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隸書一年,下一步如何改進或提升?

人神好清


你的字己經很有功底了,其藝術感覺不是我輩能比擬的,不敢亂評,也不敢亂指路。只是覺得,你按照自己的風格走不會錯,


老閒事主任


看了你寫的隸書,學習了一年具備了一些基礎。目前從你的字來看取法石門頌的感覺多一些,基本的線條味道出來了,建議提高線條的質量,避免過多的抖動,石門的線條要做到澀有有力,避免平託。

後面學習過程中多一些時間臨摹,多領悟原帖的味道。在創作中避免字和字之間大小雷同,墨色雷同,應有變化,做出變化作品才會出彩。

石門頌的線條偏瘦,如果想在創作中多一些變化,可以花一段時間學習張遷碑,張遷碑的厚重感能豐富石門頌的線條。

學習書法長路漫漫,是一輩子的修行,一起加油!!!





隨拍我分享


從作品看,借了石門的筆意,也借了張遷的結體,應該說是有自己想法的,但筆法和結字都不嫻熟,所以顯得生澀,缺乏神韻。

若持之以恆,臨帖不挫,假以時日,必大有長進。同道中人,一起努力吧。




簡單823210


說書法是一個藝術科學黑洞一點都不為過,她需要我們窮畢生精力去追求和探索的課題,這不是造啤酒現造現賣,更不是短期內能有所成就的技術活!隸書寫一年,靈秀者方可管窺蠡測到要旨,但難得神髓;愚頑者有可能還未進入其門戶矣!何況這種非物質的意識形態裡的藝術學科,高下無法判斷,美醜事在人為,只有不斷的涉獵歷代名家碑文帖學,潛研日久,方可知其一二。當今之社會,文化事業尤其繁盛,網絡媒體發達超出想象,要想製造一個書法名人,就如同印一張名片一樣簡單,只要花錢,你今天種地,明天就可以成為宇宙無敵級書畫家,這些話絕非危言聳聽……

陝西有位文藝評論家這樣說過,當下中國的藝術作品中,如果有百分之五的作品有價值這就是成功!我想這不說明了當前書畫界的另一種失敗嗎?真正的藝術是有生命力的,那麼創造生命力的藝術家更應該有普通的人所不具備的內因和外因,尤其是創造力方面,要想有凡人不具備的創造力,就得在自已已經擁有的百分之一天賦異稟基礎之上再加上不懈的努力和奮鬥,博覽群書增修為,開闊視野添素養,筆耕不輟積經驗,鑑古鑑今求發展…也許只有這樣,你才會成為一個在書畫方面有建樹的賢者能人,個人看法,望斧正隨評(小龍)


平羅閒人


書法是一門審美藝術,學起來抽象而空洞,傾畢生精神與不輟,方可有所得。

學習書法本來是很枯燥的一件事,需要的是一直堅持與涵養己身

  • 堅持日日勤習,已難能可貴。從作品來看。“學習隸書一年”原話如此,可筆法中還揉捏了其它字體筆意。落款也很有底子。
  • 作品反映的是一件綜合作品,從中可以窺見其它筆法與用意,且極追求個性率為,不是一件純隸臨寫作品。
  • 肯定的是作者已臨習書法多年,已有相當的理解與認知。

就以這件作品為旨如何改進與提升,談談個人認識與感悟

  • 一般來說,隸書練習一段時間有所領意後,可以參閱篆體:小篆,金文。這叫溯源。
  • 隸書碑帖中,還有一種摩崖刻石,寫的浪漫多趣,可活其筆勢。
  • 關鍵點在於一種隸書的韻味,體勢,氣流把握不易,需靜下心來,慢慢揣摩與感悟,不是短時可得。
  • 重要的是,一個的歷煉,審美觀走向,博學多識的修為。成了作品意境的重要途經。
  • 感悟:書法千年的縱向,橫向比較,一個朝代書法的比衡明悉。幾個朝代同一書體的變化始末,梳理一二,領悟心得,攝於身為,思路中。

至始至終,嚴謹認真,活潑意趣,取捨與融洽是學習書法的一塊令牌。

現代書法的審美走向,誇張結體,燻蒸墨色等等,醜書,醜體時代的產物。但總不能脫離大傳統基法,學習傳統經典古籍碑帖為主調。

博取眾長,涉學多識,修為自己,醒悟書法本質美學。也許提升作品的一種辦法。


我的小悟


學隸書,上手很快,但是想學精還是有難度的,隸書,有很多碑帖,看自己喜歡的是哪一種,喜歡就是寫好的第一步,通常情況下,先別所臨摹的碑帖通讀幾遍,然後在進行臨摹,臨摹練習過程中,不要輕易改換字帖,按照所臨的碑帖,認準筆畫、結體,整個字形的特點,力爭做到精準。你學了一年有一定的基礎,要加強隸書書法理論的研究學習,瞭解碑帖的歷史背景和當時書寫(或者刻記者)的心態,開發自己的悟性,達到理論與實際習練相結合,進一步提升書寫水平,真正理解了內涵,才有實際意義上的提高。(一家之言,請參考)


墨潤齋書畫


實話實說。書寫者可謂是過謙了。作品融入了張遷、石門、禮器等多種漢碑的筆意,恣肆跳蕩,靈動風趣,內函也比較豐富。但如果刻意追求字勢跌宕,反而使整幅作品失去了起伏變化而沒有重點。另外可能太注意線質和字的姿態,致使作品中出現了結字比較呆板、點畫用筆單一,落款位置較低,整體結構上氣息不暢等問題。建議:臨習要有主攻方向,從現有作品的書寫特點,多臨習《石門頌》為好,待吃透後,再兼收並畜會更自如,作品的統一性也會更好。


勤耕


學習書法如果按一般的業餘時間來學習、尤其是初學者、一年時間學不了多少東西。執筆和筆劃基本功皿須要一個漫長的時間。臨古帖熟悉以後。再現代書法家之作品中選擇你愛好的筆法`。我認為這樣學才能比較快。


存良書院460


字寫多了,功力方面總會有所提高的。但是,筆法的問題不僅僅是功力的問題。筆法也是一個方法的問題。初學書法,筆劃的外形像帖字(非嚴格意義上的),內在的筆法可能也像帖字,但不是一定的。也有可能不像帖字。但是,外形不像帖字,內在的筆法就一定不會像帖字。有一部分人,容易把內在和外形分割開來討論。竊以為這是不妥的。內在和外形應該是統一的。外形是內在的顯現。有什麼樣的內在筆法的應用,就會有什麼樣的筆劃外形。所以學帖字,應該寫像。只是,有時候似乎是像的,但仔細分辨,還可能與帖字有區別,比如畫出來的筆劃就是這樣。所以,像是第一步。似乎像的同時還要分析筆法有否用對。


筆墨文院


字是表達傳遞和記憶的工具,字構篇章藝術是給人欣賞韻心無限的,是一專還是多能在自己愛好,再練何體在自選。

書法是一項意境深遠,韻味無窮又有運氣健身長壽的要方,應堅持進化。我曾是用寫畫作政治宣傳者,也教過幾年小字生書法,一點認為供您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