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過年了,你們都是怎麼給孩子製造年味的?

家長的進階之路


上週我們家四歲半的孩子問,今年還回老家嗎?我們反問她,你說的老家是哪裡,海南嗎?她說不是,湖北,就是那個有樓梯的房子。大人們紛紛很詫異,我們總共也只帶她回去過兩次,一次一歲半,一次三歲半,原來孩子對過去的記憶還是有一定儲存的。

老家祭祖。

買新衣服。

發紅包。

親戚家拜年。

微信問好。逢年過節都讓孩子給她的老師,或家裡的親戚拜年。孩子和媽媽的感情是天然的,但孩子和媽媽以外的感情都是靠媽媽培養的,我們不給孩子做引導,孩子也沒有這個意識。而且像我們這種剛舉家搬遷到重慶的人群,在這個城市沒有親戚朋友,也沒有長期穩定的社交圈子,也只能暫時通過微信給親戚朋友拜年。畢竟網絡社交也是社交嘛。


家長的進階之路


人生在於折騰,多一點儀式感,多一些幸福感。

小時候,最期待的就是過年。每年,從臘八開始空氣中就瀰漫著過年的氣味,可是現在,年味似乎越來越淡了。現在的孩子們沒有充分體驗過春節那些充滿儀式感的活動,感受過那些傳統的民間習俗,感受不到我們兒時的那種期待和快樂,真的覺得好遺憾。

細想一下,兒時的年味其實就藏在那些被我們忽略的一個個小小習俗裡:貼春聯、剪窗花、放鞭炮、貼福字、發紅包……也體現在每一個民俗故事裡,更體現在每一件需要我們費心費力完成的小事上。今年,我打算跟孩子好好說說過年習俗,帶孩子過一個年味兒十足的春節。

二十八,準備過年。古時候,大家都用桃木來辟邪,後來就演變為貼年畫、春聯了。有些地方風俗是“二十八,貼花花”。有些地方風俗是“三十,貼對子”。不管是哪一天,一定要和孩子貼貼年畫、春聯、窗花。如果咱們是三十貼,就可以在這天把這些都準備好。如果孩子學過毛筆字,會剪紙,還可以跟孩子一起寫寫春聯,剪剪窗花。

把家裡打扮得紅紅火火之餘,告訴孩子一些小知識,比如如何分辨上聯和下聯,福字為什麼要倒著貼等。這天除了可以把春聯、門神、窗花準備好外,還可以打糕蒸饃,準備好麵粉工具,跟孩子一起來一場廚藝比拼,也是非常有年味的事。

年謠稱:“臘月二十九,上墳請祖上大供”。很多地方的人都是在二十九日早上請祖的,不過,也有些地方是在三十那天請祖。很多孩子都很討厭祭拜事宜,不管咱在哪天請祖,我們要耐心跟他們介紹這個習俗,帶著孩子去祖墳祭拜祭拜,講講長輩們的故事。這是一個給孩子滲透“尊老敬老”傳統美德的好時機。

除夕這天,是年味最濃的一天,一家人團團圓圓在一起,吃年夜飯,嘮嗑守歲,非常熱鬧。平常九點前就要睡覺的孩子非常喜歡這一天,因為他們終於可以任性撒歡到初一凌晨,放煙花、吃餃子、拿壓歲錢啦!早上,我們可以帶孩子一起準備年夜飯,去列祖列宗墳上燒紙、放鞭炮。晚上,邊吃年夜飯邊看春節聯歡晚會,等到十二點,帶著孩子放煙花,吃餃子。關於吃餃子,有一個非常有趣的遊戲,既充滿年味,也能討個吉利。當第一個人吃到夾帶硬幣餃子的時候,就高喊一聲:“錢!”其他人就呼應:“好,來年有錢花!”當有人吃到糖餡的時候,說上一聲:“甜!”其他人都說:“好,來年有甜頭!”每年這個環節,我們家都玩得不亦樂乎。吃完餃子後,就開始包紅包了,如果孩子還在玩,就當面給,如果孩子睡著了,就可以悄悄地把紅包壓在枕頭下“壓歲”。寓意著沒有災禍,平安幸福。

大年初一這天,大家都圖個好兆頭,一大早,我們可以放個爆竹,來個開門紅。然後帶著孩子去廟裡燒香拜佛,求菩薩保家人平安。拜完菩薩後,就帶著孩子去親戚家拜年嘍!晚輩給長輩拜年,長輩給晚輩壓歲錢。說起壓歲錢,它絕對是年味回憶中最濃墨重彩的一筆了,小時候,每年最期待的就是給長輩拜年,拿壓歲錢,為此,還學了不少吉利話!​

​大年初二,媳婦回孃家,這天,我們可以給孩子講講傻女婿拜年的故事,帶著他們去給外公外婆拜年!

