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現大規模的房貸斷供現象?銀行將會如何應對?

普慈賢


告訴你房地產商在銀行貸款和個體戶在銀行貸款只佔28%左右。是優質客戶,壞賬率只佔0.3%。所以你不用擔心。


愚娛1


不管是大規模還是個別情況出現房貸斷供,都會有下面幾個流程:

1、購房者第一個月逾期不還貸,銀行會電話通知購房者,告知您已經逾期,並督促償還貸款。

2、如果催促後仍然沒有還款,到第二月仍然逾期不還貸款,銀行的信貸人員就會上門或直接到其所在單位催討。

3、到了第三月,買房人還是沒有還款,銀行就會給發律師函,進入司法程序。而一旦進入司法程序,也意味著購房者的房子將會被拍賣。

房貸斷供也會對購房者產生很多不良後果:

1、被罰息

貸款逾期後都會產生罰息,而且這個利息非常高。購房者即便之後補齊了貸款,仍然會面臨銀行的罰息。罰息金額多少在購房者和銀行簽訂的貸款合同中有明確規定。

2、蒙受經濟損失

短期斷供被罰息其實不算太嚴重的事情,如果斷供情況嚴重且還不上,你可能承受更大的損失。如果購房者連續6個月斷供,那麼銀行會向法院申請拍賣購房者的房子,房屋拍賣的費用要先用來還貸款和利息,如果不夠償還,你還需要繼續賠償,這個時候損失就更大了,不僅房子沒了,錢也沒了,就連以前交的首付、稅費也都沒了。

3、影響購房者徵信

斷供會影響購房者的徵信,有的人認為短期斷供之後自己把費用不上就沒關係了。如果長期斷供不還款還可能會被拉入黑名單,成為老賴,這樣購房者出行、工作都會帶來影響。

所以如果不是特殊情況,一定注意不要斷供,如果有可能要斷供,也可以提前向貸款銀行提出申請,告知情況說明,銀行也會幫助提出解決辦法。


王大帥116654586


如果出現大規模的房貸斷供的現象,銀行會依據章程執行。房貸斷供以後,銀行方面也會依據實際情況而做出決定,並不是說銀行立即就會將房產通過法院進行回收,中間有著較為複雜的流程。

像題主所言出現大規模房貸斷供的現象,勢必央行也會出臺相關的政策,延期、延後、減免對房貸的情況,減緩大規模房貸斷供的現象。可以想象一下,大規模斷供的現象如果出現,勢必是經濟存在問題,或者其他不可逆的問題出現。在這種情況下,銀行也會有相對應的政策執行的,多以延期、延後貸款為主。

當然了,如果出現大規模房貸斷供,並不是市場問題,而是房貸需求者的問題。那麼,銀行就會依據相關的合同執行相關的手續。首先是聯繫房貸者,瞭解相關的問題,銀行也有相對應辦理延期的政策。其次,如果貸款者辦理延期以後,仍舊是沒有資金償還,並且多次催貸無果。最後,銀行會通過起訴的方式起訴貸款者,然後將房產回收進行拍賣,將為償還的銀行資金償還給銀行,剩餘的留給戶主。

大規模房貸斷供的現象,美國2008年時發生過,日本房產泡沫的時候也發生過,雖然歷史中主要經濟體均發生過。但,並不是每年都會發生,只有在經濟重大轉折時才會發生。通常,大規模房貸斷供也會伴隨著經濟衰退期、蕭條期的發生。

銀行的相關應對,還是會依據情況而判定。如果處於經濟危機、不可逆事件的情況,銀行的應對會是減緩、延期、延後房貸的方式,畢竟大規模房貸斷供,就算將房貸回收來,通過法院也是賣不掉。但處於非經濟危機、非不可逆事件的情況下,往往就會按照章程執行了。

關於購房、房貸而言,還是要適合自己,有可供長期滿足房貸的條件下選擇購房。要不然,遇到斷供還是挺麻煩的。如果遇到大規模房貸斷供,可能還有調整的存在,銀行可能延期。但要遇到個別情況,銀行會依據章程執行的。


厚金說


如果出現大規模的房貸斷供現象?銀行將會如何應對?

這個問題其實早就已經引起高層的關注了,當然就像題主所說的是假設。那我們就要按照假設去推演,並不是說一定會發生,如果真出現大規模的房貸斷供我覺得銀行應該會有相應的對策。

第一、銀行肯定會有針對性的對斷供者進行分類處理。

銀行的存款是老百姓的,銀行肯定要對儲戶負責,不可能對斷供採取縱容態度,當然斷供的原因可能有很多種,這個是需要分類處理的。分類無非就是針對是否多套房還是唯一一套房,多套房的肯定會採取強行拍賣,讓其補足欠款。如果是唯一一套房有可能會協商處理,一般可以延期還款,當然對於故意斷供的肯定要用法律手段起訴斷供者。

