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奇火種、青藤文化、蜂悅:頭部網紅的IP孵化和供應鏈深度綁定將成為未來趨勢丨Morketing Summit 2019專題

傳奇火種、青藤文化、蜂悅:頭部網紅的IP孵化和供應鏈深度綁定將成為未來趨勢丨Morketing Summit 2019專題

“明年網紅經濟的趨勢會有兩個,一是更多的腰部和頭部網紅會和供應鏈深度綁定,第二個是會孵化出很多真正的網紅品牌,包括網紅的體驗店。”傳奇火種的李榮康這樣說道。

在11月29日下午的MCN專場,青藤文化副總裁王北正、傳奇火種創始人李榮康、

蜂悅CEO齊玥與網絡紅人陳大奔兒共同探討“新營銷趨勢下,網紅經濟的未來”這一主題。

來自青藤文化的王北正認為,目前很多品牌主,包括自己成立品牌的品牌主理人有一個誤區,就是隨便做一款產品找帶貨達人就會大賣賺錢。事實上產品力才是最重要的,好的營銷可以讓品牌產品賣的更好,但是也有可能會讓商品死的更快,產品力才是重中之重。

在蜂悅CEO齊玥看來,網紅GMV構成是容量×客單價×轉化率×復購率,她特別提到,網紅注重產品本質的核心,對於賣假貨的問題應及時杜絕,網紅市場的發展需要社會齊心協力來共同完成。

網絡紅人陳大奔兒則談到,真誠是粉絲運營的關鍵,網紅需要在堅持自己內容創意時,最大程度滿足甲方的需求。在甲方選擇網紅的同時網紅也選擇自己適合的對口的品牌,這樣每次效果讓對方相互更滿意。

以下是演講實錄,Morketing略有刪減:

網紅經濟的變化

主持人(歐陽軍波):現在網紅經濟非常火,湧現諸多網紅的營銷案例,特別是跟抖音結合挑戰賽或者是非常熱點的項目都有很多MCN機構,包括紅人的身影。所以我想請問青藤文化的王總,您覺得從咱們的角度來看,今年以來在社交營銷生態中,今年網紅經濟大概有哪些變化特點?

王北正:其實網紅的概念很早就有,但現在的網紅和當初不太一樣。當時的網紅是有個體事件,通過個體事件和媒體操作,最後讓大眾所熟知。這種現象生命週期短,只能留下淡淡的人格化標籤。

而如今的網紅一個是連接關係,另外是可持續性。而粉絲對於網紅,我認為有4種關係遞進:

1、你的內容很有用;

2、我喜歡你的內容;

3、我信任你;

4、我想成為你,你的生活方式我特別喜歡。

通過商業化端和商品品牌進行連接,而可持續性是通過長期運維自己的賬號和內容去和品牌、用戶做連接。以前的時代是說人找貨,而如今變成貨找人,用戶關注KOL網紅來尋找自己喜歡的商品,這可能是未來的趨勢。

李榮康:我們思考今年的趨勢和國際化越來越接軌。比如抖音包括短視頻逐漸從1分鐘往15分鐘發展,同時內容的製作更精良,可看性更高。這會導致一個IP帶一群網紅進而帶一群品牌出來,這個趨勢逐漸開始發展。

第二,在美食方向很多網紅跟供應鏈端深度綁定,包括無論通過扶貧或者當地特產相關行業公司,與網紅做定製款的深度綁定,這個趨勢我覺得是越來越明顯。

第三,深度運營網紅團隊越來越多。未來拼的不是網紅表演能力,而是拼的整個網紅運營能力,一個網紅通過公域平臺往私域平臺做模型制的商業化變現,未來一定是深度運營粉絲的時代。

網紅的營銷模式

主持人(歐陽軍波):我想問齊玥總,您認為網紅經濟的營銷模式有哪些?如果在現在市場環境下,培養一個超級網紅需要付出哪些努力?