大年初三,老鼠嫁女兒,這天,除了走親訪友外,可以跟孩子說說《老鼠嫁女兒》的故事。

大年初四,迎灶神​,這天,我們可以帶著孩子把三牲、水果、酒菜備齊全。

大年初五,迎接財神,當老闆的都圖個吉利,非常重視這一天。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店鋪,在初四這天就開始準備了。到正月初五零時零分,打開大門和窗戶,燃香放爆竹,點菸花,迎接財神。接過財神,大家還要吃路頭酒,吃到天亮。雖然家裡儀式沒有那麼隆重,但是這天,我們也可以帶孩子準備好供品,把財神爺接到家裡,進行拜祭。

正月初六——初十四,正月初六到初十四這段時間,基本上就是帶著孩子各種串門走親戚了。不過,也有一些非常意思的故事,我們可以講給孩子們聽。初十四的時候,準備些做燈籠的材料,帶著孩子做做燈籠,或者為孩子買一個燈籠,為元宵節做準備。另外,還可以跟孩子一起收集一些燈謎,元宵節的時候好跟好朋友一起玩猜燈遊戲。這一天,通常也快要開學了,晚上帶孩子上街看舞龍耍獅,猜燈謎,扭秧歌,如果有興致,可以帶孩子售賣燈籠,不僅可以感受節日氣氛,還能體會下做生意的樂趣。​





廣東小悅悅


隨著社會的發展,許多人覺得過年無非就是和家人一起吃頓飯。每年循環往復,沒什麼新意,甚至還沒有一些外國節日過得熱鬧。越來越多的人覺得過年沒意思,一度的說現在過年還不如小時候,小時候都比現在過年更有年味。

是什麼讓我們家裡的年味越來越淡呢?現在過年,很多人家裡沒有買年貨的歡樂,甚至懶得寫對聯、貼對聯。家裡人懶一點的,家裡也懶得打掃了,直接這樣過年,沒有革舊迎新的意識。走親戚的也少了,除了一些必須要去的,其他的直接用手機發個紅包過去,少了交流,又怎麼增進感情呢?

接下來,就來說一些,能讓你感覺更有年味的一些活動。

置辦年貨

所謂年貨,即“春聯、福字、新衣服以及過年期間的食品”。置辦新衣服時,不應該只是小孩子,全家人都需要置辦一套新衣服,新年就應該全家人一起穿新衣,如果可以的話,一家人穿親子裝可就是春節期間最靚的一家人了。買春節期間吃的零食,應該要種類多一些,適合各年齡段的人食用。

在過年前,把家裡各個角落都打掃乾淨,有除舊迎新、除陳布新的寓意。這個活動不應該只是家裡部分人參與,所有人都要參與其中。一起合力將家打掃乾淨,收穫的絕不僅僅是一個乾淨的家庭環境,最重要的是一起分工合作的歡樂和成就感,以及年後客人去你家拜年是的舒適感。

年夜飯又稱年晚飯、團年飯、團圓飯,是指農曆除夕晚餐。年夜飯重要的不是飯桌上放著什麼菜餚、什麼飲料,而是一家人在一起歡樂地吃一頓晚餐。這是一頓團圓飯,如果方便的話,可以和你的外公外婆,舅舅,小姨,叔叔,大伯,爺爺奶奶,兄弟姐妹等一起。全部人儘可能的聚在一起,那才叫團圓!

在打掃家中的時候,已把前一年的春聯揭下。一家人和和樂樂地在一起想該寫怎樣的春聯,寫春聯,貼春聯。

一家人在一起吃完年夜飯,在庭院中,在桌子旁,歡快的聊著生活中一些或大或小的事情。準備好自己年前買的年貨,聽著長輩,同輩,小輩聊著天,豈不美好?

