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學到自己高中最差的科目,都是啥心態鴨?

田長松


一瞬間感覺自己的腦袋都要炸了,欲哭無淚的感覺。感覺大學四年都將在困難中度過,這個大學不會在過的舒服,每天掙扎在這個科目裡面。

但要告訴你的是:大學和高中不同,高中是每天面對著那些書本,試卷完全看不進去的那種,一看到就頭疼,甚至有著完全想放棄的那種想法。但是老師會逼著你學,因為這是高考要考的。

在大學中,老師不會逼著你學,完全是靠你自己去學習,完全是不屬於高中時候的學習

每天盯著你,管著你。畢竟大學上課是每個教學樓之間相互走動,老師是沒有那麼多時間時時刻刻盯著你的。但老師會盡自己的所能講解這些知識,畢竟高中和大學所學的內容是不一樣的,會讓這些知識變得有趣,儘量達到你感興趣的點去促使你去學習。同時老師會給你這個科目的資源,視頻,文獻等一些讓你在課外時間可以學習和閱讀的推薦。

同時,大學也是即將踏入社會的半社會人,在大學中你是要學習將來如何在社會中工作,生活。理解自己的能力,用來為踏入社會打基礎的,所以在大學中不會存在什麼不好的學科,最主要的是鍛鍊自己,強化自己的武器。所以試著去接受,感悟這個科目的內在力量,深化自己的內心與智慧。


愛吃冰淇淋的小夥子


分享一下自己的經歷,2002年高考,最差的是英語,滿分150分,只考了99分。那時候,大學普遍對英語比較重視,據說過不了四級,不能拿學位證,這可嚇壞了普通家庭出身的我,因此我一入學就很重視英語的學習,每天自習時都要學英語,大二上學期很順利地一次通過英語四級,不但對自己高中最差的科目不再恐懼,反而愛上了學英語,學英語成了我大學的習慣,並且由被動變成主動,甚至成了自覺行為,以致大四上學期,我成功過了大學英語六級。敢於死磕短板,才能讓你不斷突破,一定不要因害怕失敗,不敢直面困難。做難事必有收穫,希望你打破自己的成見,反思失敗的原因,突破自己的短板,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職場悟道


我大學學了高中最好的科目,高中的時候最喜歡物理,儘管分數考的不高,但是從來沒有因為物理煩過,但是到了大學,因為自己過於放鬆,硬是把物理學成了最爛[打臉]


淡定活著739


大學是什麼,大學的教育是為了什麼,很多人都不明白,也許每一個經歷過了大學四年的同學都會發出這樣的感嘆:“如果大學四年,再讓我重新來過,我一定不會這樣過來!”我們有理由相信,如果讓每一位同學再上一次大學,他們都會做的比現在再好。但是,為什麼不從現在開始,就走好大學的每一步呢?


大學的學習,不僅要求同學能夠理解和把握物質世界,而且還能夠使人理解、把握自身和超越自身。它要使受教育者獲得智慧、精神、人格等的全面涵養和促進,獲得主動求知和自我發展的能力。大學應該如何去度過呢,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想法,現結合我的個人,對大學生活,做一個自我的分析:

大一新生是進入大學,心理轉型最關鍵的一年。這一年的心理定位,以及思想轉變,都是具有決定意義。


而初入大學的新生,經歷了最緊張的高中的學習拼搏,進入大學之後,對人生,對學校都有一種觀望的態度。於是,一切都變得非常新鮮,所以大一的同學,是最有興趣嘗試的。這是大一同學的一種優勢,人們總是覺得大一的同學,精力充沛,積極性很高。


但是同時,我們還是會發現很多問題:他們更像是一隻無頭蒼蠅,沒有目標,沒有方向。其實這種狀態是非常正常的,因為對一切都沒有很深入的瞭解,於是什麼都去嘗試一下。這未曾不是一件好事情。


