:您對中國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有哪些建議?

加勒特:最緊迫的是澄清某些關鍵數據,從而制定適當的政策,包括:潛伏期有多久,高燒症狀前是否具有傳染性,糞口傳播的情況有多嚴重,中國新型冠狀病毒的輕症患者有多少,如何診斷,是否具有傳染危險性,為什麼死亡人數中大約75%是男性。

通過科學證據而不是假設或直覺回答這些問題,對搞清什麼是有效或無效的應對方法是關鍵的。例如,如果和SARS一樣,人們只有在發燒時才傳播病毒,全中國目前在進行的體溫測試就會成功。如果如衛健委上週所言,潛伏期平均10天,沒有明顯症狀也能傳播病毒,那麼以體溫為基礎的防控措施就沒有用。如果根據一項新研究所示,潛伏期平均只有5天,就沒有必要隔離兩週。現在說法很多,但我們需要更多硬數據。

我提幾點看法:首先,大幅加速生產基於RT-PCR的核酸檢測工具,建立與醫院相分離的檢測站;將擔心自身健康的測試者和疑似者隔離開,設置兩個出入口,一個供發熱者或陪同發熱者前來的人使用,另一個供不發熱的測試者使用。推行快速取樣和測試,測試者可以在控制區域等待結果,這一區域要安排得儘量舒適,以緩解他們的緊張情緒。

其次,因為疫情和航班數量減少,大學可以採取網絡課堂的形式。既然許多學生在家學習,正好開設一些公共健康和醫學方面的本科和研究生課程,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增加公共衛生工作者的數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