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夫妻檔譜大愛,抗疫“俠侶”大年三十進駐隔離病區

在此次新型肺炎疫情阻擊戰中,有一群特殊的“逆行者”,他們在不同崗位,卻有著同樣義無反顧的選擇。在廣州市白雲區第二人民醫院,有這樣的“戰友”夫妻檔,他們在風雨中並肩逆行,放棄了自己寶貴的休息時間,放棄了回家與親人團圓的機會,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衝鋒在一線,用行動詮釋著有“大家”才有“小家”的家國情懷,成為抗疫情戰線上一道特殊的“風景線”。

“戰友”夫妻檔並肩作戰,共同守護群眾生命健康

劉杏珍和肖廣新就是這樣一對“戰友”夫妻檔。疫情發生後,白雲區第二人民醫院護理部主任劉杏珍自除夕起就連續數天守在醫院,帶領全院護理團隊與疫情作鬥爭,迅速督導,將內二科設置為隔離病區,調配好人、財、物等保障。

“剛開始壓力很大,醫院沒有單獨的隔離病區,必須迅速梳理防控流程,完善發熱門診流程。更重要的是必須確保醫務人員零感染,同時防止院內出現交叉感染,這對整個團隊考驗很大。”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劉杏珍每天都到一線病房督導,確保醫務人員做好防護措施。

一线夫妻档谱大爱,抗疫“侠侣”大年三十进驻隔离病区

為了讓隔離病區醫務人員能夠得到充分休息,在劉杏珍的建議下,醫院在10樓未啟用的新病區設置了31張床位的休息區。“有她在,整個護理團隊就像吃了‘定心丸’,所有工作都不慌不亂,有條不紊。”護理部副主任丘淑環說。

而劉杏珍的丈夫肖廣新,也是一位從事內科臨床工作近30年的內科副主任醫師,曾在2003年抗擊“非典”中表現突出,這次也堅定站在抗擊疫情的前線。作為專家組成員之一,肖廣新積極參與到病患救治以及流程優化工作當中。

除了參與科室值班,肖廣新還是家中後勤部“部長”,疫情爆發後,肖廣新承擔了家中所有的家務。“她工作起來非常拼命,我只能做好她的後勤保障。”肖廣新笑稱,“她幾乎每天都‘埋’在科室裡,我只能給她送換洗衣服、早中晚餐。”談及肖廣新的暖心舉動,劉杏珍表示,“他永遠是我的堅強後盾!”

在夫妻倆看來,守護群眾的生命健康是作為共產黨員和醫務人員義不容辭的使命,“無論是過去、現在或將來,我們都會義無反顧地擔好使命。”

抗疫“俠侶”奔赴防控一線,大年三十進駐隔離病區

對於醫務人員來說,這個春節假期還未開始就已經結束。在白雲區第二人民醫院,另一對奮戰在防疫前線的80後伉儷同樣讓人心生敬意。丈夫黃程輝38歲,是內二科主治醫師;妻子梁蘭芳37歲,是內二科副護士長,數日來,他們一同堅守在疫情防控一線,為生命保駕護航。

一线夫妻档谱大爱,抗疫“侠侣”大年三十进驻隔离病区

“本來還想趁假好好陪陪孩子的,沒想到成了一種奢望。”今年春節對黃程輝、梁蘭芳來說,註定不一樣。疫情發生後,夫妻倆第一時間各自奔赴防控一線,11歲的兒子還有5歲女兒只能送回老家,交給家中老人看護。

梁蘭芳每天都需要進出隔離病房,為患者做好治療、護理工作,還要完成各類信息收集和登記、工作動態報送、防疫物資領取發放等。“1月22日醫院隔離病區組建完成後,梁蘭芳臨危受命,肩負起隔離病區護理管理工作。她不僅要完成自己責任區的工作,還要分管內二科護士日常調配、排班等工作。”護理部主任劉杏珍稱讚道,“她非常專業、敬業,出色地完成了醫院交給的重任。”

每天上午8點上班,晚上9點才下班,梁蘭芳這樣連軸轉了15天。“每次進入隔離區的時候,必須先對身上進行消毒,然後再穿上防護服”,梁蘭芳表示,為了避免更多人進入隔離病區,原本應該由清潔工、護工負責的工作,也交由隔離病區護士完成。護士們還將一日三餐送進隔離病區。“工作量增加了很多,但大家毫無怨言。面對疫情,全科人絲毫沒有退縮,這也鼓勵了我要義無反顧地向前衝!”

與梁蘭芳一同站在防疫戰線上的,還有她的丈夫黃程輝,他們在精神上相互鼓勁,在工作中相互配合。2018年,黃程輝被派遣到結對幫扶貴州省平塘縣人民醫院開展精準醫療幫扶工作,這次疫情來臨後二話不說也挺在了第一線。醫院通知一下來,黃程輝便早早報名支援一線,大年三十就進駐隔離病區。“疫情當前,這就是醫生的工作,沒有退縮的餘地。”黃程輝說。

現在黃程輝每天的工作時間為當天上午8點到次日中午12點,高負荷的工作讓他回家倒頭就能睡著。夫妻倆雖然同屬一個部門,但值班時間也不同,即使見面了也不能說上幾句話,大多數時間只是匆匆碰面,互相叮囑對方要注意防護。“每天下班,我都會給家裡打個電話報一下平安,免得孩子掛念。而蘭芳更忙,連打電話的時間都沒有。”黃程輝說,孩子們都非常理解父母的工作,在家很乖很聽話。“累是累了點,但是大家都在崗位上默默堅守。”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湯南 通訊員雲宣、江興夏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李波、湯南 通訊員蘇成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