齊玥:由於網紅電商迅猛發展產生的模式,網紅通過廣告賣貨,把自己粉絲資源整合成變現,這是一個非常深度的轉折。而網紅GMV構成是容量×客單價×轉化率×復購率。

第一,網紅的影響力是要造營銷事件,而內容是首選,好的內容、創意、營銷辦法是很好的拓展營銷渠道。

第二,網紅開始跨平臺運營,比如李佳琦琪在7月份抖音粉絲只有2888萬,到4月份是已經倍增。更多的平臺容量,基於融合在更多平臺中進行整合,這是一個趨勢方向。

第三,從供應鏈角度講,好產品是網紅經營的沃土。很多消費者是非理性的,基本上是感官衝動性消費,基本營銷手段來講要是保持產品暢銷的好方法。

第四,從草根網紅、明星、大主播、店主等紛紛入住市場,要根據自己粉絲進行搭配。明星入住平臺,實現明星+網紅流量互轉,事實上北京大部分明星直播在我們下面完成,但數據有好有壞,並不是所有人都能賣好東西,要根據自己的屬性進行搭配。

而怎麼樣做好一個主播,以我們基地模式來講,在擁有眾多供應鏈和服務平臺,基本上就是大品牌、大供應鏈使更多產品整合進來。這個市場環境雖然好,但和主播的勤奮是分不開的,這個時代個人單打獨鬥是不容易的,只要勤奮都是有機會的。

粉絲運營以真誠為出發點

主持人(歐陽軍波):目前品牌廣告主都在向網紅靠攏和MCN機構靠攏,粉絲怎麼運營怎麼維護?請陳大奔兒聊聊如何維護好自己的粉絲和廣告主的關係。

網絡紅人陳大奔兒:因為沒有團隊和公司,我的粉絲是經過多年來積累下來的,我和大家更像是朋友關係。我不僅能依託於內容的產出,更希望大家把我當朋友相處,所以一定以真誠為出發點。

其實在商業合作也是我親自體驗產品後,表達自己的理解和見解並推薦給合適的人群。給粉絲的感覺是你很親近而不是強迫推薦,通過這樣比較良性模式,再加上長時間跟粉絲努力嘗試建立的朋友關係來實現。深度運營粉絲需要付出精力,絕對不比做內容少,所以一個人挺難的,但是這樣才是跟粉絲最最能建立比較親密關係的一種狀態。

主持人(歐陽軍波):你覺得怎麼和廣告主合作,才會讓他們對投放活動比較滿意呢?

網絡紅人陳大奔兒:由於沒有公司,我的客戶都是自己洽談,所以接的廣告媒介公司很少直接對接到甲方。在這個過程中,我在堅持自己內容創意時,最大程度滿足甲方的需求。在甲方選擇我的同時我也選擇自己適合、對口的品牌,這樣每次效果讓對方相互更滿意。我也會選擇對口的媒介或者是廣告公司,因為廣告人和媒介人承擔的責任不應該只是雙方信息傳達,一個成熟的商務對接人會讓這個整體變的很流暢。

主持人(歐陽軍波):我瞭解到傳奇火種李總做一些商業化嘗試,咱們粉絲短短時間發展非常快,我想聽聽你的意見,咱們是怎麼做粉絲關係?同時做商業化,做廣告主變現嘗試的時候,怎麼樣讓我們甲方感到滿意的?

李榮康:我們在這一方面是比較慎重的,因為甲方和乙方永遠都是衝突的。我們旗下的品牌其實都是把他們打造成IP,通過他們開始來沉澱我們的品牌,通過這些品牌深度運營粉絲。

我們更希望從甲方和乙方的關係變成協同創新,包括協同做一件事情,這個關係就不像僱傭的關係。至於在粉絲運營,我們會免費送一些知識付費內容,包括我們每年的廚藝交流和美食之旅,用這樣的方式深度運營我們的粉絲。

主持人(歐陽軍波):感謝李總交流,現在想問青藤文化的王總,我瞭解到咱們旗下網紅矩陣非常多,也有1億多的粉絲,我想了解咱們旗下網紅收入當天可以達到什麼水平?有什麼經驗可以分享?目前市場上MCN機構非常大,大家市場定位和營銷策略會有哪些差一點?

王北正:青藤文化發展到今天有MCN、整合營銷兩個基因。我們梳理了我們自己公司的使命後分三塊:

1、基於MCN我們希望成就內容製作者和網紅,他們的成功意味著我們的成功。

2、整合營銷端,我們希望成就客戶,客戶成功意味著我們的成功。

3、我們會去投資和自己孵化品牌,因為我們有整合營銷帶來的品牌經驗,有MCN帶來的媒介渠道化渠道。成就我們品牌主體人,品牌主體人成功意味著我們的成功。

在對客戶進行合作的經驗上面,我們有兩塊標準:

首先我們認為,紅人營銷不僅僅是媒介提供讓客戶去選。我們會在前端為客戶梳理基於品牌策略,得出洞察以及產品目前處在什麼階段,應該如何應對。

基於此,我們會做內容上的營銷,而在這方面我覺得分為三點:

第一點是選品,選品是考慮客單價和賣點;

第二點,選擇相應調性的網紅;

第三點,內容製作。很多品牌主做內容時會把KOL當成名人,他認為名人應該按照他們的腳本拍攝扮演。其實我們不太認同這種做法,網紅有自己本身的情感和因素,我們特別建議客戶去拍網紅的原生內容。如果你去做和調性人設非常不相符腳本讓網紅出演,在粉絲中的情感和信任就無處釋放,所以這種效果一定不會好。

如何看待網紅帶貨

主持人(歐陽軍波):現在有一種聲音說,網紅帶貨假貨比較嚴重,我想聽聽4位嘉賓對待這個聲音是怎麼看的?包括網紅帶貨市場是怎麼看的?

王北正:我個人來講比較不太喜歡“帶貨”這個字眼,目前很多品牌主,包括自己成立品牌的品牌主理人有一個誤區,就是隨便做一款產品找帶貨達人就會大賣賺錢。事實上產品力才是最重要的,好的營銷可以讓你品牌產品賣的更好,但是也有可能會讓你的商品死的更快,所以我覺得產品力是重中之重。這個時代,粉絲聚集快,但是信任感建立是比較難得,網紅不要去輕易摧毀這種信任感。

李榮康:國際網紅未來趨勢很明顯,網紅的核心應該是在內容,而且傳導他的生活價值和世界觀,包括傳遞給粉絲多年在某些領域方面的經驗,從而沉澱出品牌。

我們發現在幫別人帶貨時量不大,而且粉絲會有意見,因此我們看國外的趨勢是先傳導價值觀生活方式,把價值觀和生活觀變成產品。同時信任尤為重要,我們更深信,網紅一定要跟自己深度綁定,做自己的品牌,通過內容通過你的信任背書做帶貨,而不是隨便拿貨直接去賣。

我剛才比較同意陳大奔兒的感覺,一個人一輩子要超過將近一萬個小時以上的學習,他才能對這個領域有皮毛上的理解,網紅十個品類都能做,我覺得有點不切實際。

齊玥:上市公司大品牌找網紅帶貨需要整套的手段,需要各種短視頻和社群營銷,還有網紅或者電商要搭配組合,這是對企業比較負責任的態度方法。同時,網紅本身能不能做好一個好的良性選品平臺有很大的責任。

我們自己旗下網紅比如說快手,公司一再規定不能賣A貨,這是大家共同的責任維護這個市場。網紅注重產品本質的核心,同時需要社會齊心協力來共同完成。

主持人(歐陽軍波):那陳大奔兒作為一個達人,你對這個觀點包括網紅賣假貨比較嚴重怎麼看?

網絡紅人陳大奔兒:我個人非常贊同三位老總的觀點,真的要愛惜自己的“羽毛”,因為“羽毛”長起來十分不易。我做了6年自媒體,深知粉絲運營的難處。市面上充斥著太多的營銷,粉絲當中聰明的人越來越多,你是否真誠很快可以看出來。

而我會選擇一些自己親身體驗良好的產品,同時公司品牌有一定的市場認可度和知名度,這是我保護自己,也是對我粉絲負責任的選擇。

2020年網紅經濟趨勢

主持人(歐陽軍波):感謝4位老師的分享!馬上到2020年,想聽聽4位老師預測明年2020年網經濟發展會有哪些重要趨勢特點,談談為什麼出現這些原因。

王北正:從技術端,隨著5G的發展,短視頻還有紅利和風口。我個人覺得它會分成兩級:一是說規模化、體系化、正規化的KOL還會發展比較迅速;二是賣假貨或者追求即時效應的資源會迴歸理性的態度。同時也不排除未來會有新的模式電商產品和“人找人”電商的產品,這是我自己的看法。

李榮康:明年整個趨勢我覺得會有兩個:

第1, 更多的腰部和頭部網紅會和供應鏈深度綁定。

第2, 會孵化出很多真正的網紅品牌,包括網紅的體驗店。

在上海、杭州已經看到很多網紅開始落地做線下實體體驗和線下電商品牌的售賣。這種網紅點是價值競爭和體驗的競爭,包括內容整體的正能量的體現,我覺得中國在這個基礎上應該發展很快。

齊玥:未來很多機構預測是萬億的市場剛剛開始,從明年以後會有更多的人認可網紅觀念。對於企業來講也是破局,未來去中間化,很多企業會自成平臺體系,培養自己的網紅業態,這是一個大趨勢。

短視頻+直播電商,未來可能會在全國各地廣闊開花。從政府的決策來講,環球貿易電商在發展。未來更多的村播會加入這個機構中去,樸實業態表現會更打動人,實現全民主播。

網絡紅人陳大奔兒:我個人覺得,短視頻未來可能還是風口,只是它的形式會容納更多內容。在別人相對比較長視頻裡面,找到更多價值認同感,形式讓被多種所接受,更主流一些承載內容的形式。

主持人(歐陽軍波):想問我們蜂悅的齊總,你覺得5G會帶來怎樣的改變?

