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獅35名密切接觸者解除醫學觀察


石獅35名密切接觸者解除醫學觀察

  “祝賀你們,今天可以回家了!”“好事好事,感謝市政府!”“實在是太感謝你們的貼心照顧啦!”……2月4日13時25分,石獅市福樂家園醫學觀察點一樓,一陣陣歡笑聲打破了大樓許久的沉寂。原來,得知當天自己解除觀察可以回家,今年60歲的觀察對象吳女士尤為高興,嘴裡感謝的話道個不停。

  據悉,經醫學判定,2月4日全天,吳女士等21名與石獅市兩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的密切接觸人員已滿14天的醫學觀察期,且未出現發燒、乾咳、腹瀉等症狀,分批解除隔離。這也是我市設立醫學觀察點以來,解除觀察人員最多的一天。截至2月5日,石獅市兩個醫學觀察點內,已有35名觀察對象解除醫學觀察。

  觀察點服務周到

  “回家可以先對衣服用消毒液或者60℃以上的溫水進行浸泡消毒,家裡要注意通風,保持空氣流暢……”當日,經過胸部拍片、身份確認等幾道工序後,醫學觀察點醫療保障小組負責人、錦尚鎮衛生院院長黃斌斌分別對每位解除觀察的對象進行最後的“溫馨提示”。

  “每天的服務都很周到,真的很好!”57歲的觀察對象邱先生在接受記者電話聯繫採訪時笑稱,一回家,就有家人說他被觀察這幾天都被養胖了。邱先生表示,觀察期間,醫護人員每天都會送來櫻桃、蘋果、橘子等水果,一日三餐的菜都沒有重樣,併發放疫情相關宣傳單頁,學習一些日常的自我保健。

  接受觀察利己利人

  當日解除觀察的21名對象中,共有4名為醫護人員,來自市總醫院醫生王先生便是其中之一。“當時聽到要接受觀察的時候,心裡還是很矛盾的。”王先生坦言,當前正是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他所在科室的醫護人員原本就相對緊張,一旦他接受觀察,其他同事將承擔更多的醫護任務。但王先生也清醒意識到,接受集中醫學觀察主要是控制和切斷感染源,這樣對自己、對家人、對同事和患者都是最好的保護。

  “這幾天反倒是同事經常打電話來安慰我。”王先生告訴記者,隔離觀察不隔離愛,接受觀察期間,觀察點工作人員更是有求必應。近段氣溫較低,觀察點還為每個房間配置了取暖器。談及解除觀察後要做的第一件事情,王先生毫不猶豫,“當然是先回醫院報到!”

  為觀察對象提供心理輔導

  “哪怕是個性化的需求,我們都儘量滿足。”觀察點臨時黨支部書記、市殘聯理事長陳偉祥告訴記者,自設立觀察點以來,觀察點的每位黨員及工作人員都主動靠前,及時跟進,確保每位觀察對象的訴求都能第一時間妥善解決。

  根據醫學管理的規定,觀察期間,醫護人員每天都要對觀察對象進行兩次以上的體溫監測,對年齡大或者有基礎疾病的觀察對象,還要增加訪視的頻率。“除了醫學上的診斷,其實更重要的是陪護,站在觀察對象的角度進行觀察服務。”黃斌斌表示,通過日常溝通發現,部分觀察對象對解除隔離後的生活存在焦慮,於是,他們便在解除隔離前,提前對其進行心理輔導,給每一位觀察對象發放溫馨提示,及時給他們宣講科學的、權威的防護知識。

  (記者 林富榕/文 顏華傑/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