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平庸的孩子怎麼辦?

大晴大晴傷心不愁


每個媽媽都期望可以生一個健康聰明活潑可愛的孩子,都期望自己的孩子特別完美,是人中龍鳳,可以出人頭地,光宗耀祖。現在不是有這樣一句話嗎,“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所以有條件的在懷孕期間就開始各種胎教,各種營養各種補,唯恐孩子生下來不夠白不夠聰明不夠漂亮。孩子一點點大,就要開始各種教程,最好可以拿到國際認證,說明自己培養的足夠優秀。幼兒園小學就不用說了,十八般武藝,來一遍過過場,各門輔導學習要跟上。唯恐比同班其他同學少學了一門。可是,家長們都忽略了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那就是孩子的長相身高智力大部分是靠遺傳的,所以後天更要注意孩子的學習習慣的培養。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有的孩子從小就特別拔尖,有的孩子就非常普通。有一句話特別扎心,但是非常實在,“到最後,我們都必須接受,我們的孩子終將平凡”。絕大多數的孩子,都是要過普通人的生活,做普通的工作。如果做父母的可以平常心,只要孩子健康,正常成長,可以有一技之長將來養活自己,善良孝順。不要跟別的特別優秀的孩子攀比,那不管是自己,還是你的孩子,心態和幸福感都會提升很多!





愛喝糖水的張小源


我也是二個孩子的媽媽,我的二個小孩(兒子13歲,女兒7歲)也十分平庸,想當初未生小孩時幻想以後小孩能持續我未完成的夢想(當畫家或音樂人),事與願違,我的二個小孩不管怎樣也不愛音樂,不愛唱歌,不愛畫畫,幾乎什麼愛好都沒有,而我自己愛好廣泛,我小時愛唱歌,畫畫,現在老了愛鑽研歷史,愛鑽研國家政事,總之非常愛看新聞,愛歷史,我多麼希望我兒子能受我影響,愛上歷史,我希望他能當歷史學家,最起碼歷史老師也行啊,可事實呢,任憑我怎麼向他講述歷史的趣事,他都不感興趣,甚至嫌我煩,老中途打斷我,說哦,知道了知道了,不要講了,我真的是一有空就講歷史奇談給他,可努力了,他仍不感興趣,學習成績也一般,我兒子真是平庸至極,女兒更是頭疼,不但什麼愛好都沒有,還成績差,三天二天被留學,沒辦法,接受現實吧!好在二個小孩長得不錯,現在的我只想兒女健康長大,平平淡淡,平平安安就知足了。最後附上我兒子和我女兒的照片,大家看看,二個小孩是不是平庸之輩?




莞漂娟子


題主你好,我是一個孕媽,現在孕29周了,也來回答一下你的問題。

在懷孕之前,我曾經擔心我生的孩子長得不好看怎麼辦?腦袋不夠聰明怎麼辦?我也沒有足夠的錢為他提供最好的教育條件,比如私立名校,出國留學之類的,還有如果他不聽話怎麼辦?不好好學習怎麼辦?等等。

等到真的懷孕了,才發現我的這些擔心都太遙遠了。16周去做唐篩,臨界風險,對於第一次懷孕的人來說簡直晴天霹靂,查遍了網上能查的各種資料,然後去做了無創DNA,四周才出結果,每個經歷過的人都知道這四周對於當父母的來說有多麼難熬,萬幸的是無創顯示低風險。

然而事情並沒有結束,到了24周去做大排畸,問題再次出現,彩超顯示胎兒心臟有些問題。我跟我老公當時都懵了,趕緊拿著報告單去找大夫,問了四五個專家,給出的建議都不一樣。最後遵循了省醫大夫的意見,到28周再做一次詳細的心臟彩超。

因為這次疫情,省醫是新冠肺炎省級定點醫院,一半病患都在那裡,我們思慮再三,決定先不檢查了。

到了現在,我不再擔心寶寶是否漂亮,是否聰明,是否喜歡學習,我只希望他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做一個普普通通卻快樂的人。

所以題主,平庸本身就是個很難準確定義的概念,每個孩子都是一個小天使,都有自己的優點,不要把家長的期冀強加到孩子頭上,做一個平凡的人,開開心心的活一輩子又有什麼不好的呢?



Paris小魚


說句打臉的話,曾以為自己能生出一個出類拔萃的孩子,而今看來那就是一笑話!

憑啥?自己就一愚人還指望基因突變?!

