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那麼多中外投資者願意到蘇州投資置業?

包氏勞保


蘇州今天的成績來自不斷對於科技的扶持和重視

第一、蘇州對於科技投入佔據公共預算的比例一直處於全國前列。以2018年的數據為例,蘇州全市財政性科技投入152億元,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7.8%;而全國的平均比例在2.1%左右,這足夠說明蘇州對於科技研究的支持力度是屬於全國前列的。

第二、良好的商業環境是吸引投資者的另一個原因。圖上所示是2018年福布斯商業城市排名,可以看到在前十名中蘇州是唯一一個以地級市身份入圍的城市(其他都是省會、直轄市或者計劃單列市),這點無疑說明了蘇州商業環境是多麼的優秀。你要知道,對於大多數投資者來說良好的投資環境才是首要考慮因素,這也從側面反映了蘇州地方管理者信用足夠。

第三、千萬級別的常住人口,GDP達到1.85萬億,使得大多數投資者有足夠的想象空間和利潤空間。2018年底,蘇州全市常住人口1072.17萬人,可以說是江蘇省唯一一個常住人口達到千萬的城市。擁有千萬人口,1.85萬億元的GDP總量,有錢又有人消費哪個投資者不來?

蘇州的這種發展模式值得很多中西部城市學習

第一、戀鄉情結每個中國人都有,但是僅僅依靠鄉土情結髮展本地經濟是不足夠的。經常看到有些地方以親情牌等手段來進行招商引資,確實這是一種方法,但是歸根結底地方經濟和產業要發展僅僅依靠這張牌是不足夠的。還是需要努力打造自身的商業環境,投資者見多了很多地方言而無信的情況,新官不理舊賬的事情太多了。作為商人來說,故土情節固然重要但是盈利還是第一位的,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江浙小老闆不敢回老家發展投資的主要原因(因為環境不合適)。

第二、城市發展未來的核心競爭力是產業,而產業的核心還是技術。就像上面講的一樣很少有城市對科技投入佔據公共預算的比例超過5%的,而蘇州這樣的7.8%的比例更是少之又少。科技投入雖然是成效最慢的但是效果一旦形成那麼未來的價值是巨大的。中西部的很多省會城市在這方面必須得捨得下功夫,這點必須牢記。

綜上,城市發展尤其是對於投資者來說盈利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商業環境是否優秀,持續不斷的盈利才是最佳選擇。蘇州無疑是為數不多的符合條件的城市之一,說白了營商環境要遠遠大於一切,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城市吸引不來投資者的主要原因。各位覺得呢?歡迎關心城市發展的朋友積極留言、點贊、關注、轉評哦。


勇談房產壹貳叄


蘇州受投資者青睞的真正原因

蘇州之所以深受各國各地那麼多投資者青睞,其核心在於其一直在持續建設"四個名城"。所謂"四個名城":1⃣️現代產業名城(國際競爭力);2⃣️創新創業名城(開放包容);3⃣️美麗宜居名城(富裕文明);4⃣️歷史文化名城(古今輝映)。

2017年9月18日,江蘇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專題研究蘇州市工作。會議指出,蘇州市要建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名城,開放包容的創新創業名城,富裕文明的美麗宜居名城,古今輝映的歷史文化名城。這是"四個名城"的正式來源。目前,蘇州應該說已經達到"四個名城"的初步標準!

總之,蘇州,是一個能文能武、低調安適、古典創新的國際化歷史名城。這裡,水多,人眾,財旺,業興,才子佳人還多。一個誕生過《孫子兵法》的名城!不論求學定居,還是投資興業,蘇州均堪稱世界範圍內性價比超高的重點城市之一!











雙魚商業評論


這裡應該把投資和置業分開。投資是投資實業賺錢,置業主要是買房子。

蘇州外資企業很多,很多人認為主要是因為靠近上海。固然有這個因素,但是也不盡然。分析下來,應該是有這幾個因素:1、地理位置優越,靠近上海是很大的優勢,上海是世界五百強在中國的大本營,主要是總部(銷售、研發等),工廠設立在上海附近有助於管理。2、蘇州及周邊的長三角地區工業發達,產業鏈配套完整,有利於發展製造業。3、包括蘇州在內的江南地帶,人傑地靈、物華天寶,是很多臺商欣賞和喜歡的地方。4、也是最核心的一點,是蘇州政府對發展地方經濟的正確指導方針,就是築巢引鳳,在招商引資方面具有獨到的成功道路。

至於買房置業,主要是兩方面的原因。一個是蘇州外來人口比例過大(超過本地人口),外地人希望定居,所以購房安家。另一個是上海的影響,蘇州與上海的房價差距太大,吸引了大量上海人在蘇州投資購房。


小旋風柴進2


最近,一則城市排名表在全國掀起千層浪。成都100%控股的第一財經,估計跟江蘇有chou,我身為一個視寧蘇為競爭對手的杭州人都看不下去了!按照第一財經的全國城市排名,成都武漢西安都完bao江蘇13個市了。尤其是人均月薪三四千、gdp只和合肥相當的西安市,排名也是超過江蘇任何一個城市的。江蘇援建中西部出力很大,最後落得全省13市被成都武漢西安完bao的下場。今後江蘇拿什麼吸引人才呢?