如果將大學的學習過程,形容成一個捕魚的過程。那麼大一的發展就是一個廣泛的撒網過程。不要恐懼漁舟會遇上暗礁。如果在大一的階段,還是不能把自己的狀態打開,能夠找到一個比較開闊的平臺,我個人覺得還是比較可惜的。因為在你最自由,最有激情的時候,你放棄了那種機會。於是,便很難再找回來。

而針對於剛進大學的新生的輔導,應該重視哪幾點呢:

可以進行如下的分析:

1、

溫情關懷:進入大學之後,每位同學都會出現這樣或者那樣的不適應。這種心理落差必然是存在的,大一的同學,可以用脫韁的野馬來形容,從條條框框的束縛中出來,一下子進入了一個相當自主,相當空曠的空間。經歷了最初的興奮狀態,然後就有可能分別進入兩種狀態。一種是能較好地開始另一種新的生活,很開心地進行自主的學習與生活。但是另外一種,開始的興奮褪去之後,會陷入茫然無措之中,對大學生活產生一種強烈的不滿與排斥。在這個時候,相應的心理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初來乍到,同學們往往找不到心裡定位,各種抑鬱情緒都會湧上來,沒有親人與朋友在身邊,缺少歸屬感,這種一個人面對一個校園的感覺讓他們不知所措。因此,針對大一新生的心理教育,溫情是第一步。每個學院都應該重視起從一開始就要關心每個學生。如果一開始就能讓學生感受到來自學院的溫情,這種感激與感動,能延續很長的時間。一旦學生們能夠找到對學院的歸屬感,同學們會感到溫暖和安全許多。對於任何人來說,第一印象都是非常重要的,而學院這種一開始就對學生傾注溫情的行動,對於學生心情愉快地開始大學生活,是一種非常好的幫助。溫情關懷最關鍵的一點是什麼?那就是及時!這是萬萬耽誤不得的,就像把一個客人從遠方迎來,進門起他們感覺往往就具有決定性的作用。

2、

導向性幫助:進入大學之後,很多學院都有新老生交流會,使新生能認識到學院裡更多的老師與同學。這裡,還有強烈一種導向性的幫助。很多學長學姐們,會向新生講解很多東西,希望把自已最好的東西,展示給新生,希望能夠給予他們幫助。老師們也希望他們的講話能夠激起同學們對專業的熱情,能夠很好地投入大學的學習之中。但是,我們也要抓住關鍵,導向性最主要的是什麼,就是一種思想導向。說直白一些,讓同學們樹立起對自己的信心,對學院的信心,這雙管應該齊下,並且是相輔相承的。因此,這種導向性,最關鍵的就是鼓勵,而不是要求。

3、

全面性教育:新生剛入校,對周圍環境的不熟悉,往往會得出很多片面的理解。當這種片面的理解被其一旦確定,卻是很難改觀的。因此針對新生的全面性教育教育也是不可少。全面性教育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夠打開新生的視野,對很多問題,有一個比較外在的瞭解。可以舉個簡單的例子:環境與資源學院對大一新生進行一次全球環境現狀與整體評價的講座,新生馬上就能產生一種專業的使命感與自豪感,這是非常重要的。而如我們這一屆,卻是直到大三,才形成這種使命感,這種遲到的使命感,還是非常讓人遺憾的。當然,這種全面性教育,不僅僅限於學習,也不僅僅限於專業。這是一種眼界的開闊,知識構成的開闊,使學生擁有一種大氣的精神。

4、

團隊教育:大學生雖然提倡一種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但是,大學生不應該是孤單的,良好的團隊意識,協作精神,也是非常重要的。對於新生來說,這種團隊教育,主要體現在班級的建設上。一個班級如果能夠有良好的交流,有互相關心的氛圍。那麼大學生的心裡失落感會減少很多,因為環境不熟悉而引起的不適應,也能夠得到很大的改觀。