兒子學習怠懈不聽教訓常常苦口婆心的引導仍然我行我素 ,忍無可忍上去就是幾腳,他哇哇大哭後不情不願的敷衍已經成了惡性循環。

自己心力交瘁還把母子關係搞的一塌糊塗,臨了老公還埋汰我只會教書但不會教育自己的孩子!

想想為了讓自己心裡有所安慰,就去想想兒子的優點。你瞧,他不挑食,以目前的身高來看絕對“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他也沒有讓我去見班主任的機會,說明還是個好學生;[捂臉]他很少要零花錢,也算乖巧的啦![偷笑]

我的媽媽喲,這會兒愉悅的心情暴漲。[比心]

事實上不可否認,我們多部分人都是平庸之輩,絞盡腦汁為了後輩施出渾身解數教育他(她)們指引他(她)們無外乎就是希望不要步入我等後塵,想想曾經自己的父母不就是現在的我們嗎?[尬笑]

……………

孩子平庸就讓他平庸吧!書上不是說兒子的智商跟母親有關嗎?呵呵,看來我得抽自己幾個耳刮子,這個平庸的責任咱得擔!



章筱眉


“你有一個極其平庸的孩子。”不,我不能接受!我該怎麼辦?


問:家長是不很難接受自家孩子的平庸?

漢語中形容父母對孩子期望的成語很多: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光宗耀祖、出人頭地……

孩子無法成為父母的驕傲,於是:恨鐵不成鋼……

網上流行過的一個段子:

孩子因成績不好, 被家長罵笨鳥。

孩子不服氣地說:“世上笨鳥有三種,一種是先飛的,一種是嫌累不飛的。”

家長問:“那第三種呢?”

孩子說:“這種最討厭,自己飛不起來,就在窩裡下個蛋,要下一代使勁飛。”

其實,無論是先飛起來的“笨鳥”、嫌累不飛的鳥,還是努力過也沒高飛的鳥,無不希望下一代使勁飛。

可事實上——

無法成為父母引以為傲的佼佼者,是大多數人的宿命

1.

《很多深圳學子哭了:2019年深圳上高中最難!2019中考人數:深圳8.5萬,上海7.5萬,北京6.7萬》,一起來看看這組數據:

2019年中考人數:深圳8.5萬,上海7.5萬,北京6.7萬,上海、北京參考人數逐年下降,深圳今年參考人數狂增1.5萬。

深圳參考人數狂增,招生人數還略有下降,因此,2019深圳中考公立錄取率44.4%(北京85%以上),只有北京一半左右,340的深戶最低錄取線,391的非深戶錄取線......

深圳今年中考總平均分只增長3分,而錄取分卻增長10分甚至30-40分,去年上公立最低分為313分,今年狂飆至340分。

“普高生命線”下,近五成考生被擠出高中。無緣大學,對很多考生和家長而言都是巨大打擊。

2.

從受教育程度的角度看,2001年出生人口1700萬人,絕大多數人都能上初中;

1300萬到1400萬人能接受高中階段教育(包括普通高中和職業教育);

近800萬人可以獲得高等教育;

422萬人能考上普通本科;

近50萬人能考上985/211大學,其中考上985大學的大約有16萬人,到了C9高校,就只剩下3萬多人。

也就是說:

有17.6%的人口僅完成了義務教育。35.8%的人口會停留在高中/中專/職校的教育水平。能獲得高等教育的人口占總人口一半左右,但只有四分之一的人口可以獲得本科教育,其中21.9%是非985、211本科。

而位為國內高校金字塔尖的211、985、C9,僅有3%的人能啟及;其中985高校的本科教育,錄取率僅佔人口的1%。

意味著,一個孩子要考上985,他得打敗99%的同齡人,這是一個殘酷的數字。

一直都有“千軍萬馬過獨木橋”,“高考定終身”的說法。

而如今,“普高線”直接把家長們的焦慮期拉到小學階段,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很多家長自孩子進入小學起,就開始把目光盯向初中三甲、二類校、重點班等等。

家長:自己飛不起來,就在窩裡下個蛋,要下一代使勁飛。

家長群有媽媽感慨:“當年要是有現在輔導孩子的這份狠勁兒,清華大學都考上了,也不至於庸碌一生。”

雖是句玩笑,也正說明了這屆家長焦慮和期望。

這類家長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無緣高等教育,無論是庸碌艱辛,還是通過奮力拼搏在社會佔得一席之地,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願望:要將孩子送入另一個階層的人生。