事實上,成都武漢以數倍於東部各大城市的人口、集中全省的資源比總量超過了東部大多數城市,如同中國比總量超過了世界上除美國之外任何一個國家一樣的道理。

當然了,被各大規劃繞開、老齡化最嚴重、人口流入接近0的江蘇,大概率走下坡路!

[人口危機] 已公佈的數據顯示:2018年1-6月,江蘇省共出生38.3萬個嬰兒,比前一年同期減少5.6萬個,減少12.8%!新出生人口持續減少,人口拐點不經意間已到來。

以下重要規劃全部繞開江蘇:

9個國家中心城市: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廣州,成都,武漢,鄭州,西安。

11個自貿區:上海,廣東,天津,福建,遼寧,浙江,河南,湖北,重慶,四川,陝西。

5個左右的自由貿易港(自貿區升級版):上海已初步成型,另外天津、陝西、浙江、廈門正在積極申報。

6個經濟特區:深圳,珠海,汕頭,廈門,海南島,雄安。

5個計劃單列市:大連,青島,寧波,廈門,深圳。

3個國家科學中心城市:北京、上海、合肥。

3個“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超大城市):上海、武漢、重慶。

10個"一帶一路"節點城市:西安、蘭州、西寧、重慶、成都、鄭州、武漢、長沙、南昌、合肥。

東部3個經濟強省。山東省:濟南青島2座副省級城市;浙江省:杭州寧波2座副省級城市;江蘇省:僅南京1座副省級城市(2019年1月9日,濟南合併地級萊蕪市,致使江蘇唯一的副省級城市,淪為全國省會首位度倒數第一。今後,它必將與江蘇貌合神離,心向安徽,導致江蘇只能依靠剩餘12個不入流的普通地級市參與全國頂尖城市競爭)。

當前,各大城市人口掠奪戰已經打響,在老齡化嚴重的今天,人口決定了發展。江蘇人口形勢日益嚴峻,究其原因:一是群山無峰,沒有明星城市集聚不了資源,吸引不了外省人才,留不住本省人才;二是自宮式的中考、高考制度讓深受其苦的年輕人往外跑,也讓在江蘇發展的外省人不敢落戶。

2017年,濟南市一把手在山東兩會上極其悲憤的發言:山東經濟實力雄厚,但群山無峰,缺少一個帶動力強的核心城市。未來各省間的競爭,就是城市群的競爭,或者說是核心城市的競爭。鄭州不久前被確定為國家中心城市,對我們來說是個很大的刺激。分析周邊鄭州、合肥,還有遠一點的武漢、長沙、成都、貴陽,這些近年發展迅猛的城市,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所在省份舉全省之力發展,才鑄就了今天的輝煌。核心城市是集聚起來的,我們不集聚,就會被別的城市集聚;機遇是搶抓出來的,我們不去搶,別的城市就會去搶。

而江蘇13個市互不認同,成了國內首屈一指的大內鬥省,實質是互相制肘,誰也見不得對方好,在城市發展中內耗相當嚴重。未來的城市競爭中,江蘇註定更加被動。

幾年前,江蘇GDP總量差點一舉超越廣東,直到差距拉小至600餘億。後來廣東初步轉型成功,迎來現代發展“第二春”,再次發力拉開與江蘇差距。據悉,廣東經濟增長速度已經連續反超江蘇六個季度,將總量差距拉開至4000餘億,2018年差距更是擴大到5000億,令大眾反過來覺得江蘇怕是變成“江輸”。

江蘇老齡辦透露:30年後,江蘇不到3個人中就有1個老人,實際上按照現在幾乎外來人口0流入,本省平均結婚年齡達到34歲,普遍不肯生二胎的現狀,老齡化問題只會比預測更嚴重更提前,到時很可能滿省皆是白髮人。

再看“平均主義”發展模式,僅憑江蘇一省之力,且正在被各大規劃繞開的情況下,十年後,最大的可能是均衡發展成13個三線城市,隨之人口外流進一步加劇,繼續退化成13個四線城市。

年輕人,畢業後的首選城市很重要,一次的選擇很可能就是一生,一定要慎重!當前是城市格局大變動的時代,已經錯過了北上廣深,千萬不要再錯過目前有政策、有定位、有地位,未來必將在國家支持下晉升一線的新貴城市。

以下各圖,是官方的、真實的、有據可查的數據,可以佐證我的觀點。如果江蘇人確實看不到希望,不如來杭州落戶定居。











浙A太牛cool


開發商騙人的 嘉興的性價比在長三角最高 生活成本低 所以上海的養老人群規模最大


我是真的喜歡你了改革


很多是炒作和假象,全國工業普及到每個角落,交通帶來了四通發達,農村置業增值空間受到了很多的侷限,人是喜歡群居的動物,農村比較分散。不過群居群體往城市也是一個過程,幾十年後這類群體可能又反流農村 的可能事物都是在轉化。


[不爭]


南北交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