第二、銀行對於出現太多壞賬的會撥備。

我們都知道銀行做的貸款收不回時肯定會產生壞賬,當出現大量斷供的時候肯定有不少壞賬需要處理了,這些應該會走撥備處理。

第三、銀行會通過多重方式補充資本金提高銀行的抵禦風險能力。

銀行資本金是指投資者投入商業銀行的資本金以及由這些資金增殖等原因形成的資本公積、盈餘公積和利潤分配形成商業銀行的所有者權益,代表著投資者在商業銀行的權益,供商業銀行在存續期內長期使用。

資本金主要有以下作用  1、資本金是一種減震器。當管理層注意到銀行的問題並恢復銀行的盈利性之前,資本通過吸納財務和經營損失,減少了銀行破產的風險。2、在存款流入之前,資本為銀行註冊、組建和經營提供了所需資金。一家新銀行需要啟動資金來購買土地、蓋新樓或租場地、裝備設施、甚至聘請職員。3、資本增強了公眾對銀行的信心,消除了債權人(包括存款人)對銀行財務能力的疑慮。銀行必須有足夠的資本,才能使借款人相信銀行在經濟衰退時也能滿足其信貸需求。4、資本為銀行的增長和新業務、新計劃及新設施的發展提供資金。

以上就是如果一旦出現大規模的房貸斷供現象?銀行將會作出的應對的部分措施。當然能力有限,不夠全面,請大家多多交流。

關注量化擒牛,你身邊貼心的專業理財顧問!專注股市量化策略挖掘,投資者教育。歡迎轉發,討論,感謝你的評論點贊和支持!量化擒牛聲明:所有以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依照此報告觀點進行投資產生的盈虧,風險自擔。


量化擒牛


美國的2008年次貸危機就是一種房貸斷供引發的金融性危機。

由於911以後美國經濟衰退壓力不斷增大,製造業還在逐步向中國、印度等發展中國家轉移,美國甚至以為可以撇開實體經濟,而只需要美元霸權下的金融經濟就可以讓美國長久強盛,作為金融產品的房地產更是成為了經濟推動力的領頭羊。

大量房地產推向了市場,在出現房地產市場不景氣的情況下,於是開始向財務信用差的群體提高零首付的房產供應,並且還把這些不良貸款進行打包搖身一變成為了優質衍生品投放金融市場。可隨著美國經濟每況愈下,最終還是出現了嚴重的斷供危機。而這種斷供危機卻是帶來了房貸衍生品的金融性危機,導致了美國包括雷曼兄弟在內的數百家銀行的倒閉,以及房利美房地美的破產,引發了自1931年以來的美國最大的金融危機,並讓次貸危機向全球蔓延。

同樣,日本也出現過房貸危機。

日本在1985年簽署的廣場協議以後,日本在不到二年的時間裡從220日元兌1美元,增值到了110日元兌1美元,增值超過了一倍以上。全球資本不斷湧入日本,股市、房地產出現了大幅上漲,而且日本政府還在不斷地添油加柴,造成日本資產被嚴重高估。

到了1990年後,國際資本的賺的盆滿缽滿之後開始撤離,日本也意識到了資產泡沫的嚴重性。於是政府也開始對房地產進行了打壓,利率從1%上升到6%,還拒絕向房地產企業融資貸款,房地產市場也就頃刻垮塌,土地價格跌到了1/3的位置,而房價也是跌去了一半。雖然日本沒有向美國那樣出現大量的斷供,可是這種危機讓日本在此後的近20年裡都沒有緩過勁來,這也是日本衰退二十年的最重要原因。

我國的房地產市場會出現大量斷供風險嗎?

從2003年推進房地產市場化以來,房地產一直成為了經濟發展中最重要的支柱產業。在2014年出現經濟下滑的時期,再一次地讓房地產承擔重任,並通過貨幣安置推進房地產的火熱。從2014年的居民債務18萬億,到了2018年的債務50多萬億。成功地把40萬億債務從地方、銀行和開發商中化解。

可是,我國是一個高儲蓄國家,居民的存款總額如今高達70多萬億。還超過了50萬億的居民貸款總額。並且這些年政府也是做了一些金融防控措施,首套首付款超過30%,第二套更是高達50%以上。而且這種房價在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中不可能會大面積出現高樓跳水。也就不存在大面積斷供的可能性。



我國房地產大幅下跌的危機不是居民大面積斷供的危機,而是居民財富縮水帶來的消費減少、投資減弱、房產銷售量冷卻的風險。一旦土地市場出現冷卻,地方債務、銀行債務、房地產企業債務就就會出現問題。


鞅論財經


首先,如果出現大規模房貸斷供情況,一般是發生經濟危機導致許多家庭無力償還債務,按照最新政策房貸自2020年3月1日起理論上在8月1日完成房貸固定利率向LPR利率轉變,也就是未來房貸利率是浮動的,那麼未來發生經濟危機,房貸利率有可能大幅下調至適合經濟的合理發展區間。如果這樣仍然房貸斷供,那麼銀行有權拍賣處理按揭抵押的房產,一般低於市價拍賣!


