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悄悄的“流行病”:骨質疏鬆症

骨質疏鬆症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

50歲以上人群患病率女性20.7%,男性14.4%

2006年我國骨質疏鬆症7000萬,骨量減少超過2億

50歲以上女性椎體骨折患病率15%,80歲以上36.6%

2018年腕部、椎體和髖部脆性骨折269萬例/次,醫療費用720億


靜悄悄的“流行病”:骨質疏鬆症

靜悄悄的“流行病”:骨質疏鬆症

髖部骨折號稱人生“最後一次骨折”,1年內20%死亡,50%致殘,併發症多,佔用醫療資源;治療費用大,患者滿意度低,是什麼造成了這一切?


什麼是骨質疏鬆症

定義:骨強度降低導致骨折風險增加的一種骨骼疾病。


骨質疏鬆是如何發生的

骨密度和骨質量共同決定了骨強度的高低。

骨密度降低:骨吸收>骨形成

骨質量下降:相同骨量情況下,改變結構能顯著提高骨強度

骨強度=70%骨密度+30%骨質量


骨質疏鬆的臨床表現

  • 腰背痛或全身骨骼痛、夜間痛、活動痛
  • 脊柱變形,甚至影響心肺及腹部臟器
  • 脆性骨折


如何診斷骨質疏鬆症

發生過脆性骨折(骨質疏鬆性骨折)


測量骨密度:

WHO、ISCD:均使用骨密度測定值診斷骨質疏鬆症


骨密度的測量:

中軸骨DXA:金標準診斷方法

BMD結果與骨折風險性相關已被廣泛認可

多數流行病學、臨床研究和療效觀察採用的方法

已納入40歲以上人群常規體檢內容


測量部位:

腰椎:腰1至腰4椎體

髖部:股骨頸,全髖,大、小轉子,Ward’s區


DXA診斷骨質疏鬆症的WHO標準:

靜悄悄的“流行病”:骨質疏鬆症


靜悄悄的“流行病”:骨質疏鬆症

DXA報告解讀

應同時測量腰椎和髖部:

  • 骨質疏鬆症是根據骨密度最低的部位診斷的:有且只有一個診斷,不能稱腰椎骨質疏鬆、髖部骨量減少
  • 腰椎BMD預測脊椎骨折、髖部BMD預測髖部骨折


不同部位的骨密度隨治療時間的變化不一樣

如僅選擇1個部位,可能會因骨折或OA無法繼續監測


未絕經女性和50歲以下男性:

Z值≤-2.0, 表述為:低於同齡人骨密度範圍

Z值 >-2.0,表述為:在同齡人骨密度範圍內


不能單憑骨密度測量診斷骨質疏鬆

如有明顯繼發因素,Z值≤-2.0或伴有脆性骨折,可診斷骨質疏鬆


多久複查一次骨密度

通常情況下在開始治療或改變治療方法後1年

糖皮質激素性骨質疏鬆:6個月


骨密度測定臨床指徵

  • 女性>65歲、男性>70歲
  • 女性<65歲、男性<70歲有1個或多個骨質疏鬆危險因素
  • 脆性骨折史的成年人
  • 性激素水平低下的成年人
  • X線攝片已有骨質疏鬆改變者
  • 接受骨質疏鬆治療、進行療效監測者
  • 有影響骨代謝疾病或使用影響骨代謝藥物史
  • IOF骨質疏鬆症一分鐘測試題回答結果陽性(2011新增)
  • OSTA結果≤-1 (2011新增)


IOF骨質疏鬆症一分鐘測試題:

1)您是否曾經因為輕微的碰撞或者跌倒就會傷到自己的骨骼?

2)您的父母有沒有過輕微碰撞或跌倒就發生髖部骨折的情況?

3)您經常連續3個月以上服用 “可的松、強的松” 等激素類藥品嗎?

4)您身高是否比年輕時降低了(超過3 cm)?

5)您經常大量飲酒嗎?

6)您每天吸菸超過20支嗎?

7)您經常患腹瀉嗎?(由於消化道疾病或者腸炎而引起)

8)女士回答:您是否在45歲之前就絕經了?

9)女士回答:您是否曾經有過連續12個月以上沒有月經(除了懷孕期間)?

10)男士回答:您是否患有陽萎或者缺乏性慾這些症狀?

只要其中有一題回答結果為“是”,即為陽性。


骨質疏鬆症的危險因素

固有因素:

人種(白種人和黃種人患骨質疏鬆症的危險高於黑人)、老齡、女性絕經、母系家族史


非固有因素:

低體重性腺功能低下、吸菸、過度飲酒、飲過多咖啡、體力活動缺乏、制動、飲食中營養失衡、蛋白質攝入過多或不足、高鈉飲食、鈣或維生素D缺乏、有影響骨代謝的疾病和應用影響骨代謝藥物


健康飲食

積極的生活方式:負重運動等

規律的日照:每天至少20分鐘日照,利於維生素D的生成及鈣質吸收

預防跌倒:老年人90%以上的骨折由跌倒引起

鈣+維生素D是基礎:

  • 鈣:成年人800 mg/d,絕經後婦女、老年人1000 mg/d(飲食提供400 mg,極量2000 mg/d)
  • 每3個月檢測血鈣、尿鈣
  • 維生素D800~1200 IU/d,極量2000 IU/d
  • 日常食物100 IU+日光照射形成+維生素D製劑

含鈣量豐富的食物:

  • 1個雞蛋:28 mg
  • 1盒250毫升的牛奶:300 mg
  • 2兩豆腐:277 mg
  • 半兩蝦皮:500 mg
  • 鈣片:視需要補充


主要目標

:降低骨質疏鬆性骨折風險


1)發生椎體或髖部骨折

2)骨密度T值≤-2.5

3)骨密度-2.5

  • 發生過某些部位的脆性骨折(肱骨上段、前臂遠端或骨盆)
  • FRAX未來10年髖部骨折概率≥3%或任何重要骨質疏鬆性骨折發生率≥ 20%


靜悄悄的“流行病”:骨質疏鬆症


藥物總結:


靜悄悄的“流行病”:骨質疏鬆症


特別注意:

雙膦酸鹽類藥物:


長期使用雙膦酸鹽類藥物導致過度礦化,骨脆性增加,造成不典型骨折,並且長期使用療效會逐漸下降。


建議使用雙膦酸鹽類藥物後可根據療效酌情考慮停藥或用藥假期。藥物假期是指暫時停止BP治療,觀察一段時間後,可以擇期繼續BP治療。在藥物假期內,應堅持非藥物治療,補充鈣和維生素D,並注意監測。


特立帕肽:

無殘留效應,停藥後應貫續使用抗骨吸收藥物。

CFDA批准適用於:

骨折高發風險的絕經後骨質疏鬆症

男性骨質疏鬆症和糖皮質激素性骨質疏鬆症


降鈣素:

有良好的中樞鎮痛效果,能緩解骨痛

提升骨密度作用有限

主要用於椎體骨質疏鬆


FDA批准用於預防絕經後骨質疏鬆

尚無明確療程限定,≤5年為宜

女性健康行動組織(WHI)建議慎重使用:

  • 緩解雌激素缺乏症狀
  • 增加靜脈血栓危險
  • 增加乳腺癌風險
  • 降低結腸癌風險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