拜年是自古以來的年節文化傳統。春節期間去親戚朋友家裡走一走,說些吉祥如意的話,加深感情。

現在許多長輩覺得,只有小孩子需要壓歲錢,出去工作的人,都沒有紅包。在小玖看來,孩子再怎麼能幹,賺多少錢,他在你面前,永遠都是一個孩子。紅包不在乎大小,重要的是一份心意。

讓年味變得漸濃,還有許多活動,你只需要記住最重要的一點:一家人和和美美的在一起。






南北夫妻生活記


陪孩子找“年味兒”,

“媽媽,電視里老說年味,可什麼是年味呀?”女兒怏怏地說。“年味,就是年的味道呀,譬如貼春聯、貼福字、掛燈籠,這些都是年味。”我認真地告訴她。

“哦”,女兒失望地回答我,“過年,一點味道都沒有。”聽她這麼說,我很驚訝。想起自己小時候,多麼盼望過年呀,於是我決定和孩子一起尋找年味,讓她愛上過年。

到超市裡,我指指那些琳琅滿目的過年貨品:春聯、紅包、大禮包……女兒驚叫起來:“呀,這裡有年味!”帶著她到菜市場走一圈,看到人們都在採購魚肉,女兒驚叫起來:“哇,這裡也有年味!”帶她回到鄉下老家,看到人們高高興興地蒸年糕、曬年魚年肉,忙得熱火朝天;集市裡,買年貨的人可真多,看到摩肩接踵的人群,女兒感嘆道:“啊,這裡的年味更濃!”

“是啊,到處都有年味,只要你有一雙會發現的眼睛,你會看見,為過年做準備,是多麼開心的一件事,過年,又是多麼幸福的事。”我總結道。

以往,春聯、福字我都是買現成的,女兒很少參與。我覺得有必要讓孩子參與到製造年味中來,於是我對女兒說:“寶貝,今年,我們家的春聯、年畫和福字都由你來完成,如何?”女兒沒想到我會把這麼重要的任務交給她,又驚又喜,很爽快地答應了。

我買來紅紙,和女兒一塊兒裁成長條,女兒擺好筆墨,認真地寫字,這是她第一次寫春聯,春聯的內容是:“一帆風順年年好,萬事如意步步高。”橫批是“吉星高照”。雖然女兒的字寫得並不怎麼好,但她很快樂,她說她會努力練好字,以後家裡的春聯都由她負責。

我們家有好幾年沒有貼過年畫了,我決定,今年讓女兒自己畫一幅年畫。畫什麼好呢?我想了想,讓她畫個大鯉魚吧!鋪開畫紙時,她問我:“媽媽,這幅畫要貼在我家大門上?那不是很多人都能看到呀?”

“當然,來我們家的所有人都能看見。”我認真地告訴她說。女兒聽了,更加認真地畫了。

畫完年畫,我們開始剪窗花。我在網上找了幾個剪窗花的視頻,女兒看幾遍就學會了。她高興極了,嘴裡一個勁地念叨:“沒想到,我也能剪出這麼美的窗花,這個貼餐廳,這個貼臥室,那個貼奶奶的房間裡……”她一口氣剪了二十來個福字,有富餘的,又給樓上樓下的鄰居送了好幾張,大家都誇她是個心靈手巧的小姑娘。

“媽媽,我又有了一個想法。”送完福氣,女兒跑上樓興致勃勃地說:“我今年要好好練字,爭取明年的春節,給所有鄰居都送一副春聯。”

看著她自信而快樂的樣子,我知道,這個春節,她一定覺得非常有意義。我還偷偷買了一套新衣裳,一頂新帽子,一雙漂亮的新鞋,準備大年三十的早上放在她枕邊,“過新年,穿新衣,戴新帽。”那不僅僅是驚喜,也是一種年味呀。