5、

獨立性教育:對於新生的教育,常常缺少一種獨立性的倡導,其實這也是不可取的。進入大學之後會發現很多同學,在校園獨自行動,這是非常普遍的,而這並不表示其脫離集體,獨自行動。這種情況的普遍,是客觀存在的,也是有各方面原因。很多大一新生進來,也會陷入對自己形單影隻狀態的鬱悶當中。其實這是完全不必要的,但是新生並不一定理解。這時,就需要一種所謂的獨立性教育。大學是一個培養個性的地方,也是獨立性的良好形成階段。將來進入社會,就會發現很多事情,都是自己去獨立面對的,並沒有太多的人在你身邊,因為大家都有各自要忙碌的事情。大學也是如此,你一個人,並不代表你不合群,新生應該放開這個心裡包袱,而去勇敢地面對生活,不管是一個人的,還是幾個人的,都不是問題。獨立性的培養,往往對一個人成長有著其良好的作用,關鍵是你能不能對其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大一,是一個求知慾旺盛的階段,也是良好的社會關係,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良好的環境適應性,良好的心理素質形成與發展的階段。大一新生,是應該被鼓勵參加各種各樣的活動的,有一個名人說過:“高中的學習,是伏案努力,而到了大學,則應該是四面觀望。”進入了大學,學生的視野被一下子打開了,這時候,如果有一個飽滿的求知慾,則對個人的發展會起到很好的作用。

記住,一個人能做到的,比他自己認為自己能做到的,要多的多。

大一的成長,應該是以心裡健康教育是一個前提,對於一個嶄新的環境來說,一個良好的心態所起到的作用,往往是影響深遠的。如果,在大一的時候,就有了一個很好的環境適應性,很好的心理素質。對於整個大學的發展的基礎性作用也就發揮了。

大一的生活,應該忌諱的行為有:

1、

持繼高四生活。大學的學習相對於中學的學習來說,是一種完全不同的學習環境。在這裡,不再是填鴨式的學習,沒有老師在課堂上詳盡細緻的講演,反反覆覆的炒冷飯式的上課。取而代之是一種提綱式的學習,常常是一節課就能上一章。於是,繼續高中的學習習慣,只聽老師上課,就會慢慢發現不能夠吸收其中的知識。對於大一學生來說,這種在學習上的陌生感往往會讓他們很是惶恐。於是很多同學採取一種高四的學習狀態。對於他們來說,大一就是高中的延續,大一仍然是被書本淹沒的一年。這種高四生活,對於同學來說,是弊大於利的。因為大學的學習目的,不僅僅是學習,更重要的是學會學習,是一種對知識的研究與探求,而高四學習中以看書為重點,以習題為輔助,往往是起到扼殺其研究深入的作用。任何事情,視野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大學的學習生活,也應該有一個高瞻遠矚的視野,而僅僅限於課堂,限於書本,限於中學的學習模式,對於學生本人來說,是一種危害。大學的學習,顯然應該更主動,更積極,強調效率,強調過程。很多同學過分強調於學習成績。當然,對於學習來說,學習成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大學的學習,更重要的是一個過程。你知道自己學習東西很多,比你自己感覺成績良好更值得讓人開心。

2 、

自我放縱生活:很多同學,一進入大學,則進入了一種無政府狀態。是的,相對於大學之前家長老師身邊轉,大學生活無疑是非常自由的。但是,同時我們也應該注意到,自由同時也是一個非常好的培養其獨立性的階段。相對於高三生活,大一相對來說,弦並沒有繃得那麼緊。可是你注意身邊的那些優秀的同學,就會發現,正因為他們對自己有一個很高的要求,嚴格的要求自己,一段時間下來,他們各方面都取得很大的進步。大學剛進校,每個人之間的差異都是很小的,經過四年大學下來,卻會產生巨大的差距。這種差距產生的惟一原因,就是在於學生自己。在於他是否積極地學習生活,在於他是否對自己有嚴格的要求,在於他是否有良好的自制性。對於大一同學來說,自我放縱是一劑毒藥。發現有很多同學,一進入大學之後,就準備好好地玩一玩,這本無所謂,但是思想上一旦過於惰散,自我放縱便開始了。這種自多放縱是十分危險的,就像一匹脫韁馬一樣,進入自多放縱的階段之後,你便會發現自己控制不了自己。同時,壞的習慣養成之後,其持續效應也會產生,很難改正過來,對學生大學發展危害很大。