閨蜜最近異常焦慮。她的工作非常忙,收入也不菲。先生收入一般,好處就是有大把時間可以陪孩子。她努力賺得錢來,給孩子報各種培訓班,先生負責接送和監督,分工明確有序。

女兒很爭氣,一直品學兼優,可意外的二胎,打破了原本的平衡。

為了照顧小女兒,不得不請爺爺奶奶來幫忙。可老人家愛看電視,也約束不了孩子。漸漸地,大女兒總是見縫插針地玩手機,果不其然,這次期末考成績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滑鐵盧。

昨天她跟我說:“私立三甲我已經放棄了,差距太大,但再怎麼說,也要拼進公立校的重點班,否則中考就危險了,基本上重點班的選拔在六年級寒假就確定了,留給我們的時間已經微乎其微……”

家長:先飛的“笨鳥”,給了孩子較高的起跑點,也給了孩子無盡的壓力

這類家長有著“階級滑落”的擔憂。

有個朋友畢業於211,她的先生是985,任職於國企高管,加上父輩本積累了較好經濟基礎,到她們這代,家境殷實。為了培養唯一的女兒出人頭地,她辭掉大公司財務經理的職務,全職陪讀。

這樣陣仗的付出,期望之高,目標之明確可想而知。

“如果沒有C9,最低要求也必須是985,否則孩子這輩子就只能註定平庸。”她說。

她有多強的控制慾,就有多焦慮!

這位媽媽的眼中關注的只有一件事:學習!學習!學習!

孩子一年級開始學奧數,參加盃賽;語數英基礎強化是日常。她認真研究過孩子的教材;找出各種歷屆題庫讓孩子刷題;孩子任何一次成績稍有下滑,都免不了被嚴厲訓斥甚至捱打;媽媽也能第一時間知道孩子的缺漏在哪裡,幫她及時補上。

這個孩子自小名列前茅,典型的“別人家的孩子”,即使如此,朋友說:“她專注力還是不夠,我恨不得在她的書桌上裝個攝像頭……”

最近她告訴我:“我只要一看到她拿起手機或ipad,我就按捺不住要抓狂的心,雖然我知道她有時候只是在學習。為了讓自己更不焦慮,我把她的網校課全停了,改成面授班,專門針對應試教育,強化學習。”

那麼,第3種鳥——

“嫌累不飛的鳥”,會不會對孩子放低要求?願意接受孩子的平庸呢?


申音VLOG


有一個平庸的孩子,必然有一對平庸的父母,父母是孩子的起跑線。

如果年輕的父母,受過高等教育,有優渥的經濟條件,有相當的社會地位,那麼孩子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他的起點是很多人的終點。

首先,他們會受到良好的教育,從出生就開始接受早期教育,0—3歲是早期教育的關鍵期和敏感期,有一些潛能得到了開發,比如音樂能力,運動能力,閱讀能力,社交能力,等等多元智能。為什麼有的人能夠成為音樂,舞蹈領域的大師,就因為在嬰幼兒事情,他的潛能得到了很好的激發,等到需要的時候,就可以很好的提取資源。

2—3歲是學習語言的敏感期和爆發期,你會發現孩子這個階段喜歡模仿大人說話,或者不停的問東問西,這是什麼,那是什麼,於是聰明的父母這個階段開始給孩子報外教英語課,學習純正的美式發音,孩子小,模仿能力強,同時發音器官未成型,發音腔調飽滿,就像學習母語一樣學習英語,通過2—3年的學習,掌握的單詞能夠達到小學三,四年級的水平,口語的發音,字正腔圓,最主要的是避免了啞巴英語,能夠脫口而出。

等待孩子5—6歲,手指的力度發育良好,爸爸媽媽開始給孩子報鋼琴班,美術班,舞蹈班,機器人班,這所有的興趣班,都花費不菲。

再大一點,每年帶孩子出國旅遊,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從小孩子見識不凡。

芸芸眾生,大家都很平庸,不必苛責孩子,每個孩子都是一顆花的種子,花期不同,有的花期長,有的花期短,也許有一天,你會發現孩子長成了一棵參天大樹。



錦瑟華年最芳菲


我相信,每一個孩子都是折翼的天使,既然是天使,就總有飛翔的那一天,而在那之前,父母需要做的是發掘孩子的天賦,讓孩子在屬於他的領域內修復翅膀,展翅翱翔。

與孩子共同成長是每一個父母的必修課

自家孩子從出生到發育的每一個階段都落後於閨蜜家寶寶,做媽媽的我嘴上說著個體差異,其實心裡萬分焦急。

其實大可不必,孩子在具備自主意識和正確明辨是非能力之前,他們的大多數舉止都是天性使然。

孩子思想一天天成熟,動作的目的性越來越強,如果此時,作為父母的我們安於現狀,只求平安度過每一個晚上,不理解孩子差異性需求,那麼,孩子天賦的泯滅將毋庸置疑。

外甥讀小學一年級時,展示出強大的繪畫天賦,電視裡面的動畫形象看過一遍,便可以根據記憶用畫筆形象的表達,當時,我建議表姐如果孩子不喜歡文化課,不妨把孩子往繪畫方向培養。