168搭配


還是小時年味重,回不去的小時候,現在想起小時候心裡還是挺高興,哪時候沒吃的,沒穿的,錢更是一年見不了幾個錢,啥都少的可憐,為獨生活做不完,在大集體哪活人們活的窮開心,小時候的我們更是吃糧不管閒事,不操窮富的心,玩的瞎開心,過大年還穿不上一件新衣服,。唉,想起哪時候真可憐,看看現在啥都好了,一有百有,穿的穿不完,吃的吃不完,就是錢不多吧也夠花,公家還給補貼錢,到六十歲還給養老錢,現在辛福的都在天堂上活的了,證策好了,一切的一切都好了,證策好切我們五0六0人都老的不行了,都快日落西山的時候了。八九點鐘太陽的年輕人們享受吧,


快樂老家106955676


過年在中國是很傳統的節日,也是很盛大的重要節日。

首先給孩子講一講關於年的小故事,讓孩子知道年是怎麼來的。我家孩子現在可以自己說出是因為有種怪獸叫年,總是會下山攻擊人類,有一次一戶人家在燒火嚇跑了怪獸年,從此人們知道年的怪獸害怕紅色害怕火,從那之後年的氛圍就越來越濃了,並且一直延續至今。

其次我們會帶著孩子一起去逛城隍廟,讓孩子親身體驗到身邊的年味。

第三我們會帶著孩子吃傳統的美食,用我們的話說就是媽媽的味道,家的味道,孩子便會明白,過年要家人團聚,團團圓圓。

第四就是每年會給孩子壓歲錢,告訴孩子過年了漲一歲了。

最後祝您能帶著孩子每年都能過個幸福年、團圓年!2020鼠你最棒


我是80後寶媽


紅紅火火過大年嘍!這天孩子們都從四面八方趕回過年來了

由於父母年邁,腿腳不利索。

媽媽:老大你去買米買面,順便把油鹽買回來?

老二你去買醬醋,水果蔬菜買回來!

老三你把肉和骨頭買回來!

三個孩子都分配了任務,高高興興的各自領旨做事去了,家裡只剩下老兩口。

老頭說,老伴呀!你說咱們三個孩子中那個最孝順?

老伴笑咪咪斜了他一眼,說:你個死老頭子,都一樣唄,全都孝順...這還用說嗎?

老頭詭秘地笑著一搖手,說:好!...一連說了幾個好字

一兩個小時後陸續孩子們回來了,手裡大包小包的提著東西,應有盡有真的是置買年貨的,毫不虛假。

只剩下老三還沒回來,眼看快中午了。

老頭說,老伴我去看看三兒子,他買東西多了拿不動。

二話不說,大步走了出去,終於找見了老三,是在一個超市全是買的熟食,正在吃肉,還每一塊咬一口。

老爸傻了眼,說,你,你怎麼這樣?

三兒呵呵的笑了,“老爸,你來了”

老頭並沒有生氣,只是說,孩子你餓了?

“我不餓,我是嚐嚐那個好吃在給你們買回去”老頭啞巴了,半晌說不出話來,只是一行熱淚瞬時流了下來

雙手扶住兒子的肩膀,“兒子,老爸對不起你,誤認你是在偷吃東西,爸爸錯怪你了,你真是個好兒子呀!”便說話父子倆挽手而回

敬請+關注



用戶金佔石開13148899


古人有句老套話,人生在於折騰,多一點儀式感,多一些幸福感。

拿出過情人節制造浪漫的勁頭來吧,給孩子兒時的年味,一點也不難。

小時候,最期待的就是過年。

每年,從臘八開始,空氣中就瀰漫著過年的氣味,每家每戶煮著臘八粥、準備臘八蒜,外公外婆家的房樑上也開始掛上臘魚、臘肉,年味隔著大門都擋不住。

可是現在,年味,似乎越來越淡了。

看著孩子們沒有充分體驗過春節那些充滿儀式感的活動,感受過那些傳統的民間習俗,感受不到我們兒時的那種期待和快樂,真的覺得好遺憾。

細想一下,兒時的年味,其實就藏在那些被我們忽略的一個個小小習俗裡:貼春聯、剪窗花、放鞭炮、貼福字、發紅包……

也體現在每一個民俗故事裡,更體現在每一件需要我們費心費力完成的小事上。

今年,我打算跟孩子好好說說過年習俗,籌備籌備,帶孩子過一個年味兒十足的春節。

從幾號說起呢?就從二十八說起吧~

二十八,準備過年!