3、

得過且過的生活。這是一種對自己要求放低的狀態,這是伴隨著同學們剛進入大學之後,發現身邊的同學一個比一個優秀,一個比一個才華卓越,自己的中心地位的喪失而產生的。於是心理上的失落感,甚至對自己的不信任感,自卑感會產生抬頭。一種得過且過的心態就逐漸產生。這種消極的學習與生活的態度,對大學生良好成長,也有強烈的負面效果。因為大學中雖然有著非常豐富的各種資源,但是,沒有積極地去吸收去學習,其效果也是非常有限的。就像一個富貴人家的孩子,本來是有著非常豐富的營養助其健康地成長,但是,其自身的消化道不好,存在著吸收障礙,那麼,再好的營養也是起不了任何作用的。

4、

自我封閉生活:這是一種很多人都會陷入的狀態,或長或短。進入大學之後,身邊的同學不再熟悉,並且來自五湖四海,各種行為習慣上的差異也給同學的交往造成了一定的困擾。於是很多同學因為各種原因,如對陌生環境的不適應,對親人朋友不在身邊的不習慣,或者對身處的大學各方面的不滿意,或者是缺失一種歸屬感,種種原因綜合起來,便會覺得十分孤獨。心中的鬱悶會越積越深,便會對與同學的交流與合作產生排斥心理,把自己封閉起來,不願與人進行交流。大一新生,本是最開朗與活躍的階段,也是通過各種活動與機會,認識更多人的機會。進入大學,一旦陷入一種自我封閉的生活,就會發現自己身邊始終都沒有很好的朋友。而朋友對於大學生來說,卻是非常重要的。心裡的寂寞,往往會影響各個方面的發展。因此,大一階段,應該是打開自己的交際面的時候,鼓勵同學參加各種各樣的活動。哪怕是有一些相對意義不大的活動,能夠結識更多的人,也是值得參加的。

到了大二,同學們應對學習與生活重點有所關注,對自己大一時所獲得的成績以及發現的不足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大二是各方面成長最快的階段,是一個各方面能力與素質不斷拓展,思想與處事不斷成熟的階段。


竺校長有兩句話:“一,到浙大來做什麼?第二,將來畢業後要做什麼樣的人?”針對這個問題,很多同學聽過則矣,就像耳邊一陣風一樣,並不會往心裡去。對於很多freshmen來說,並不能做出清醒的認識是可以理解的,因為作為新生,大學生活剛剛開始,一個比較開闊的認識也剛剛起步,因此往往不知道從何處入手回答。


但是,大二的同學,明顯有著很大的不同,也是處於非常關鍵的時刻。一則,大學的學習與生活已經得到了良好的適應,對大學的生活與學習也有了一個較為清晰的認識。這個時候,一些思想上的建樹,就應該慢慢建立。大學裡來學什麼,畢業後將成為一個怎麼樣的人。如果對於大一新生來說,這個問題還是一個探究性的問題的話,那麼到了大二,則應該有自己比較清晰的認識,應注重自已個性的發展,保存和發展其優勢,對自己各方面的做一種修正。

