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天下第一巡撫”田文鏡,到了乾隆五年,卻被河南巡撫彙報朝廷:“文鏡在豫,百姓至今怨恨。”,是為什麼?大家怎麼看?

zhangbaozhi


俗話說“一朝天子一朝臣”,這一點在田文鏡的身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田文鏡,雍正皇帝的寵臣,與李衛、鄂爾泰並稱為雍正朝時期的封疆大吏的標杆。雍正皇帝對於田文鏡是非常的信任與器重,具體表現在了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田文鏡原來隸籍於漢軍正藍旗,後來被雍正直接抬到了地位非常高的漢軍正黃旗之中;

其二,田文鏡最開始是河南總督,在雍正六年(1728年)的時候,被雍正委以河南山東總督,這是雍正為田文鏡量身打造的職位;

其三,雍正十年(1732年)田文鏡去世後,雍正讓田文鏡安葬在自己的泰陵旁,以示對於田文鏡的恩寵。

田文鏡之所以能夠為雍正所信任與寵愛,一方面,是因為田文鏡為官清廉,能力出眾,符合雍正對於優秀官員的評價標準,另一方面,就是田文鏡可謂是不遺餘力的貫徹雍正的各項政策,換句話說,就是田文鏡是絕對的眼中只有雍正,而不顧其他。雍正皇帝就曾評價他:

“忠誠體國,公正廉明。”
“老成歷練,才守兼優,自簡任督撫以來,府庫不虧,倉儲充足,察吏安民,懲貪除弊,殫竭心智,不辭勞苦,不避嫌怨,庶務俱舉,四境肅然。”

儘管田文鏡的能力為雍正所欣賞,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田文鏡的缺點和問題也是非常的突出。

在田文鏡主政河南期間,由於待人處事有欠寬和,過於嚴苛,可以說田文鏡是典型的“酷吏”。再加上雍正九年(1731年)的黃河災患中,田文鏡竟然“沽名釣譽,與手下官員刻意隱瞞了災情,造成了非常惡劣的影響。

儘管對於這些事情雍正皇帝並沒有追究,但是在雍正去世,乾隆登基後,這件事情便成為了田文鏡非常嚴重的“汙點”。乾隆皇帝在繼位後就曾對田文鏡批判到:

“河南自從田文鏡上任督撫以來,嚴格治理,他的下屬官吏竟然剝削民眾,致使河南人民深受其困。前年田文鏡隱匿河南災情不報,百姓流離失所,幸虧先帝愛民,派遣官員前去賑撫,才保證河南的安定,這件事天下人盡皆知。”

而這對於已經去世的田文鏡來說,僅僅是清算和批判的開始。


乾隆朝初年對於田文鏡的批判之聲此起彼伏,實際上多方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首先,乾隆皇帝對於田文鏡的態度,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朝堂之上對於田文鏡的翻案清算與批判的主流聲音。

乾隆三年(1738年),乾隆皇帝祭掃泰陵的過程中,又陰錯陽差的蕩平了了田文靜的陵寢,這件事情不僅僅是乾隆皇帝厭惡田文鏡的表現,同時也向朝臣表明了自己對於田文鏡的態度。

實際上,乾隆皇帝本就看不上田文鏡,還是因為田文鏡過於嚴苛的處事方式,再加上田文鏡晚年出現的“謊報災情”事情,是的田文鏡一直為乾隆所厭惡,所以乾隆皇帝對於田文鏡的評價遠不如李衛和鄂爾泰:

鄂爾泰、李衛、田文鏡皆皇考所最稱許者,其實文鏡不及衛,衛又不及鄂爾泰。

其次,還是因為田文鏡自身的問題,有著其處事方式的問題,同時與其得罪了太多的官員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

實際上從雍正朝開始,朝堂之上就已經開始有了對於田文鏡的彈劾,但是都被雍正皇帝壓了下來。但是到了乾隆朝,面對著並不喜歡乾隆皇帝的田文鏡,特別是在乾隆皇帝將田文鏡的墳墓拆毀之後,讓朝臣看到了乾隆皇帝對於田文鏡的而態度,因而開始了對田文鏡的批判。

這其中,有著對於田文鏡不滿的發洩,也有著為了迎合乾隆皇帝的聖意而進行隨聲附和,但是不管怎樣說,田文鏡的一些行為,確實在河南當地造成了非常負面的影響,同時其性格也開罪了不少的官員同僚,這才有了朝堂之上對於田文鏡的一致反對聲音。