民間傳說和習俗:

傳說,在很遠很遠的東海,有一座度朔山,山上有一棵大桃樹,大桃樹下有一個鬼國。

每天,太陽西沉的時候,鬼國裡的大鬼和小鬼就會成群結伴地去人間遊蕩,直到第二天金雞鳴叫才肯回家。

好鬼只是在人間找些好吃的好玩的,可是壞鬼卻總是喜歡做壞事。

這麼一來,不知不覺中,很多人變得貪財 、愛生氣,喜歡說別人的壞話。

玉皇大帝生氣極了,於是,派出了天庭最勇猛的神將,神荼和鬱壘兩兄弟下凡去制服那些壞鬼。

自從他們鎮守鬼門後,度朔山的壞鬼越來越少,人間終於變得平靜安寧了。

所以後來,人們就用桃木板刻成神荼和鬱壘的樣子,二十八這天掛在門口,用來驅走妖魔鬼怪,保佑家宅平安。

神荼和鬱壘就這樣變成門神啦!

帶娃這樣做:

古時候,大家都用桃木來辟邪,後來就演變為貼年畫、春聯了。

有些地方風俗是“二十八,貼花花”。有些地方風俗是“三十,貼對子”。

不管是哪一天,一定要和孩子貼貼年畫、春聯、窗花。如果咱們是三十貼,就可以在這天把這些都準備好。

如果孩子學過毛筆字,會剪紙,還可以跟孩子一起寫寫春聯,剪剪窗花。

把家裡打扮得紅紅火火之餘,告訴孩子一些小知識,比如,如何分辨上聯和下聯,福字為什麼要倒著貼等。

當然啦,這天除了可以把春聯、門神、窗花準備好外,還可以打糕蒸饃,準備好麵粉,工具,跟孩子一起來一場廚藝比拼,也是非常有年味的事。

二十九,去打酒

民間傳說和習俗:

二十九,俗稱小除夕,這天,家置酒宴,人們往來拜訪,也叫“別歲”。焚香於戶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才能燒完。

除了家置酒宴外,還要上墳請祖,很多地方都是在這天早上請祖的。

帶娃這樣做:

年謠稱:“臘月二十九,上墳請祖上大供”。

很多地方的人都是在二十九日早上請祖的,不過,也有些地方是在三十那天請祖。

很多孩子都很討厭祭拜事宜,不管咱在哪天請祖,我們要耐心跟他們介紹這個習俗,帶著孩子去祖墳祭拜祭拜,講講長輩們的故事。

這是一個給孩子滲透孝道、“尊老敬老”傳統美德的好時機。

三十兒,晚上熬一宿

民間傳說和習俗:

相傳,古時侯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尖角,兇猛異常,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爬上岸來吞食牲畜、傷害人命。

因此每到除夕,村村寨寨的人們都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傷害。

有一年除夕,鄉親們都忙著收拾東西逃往深山,這時候村東頭來了一個白髮老人,他對一個老婆婆說,只要讓他在她家住一晚,他就能將”年”獸驅走。大家都不相信。

可誰知,當”年”獸像往年一樣準備闖進村肆虐的時候,白髮老人真的把”年”獸趕走了。

原來,”年”獸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白髮老人放了個爆竹,就把“年”獸嚇得屁股尿流,跑了。

於是,每年的除夕,家家都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燈火通明,守更待歲。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了我們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過年”。

帶娃這樣做:

除夕這天,是年味最濃的一天,一家人團團圓圓在一起,吃年夜飯,嘮嗑,守歲,非常熱鬧。

平時不到9點就要睡覺的孩子非常喜歡這一天,因為,他們終於可以任性撒歡到初一凌晨,放煙花、吃餃子、拿壓歲錢啦!

早上,我們可以帶孩子一起準備年夜飯,去列祖列宗墳上燒紙、放鞭炮,邀請他們回家過年。

晚上,邊吃年夜飯邊看春節聯歡晚會,等到十二點,帶著孩子放煙花,吃餃子。

關於吃餃子,有一個非常有趣的遊戲,既充滿年味,也能討個吉利。

當第一個人吃到夾帶硬幣餃子的時候,就高喊一聲:“錢!”其他人就呼應:“好,來年有錢花!”當有人吃到糖餡的時候,說上一聲:“甜!”其他人都說:“好,來年有甜頭!”

