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做法屬於幼兒園小學化的現象?

百姓茶館話人生


其實國家對於幼兒園教授的知識內容有明確的規定和文件,比如《幼兒園發展指導綱要》等是禁止教授小學內容的。但是現在很多家長對於幼兒入小學學習存在焦慮,擔心孩子不能很好的適應小學生活和知識的學習,所以會提前要求學習或者是報班補課,其實大可不必。

常見的現象就是:

幼兒園提前學習小學的拼音和算術,還有的提前開設一些有關數學的興趣班,百以內甚至千以內的計算都掌握的很不錯,但是此時幼兒階段老師的授課的方式和入小學時老師的教學方式有很大差別,等孩子入小學時孩子對於思維方式的調整還是有難度,所以到了小學成績並不會很明顯。

幼兒園提前讓孩子握筆寫字。我們也會看到一些園所,老師為了追求教學效果和迎合家長,會要求小班的孩子就開始有家庭作業,寫字或者是寫數字,這對於孩子來說是一個多大的挑戰啊,稚嫩的小手本該拿著畫筆盡情塗鴉的年齡,快快樂樂建構積木的年齡,卻用來做他力不能及的事情,可想孩子內心是多麼牴觸和無奈。

還有就是幼兒園活動單一,授課方式不靈活,教學時間過長,孩子坐不住,造成後期孩子注意力專注力差,也應該屬於。





張老師z123


幼兒園小學化在香港見慣不慣了。幾乎每個小朋友從半歲開始就開始親子班,兩歲開始進入幼兒園N班,三歲開始在放學後即參加各類補習班。幼兒園也會在每天放學後及週末舉辦各類補習,包括英文、普通話、數學、常識、跆拳道、非洲鼓、拉丁舞等等

回家後還要寫功課,非常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