大二的時候的學習,應該建立起一個系統的學習方法,知道自己想學什麼,並且開展研究性的學習。要利用學校裡豐富的學習資源,不斷夯實自己的基礎。很多同學,在大二的時候,就希望自己的學習能往“精”裡鑽,但在事實上還是很難做到的,因為這個時候,各個學科的專業課程可能還沒有展開。因此,更加鼓勵同學博覽群書,不斷開闊學習的視野。不要以為只要“專”就能做出成績,因為,在現代的社會,光有一門知識萬萬不能成其大器的,學科糾結複雜不說,一門學科上的建樹,往往離不開另外學科上的功底的。因此大學中,能夠獲得一個寬且厚的學習成果,是大學學習的一個最基本的目標。


大二,應該更加註重自己思維的鍛鍊。一個人是否優秀,我覺得主要就是表現在其思想上的。只有思想上的卓越才可能造就各方面的卓越。那麼,應該如何去訓練自己的思維呢?


思維的訓練有兩種方法,一種是被動式的,一種則是主動式的。作為思維訓練之初,被動式訓練不失為一種良好的途徑。因為思維的訓練,也是需要有人點撥,有人帶路的。剛開始被動式的訓練往往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何被動?這是一個不難解決的問題,但是事實上,卻有很多同學覺得這是個問題,關鍵就在於不夠敏銳,學習的主動性不大。被動的思維訓練途徑還是非常多的,如參加一些注重思維訓練的課程。由於很多大學,都很注重思維訓練,相關的必修課,選修課,導論課,甚至講座還是非常豐富的。同時,非正式的思維訓練也很多,如參加一些課題組,積極參加一些座談會,論壇。這種被動式的思維訓練,可以在認真聽取中很到,但是更有效的,卻往往是在一些交流中。因為交流中,思想火花碰撞的概率更大。從而,你會發現,自己的很多想法正處在不斷的修正與完善當中。


主動訓練,是當你真正體會到那種思維訓練的成就感時,會努力地去做的一種訓練,這是在被動訓練的基礎上的。就像一句俗語:“師你領進門,修行靠個人!”這時的同學,就應該去尋求一種主動學習的機會。這種機會很廣泛,也是非常普遍的。舉個非常簡單的例子,你有意識的找一些有想法的同學對某個問題展開討論;還有,當你聽講座是,能就一些問題提出自己的想法。這些都是非常有效的訓練途徑。日積月累,你就會感覺到自己的一點點成長,思想也得到了成熟,並且會具有自己鮮明的個性。


大二的時候,應該更具有創新性。由於大一的時候,各個方面已經得到了相應的鍛鍊,具備了一定基礎,因此大二的時候,做很多事情應該更大膽,更具有創新性,勇敢地將自己的想法加進去。


進入大三之後,很多同學都會發現,自己對於很多事情的熱情正在消褪。很多人認為這是一個很不好的現象,但是這也是客觀存在的。我們一樣可以利用這種對什麼事情都熱情消減的狀態。依舊延續那個捕魚的例子,我們應該知道自己想捕什麼魚。到了大三,應該有一個對自己各方面的總結與認識,對自己有一個全面的規劃。進入大學之初就有一個對自己的規劃,但是,到了大三,這種規劃,就更有現實基礎,具有更好的可行性與科學性。這時,對自己的思想,就有了更進一步的思考,就應該是重點明確,確認自己要捕哪條魚的時候,一旦目標確定之後,全力以赴,應當堅定地放棄那些被自己割捨下的東西,而不應該猶豫不決。


大三的學習跟自己的專業已是緊密相連,很多同學都開始嘗試和一些學長學姐,或者老師進行專業實驗訓練。這對於專業學習來說,是一種非常好的訓練。很多同學怕辛苦,其實這種害怕是非常可笑的。曾有一位老師說過:“很多重點大學的學生們,有著那麼好的科研條件,他們的老師常常都在進行尖端性科研,有不錯的課題,同時也非常希望本科生的同學參與其中。但是,卻很少有人能夠重視起這種機會,而讓他白白流失。這是種非常愚蠢的資源浪費。”這位老師說得非常有道理,當很多外校的同學對重點大學學生的資源羨慕不已的時候,而重點大學的同學卻處在一種不知不覺,放任自流當中,任機會白白流失,甚至感不到一絲惋惜。難怪很多老師要扼腕嘆息。