每年這個環節,我們家都玩得不亦樂乎。

吃完餃子後,就開始包紅包了,如果孩子還在玩,就當面給,如果孩子睡著了,就可以悄悄地把紅包壓在枕頭下,“壓歲”、“壓歲”。寓意著沒有災禍,平安幸福。

大年初一,串門走親戚

民間傳說和習俗:

傳說,在高山上有一個山洞,山洞裡住了一隻小妖,這隻小妖身體黑黑的,手白白的,人們叫他——祟。

每年的大年三十,祟就會偷偷溜下山,到村子裡嚇唬人。

祟會偷偷潛入小孩子的房間,用手在熟睡的孩子頭上摸三下,被摸了頭的孩子會嚎啕大哭,怎麼哄也哄不好。

而且,被嚇壞了的孩子第二天就會開始發燒,整天睡覺說夢話。就算不發燒了,也會變得痴痴呆呆的。

村民們都嚇壞了,可是拿祟一點辦法都沒有。

又到一年的大年三十晚上,有一戶人家,他們特別害怕祟來害自己的孩子,於是就想盡法子陪孩子玩,不讓孩子睡覺。

實在不知道玩什麼了,就給孩子八枚銅錢還有一張紅紙,讓孩子拆了又包,包了又拆。可是,孩子玩累了,還是睡著了。

不過夫妻倆可不敢閤眼。突然,一陣怪風吹來,祟真的來了,只見祟來到孩子床邊,剛想伸出手,孩子枕邊就迸發出一道道亮光,把祟嚇得連忙逃跑了。

第二天,大年初一,夫妻倆把這個事告訴了村民。於是,每年這個時候,大家都會用紅紙包上八枚銅錢交給孩子,放在枕邊,“壓祟”。

從此,祟就再也不敢來傷害小孩子了。

帶娃這樣做:

初一這天,大家都圖個好兆頭,一大早,我們可以放個爆竹,來個開門紅。

然後帶著孩子去廟裡燒香拜佛,求菩薩保家人平安。拜完菩薩後,就帶著孩子去親戚家拜年嘍!

晚輩給長輩拜年,長輩給晚輩壓歲錢,壓住邪祟。

說起壓歲錢,它絕對是年味回憶中最濃墨重彩的一筆了,小時候,每年最期待的就是給長輩拜年,拿壓歲錢,為此,還學了不少吉利話!

因為是一年之始,很多人都把它看作是新一年運程的兆示期,所以,“禁忌”特別多。在我們去拜年之前,一定要多跟孩子說說這些禁忌和拜節禮,教他們多說些吉利話。

大年初二,媳婦回孃家

民間傳說和習俗:

關於這一天,也有一個非常好玩的民間故事,叫《傻女婿拜年》。

從前有一個傻憨的年輕人,娶了一個貌美的女孩做太太,初二這天,正是女兒女婿回孃家拜年的日子。

因為家裡還有些活沒幹完,所以,傻女婿的太太準備了面線,布匹,鴨子三樣禮物,讓傻女婿先回孃家,出門前,還千叮嚀萬囑咐,東西千萬不要丟了,路上多學點吉利話。

可是,誰知,傻女婿一路上不僅丟了鴨子,弄壞了面線,送走了布匹,最後兩手空空,還學了幾句“不吉利”的話:

綠蒼蠅,吃糞屁,看我看,就爬起。

新竹籬,舊竹籬,將將就就用一時。

東邊河,西邊河,流水相通,水色不同。

本以為沒了禮物,去岳父家會很尷尬,可誰知,太太不放心,把家裡事料理好,提前趕來了,還備了一份禮。

吃飯的時候,親戚故意怠慢他,給他添最差的碗筷,最次的酒,沒想到,這三句話竟然也派上了用場,讓大家不再敢嘲笑他,怠慢他了。

就這樣,他順順利利把飯吃完,給岳父岳母拜了個吉祥年。

帶娃這樣做:

這天,我們可以給孩子講講傻女婿拜年的故事,帶著他們去給外公外婆拜年!

