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上最憋屈的好漢,只因設定有漏洞,他被強行削弱,淪為了混子

《水滸傳》作為四大名著而廣為人知,然而它不是多數人認為的那樣是一部純粹意義上的歷史小說,事實上書中也存在著一些比較接近玄幻的設定,這些元素都是不會在電視劇版本中演出來的,比如原著第二回中就提到“此殿內鎮鎖著三十六員天罡星,七十二座地煞星,共是一百單八個魔君在裡面。上立石碑,鑿著龍章鳳篆天符,鎮住在此。若還放他出世,必惱下方生靈。”這裡被洪太尉放走的一百零八個魔君指的自然就是後來的梁山一百單八將,更不用說書中還有公孫勝、樊瑞、喬道清、包道乙等會用法術的角色存在,所以不能用常規邏輯來斷定書中的情節,但《水滸傳》也的確存在些許存在漏洞的設定。


梁山上最憋屈的好漢,只因設定有漏洞,他被強行削弱,淪為了混子

(樊瑞劇照)


一、玄幻設定可虛,歷史設定得實

玄幻的設定是允許存在的,畢竟施耐庵寫的本身也不是正經的歷史,但是《水滸傳》多少還是與歷史沾邊,所以其中涉及到歷史元素的地方都會相對嚴謹一些。

最能體現這一點的莫過於梁山好漢的結局,以一百二十回版本為準,故事前七十回,即大聚義之前,各路好漢幾乎都是各顯神通,尤其是武松能夠醉酒後徒手打死老虎,魯智深能徒手倒拔垂楊柳,這些操作都驚為天人,甚至可以說直到徵方臘前,梁山好漢這一團體的“主角光環”都非常重。

梁山上最憋屈的好漢,只因設定有漏洞,他被強行削弱,淪為了混子

(武松、魯智深劇照)

而到了徵方臘一役,梁山好漢們如同被破了不滅金身一般,就連武松也被那包道乙斬掉一條手臂,梁山一百單八將活著歸朝接受封賞的也就二十幾人,難道真是方臘過於強大?在筆者看來,方臘整個勢力只怕還比不上田虎那兒的一個喬道清,喬道清能將平原化為大海,試問方臘手下哪個能抵擋?梁山陣營之所以會在徵方臘一役受挫還是因為歷史元素。

再不讓梁山損兵折將,這馬上金軍都要南下了,難不成還讓宋江他們把金國都給滅了?那樣歷史就亂套了,所以尊重歷史的施耐庵不得不忍痛割愛,梁山註定走向末路。

二、被雪藏的高手

梁山之上有不少高手,就如同前文提到的公孫勝、樊瑞、武松、魯智深等,他們有的會法術,有的武藝過人,除了這些角色之外,還有五虎將和盧俊義,這些角色在原著中基本都展現了自己的實力,但梁山之上也有未能得到太多展現機會的好漢。

比如“聖水將”單廷圭和“神火將”魏定國,梁山好漢原本就是一幫綠林草寇,大部分都沒有經過正統的訓練,所以無論是打架還是打仗幾乎都是亂來,關勝、呼延灼等官軍的到來能夠整頓梁山的風氣,但單廷圭和魏定國原本應該是更重要的角色,他們能夠為梁山帶來善於水攻和火攻的特種部隊,然而他們上梁山後基本沒有太多表現的機會,淪為了邊緣人物,但他們被雪藏並不是因為設定存在漏洞,更多是因為他們的戰術用不上,而另一位好漢可就比他們憋屈多了。

三、設定漏洞的好漢

前文提到施耐庵是尊重歷史的,所以梁山好漢的結局才會那麼悽慘,但是既然是涉及到歷史元素的小說便難免會對歷史進行一定程度上的修改,所以施耐庵筆下就出現了這麼一位帶著穿越科技上了梁山的好漢,那人便是“轟天雷”凌振。

凌振在書中有著“宋朝天下第一個炮手”的稱號,這都不是重點,宋朝的確是有炮的,書中提到他用過石炮、金輪炮和子母炮,其中石炮是北宋時期就有的,然而子母炮則是明朝產物,所以凌振擁有子母炮就顯得不太合理了。

梁山上最憋屈的好漢,只因設定有漏洞,他被強行削弱,淪為了混子

(魏定國劇照)

造成這種設定漏洞的原因也許很簡單,作者施耐庵就是明朝的人,他多半是不假思索的認為炮手理所應當會運用子母炮,卻忽略了《水滸傳》說的是宋朝的事,試想凌振真有如此先進的武器,梁山還需要那些武將幹啥?徵遼、田虎、王慶、方臘一路轟炸過去就完事了。

然而凌振在上梁山後也的確是用過炮,不過多數時候都不是直接炮擊敵人,比如打通關的時候放炮當信號,徵遼的時候放炮震懾敵軍,徵田虎的時候連夜放炮吵得敵軍無法正常休息,對,凌振有炮,就是不用來直接打人,其他的用法他都會,這不是強行降低智商削弱他麼?直到擊殺包道乙他才證明了這炮是真能打人的。

梁山上最憋屈的好漢,只因設定有漏洞,他被強行削弱,淪為了混子

(凌振劇照)

凌振就因為這設定上的漏洞淪為了梁山上的邊緣人物,或許他壓根就不該被創作出來,也可以說他被創作出來完全只是為了讓梁山上的兵種變得多樣化一些?總之他在梁山上的表現讓人看著就倆字,憋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