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嚴歌苓長篇小說《老師好美》:透視故事中的悲憫情懷

從嚴歌苓小說透視悲劇形成的原因和悲憫情懷

嚴歌苓的這本長篇小說《老師好美》曾經獲得第16屆百花文學獎長篇小說獎。但是這本小說引起的爭議頗大。

該書講述了一位36歲單身離異女班主任與兩位花樣年紀的高三少年跨越年齡鴻溝在校園中演繹了一場隱秘而熾烈的不倫之戀,揭開了女性感情朦朧的面紗,描繪情慾背後女性複雜矛盾的內心世界。

該書是嚴歌苓在2014年將目光首次聚焦中學校園,在題材、寫作手法和女性角色塑造上又一次新鮮的嘗試。至於成功與否,在各位文學評論家們看來也是看法迥異,但是文學作品能夠引發爭議也是好事一樁,它讓我們藉助作品透視這段悲劇形成的原因和作品表達主題的悲憫情懷。

解讀嚴歌苓長篇小說《老師好美》:透視故事中的悲憫情懷

女作家嚴歌苓

小說《老師好美》是根據現實世界中的真實案件改編而來,據說創作靈感來自於作家嚴歌苓某次和姜文的聊天,姜文當時說到2009年一起發生在貴陽某某中學師生戀悲劇的新聞事件,故事原型就取自此事件。嚴歌苓聽說此事後,將創作目光首次聚焦中學校園,為了瞭解高中生的生活,嚴歌苓輾轉去了五六所高中學校,幾乎一年去一所,用了6年左右的時間,最終完成了此書。

小說中的情節主要如下:一位36歲離異的女班主任丁佳心與兩位花樣少年跨越年齡界線展開一段生死愛戀。因愛嫉妒,因愛生恨,心智尚未成熟的少年心裡產生惡念,最終釀成悲劇——其中一位少年為此拔刀殺死了情敵。畸形情網纏住三個人,每個人都懵懂而熾烈地尋找感情,卻又不知自己真正想要什麼。

解讀嚴歌苓長篇小說《老師好美》:透視故事中的悲憫情懷

師德和原則性在老師執教過程中應該是第一位的

丁佳心忽略了對學生的愛在青春期的男孩子們看來可能帶有某種曖昧的因素

丁佳心作為一個離異單身女性,一個36歲的媽媽,還有一個十幾歲的女兒,無論如何也應該和學生們保持一定的距離。她能把語文課教得生動有趣,喜聞樂見,卻在情商上有所欠缺,和丈夫的婚姻解體後,丁佳心先後在學生劉暢和邵天一身上尋找失落的愛的痕跡,在兩個學生那裡曖昧的氣息被男孩子們認為是一種情感的寄託和生命的約定,雖然她能夠因自己超強的專業素養和省特級教師的資質而贏得了很多家長的信賴,也能夠讓不愛語文的學生因為喜愛她而喜歡上了語文,但顯然對於處理和兩個男生之間的關係來說,她做得不夠好。

她擾亂了兩個男學生的心態,最終的結局是兩個男孩一死一被收審,而她自己面對的則是身敗名裂,倍感靈魂的煎熬和對生命逝去的懺悔。

劉暢殺死了邵天一後,丁佳心被學校辭退,她的女兒最終跟隨父親遠赴他鄉,而丁佳心在祭拜邵天一歸來的途中被死者家屬群毆致死。

解讀嚴歌苓長篇小說《老師好美》:透視故事中的悲憫情懷

女老師是我們普通群眾心目中學生的引路人

丁佳心的失敗在於和學生們相處的分寸感把握不對,導致問題逐步堆積起來,最終爆發、炸裂,直到事態的完全失控。

①錯誤之一:她和丈夫的拳腳相向被邵天一和劉暢先後看到

丁佳心和丈夫的婚姻出了狀況,兩個人最終分道揚鑣,這不稀奇,稀奇的是作為教師的丁佳心不僅讓兩個男學生先後看到了她和前夫之間拳腳相向的局面,還跟學生解釋了為什麼會有這一場面的原因,對於男孩子來說,正是熱血男兒的沸騰時期,更容易相信自己是在維護正義,因而對楚楚可憐的丁佳心分外心疼和保護有加,而這就偏離了老師和學生相處的底線和分寸。

邵天一和劉暢總在猜測丁佳心究竟對他們兩個人中的哪一個更為信賴,更有可能走到一起,這是典型的爭風吃醋了。丁佳心對此狀態的“渾然不覺”只能說明在教師職業生涯中,她是真的不稱職。

解讀嚴歌苓長篇小說《老師好美》:透視故事中的悲憫情懷

感情應該分類清楚,作為老師更應該審慎對待

正是丁佳心的糊塗、置身情感高危邊界不可能渾然不覺卻沒有絲毫作為來制止險情的發生,作為一個省級優秀教師、一個36歲的漂亮女人,不可能不知道這樣的情感糾葛將會產生何種後果。而反觀丁佳心,在很大程度上卻非常享受兩個男孩子對她表達出的狂熱的愛戀,她的不作為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有點縱容事態發展,她的僥倖心理表明的是她個人自私的一面。