大年初三,老鼠嫁女兒

民間傳說和習俗:傳統習俗中,正月初三被認為是老鼠嫁女兒的日子,所以到了晚上要早早休息,不能打擾到老鼠嫁女兒。

老鼠大有“誰不讓我過好這一天,我讓誰難受一整年”的味道,如果驚擾了老鼠嫁女兒,老鼠就要禍害這一家。

帶娃這樣做:

這天,除了走親訪友外,可以跟孩子說說《老鼠嫁女兒》的故事。

大年初四,迎灶神

民間傳說和習俗:年前送了灶神昇天,正月初四就要迎灶神下凡啦。

而且據說,初四這天,灶王爺這天要來查戶口,所以家家戶戶都要守在家裡,準備豐富的果品,焚香點燭並施放鞭炮,以示恭迎。

帶娃這樣做:

這天,我們可以帶著孩子把三牲、水果、酒菜備齊全,把家裡的門窗都打開,焚香點燭燒金衣。

還可以帶著孩子把這幾天剩下的飯菜合在一起,打掃年貨。在家裡打掃下衛生,把去年的舊衣服,不能用了的東西清理出來,準備“扔窮”。

大年初五,迎接財神

民間傳說和習俗:大年初五是迎接財神的日子。

古時候,接財神要供奉羊頭和鯉魚,羊頭代表“吉祥”,鯉魚的“魚”與“餘”諧音,討個吉利。人們深信只要能夠得到財神顯靈,便可發財致富。

帶娃這樣做:

新的一年,當老闆的都圖個吉利,非常重視這一天。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店鋪,在初四這天就開始準備了。

到正月初五零時零分,打開大門和窗戶,燃香放爆竹,點菸花,迎接財神。接過財神,大家還要吃路頭酒,吃到天亮。

雖然家裡儀式沒有那麼隆重,但是,這天,我們也可以帶孩子準備好供品,把財神爺接到家裡,進行拜祭。

正月初六——初十四

正月初六到初十四這段時間,基本上就是帶著孩子各種串門走親戚了。不過,也有一些非常意思的故事,我們可以講給孩子聽。

比如,初九,在玉皇大帝誕辰的這天,給孩子講《十二生肖》的故事。

初十四的時候,準備些做燈籠的材料,帶著孩子做做燈籠,或者為孩子買一個燈籠,為元宵節做準備。

另外,還可以跟孩子一起收集一些燈謎,元宵節的時候好跟好朋友一起玩猜燈謎遊戲。

正月十五 元宵節

民間傳說和習俗:傳說,漢武帝有一個寵臣叫東方朔,有一年冬天,東方朔到御花園去給武帝折梅花。

剛進園門,就發現有個宮女淚流滿面準備投井。

這個宮女名叫元宵,自從她進宮後,就再也沒有和家人見過面,每年臘盡春來的時候,特別想念家人,覺得不能在雙親跟前盡孝,不如一死了之。

東方朔聽了她的遭遇,向她保證,一定設法讓她和家人團聚。

他想出了一個法子,給百姓占卜,每個人所佔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籤語。

這下,大家就都恐慌了,不過,東方朔給了他們一張從火神君那抄錄的偈語,說:“可以讓當今天子想想辦法。”

偈語是這樣的:長安在劫,火焚帝闕,十五天火,焰紅宵夜。

漢武帝看了後,連忙請來東方朔出謀劃策。

東方朔說:“聽說火神君最愛吃湯圓,十五晚上可讓元宵做好湯圓,萬歲焚香上供,傳令京都家家都做湯圓,一齊敬奉火神君。”

“讓所有的子民在十五晚上掛燈,進城觀燈,滿城點鞭炮、放煙火,好像滿城大火,這樣就可以瞞過玉帝了。 ”

就這樣,元宵在這天跟家人團聚了,而且,這一夜,長安城平安無事。

漢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後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湯圓、掛燈籠放煙火。

這就是元宵節的來歷。

帶娃這樣做:

這一天,通常也快要開學了,可以趁著這個過年勁兒,再帶孩子好好感受把年味兒。

我們可以提前準備好一包元宵粉,買點豆沙餡,芝麻餡之類的,帶孩子包湯圓。

晚上,上街看舞龍耍獅,猜燈謎,扭秧歌,如果有興致,可以帶孩子售賣燈籠,不僅可以感受節日氣氛,還能體會下做生意的樂趣。

上面,我把我能找到的故事,想到的習俗都整理出來了,不過,每個地方的習俗不一樣,大家還是要根據家鄉的習俗帶孩子感受年味兒~

希望,年味兒年年都有,這些傳統的民間故事,習俗,也能一代一代地傳承下去。

最後,祝大家鼠年吉祥!



xiaoxiao生活妙招


如何和孩子過個有年味的春節?都說現在過年不像過去那麼令人期待了,過年很無聊好沒年味,有的人都不看春節聯歡晚會,但是想要自己的孩子過一個有年味的春節,寶媽該怎麼做呢?