齊玥:流量和網紅是相互依存的關係,得短視頻者必然得天下。而我和看過很多主播共進晚餐、跳舞以及AR、VR體驗的產品,並非常期待這個能夠實現。我個人覺得,實現之後將是顛覆性的增長,對主播和個人都意義非凡。5G+AR/VR/物聯網都是給用戶帶來便利,對自媒體創業建立更加便捷的通道。

主持人(歐陽軍波):非常感謝4位老師今天的分享,謝謝大家!

相關閱讀:

主會場:

寶潔鄧勝藍:比品效合一更重要的,是迴歸對消費者的初心 | Morketing Summit 2019專題

悠易互通周文彪:重新理解全域營銷、場景串聯、家庭和個人打通,打破孤島 | Morketing Summit 2019專題

快手劉依涵:如何讓廣告躍入7億下沉市場用戶中?| Morketing Summit 2019專題

小米營銷鄭子拓:在科技越昌明的當下,創意更重要,在於整合技術、附能營銷 | Morketing Summit 2019專題

藍標傳媒潘飛:未來5年,全新的不確定下,短視頻和全球化變得越來越確定 | Morketing Summit 2019專題

阿里巴巴、利亞德、360、科沃斯:ROI到LTV,零數據到數據黑洞,營銷如何破局 | Morketing Summit 2019

Mobvista曹曉歡:年營收1億美元,2人不到的營銷團隊,歐美遊戲的增長飛輪|Morketing Summit 2019專題

VIPKID徐曉菲:全價值鏈增長的3步策略 | Morketing Summit專題2019

威馬汽車王鑫:比別人晚了幾十年,我們靠什麼拿下2019年新勢力車型銷量冠軍 | Morketing Summit 2019專題

蘇寧易購集團丁海雲:場景零售和下沉市場重構“人、貨、場” | Morketing Summit 2019專題

淘寶直播於觀:淘寶生態爆發促使電商直播走上C位 | Morketing Summit 2019專題

品牌專場:

全棉時代李建全:為什麼要以棉花作為事業|Morketing Summit 2019專題

小紅書瓔珞:Z世代用戶的5大消費特質與5個品牌機遇 | Morketing Summit2019專題

蘑菇街範懿銘:直播時代,能活下來的品牌只有兩種 | Morketing Summit 2019專題

嗶哩嗶哩王旭:年輕人每天花83分鐘在B站,品牌如何與他們內容共創 | Morketing Summit 2019專題

一汽-大眾馬振山:汽車市場正進入銷量波動,4個新營銷方法論需重視 | Morketing Summit 2019專題

極米科技應姍姍:年輕消費者的8個YAN值密碼 | Morketing Summit 2019專題

小紅書瓔珞:Z世代用戶的5大消費特質與5個品牌機遇 | Morketing Summit2019專題

萬達傳媒楊中望:1600萬個小時,41億次人流,商業場景的價值需要被重視 | Morketing Summit 2019專題

創略科技、極米科技、知乎:私域流量爆火背後的困境和機遇 | Morketing Summit 2019專題

時趣張銳:處於“三無狀態”的Agency行業,需要借力AI洞察力 | Morketing Summit2019專題

電商專場:

騰訊廣告歐陽娜:廣告3.0時代,電商行業3大形式之變和應對策略 | Morketing Summit 2019專題

新潮傳媒方立松:家庭消費的最後50米,電商轉化率更高丨Morketing Summit 2019

韓都衣舍李城:2012年開始搭建數據化應用系統,已投資1億 | Morketing Summit 2019專題

新潮、鹿客、數字100:只有15%的廣告做到了品效合一 | Morketing Summit 2019專題

敦煌網、小米有品、Branch.io、寶貝格子:C端越來越難做,市場轉向三四線 | Morketing Summit2019專題

寺庫楊靜怡:2020年,我們需要怎樣的跨界?| Morketing Summit 2019專題

微博、造夢者、時尚博主薛赫、AdMaster:4方解讀企業微博運營,私域與公域 | Morketing Summit2019專題

微博張欣欣:微博月活4.97億,大部分是剁手黨 | Morketing Summit 2019專題

新科技專場:

躍盟科技CEO王冉:智能營銷時代,品牌應當做一個“用戶媒體” | Morketing Summit 2019專題

Marketin王華:營銷中臺,實現“公域+私域”的運營 | Morketing Summit 2019專題

西窗科技朱會泳:大數據為商業帶來的2方面影響 | Morketing Summit 2019專題

當營銷圈遇上5G變革來臨,我們將如何順勢而為?| Morketing Summit 2019專題

nEqual崔毅傑:營銷數字化的3個關鍵,全局信息化、執行自動化、決策智能化 | Morketing Summit2019專題

友盟+COO呂志國:逆勢增長的核心在於用數據構建智能增長的“正循環” | Morketing Summit 2019專題

易現先進科技曾波:5G即將落地之時,AR+營銷的4大優勢 | Morketing Summit 2019專題

貝殼找房趙夢:房地產市場溫度下降,從媒體、技術、標籤、產品四方面應對 | Morketing Summit2019專題

文娛專場:

騰訊視頻王瑩:從《陳情令》看IP營銷如何破局品牌增長 | Morketing Summit2019專題

雙羯影業沈浛穎:從《小時光》看打造圈層爆款的4個方法論 | Morketing Summit2019專題

愛奇藝李尚達:內能增量+彈性定勢引爆會員二次增長 | Morketing Summit2019專題

從《陳情令》《風味人間》看IP+品牌新玩法,解碼“聰明的營銷”| Morketing Summit2019專題

分眾晶視電影傳媒石松:5大主流受眾,6大核心打開方式,讓廣告和電影一樣精彩 | Morketing Summit2019專題

藝恩郜壽智:2020年中國品牌內容營銷將超1000億!《2019中國品牌內容營銷白皮書》發佈 | MS2019專題

貝殼找房、星火創視、藝恩:定製綜藝本質上是方法論的重塑和升級 | Morketing Summit 2019專題

全球化專場:

realme CMO徐起:一個新手機品牌,如何在1年半時間裡成為全球TOP7 | Morketing Summit 2019專題

Facebook陳震:全球營銷3大新趨勢 | Morketing Summit 2019專題

電通Digital谷澤正文:“品牌建設”和“消費者培養”是進入日本市場的第一步| Morketing Summit 2019專題

小米馬驥:14億人口的印度,互聯網6大垂直賽道 | Morketing Summit 2019專題

甲骨文:全球化的核心在於本地化,通過數據打造一套完整的用戶體驗 | Morketing Summit2019專題

OneSight李蕾:一個CPA從0.3美金到12美金,從推廣、資本、品牌和數據看出海這件事 | MS2019專題

威奈中國、iJoou、藍瀚互動:品牌出海3個關鍵維度,人才、技術、價值觀 | Morketing Summit 2019專題

Camera360 、OneSight 、Variety、索信達:2020年營銷關鍵詞,用戶、內容、產品 | MS2019專題

WPS陳丹:30而立,WPS在全球不是找風口,而是尋求屬於自己的機會 | Morketing Summit 2019專題

北極光創投專場:

小米集團國際業務薛國頌:Q3營收536.6億元,49%來自海外業務,小米怎麼做的? | MS2019專題

店匠科技Shoplazza李俊峰:2022年,新興市場商業規模將達1.7萬億美元 | MS2019專題

北極光創投吳峰:3個維度分析“如何捅破中國出海企業的天花板” | Morketing Summit 2019專題

北極光、真格、GGV紀源、ATM Capital、初心資本、麥星投資:出海投資破局,海外可否複製一個拼多多?| MS2019專題

MCN專場:

蛋殼視頻劉東東:從160家到5000+家,腰部MCN如何在眾多競爭者中殺出重圍?| Morketing Summit2019專題

微播易楊凱:網紅營銷的3大誤區 和6個應對舉措 | Morketing Summit2019專題

如何突破KOL和MCN的天花板?| Morketing Summit 2019專題

遊戲專場:

Crazy Labs陳柏安:超休閒遊戲的5大趨勢 | Morketing Summit 2019專題

焦揚網絡莫夏芸:5G和VR或為遊戲產業帶來新的用戶增量 | Morketing Summit 2019專題

DataEye汪祥斌:買量日活30多萬視頻素材的背後,創意將成為核心競爭力 | Morketing Summit 2019專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