解讀嚴歌苓長篇小說《老師好美》:透視故事中的悲憫情懷

德行是教師首先應該具備的品德之一

這也許應了尼采的那句話“一切接近人性本原的東西儘管存在著某種程度上的不道德,但自身卻無法逾越”。

②錯誤之二:她帶著邵天一看了半年多的心理醫生

這一行為在邵天一認為,表明了老師丁佳心對自己是青眼有加的,是不同於其他同學的。更何況他還跟著丁佳心去了老師的孃家吃飯,也有和老師女兒一起做作業、老師給做飯的特殊經歷和待遇。

邵天一是一個聰明、敏感、充滿了理想主義色彩的男生。他從小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母親為滿足兒子的物質需求,到高檔小區打零工。父親下崗在家,每天坐在麻將桌前,輸幾毛錢贏幾毛錢就是他的悲與喜。

解讀嚴歌苓長篇小說《老師好美》:透視故事中的悲憫情懷

邵天一的母親為滿足兒子的物質需求,到高檔小區打零工

出生在這樣家庭的孩子本應該更早地成熟,更好地支撐起這個家庭,承擔起更多家庭的苦難和艱辛,但是,邵天一卻有一顆極度膨脹的虛榮心,他不願將吃低保的事情告知任何人,對同學謊稱“我爸爸曾經開豐田皇冠,現在換成別克了”,以此博取他人對自己的尊重。

對於這樣的邵天一,丁佳心不由分說將自己的私生活全面敞開,這對於邵天一來說,是一種極大的認可,他因此認為自己愛上了丁佳心,在日記中稱呼丁佳心為“心兒”

解讀嚴歌苓長篇小說《老師好美》:透視故事中的悲憫情懷

青春期的男孩子們本來可以成為非常好的朋友

也正因此,當劉暢不停地挑釁他時,他起先是帶著一種輕蔑和居高臨下來看待劉暢的,結果兩個原本可以成為好朋友的男孩子最後因為所謂的對於班主任丁佳心的愛,中間隔了生死。邵天一最後死在劉暢的刀下。

③錯誤之三:對於插班生劉暢給予了特殊的照顧和關愛

劉暢出生在條件優越家庭,母親能提供給他的愛是六十英寸彩電,是德國進口的床具,是意大利進口的沙發,是對品牌服裝的鑑賞眼力,卻從來沒有讓他體會到溫暖的愛;父親僅僅限於拉關係把他送到一個好學校,只會對兒子說教施壓。

解讀嚴歌苓長篇小說《老師好美》:透視故事中的悲憫情懷

劉暢的家裡是大豪宅,卻天天看不見父母的和諧相處和溫暖陪伴

對於劉暢來說,常年呆在冰冷的豪華別墅裡,卻換不來親人之間溫暖的陪伴和對話。美麗的語文老師、班主任丁佳心對於他來說,其實就是情感的寄託和解壓的工具。對於班主任丁佳心的美麗和溫柔,劉暢幾乎認為自己是愛上了班主任,可是在家裡常常率性而為的富二代劉暢,發現邵天一和老師丁佳心之間的特殊的情誼,又聽到老師受了委屈還在委曲求全、顧全大局,為了邵天一的未來和前途著想,劉暢毫不猶豫地痛下殺手,置對方於死地。

作品的解讀應該強調的核心點:悲憫情懷

嚴歌苓的小說始終觸及的核心是表現危險地帶或極端處境中的人物關係和感情關係,在隨時都可能斷裂崩盤的人物關係中,讓讀者提心吊膽、長吁短嘆,這就是嚴歌苓小說敘述藝術的魅力所在。

作品中的師生戀無疑是一種違背道德的行為乃至反社會行為,文學作品只有從愛情心理學層面,從人性角度對其進行審視和透析,才能作出合乎邏輯的審美價值判斷。

解讀嚴歌苓長篇小說《老師好美》:透視故事中的悲憫情懷

文學即人學,作品的解讀應該強調的核心點:悲憫情懷

文學即人學,但是文學作品又是高於生活的,作家創作時要表現的主題往往是十分嚴肅的,對於《老師好美》這部作品來說,嚴歌苓始終在儘量保證自己獨到而深刻的思考,對事實做出分析和解讀,帶有悲憫情懷來看待這一悲劇。

在嚴歌苓筆下的丁佳心,並不像是人到中年活得通透的中年人,而是一個徹底的悲劇人物,也是活得不明淨的中年人,任由自己陷身在各種複雜曖昧關係交織中卻無法自拔的中年人。

解讀嚴歌苓長篇小說《老師好美》:透視故事中的悲憫情懷

書名《老師好美》帶有反諷意味

(全文完)

附作家介紹:嚴歌苓,小說家,電影編劇。1986年出版第一本長篇小說,同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1989年赴美留學,獲藝術碩士學位。旅美期間獲得十多項臺灣、香港及美國的文學獎,並獲金馬獎最佳編劇獎,美國影評家協會獎。代表作有《第九個寡婦》《白蛇》《扶桑》《赴宴者》(英文)《小姨多鶴》《陸犯焉識》等。

我是“十里荷塘秋水長”,用文字記錄和分享美好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