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确诊患者的辩解:好像我故意传染人,谁没有倒霉的时候


一位确诊患者的辩解:好像我故意传染人,谁没有倒霉的时候

疫情是一面照妖镜,能照出人性的善与恶,自从武汉疫情爆发以来,有无数的故事令人泪湿衣襟,也有不少人让人义愤填膺。

人性的善与恶皆关乎责任

一位山东大哥,开着重卡为武汉的人民送去蔬菜,当记者问他,这位去武汉送菜,家人怎么看时,疲惫的大哥一边嚼着煎饼一边说:“家里人都挺高兴的,挺支持的。”记者问为什么?他淡淡地说了一句,“因为没钱可以出力是吧”,瞬间令人热泪盈眶。

一位确诊患者的辩解:好像我故意传染人,谁没有倒霉的时候

四川成都大爷李学明为武汉捐款10071元,这是他做5年环卫积攒下来的积蓄,大家了解到李大爷生活不易,家境清贫,想把钱退给他,李大爷很恼火地说:“你要是把钱退给我,比挖我祖坟还恼火。”

一位确诊患者的辩解:好像我故意传染人,谁没有倒霉的时候

医生救死扶伤是他们的职责,是他们必须承担的责任,但山东大哥、李大爷是普通的民众,没有人赋予他们该承担怎样的责任,该如何去做,可他们却勇敢地扛起了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责任。

新型肺炎席卷中国,没有哪一个中国人可以独善其身,不再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之说,而是唇亡齿寒,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昨天,我下楼扔垃圾,看到电梯里扔了很多卫生纸,应该是有些人怕电梯键上有冠状病毒,用手指包裹着卫生纸,来按电梯键,可这样你就安全了吗?

如果卫生纸上有病毒,是不是就传染给了那些乘坐电梯的人?我们同住一栋楼,保不齐一个人被传染,就会影响整栋楼,到头来伤害的还不是我们每一个人吗?

一位确诊患者的辩解:好像我故意传染人,谁没有倒霉的时候

这两天,福建晋江出了一个“毒王“,据央视网报道,一名男子从武汉返乡,却谎称从菲律宾回来,不仅没有自我隔离,还参加了晋江宗族祭祀,共计3000多人参加,导致4000多任居家医学观察,除了该男子之外,还有7人确诊感染新冠肺炎。这就是典型的老鼠屎,因为他一个人将所有为疫情而努力的人们付出的努力付之东流。

最为可恶的是,有些人因为从外地回来不居家隔离,导致多人被传染和隔离,还振振有词,几天前,朋友告诉我他们县城确诊一例,这位患者从外地回来,四处走动,又是拜年,又是参加生日宴,还去逛了超市,被人责备时,他在微信群里辩解道:“好像我故意传染人,谁没有倒霉的时候。“

一位确诊患者的辩解:好像我故意传染人,谁没有倒霉的时候

一位确诊患者的辩解:好像我故意传染人,谁没有倒霉的时候

这场疫情让我们看到了很多人性的善与恶,而善与恶都关乎于责任,在大敌当前,一些人因为不自律导致疫情加重,说到底是缺乏责任感,一个没有责任感的人,其行为不会有所约束,更不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而这些人往往就是害群之马。

没有责任感的孩子,必将酿成大患

说到责任感,很多家长都觉得这与孩子离得很远,和孩子谈这些,还为时过早,下面我们来看几个案例,或许你会改变自己的看法。

一位确诊患者的辩解:好像我故意传染人,谁没有倒霉的时候

早晨孩子起床晚了,朝着妈妈大喊起来:“为什么不早点叫我起床,我都迟到了,都怪你!”

孩子做完作业从来不检查,而是把作业丢给父母,“你把我检查,签字!“偶尔父母忘记检查作业了,孩子的作业就会错得一塌糊涂。

孩子喝牛奶的时候,不小心洒了一地,他站在一旁不动,喊奶奶过来收拾。

以上这些行为,我们是否熟悉呢?这些表现都是没有责任感的表现,孩子不懂得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只会推卸责任,做错了事也是别人的过错。起床晚了,是妈妈没有早点叫他;作业写错了,是爸爸没有帮我检查;牛奶洒了,奶奶不来收拾,是奶奶的错。

这些都是小事,然而集腋成裘、积土成山,时间长了,必然会酿成大患,啃老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成年了,却不出去工作,养活不了自己,靠父母接济过活,甚至有的会让父母赔上棺材本。