小時候特別期盼過年!雖然那時吃的用的遠不如現在好,卻感覺年味十足!年味中究竟有哪些味道?細細回味記憶中的新年,原來有這些味道:期盼過年時心裡一絲絲的甜味,濃濃的飯香味,家人們圍坐在一起暖暖的人情味,還有和小朋友一起放花炮後刺鼻的火藥味!隨著我們逐漸長大成人,感覺年味淡了很多。新衣服隨時可以買,也有很多機會吃到美味可口的食物。過年在我們心中僅僅變成了一個普通的小長假,自己也再沒有心境去營造一種儀式感,體會別樣的味道!

但是當我有了孩子之後,希望他也能如我小時候一樣,對新年滿心期待。只要我們多花些心思,帶領孩子有儀式感的做好每一件事情,新年就會變得味道十足。過年能和孩子一起完成的事情有很多,我們一起來試試吧!

1:新年講究一個辭舊迎新,家家戶戶都會在年前給家中進行一個大清理。但是大掃除不要只有家中的大人去完成,要帶著孩子一起去做

2:買年貨也是節前一項十分重要的任務。列個購物清單,然後帶著老人孩子一起去購置年貨。孩子享受這樣的過程,大人也非常喜歡這種感覺。可以買對聯,窗花,大紅燈籠🏮

3:買些鮮花💐花卉市場上常見的春節花卉,有紅掌、紅鳳梨、蝴蝶蘭,還有大盆大盆的金桔,看上去清新又喜慶。

新年馬上要來臨了,大家現在可以帶著孩子做做規劃,新年過得年味十足!





寶媽愛寶貝77


作為父母,讓小朋友嚐到年味,方法就是製造家庭傳統制造儀式感,就是要幹很多過年才做的事,讓過年與其他日子不一樣。

營造儀式感,並不複雜,也不費太多錢,只需要一點用心,就能為孩子營造出有色彩的新年。比如:

從小年開始,讓孩子參加過年的流程,給孩子講過年的風俗和故事,講大人小時候過年的故事。

一家人一起努力打掃衛生,孩子小也沒關係,幹他力所能及的就行,關鍵是一家人共同完成。

帶孩子一起寫對聯,讓孩子自己選擇對聯的內容,寫好後一家人一起貼對聯。字不是很好看也無所謂,只要認真寫就行,關鍵是孩子參與和家長的講解。大部分家庭是選購對聯的,選購的過程也讓孩子全程參與。

帶孩子一起剪福字,也可以畫年畫,可以做很多個,門上窗上牆上都可以貼上,在家中營造出過年的氛圍。講福字的故事,講為什麼要倒著貼,邊做邊講。或者讓孩子看倒著的福字,引導孩子說出“福倒了“三個字。

每年吃團年飯,都拍一張全家福,把照片保存好。

條件允許的,每年除夕夜帶孩子放煙花,沒有孩子能抵抗煙花那“怒放的生命“。如果孩子小或者是女孩子要多選購煙花少選購炮仗。

大年初一問問孩子:過去一年最開心的事是什麼?新的一年的心願是什麼?記錄下來。

大年初一都給孩子量一量身高、體重和腳長,記錄下來。

每年大年初一都帶孩子去附近爬山登高,有條件的爬長城也行,只要積極向上即可。一定要早起:一是讓孩子早起,讓孩子體會到儀式感,二是大年初一景點人都很多,去晚了堵車會很嚴重。

這些簡單的儀式活動只是拋磚引玉,每個家庭情況不同,可以選擇不同的儀式。但既然是儀式,一旦選擇了,就要慎重對待,就要每年堅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