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人一焦慮就喜歡不停地吃東西?

知名親子關係專家

向日葵心理創始人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胡慎之家庭教育課》《情緒課》在頭條專欄熱銷中


中國人對吃是有一種情結在裡面的。

對於既想吃肉又怕胖的人來說,怎樣酣暢淋漓地享受美食在口腔裡地跳動,且在吃的過程中不糾結,這是個值得琢磨的問題。

我本人對吃是一直十分熱衷的。我愛選自己滿意的,好吃的食物享用。而且,在吃的時候,沒有過多的心理負擔,比如,這口吃下去,會增重多少,長多少卡路里。

我沒有這些擔憂,並不代表我是一個對自己的身材沒有要求的人。

我無法忍受自己的大肚腩,更希望自己保持一個相對來說,比較健康的身材。

因此,為了既保持身材,又沒有過多的心理負擔,我吃的相當有品位。

為什麼有些人一焦慮就喜歡不停地吃東西?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今天我們來聊一下,怎樣讓自己吃得輕鬆,快樂吧?

1、吃是一種原始的滿足

以前,吃是為了果腹,為了生存。現在,人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吃,更多的是為了享受和健康。

有一點常識的人都知道,經常吃魚肉,容易導致攝入的熱量或蛋白質過高。為了身體營養的均衡補給,需要我們適當地吃一些蔬菜水果。可是,肉類食品,總是深受大多數人的喜愛,有時,一吃就停不下來,導致部分營養攝入過量。於是,吃著吃著就越吃越焦慮了。

此時的吃,已經不是一種原始的滿足了。

人一生下來,頭等大事就是吃。

吃不光能滿足我們的生理需要,同時也是心理需要。

很多人,一焦慮就喜歡不停地吃東西。也有一些人在焦慮的時候,會控制不住地買東西。

說到底,這是一種真正的佔有和掌控。

吃進肚子裡的東西,成為了我們身體的一部分。在吃的過程中,我們感受到了掌控和佔有的感覺。所以,吃能讓我們感到幸福感。因為我們感受到了掌控和佔有。

為什麼有些人一焦慮就喜歡不停地吃東西?

胡慎之心理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2、吃是我們在探索和尋味

為什麼說,吃是在探索呢?

每個人都保持著或多或少的好奇心。當我們看到一樣非常好的東西時,我們會特別想嚐嚐那樣東西的味道。幾個月的小孩子喜歡用舌頭舔各式各樣東西的味道,比如,玩具,手指,這是孩子在用舌頭探索周遭的一切。

在東北,冬天的時候,我們說,千萬不要讓孩子去舔鐵柵欄,一舔,舌頭就黏上了。

一開始的時候,我們都在用嘴巴探索世界。這種情況也會保持到我們成年階段。當我們想跟對方建立關係時,經常說:“我們一起吃個飯,喝個茶,或吃個點心吧。”其實,這也是我們對人際關係探索的過程。

例如,你邀請一位朋友吃飯,看對方的口味或用餐習慣跟我們是否類似,如果差別太大,可能就比較麻煩了。如果吃的比較投緣,以後也許就能相處的更久一點。

看男女朋友是否和諧,能否走入婚姻殿堂,也可以從吃的3個特質看出:

特質一:能否吃到一起?

特質二:能否聊到一起?

特質三:能否睡到一起?

如果你遇到的另一半,能滿足這3個特質,那麼,你就嫁了或娶了吧。因為,你們結合後的生活,一定是較為美好的。

為什麼有些人一焦慮就喜歡不停地吃東西?

胡慎之心理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3、 吃是為了緩解焦慮

我在吃的時候,會安心地享受美食,至於美食進肚後身體如何處理這些堆積的美食?我會做一些運動或其它的事情來消耗它們。消耗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吃。

但是,有的人正好相反。

吃的時候,沒辦法放鬆,體會到的是一種強烈的焦慮感。

越焦慮越吃,越吃越焦慮,最後形成惡性循環。

實際上,在吃的時候,不要想減肥這件事,不要感覺自己好像在犯罪。如果你能心安理得地享受美食,你會吃的更開心。

為什麼有些人一焦慮就喜歡不停地吃東西?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當然,我也願意分享兩個小小的秘訣給大家,讓你吃了以後不增重。

秘訣一,選擇攝取的食物。

那些高蛋白,低脂肪,低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不會讓我們增加太多的體重。而且,不僅不增重,相反還會給我們減重。

因此,我們可以嘗試做一些飲食結構的調整。

高蛋白質的食物,如:海鮮,牛肉,羊肉,瘦肉,即使攝入過多,也沒有太大關係。但值得注意的是,要控制甜品和碳水化合物的攝入,比如:米飯,麵粉。同時,適當地攝入一些蔬菜類和水果類。

秘訣二,保持攝入和消耗的平衡。

例如,你今天攝入的食物總量產生了2000卡路里。這時,如果你的運動量正好消耗了2000卡路里,你的身體也不會肥胖。

因此,在飯桌上,跟人保持一個比較好的互動,或吃後一起出去遊玩和運動,是不錯的選擇。如此這般,大家在吃的時候也可以放心,安全地吃了。

總之

還是那句話,吃就享受當下,吃完之後,具體該怎麼辦?那就該怎麼辦就怎麼辦吧。

為什麼有些人一焦慮就喜歡不停地吃東西?

胡慎之心理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如果你對自己的體重已經達到了一種極其苛刻的程度,或形成了心理障礙,比如,有的人,體重稍微重了一兩斤,就如臨大敵般,開始有了一些自虐的表現。在這種情況下,可以選擇跟朋友吐吐槽,或找專業人士解決一下,也是可以做到緩解焦慮的。

吃的好,吃的滿意,是我們追求的最大目標之一。

反正對於人類來說,第一位的是吃,而不是我們的體重。

現在,你可以安心吃嗎?

< The End >

作者介紹 :胡慎之,知名親子關係專家,向日葵心理創始人,向日葵爸爸。《胡慎之:幸福家庭必修課》在喜馬拉雅熱銷中。新書《陪孩子度過生命第一個三年》、《父母的教養,孩子的成長》京東噹噹熱銷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