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級別球隊大量退出,中國足球金字塔崩塌,是危機也是機遇

日前,中國足協在官網公示了中甲中乙工資獎金確認表,上海申鑫、吉林百嘉等9支球隊未能按時提交工資獎金確認表,意味著他們將退出中國職業足壇。

低級別球隊大量退出,中國足球金字塔崩塌,是危機也是機遇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事實上在中國足球職業史上,俱樂部變更投資人或者撤資解散早已司空見慣,當年大連萬達的解散更是一石激起千層浪。

但同時有多達9支球隊一起退出中國職業聯賽,實屬罕見。

低級別球隊大量退出,中國足球金字塔崩塌,是危機也是機遇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而且實際情況可能還要更加糟糕。遼寧宏運雖然提交了工資獎金確認表,但他們被遼足球員舉報涉嫌造假;內蒙古中優、湖南湘濤、山西信都等球隊也長期深陷財政危機,前途未卜。

諷刺的是,中國足協為了搭建職業聯賽金字塔,對中超中甲中乙制定了擴軍計劃。其中中乙聯賽已經在2019擴軍至32支,中甲聯賽計劃在2020擴軍至18支球隊。

低級別球隊大量退出,中國足球金字塔崩塌,是危機也是機遇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而現實往往是打臉的,低級別球隊的大規模解散讓聯賽擴軍成了笑話。

其實在2019賽季,就有多支球隊陷入財政危機,幾乎每個月都能看到球員遭遇欠薪、公開討薪的新聞。

低級別球隊大量退出,中國足球金字塔崩塌,是危機也是機遇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這些球隊的投資人多以民營企業為主,他們或憑著對足球的熱愛和足球職業化的熱情,一擲千金;或將足球作為“籌碼”,以求為自己換取其他方面的利益。

但中甲中乙比不上中超,他們也不像恆大上港國安,缺乏關注度和影響力,商業開發很難兌現,甚至連比賽轉播都沒法保證,入不敷出。

低級別球隊大量退出,中國足球金字塔崩塌,是危機也是機遇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2017年,廣東華南虎衝甲成功,現場發放了百萬現金作為獎勵。圖片甚至一度流到了外國網站上,引發了熱烈討論。但2年多之後,華南虎就因為欠薪與轉讓問題,黯然退出中國足壇。

低級別球隊大量退出,中國足球金字塔崩塌,是危機也是機遇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而更深層次原因,則是職業聯賽不健康的發展,導致中國足球市場泡沫不斷膨脹。

現在,一支球隊投入5000萬元才能留在中甲,而他們從聯賽拿到的分紅僅僅才40萬元,滄海一粟。而十年前,5000萬可以養活一支中超球隊。

低級別球隊大量退出,中國足球金字塔崩塌,是危機也是機遇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即使是中超球隊,也處於全民賠錢的狀態,而且不是一般的賠錢,是血虧。

所謂的平民球隊河南建業,按老闆的說法,一年要虧10億,就算帶有誇張成分,打個對摺,一年也要虧5億,放在歐洲五大聯賽也是鉅額虧損。

低級別球隊大量退出,中國足球金字塔崩塌,是危機也是機遇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如此巨大的財政壓力,如此不職業的職業聯賽,有哪些球隊可以長年承受?更何況今年過後,一些企業能否生存還是個問題。

現在,就算足協已經意識到問題所在,採取限薪、工資帽等措施緩解球隊的壓力,但積弊難返,中國足壇的泡沫在未來一段時間還將持續存在。

低級別球隊大量退出,中國足球金字塔崩塌,是危機也是機遇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但這是危機也是機遇!

如果在陣痛過後,足球管理部門能夠篩除一批不滿足條件的投資人,將中超俱樂部的梯隊放入低級別聯賽,完善青訓補償機制,提升低級聯賽的人才培養功能,這或許會是中國足球的可行之路。

低級別球隊大量退出,中國足球金字塔崩塌,是危機也是機遇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