但表姐思想守舊,認為自己就是吃了沒有文化的苦,不能在下一代身上繼續,如今,孩子讀初中,成績一塌糊塗,一看書就睡覺,偶爾想拿起筆畫點什麼還得揹著媽媽,生怕被發現后辛苦完成的圖畫被撕掉。

這就是典型的父母不成長卻逼著孩子成長的反面案例。

教育孩子需要夫妻共同參與,缺一不可

第一次做父母,經驗不足很正常。但務必不要逃避,父母需要教會孩子的第一堂課就是主人翁意識,勇敢面對未知的或已知很難解決的問題。

經常看到很多家庭中,母親陪孩子寫作業,父親在一旁玩手機;在父親那裡,彷彿孩子的學習和自己無關。

不可否認,教育孩子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既然如此,作為丈夫難道不應該體諒妻子嗎?父親角色的長久缺失,給孩子帶來的直接影響是:男人就是爸爸這樣的,從不管家庭事務,從不理會孩子的需求。

  • 如果是男孩兒,他長大後很大概率會成為不負責任,好逸惡勞,和自己的父親一樣的男人;

  • 如果是女孩兒,就更糟糕了,會嚴重影響對配偶選擇的價值觀,因為她不知道好男人是什麼樣子;如此,婚後的生活可想而知,步母親的後塵。

所以,夫妻雙方應共同參與孩子的教育,面對問題,相互溝通,彼此理解,查閱書籍,在不斷摸索中總結出一套適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同時,夫妻雙方也得到了相應的成長。

沒有平庸的孩子,只有平庸的教育

如前所述,每一個孩子都是折翼的天使。正確的教育加持,孩子會重現天使的光芒;錯誤的教育捆綁,孩子必將泯然眾人。

  • 所以,平庸的孩子大概率歸咎於平庸的父母延續的平庸的教育模式。

《挑戰不可能》五歲神童400首唐詩儲備量;《詩詞大會》武亦舒,飽讀賢書,滿腹經綸......

他們的背後都因為有一對不斷逼著自己成長並用自己的成長引領孩子正確發展的父母。

如果你認為孩子資質平平,不妨用自己的耐心和孩子一起多接觸新鮮事物,讓孩子在玩樂中去創造、去發掘,玩索爾有得,一定要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每個孩子都是一顆需要正確澆灌的花苞,等待著綻放。


文怡暖身


首先,這個平庸的定義是什麼樣的?孩子的年齡多大,是孩子學習一般,不上進,沒有任何的興趣愛好還是怎麼樣?

孩子無論多大,有學習期,有成長期,如果孩子年齡小的話可以著重在興趣方面培養。如果他已經到了上大學期間,那建議散養式比較好,自己賺生活費養活自己,他總會有自己的辦法。

總之,平庸的孩子一般是因為從小被父母寵溺,沒有受過挫折,只有困難才會讓他成長,不要總是在父母的翅膀下。


鳳姐聊電影


你好,我是行者的吟唱。對於你的問題,我很是不解。不知道你從哪個方面來看出自己孩子平庸。

孩子是孩子的根本上是因為孩子只有簡單的是非觀,他們看不到問題後面的本質。而且孩子在形成自己三觀之前,更多的是模仿父母家人。他們所處的環境侷限了他們對社會的認知。你們天天平庸的要死,天天蘿蔔鹹菜的,你讓孩子如何不平庸,因為他接觸不到外面世界的精彩。

所以,孩子不平庸,只有平庸的父母。平庸的父母才會用自己達不到的要求去期望孩子達到,給孩子套上一副無形的思想枷鎖。

非常著名的作家、曾任臺灣文化部長的龍應臺,她在給兒子的信裡,認真地回答他,她作為父母,真正在乎的不是子女是否有成就,而是是否快樂。

是啊,我也是非常平凡的一個人,為什麼會要求孩子一定要比我更勝一籌?每一個時代,站上人群頂峰的都是那一小撥人,為什麼要用一些小概率事件來給自己和孩子找不痛快?

