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炮隆隆,煙花漫天。隨著人們安全意識的提高,曾經的年味,大家還感覺的到嗎?

津津le道


現在還有年味嗎,我認為是沒有了,沒有鞭炮,何來爆竹聲聲辭舊歲,唯一能感受到的就是商場裡劉德華的祝你發財的那首歌,讓人想到是過年。


天天556


放點鞭炮貼對聯過春節,就這點喜慶,你們還要剝奪,實在是說不過去。現在全國人民每天吃的喝的就跟過年似的。過年了又不讓這個不讓那個跟70年代,過革命化春節有什麼兩樣。在說了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傳統不能傳下來有點說不過去。過春節放點鞭炮沒有什麼不可以的!。


老陳222932691


現在過年的年味是比過去差了,細想起來,有很多與過去過年截然不同的改變,所以給人的感覺就差了。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就自己的切身體會談談一些看法。

首先是生活的變化。我們小時候國家沒有現在這樣豐衣足食,經濟是票證供應制,買糧食要糧食供應本,去食堂吃飯要糧票,買布做新衣服要布票,買肉要肉票,做一件棉襖過冬買棉花要棉花票。尤其是當時我在內蒙古包頭市生活,糧食供應主要還是粗糧為主,細糧很少,不到了過年很難吃頓好的,不過年更別提大塊吃肉了。穿的衣服大體都是老大穿不了給老二,老二穿不了了給老三,就這樣的往下排,一年中基本上都是穿舊衣服。所以過年媽媽給我做了新衣服,我們都高興的眉飛色舞的,當時就是一個願望,還不過年呢?

二就是過去過年家家鞭炮齊鳴,都比著放,除夕夜晚紙屑滿地,硝煙瀰漫,空中都是火藥味。那時候我們小孩子們玩鞭炮覺得很刺激,一個小鞭怎麼那麼響?沒有響的小鞭掰斷了放呲花玩,但是不過年放不到小鞭玩。時代不同了,隨著對環境汙染的重視,大家對鞭炮產生的噪音汙染,空氣汙染越來越有認識了,對於產生的次生災害,如炸壞炸傷,引起火災,有了防禦,所以放鞭炮的人也越來越少了。

總之年味是比過去差了,但是過年在外地的兒女都圖著回家團圓,除夕大家圍著朝思暮想的爹孃,爹長媽短的其樂融融,一邊吃飯一邊聊天。這個情感是什麼時候也改變不了的。

謝謝悟空問答平臺!謝謝大家的鼓勵支持!





封護勝463


現在的過年和以前的過年沒法比,以前過年的時候大年三十吃過年夜飯,跑到朋友家裡玩,一直到天亮,到處都能聽到炮竹聲,壓歲錢,現在過年,炮竹不給放了,就是在家吃一頓團圓飯,壓歲錢幾乎沒有了,不走親戚串門了,就呆在家裡,哪也不去


華髮似流年


安全意識確實提高了,現在很多人都不像以前那麼可勁放了,但每家還都放點,這就是文化傳承,可是現在很多人都把煙花與霧霾聯繫在一起,讓我很費解,我現在就來算算賬,按照傳統,三十,初一,初五,十五,四天放炮,我每次十分鐘以內,加起來總計不到一小時,相信絕大部分人都和我一樣的,那麼全年煙花也就是兩個小時的燃放,注意,是全年哦,對比下來煙花全年汙染不及汽車及工廠的一小時排放,稍微有點紙上的人應該清楚煙花對汙染的貢獻了吧?那麼它對中國人的意義呢?在這個中國最重要的節日,沒有可以替代品,就相當於西方國家的聖誕樹和聖誕老人,他們沒有這兩樣會怎麼過節?環保從我做起,而不是瞎胡鬧。我每次出去玩,垃圾從不亂丟,去野外遊玩,燒烤,垃圾必打包帶回扔垃圾桶,去釣魚,還順帶把別的垃圾也撿回來。有公共交通能到的,不開自己車。能走樓梯,不坐電梯。如果那些禁菸花的“環保人士”能跟我一樣,那煙花隨便放照樣碧水藍天!如果你們不能做到,那就請不要對中國人最重要的春節下手,謝謝你們了!


小草聊生活


小年也沒放鞭炮啊,霧霾不照樣,而且更加濃了!



夢裡多少夢裡尋夢


現在的年味只能在網上看了,現實中越來越淡了,現在都是電子的炮仗吧,城裡過年更是沒啥意思了,農村還能好點,初一串親戚拜個年啥的,農村這時候還可以去趕大集買賣年貨,城裡只能是超市買了,沒啥氣氛


冰城大龍哥


沒意思了!我們縣城已經禁止燃放煙花爆竹了,有倆朋友竟然一個大年三十,一個大年初二外出過年,這真的在以前是不可思議的,人們都是每到佳節倍思親,送天涯海角往家趕,現在的人都活的累了。


憤青30605952


為了空氣的清新,不放煙花爆竹,既安全又不汙染,雖然年味淡了些,但新年還是傳統的大秧歌丶採高蹺,過得紅紅火火,歡聲笑語,歡聚一堂,熱鬧非凡……


dfkbs-lt


曾經的年味好像都是記憶裡的味道了。曾經喜笑顏開、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真的是熱鬧非凡。現在怎麼覺得再也找不到小時候的味道了呢?是自己長大了還是社會變換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