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我在一線|日照環衛工“急轉武漢”這筆捐款,讓人飆淚不忍收

新聞回顧:

捐一萬二扔下錢轉身就走,這位環衛工火了

這兩天,日照市東港區一環衛工大爺在派出所扔下一萬兩千元捐款和“急轉武漢”字條轉身就走的視頻火了。這位大爺找到了,他叫袁兆文,今年68歲。他說:“人家能豁出生命,咱不能做點貢獻嗎?我只是為武漢人民獻出一滴水的貢獻。”

1月31日上午,日照市東港公安分局西湖派出所戶籍員王小麗正在值班。一位老人推門進入屋內。王小麗問:“你好,有什麼事嗎?”

老人從口袋裡掏出一個紙包,用力地放到她跟前的桌子上,說:“看留言。”隨即,他轉身快速離開。

打開紙包,裡面是整整齊齊的一沓百元鈔票,還有一個紙條。紙條上寫著:“急轉武漢防控中心,為白衣天使加一點油,我的一點心意。東港環衛。”

這沓錢上的封條都還沒拆掉,她清點後發現,共有一萬兩千元。

聽!我在一線|日照環衛工“急轉武漢”這筆捐款,讓人飆淚不忍收

監控顯示,從老人推門進來到他離開派出所,只有短短的17秒。透過監控,可以看到,老人大約60多歲,身穿羽絨服,頭戴橘紅色帽子,戴著口罩。

派出所民警調取了室內和附近道路的監控,併到附近村子的檢查點進行核實,最終確認了老人的身份。

他叫袁兆文,今年68歲,家住日照市東港區西湖鎮袁家村。袁兆文在村裡從事環衛、保潔工作,隸屬於浙江鴻良環境工程有限公司日照分公司。

袁兆文不用手機,文化程度較低,主要從電視、大喇叭上獲取到疫情的信息。疫情中,最讓袁兆文震撼的是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的故事。這家醫院是當初最早集中收治不明肺炎患者的醫院,院長張定宇身患漸凍症,堅守一線,與病毒賽跑、與死神競速。

袁兆文告訴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古人說,國家有難,匹夫有責。我土話土說:人家能豁出生命,咱就不能做一點貢獻嗎?這是完全應該的。”

他說,從大年初一開始,他就成宿地睡不好覺,看到醫務人員在疫情一線奮鬥著,他反覆地問自己可以為他們做點什麼。

聽!我在一線|日照環衛工“急轉武漢”這筆捐款,讓人飆淚不忍收

1月31日,他從村裡出來,到農村商業銀行取了錢,然後便到了派出所。選擇到派出所,是因為他覺得這是最安全的一個地方,肯定會把錢代捐過去。

為什麼不留名?袁兆文說:“我覺得自己做的只是一件小事,不值得上嘴一提。我只是用一滴水的恩情,來報答國家,只是為武漢人民獻出一滴水的貢獻。”

為什麼把錢扔下就走了?袁兆文說:“怕民警追上來,把錢再塞給我,那就不是那麼回事了。”

“自己捐了就是捐了,就是八頭牛來也拉不住。捐出錢的那一刻,自己心情舒暢,感覺歡喜和痛快,比吃了好東西還舒坦。”袁兆文說。

除了從事環衛工作,袁兆文家裡還有一畝二分地,種點糧食和蔬菜。和袁兆文握手時,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可以感受到,他的手很大很厚,滿是老繭,這是一雙操勞的手。

袁兆文有兩個兒子,大兒子不幸離世,留下一對小女孩,由老兩口拉扯著,如今一個上小學,一個上初中。兩個孩子的獎狀張貼滿了一面牆。

“孫女的書包、衣服,都是學校資助的。每年還有位好心人給大孫女捐助善款。對於這些事,我們一家人都很感恩。人家能資助我,在這個疫情的特殊時刻,我很想將這份愛心傳遞下去。”袁兆文說。

捐款前,袁兆文並沒有和家人商量。得知他做出這一“壯舉”後,家人表示了理解和支持。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永斌 劉濤

主播有話說:

這筆捐款讓人飆淚,不忍心收

日照市東港區環衛大爺袁兆文在派出所扔下一萬兩千元捐款轉身就走的視頻火了。很多網友評論說,看到這麼樸實的人這麼善良的心,就對戰勝疫情充滿信心。更有武漢網友留下讓人飆淚的評論:“您的心意我們武漢人民收到了,可這錢是您省吃儉用攢下的,我們不捨得花,求您照顧好自己。”

老人的人格閃閃發光,用行動告訴我們人活著的意義。

老人所在公司經理找到他說,這一萬兩千元錢,可以找公司“報銷”,由公司承擔。這被袁兆文嚴詞拒絕了。其實也有很多網友認為,這錢不能要,應該退還給袁兆文。袁兆文掙點錢風吹日曬的太不容易了。而且家庭情況也不寬裕,還有孫女們需要照顧。

老人的話語讓人感動,這是一顆善良的心對這個世界善意的回報。老人的家庭故事曝光,我們被他的精神所震撼,也感到一些心酸,希望能有更多的群體幫助這個家庭。

環衛工人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寒冬酷暑,風霜雨雪,他們是凌晨4點就起床的人,是值得尊敬的人。很多環衛工人的工作條件生活條件都有待提高。他們需要的可能是炎炎夏日下一杯水,寒風凜冽時走進室內取取暖,也可能是一份保險,讓他們在不幸發生時有可以託底的保障。讓我們一起關愛關注這個群體,給他們更多溫暖。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凌文秀

主播 胡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