一個人,做很多事情,都在學會計算他們的機會成本。而在大學裡這麼一個有著社會上不可想象的學習資源的地方。放棄無疑是一種非常大的損失。

也有很多同學會說:“我覺得自己無心於科研,我不適合那樣的工作,也不會從事,因此科研對於我,沒有意義。”有這種觀點的同學不在少數。但是,有一句話有對的,抓住你現在能抓住的,沒有任何人可以保證,自己以後對某一方面的知識是肯定不會用的。


當然,大三也不僅僅只有科研一條路,我上面所說的所謂明確方向,就是要對自己做一個全面的,理性的分析。該幹什麼,怎麼去幹,有一個比較系統的認識,並且一旦決定,全力以赴。


到了大三之後,很多同學,心理上也會出現一些波動,往往表現在一種對未來的迷茫與惶恐之中。同時,很多同學會發現,對這個問題進行反反覆覆的推究,所以的結果,都是在假設的基礎上的。因此,對前途的或擔憂或自信,都只是一種假設而矣。如果,能拋開一些無謂的思想鬥爭,能夠抓緊時間,學一點自己想學的東西,這才是很重要。


大四是捕魚的最後階段了,就是瞄準目標,一鼓作氣的時候。大四的學習與工作狀態,就是一個專而攻之,再接再厲,從而得到一個大豐收。

進入大四之後,學業壓力相對減少,大學的學習成果也已經接近於沉埃落定了。很多同學甚至認為,這已經不是一個學習的時候了,但是,事實上,是這樣的嗎?


到了大四,對於前途的思考,已經基本定型,要幹什麼,大家都已有一個比較成熟的想法。於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保研是過得是豬一樣的生活,找工作的是狗一樣的生活,而考研的則過得是一種豬狗不如的生活。”上面是一種非常流行的說法,仔細分析,很多人都會發現,這很貼近現實。但是,無論是哪種生活,有兩點,是絕對不應該也是不能丟失的,那就是一種生活的信念,一種學習的習慣。對於保研的同學來說,他們的學業壓力已很輕鬆,但是就是這樣一種不用為了考試而學習、自主性非常大的階段卻也是一個非常肥沃的學習機會。在這個時候,就應該而且能夠抓起曾經失落的各種學習機會,再進行一次充電。


而對於找工作和考研的同學來說,目標很明確,過程也很辛苦,但是隻要努力地去做,卻終會見其效果的。

大學是一個有耕耘就會有收穫的地方,只要渴望進步,踏實地學習,大學會是每個人圓夢的搖籃。


兔兔聊聊


如果一件事情在你之前的人生經歷當中一直做的不好甚至很糟糕 直到一天你突然恍然大悟 我想你會非常努力的去對待 (就像我自己 有一天突然發覺從小到大從來沒有做好個任何一件事 從那天開始我真正的開始認真對待生活)加油 小朋友


湖南新進


我高中最差的語文(四川人),尤其是拼音,大學選修普通話,本想教練普通話,最好後每次都讀不準,發不來捲舌,二聲三聲。真的要崩潰。最後是求情過得


AAA牧心


英語,大英一到大英四一直掛,沒辦法的事




大學一懶人


牴觸躲避不想學肯定會有的,心態放平一點,畢竟大學和高中不一樣,學習氛圍沒有那麼緊張,壓力也很小,著重從生活和日常中提高興趣,慢慢以平常心去學習。因為等你步入社會以後,遇到比這還差的事還有很多。


高中物理嬌嬌老師


最差的也能夠及格,及格就好了


江東008


60分萬歲,多一分浪費。

高分考不上,及格還是可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