如果我們不是在跟別人比名比利,而只是在為自己找心靈安適之所在,那麼連“平庸”這個詞都不太有意義。“平庸”是跟別人比,心靈的安適是跟自己比。而很多家長正是在不知不覺之中套入了這麼一種生活怪圈,那就是別人家的孩子。這是對孩子極大的傷害。

我始終覺得,中國人的面子問題有兩點很扯淡:

一是把祖先的榮耀當初自己炫耀的資本;二就是,把孩子的成就,當成自己的成就。

曾在網上看過一句話:“一個人的最大需求是自我價值的實現,大多數人是通過別人的肯定,或者自我的腦補,才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只有偉人,堅持做自己想做的事,不經意間就實現了自我價值。”

把自己的虛榮心和成就感,嫁接給孩子來達成,這是懦夫的行為。

第二點,因為自己的平庸,才無法接受孩子的平庸。

不能接受孩子平庸的父母,很多時候是不能接受平庸的自己。他們依然將孩子視為自己的一個部分,作為自己生命的延續。

在這樣的心理機制下,不能接受孩子平庸的背後,其實還藏著圓夢心理和補償心理。

望子成龍,說白了,是父母把改變目前生活和階層的希望寄託在孩子身上。

說了這麼多,最終希望你能明白平庸是跟別人比較,而成功是跟著心靈的安適去走。我們誰都不知道孩子內心的安適是什麼,這需要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自我的探索和覺醒。

孩子身上永遠不缺乏美,只是缺少發現的眼睛。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2a90008bd07a100bb83\

行者的吟唱


作為一名幼兒老師,我來說說我的觀點,人生總要經歷三個階段,接受父母的平庸,接受自己的平庸,接受孩子的平庸。

首先我們要接受在我們眼裡如英雄般存在的父母是普通人,知道父母是普通人之後對自己還有隱隱的信心,但是大多數人都成為不了頂端的那部分人,於是慢慢接受自己是平庸的普通人,而生了孩子之後又把一些希望寄託在在孩子身上,觀察一段時間後,那種熟悉的感覺又來了,不得不承認,也許我的孩子就是個平凡的普通人。

如果你已經完成了前兩個階段,相信接受自己的孩子平庸也會容易得多,連你自己都是普通人,那孩子為什麼不能是普通人呢。

其實很多時候,家長都是被外在的環境所影響,如果大家的孩子都在不停地報課外班、興趣班,我的孩子不報會不會落後,會不會被排擠,那種焦慮反而激起了家長們“隨波逐流”的不接受。所以,怎麼接受?其實你應該先明白孩子是怎麼樣的,蒙特梭利所說的精神胚胎:嬰幼兒心理 發育是在其內部的一種本能力量的引領下而自我成長,這種力量就是“精神胚胎”。一個人擁有一個什麼樣的大腦,其實在出生那一刻就決定了。這個大腦也會按照自然的規律發育,形成一張相對穩定的神經網絡,也就決定了這個人會擁有什麼樣的精神生活。白話:父母或成人可以扭曲孩子,讓孩子成為一棵歪歪扭扭的樹,但不能決定孩子成為一棵楊樹還是柳樹。

家長最多隻是將本是楊樹的孩子修剪成柳樹,但孩子內心總是渴望成為他自己的樣子。所以說,後天的環境是輔助孩子成為他想成為的那個樣子,而你要做的是通過觀察發現他是什麼樣的,幫助他準備環境,成為最終他想成為的,這樣無論在精神或者身體的發展上,他都是自然、充實和快樂的。

不想接受平庸可能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不想讓孩子以後過得不好,平庸的人註定要面對生活的很多雞毛蒜皮,然而每個人面對生活同樣都有很多問題,不同的人對於挫折的承受能力和選擇是不同的,這跟從小生長的環境受到的教育有關,如果孩子從小就有獨立能力,那麼面對生活的困難,他不一定會過的不好,他面對困難是有經驗的,懂得如何尋求解決方案的。

所以從小培養好孩子的安全感,具有獨立能力,那麼長大以後面對困難和挫折,他也會有不錯的抗壓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以上配圖均來源網絡。

我是Elva,0-3歲蒙特梭利老師,邊工作,邊分享蒙氏育兒理念及方法,和家長、老師們一起解答育兒過程中的疑難困惑。喜歡我的內容歡迎點贊、評論、轉發和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