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靠自己創業到底有多難?專家回答太到位了

專家一:先說90後現在是處於什麼樣的年齡:截止2020年,90後最大的30歲,最小的快20歲。20-30歲這個區間,如果沒有家裡的支持,本身社會資源與資金積累和社會中其他年齡段比,還是處於劣勢的地位。我同意創業維艱,但是如果把問題改成70後、80後創業到底有多難,答案依然是很難。

創業無論在哪個時期、哪個年齡,都是艱難的抉擇

如果70後、80後、90後都在今時創業,你會發現他們都很難,只是面對的問題不一樣。

70後創業,雖然資源和資金有了積累,但是自己的精力和認知卻大不如前。他們無法在市場中去聽到年輕人的聲音。新時代商業邏輯的變化可能讓他們的財富在一夜之間化為烏有。

80後創業,在社會年齡層中處於中間,也是人生壓力最大的階段。這個階段的80後,家庭需要一個穩定的現金流作為支撐,畢竟上一代醫療和下一代教育都是實打實的消費。創業失敗的風險,遠大於70後與90後。

90後創業,精力旺盛且創業失敗的影響最小,但是資源和資金受到較大限制。由於本身眼界的限制,公司業務就算做起來,公司治理和內部常容易爆發矛盾。

所以你看,難的不是90後這個群體,而是創業本身。

如今創業時期比上一代人差,比下一代人好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中國改革開放40年,平均每年GDP的增速為10%左右;如今我們已經進入5%-6%的時代,未來當我們的下一代成長起來時,估計中國GDP增速為1%-3%。這樣GDP的增速的差異會給創業帶來什麼後果呢?我簡單的描述一下,如果上一代、我們這一代、下一代分別在30歲開始創業,都投入了10分力量,結果卻會完全不一樣。

首先社會GDP的增速越高,代表這創業成功幾率越大,所以上一代從概率上來說是最有可能成功的一代。其次,上一代投入10分,取的的果實是20分;我們這一代成功,取的的果實是10分;下一代成功,只能取的5分甚至更少的果實。所以同樣的投入,獲得的收益卻是不同的。

當中國GDP增速降到1-3%時,基本階乘開始固話,創業創新的門檻會提高到一個極其誇張的地步。歐美本科大學生的創業率據統計不到1%,由此可見國內現在還處於一個較好的創業時代。

總結:出名要趁早,創業就現在。創業不是迫不得已的選擇,而是一個深思熟慮的結果。90後創業難是必然的,因為創業本身就是一個大浪淘沙的過程。從2020這個時間點來看,現在創業確實比前30年要苦,但是也比後30年要甜。90後有創業想法的年輕人,還是不要辜負這個時代賦予你的紅利。

90後靠自己創業到底有多難?專家回答太到位了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專家二:很少有人適合創業,100人中有20人適合創業,最多可以維持3人。

現在你想在90後開始做生意嗎?

100人中,101人說他們可以睡覺,80人死於前天創業的夢想。其餘的20個人開始準備,10個人之前發現這很困難,然後放棄。最後10個人開始了,有些方向沒有選擇死,有些人沒有堅持死亡,最後選擇了相反的方向,最後堅持到最後,只剩下兩個人。很多人不喜歡創業是正常的,或者他們沒有創業,看到很多創業失敗的例子,有自知之明。要麼他沒有成功地創業,要麼欠一屁債,要麼失去了原來生意的激情,只能順應潮流,最後有人問他應該去創業嗎?他揮手示意,舉例說明他沒有警告年輕人說他們永遠不應該創業。當然,既得利益也是成功的,沒有老闆會鼓勵底層人創業,年輕人,誠實工作,只要願意工作,總有一天會幫老闆賺別墅和模特。如果你想創業,不要問那些沒有創業的人,因為他們沒有創業。一個沒有游泳的人沒有資格建議是否開業。即使他的創業管理營銷理論一個接一個,比大學教師的作品更深刻,這是否有用?如果更多的游泳理論沒有實踐,就聽一個笑話。我從未聽說過一個人沒有學會游泳。除了威脅你,游泳容易溺水,你還能教什麼?再次失敗的教訓,也能提醒自己注意過去的坑。如果你想創業,請問那些成功創業的人,你的成功同行,讓你學會最偉大的意義。分析他是如何成長的,他是如何成功的,他有什麼優勢,他在周圍有什麼幫助,他經歷了什麼困難,他必須從中學到什麼。除了徵求建議外,更仔細的觀察,因為不是每個人都是誠實、心胸狹窄的人,會允許他多於一個同事嗎?無論你是老人還是年輕人,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都計劃開辦一家企業,問問自己肩上有多大的壓力?恐怕有妻子和孩子很難。如果父母年紀大了,他們能掙扎,恐怕很難.如果你年輕,肩上沒有任何壓力,問問自己成功有多大.如果你只是想玩,那點放棄;如果你有強烈的願望,想改變你自己和你的家庭,那就走吧。無論你有沒有錢,從零成本創業開始,富有的被稱為投資、低成本甚至零成本項目,從零到家,這就是業務。

90後靠自己創業到底有多難?專家回答太到位了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專家三:我只能說:非常難,成功的可能性不高。

我並不是打擊90後創業,畢竟我們國家提倡大學畢業生創業,但創業不是靠著一腔熱血就可以的,反而是要考慮方方面面的因素,有一個方面考慮不到,就面臨著失敗的可能。

01 認清現實,中國的民營企業平均壽命不到3年

《公司法》修改後,給那些想創業的人創造了極大的可能性。《公司法》刪除了註冊資本需要驗資的規定,而且規定了設立官司的註冊資本可以認繳,也就是說官司可以先註冊,註冊資金可以以後在繳納,5年以後,10年以後均可以。

這樣看來,是不是設立官司非常容易?