一位确诊患者的辩解:好像我故意传染人,谁没有倒霉的时候

我认识一位阿姨,年近6旬,早几年前,有两套房子,衣食无忧,日子过得很舒坦。可就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她的两套房子都被儿子卖掉了,用于偿还赌债,夫妻为了儿子的问题经常吵架,都认为是对方没有管教好儿子,最终感情破裂,离了婚。

阿姨一下子就苍老了很多,为了生活,去做保洁员,搬到女儿女婿家住,30多岁不争气的儿子只能去租廉租房。原本幸福的一家,因为养了一个不争气的儿子分崩离析了。为什么会早晨今天的局面,与这个男孩不懂得承担责任有密切的关系。

听阿姨讲,她儿子小时候特别调皮,经常惹事,每次犯了错误,她都帮孩子摆平,有一次被人告到法院,她找关系托人帮儿子解决。因为每次犯错误,都有人替他背锅,他渐渐地变得有恃无恐,最终酿成了大患。

故而养一个没有责任感的孩子,就如同养虎为患。

一位确诊患者的辩解:好像我故意传染人,谁没有倒霉的时候

培养责任感,从让孩子做家务劳动开始

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培养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孩子,“劳其筋骨”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常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就是因为穷人家的孩子过早地体会到了劳动的辛苦,承担了生活的重任。

哈佛大学学者曾经做过一项调查研究,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爱做家务的孩子和不爱做家务的孩子,成年之后的就业率为15:1.犯罪率为1:10。

另有专家指出,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务劳动于孩子的动作技能、认知能力的发展以及责任感的培养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大多数孩子都不喜欢做家务,如何才能让他们爱上家务劳动呢?

1.尽早让孩子开始家务劳动

经常听到有家长说,“我家孩子不爱做家务怎么办啊?”其实,孩子从小就喜欢做家务,只是我们剥夺了他们做家务的机会。一岁多的孩子就会学着爸爸妈妈的样子擦桌子、扫地,吃饭的时候,他们也很愿意帮助你收拾碗筷。

一位确诊患者的辩解:好像我故意传染人,谁没有倒霉的时候

但是我们总担心他做不好,或者受伤,制止孩子的行为,甚至在孩子不小心弄洒牛奶时,大声地斥责他,“叫你不要弄,你非要弄,弄得到处,我还得收拾。”多次被批评后,孩子就不会帮助我们做家务了。

美国心理学家弗洛姆说:“责任并不是一种由外部强加在人身上的义务,而是我需要对我所关心的事件做出反应。

”在孩子表现对家务劳动有兴趣时,就是培养他承担责任的关键期,应该告诉孩子哪些事情是你必须要做的,从小让孩子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道理。

2.让孩子必须做家务,没有商量的余地

过年前,我就开始让大儿子晚饭后洗碗,那时他正准备期末考试,我就和他约定每周洗三次碗,放寒假后,每天晚饭后,我都要让他洗碗。开始洗碗,孩子还有些兴趣,渐渐地就不愿意做了。

有一天,到了很晚,儿子都不去洗碗,我催促他,他说不愿意洗,还质问我为什么要让他洗碗,我跟他讲了很多道理,可他就是不愿意洗。我明确告诉他,洗碗这件事没有商量的余地,你是家里的一员,就该承担起家庭的责任,必须洗,不洗就不能吃饭,因为我也没有义务给你做饭吃。

一位确诊患者的辩解:好像我故意传染人,谁没有倒霉的时候

迫于压力,儿子洗了碗。谁都有惰性,都不愿意干活,什么是责任,责任就是不喜欢做的事情也必须去做。就像当下的疫情,哪个医生护士没有顾虑,不怕死?救死扶伤是他们的职业,但不是让他们去送死,可当人民的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救人就是使命,就是责任,没有商量的余地。

迫使孩子做家务,也是习惯养成的过程,现在孩子已经坚持洗碗快两个月了,已经不需要我催促了,他就知道吃过晚饭,洗碗是他必须做的事情,当把一件事养成习惯后,做起来就容易多了。

3.通过做家务,让孩子明白付出与得到的关系

过段时间,我准备给孩子一些零花钱,作为他近期做家务的劳动报酬,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孩子明白付出与得到的关系,让他知道唯有辛苦劳动才会有收获,当孩子懂得赚钱的不容易,才能理解父母的艰辛,将对自己负责延伸至爱家人,爱他人。

龙应台说:对于教育孩子,除了言传身教和陪伴,没有任何捷径可循。良好的习惯和品格,永远不是家长一句一句教育出来的,而是孩子慢慢积累,被时间塑造出来的。

由此可见,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我们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才能水滴石穿,切勿操之过急。

一位确诊患者的辩解:好像我故意传染人,谁没有倒霉的时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