鄧一傑黃金分析師


這個問題現實中是發生過的。爆發於2007年的美國次貸危機就是最好的例子。次貸即“次級按揭貸款”,是像還款能力較低,信用不太良好的人提供的按揭貸款。

在美國,貸款是非常普遍的現象。當地人很少全款買房,通常都是長時間貸款。可是在這裡失業和再就業是很常見的現象。這些收入並不穩定甚至根本沒有收入的人,買房因為信用等級達不到標準,就被定義為次級信用貸款者,簡稱次級貸款者。

在21世紀初的那幾年,美國的經濟發展勢頭也非常好。政府鼓勵銀行向那些低收入者提供住房按揭貸款。一般來說買房的首付是要付到30%,最低也是20%。是那幾年美國的買房者首付只要10%甚至5%,最低時候是0首付,其餘的就是通過銀行貸款。

隨著美國經濟,尤其是住房市場出現過熱的問題,政府開始干預金融,最直接的辦法就是提高貸款利率。一提高貸款利率那就意味著買房的人月供就要增加。對於家庭收入較高的人來說,月供增加一點照還能負擔得起。那是對於收入較低的購房群體來說,本來月供就是他們非常沉重的負擔,現在利息提高了,他們的壓力就更大了。

於是乎,在那些次級按揭貸款中不斷出現違約的案例。於是驟然之間,銀行的資金也出現了週轉的壓力。通俗一點的說,就是銀行出現了“錢荒”。對於那些中小銀行來說,錢荒是十分要命的。2007年的時候不少,中小銀行開始倒閉。到後來,危機愈演愈烈,連像雷曼兄弟這樣的大投行也倒閉了。

在住房貸款市場,如果還款人出現了違約,那麼最普遍的做法就是把房產收回,重新銷售。如果出現了大規模的違約,銀行手杖就會積累大量的房產。大量房產推向市場必然導致房價下跌,跌的厲害的時候,就是把房產賣掉也不足以償還銀行發放貸款。這時候,銀行就將承受大量的損失,挺不住就倒閉了。

所以銀行也是特別害怕房地產價格出現暴跌。價格出現暴跌,很多貸款人會主動違約的。因為貸款人損失的頂多就是首付款,如果不拋售的話,損失就會大得多。所以在上世紀90年代日本房地產泡沫破裂之後,有大量的銀行倒閉破產。


財經知識局


想多了,一般3個月以內銀行會催收,以後可能就會收房,法院拍賣,如果額度夠還那麼會償還貸款,不夠就要扣了差額繼續追償的!所以不要有房子不要了直接給銀行,以後咋滴都不管了的心態!!!如果經濟出問題無法解決,首選就是儘快把房子賣了,稍微低於市場價,這樣應該很快可以賣出去的,而且肯定高於銀行收房的拍賣價的!!!


高粱酒廠家招商


如果出現大規模的房貸斷供現象?銀行將會如何應對?

應當這樣說,只要不出現房價大幅下跌現象,大規模斷供是不大可能出現的。一方面,無論是炒房者還是住房投資者,都沒有必要以這樣的方式對待。否則,銀行可以通過拍賣房產來維護自身利益。因為,在房價沒有下跌的情況下,拍賣房產是能夠維護銀行的利益的。那麼,炒房者和住房投資者的利益就會大大受損。因為,在炒房者和房產投資者先行違約的情況下,通過房產拍賣獲得的收益,只有在償還了銀行的所有貸款之後,才能歸炒房者和住房投資者。而銀行為了維護自身利益,也會在拍賣房產時,不追求拍賣利益最大化,而主要以維護自身利益為目標。因此,拍賣房產的收益不可能很高,而滿足銀行利益是第一位的。所以,炒房者和住房投資者不可能在拍賣房產的收益中獲得多少利益。因此,對炒房者和住房投資者來說,不到迫不得已,一般是不會斷供的。斷供的結果,首先是自己利益受損,然後才是銀行利益。常常是,銀行利益沒有受到多少損失,自己利益損失很大。

另一方面,對普通購房者來說,購房的目的是為了居住,即便因為經濟實力不足,需要通過銀行貸款才能買得起房,需要還貸,需要向銀行支付利息。但是,一般情況下,是不可能用斷供來處理可能出現的房價下跌,或者手中資金緊張的,會想方設法地償還貸款的。否則,會引發銀行起訴。到時候,法院就會通過正常程序要求欠貸者償還貸款,堅持不還,就有可能被法院執行。到時候,銀行就可以通過法院公開拍賣。很顯然,這是不希望看到的現象。對居民來說,只要不出現特殊情況,是不大可能發生斷供現象的。發生斷供,可能就已經做好不要房產的思想準備了。在這樣的情況下,就有可能出現首付損失、已經償還的貸款損失等現象。這對居民來說,是絕對不希望看到的結果。

所以,不需要擔心會出現斷供現象。更重要的,在樓市調控政策下,房價不大可能出現大跌或暴跌現象。即便下跌,也會是溫和下跌,且是漲跌互現,不能構成斷供。就算有個別人、特別是炒房者斷供,銀行也一定會利用法律手段維護自身利益。


譚浩俊


放心它有的是方法逼你還債,逼死你也得還!銀行一向是吃人不吐骨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