但有一項權威的調查,中國的民營企業平均壽命竟然不到3年!好多企業註冊後,因為種種原因沒有活下去,有的公司就扔哪裡不管了。

本人也是一個創業者,但是一個失敗的創業者。當時本人手裡有近100萬,就想幹個啥,有人推薦了“西餅店”,本人呢也喜歡吃西點、甜點,就加盟了一家西餅連鎖店,加盟費5萬元,期限4年,然後由連鎖店選址、裝修、購買設備......,累計花費了15萬吧。我呢,招了個店長,但一開業就虧損,西餅店的最大問題是所有西點上貨後只能三天,三天沒有賣出去就要處理,這個壓力太大了。堅持了半年,實在堅持不下去了,判給了別人。

02 創業者要認清自己的優缺點

創業者自己的優缺點在哪裡,一定要有清楚的認識,不能想當然。

創業所選行業是不是自己專長的,另外,是不是自己喜歡的?興趣很重要的。

本人開的西餅店,只是我喜歡吃,但如何經營並沒有任何經驗,而且自己看不上西餅店的利潤,就算投入15萬,五年回本,已經不錯了吧,但我有泡在店裡的時間,接一單法律業務,收入就超過了西餅店一年的利潤了,所以就不太去店裡,只讓店長在管理。

要知道這種小店,必須親歷親為,掙的就是小錢,如果不能很好地控制成本,那就虧損了。

所以創業者必須認清自己的優缺點,包括自己到底性格,要知道創業者要面對好多政府部門,比如工商、稅務、食品衛生、消防、城管等等,有沒有與這些政府部門打交道的能力?

有的理工男創業就比較好,自己有技術,如果再能找幾個夥伴一起創業,成功的可能性就比較大。

03 創業最好找幾個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幹

單打獨鬥的創業者,失敗的比例是相當高的,畢竟創業涉及到很多方面,除了技術,還有管理能力、銷售能力、溝通能力、籌資能力等。

所以,創業最好拉上一些好夥伴。90後的人創業者,太年輕,沒有社會經驗;要創業最好找一個年齡大的、有一定社會經驗和人脈的人一起創業。

幾個人創業的好處是:可以分擔資金壓力,遇到事情可以協商。

當然了,創業夥伴最好各有各的特長,別都是技術人才,或者都是出錢不出力的,或者性格都是同質化的也不好。

04 創業要考慮股權的比例問題

創業者不能只考慮好哥們,大家一起創業,那就股權均分吧。

這種股權比例是大忌!創業者一定要搞清楚,設立公司股權比例有幾個數字要掌握:34%,這個比例是可以對一些重大事情,比如增減資、變更公司形式、修改《章程》等給予否決;51%,這個比例是基本上控制了公司,除了前面的重大事項,其他的都可以決定的;67%,這個比例是可以為所欲為的比例,前面的重大事項也可以決定的。

初創公司,一定要有一個絕對控股的大股東,股權比例不能太分散,否則,遇到重大事項發生糾紛的時候,股東會有可能做不出一個決策;只有在公司到一定規模的情況下,股權可以分散點。

05 結語

我認為90後創業還是要慎重,不能拿著父母辛苦積攢的錢作為自己試錯的成本。最好先走進社會,在公司幹上幾年,瞭解下公司的運營模式,看看別人是如何管理公司的。

在打工期間,看能否找到一些志同道合的夥伴;另外,一定要在自己熟悉的行業創業,甚至在創業前已經能找到銷售渠道。

如果你還是決定創業,那就祝願你創業成功!

90後靠自己創業到底有多難?專家回答太到位了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專家四:太難了,深有體會,97的,18歲就出來找工作上班,20歲跟朋友創業,懵懵懂懂加上沒經驗做了一年沒賺到錢放棄了,18年上了幾個月班,渾渾噩噩度過,19年不甘平庸再次找項目創業,也是跟朋友一起,又以失敗告終,而且這次欠下十幾萬負債,負債的壓力讓我寢食難安,看不到希望,看不到未來,迷茫!

面對還款壓力我又不得不重新振作起來,不想上班,所以到處找項目做,也正是因為負債瞭解到現在所做的副業,第一個月賺了一千來塊,雖然很少但是我似乎看到了希望,欠債的人只要有希望就如同看到救命稻草,所以我比較努力,終於通過刻苦努力現在月入過萬!

雖然說起來簡單,但是其中所付出的艱辛沒人能瞭解,創業很難,但是不創業,我們90後普通人的出路又在哪裡呢?創業可以失敗多次,但是一定要成功一次!

加油,90後!

90後靠自己創業到底有多難?專家回答太到位了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