最終,在乾隆五年(1740年),河南巡撫雅爾圖上奏

“文鏡在豫,百姓至今怨恨。”

同時請求將田文鏡撤出河南賢良祠。

在此之前,乾隆皇帝已經拆毀了田文鏡的陵墓,並且對田文鏡進行了嚴厲的批判,因而對於這次的彈劾,乾隆皇帝以“不能翻出前案”為由,進行了駁回,沒有將田文鏡撤出河南賢良祠,而對於田文鏡的評價也就此蓋棺定論,之後便不再進行評價了。


雍親王府


再厲害的人也抵不過光陰,田文鏡就是一典型的例子。

田文鏡屬於大器晚成的那種,雖然21歲就開始踏入仕途,但他卻在基層擔任縣官長達二十多年之久,他勤勤懇懇工作,終於被康熙帝所注意到,康熙帝在他對於“徵收商人稅收”這一看法上覺得說的很在理,立馬升他做了內閣侍讀學士。

田文鏡估計心裡也憋屈,在基層工作那麼久還不如一個觀點,但倒黴歸倒黴,終究還是升了,還不算太晚,四十多歲,真是發光發熱之時。

但他在升內閣侍讀學士後,又沒了動靜,好像又被遺忘了那般,直到康熙帝駕崩,雍正帝繼位,他才正式開始被重用,但這個時候他也已經61歲了。

雍正帝對田文鏡是真愛,他深知田文鏡能力,知道他在基層呆了很久,懂民心疾苦,有真才實幹,於是一上臺就對年邁的田文鏡委以重任,升他為山西布政使,讓他去當時災情相當嚴重的山西賑災,安撫災民。

田文鏡不負雍正所望,到了山西之後不僅是賑了災,還釐清了山西多年積累的公務,剔除了原有的官吏腐敗,使得山西吏治清廉,百姓安樂。

雍正被田文鏡這一表現徹底折服,從此將他作為心腹大臣。

之後雍正帝又將他調任河南,命他暫掌河南巡撫之職。當時河南相當難治理,盜賊層出不說,官吏更是結黨營私成風,田文鏡拿出了自己的鐵腕,嚴格治理,只要觸碰法律,直接掉腦袋,並且命令在定期內開闢荒田。河南在田文鏡的嚴格治理下,幾無盜賊,也徹底清算了賦稅虧空。

他多次治理地方有方,被雍正帝稱之為“模範疆吏”,被天下人稱為“第一巡撫”。

田文鏡因為立功無數,加上受雍正寵愛,在後來幾乎是光速般步步高昇,接著是河南總督,不久又升河南山東總督,再是兼任北河總督。雍正帝甚至還賞賜他“抬旗”,將他從漢正藍旗抬入正黃旗,足以見得雍正帝對他的器重。

但歲月不饒人,他在兼任北河總督時,也已經68歲了。這時的他百病纏身,已經鎮不住場子了,無法像以前一樣雷厲風行處理政務,有效治理安撫地方了,多數都是靠下面官吏處理。

而剛好這個時候河南又發生了水患,田文鏡被下面官吏所矇蔽,認為不是多大的水患,已經被解決了,導致河南地區沒有及時得到朝廷的救助賑災,多數河南州縣竟然還出現了賣兒女的現象。過了很久,雍正才得知災情嚴重,派出大臣前去賑災。但河南很多州縣因為這次疏忽,餓死的不計其數。

田文鏡自知犯下大錯,已德不配位,以病乞休,後更是請求退休,被雍正恩准,沒過多久就因病去世了,享年72歲。他在他輝煌的政治生涯中,留下了一個不可磨滅的汙點。

雖然他是受下面官員所矇蔽,但他是上司,是處理這一切的總指揮,手下沒幹好,是他沒管理好,錯誤得他來承擔,當時河南受災百姓的怨氣自然會發在他身上,久久不能釋懷,畢竟很多人因救濟不利,失去了自己的親人。所以才會有後來的文鏡在豫(河南),百姓至今怨恨。

原來的“天下第一巡撫”就這樣變成了後來百姓怨恨的一個人。


夏目歷史君


田文鏡 (1662年—1733年),清朝康熙、雍正時大臣。雍正帝即位後,深受寵待。雍正元年(1723年),署山西布政使,次年調任河南布政使,擢升巡撫。田文鏡憑藉多年擔任地方官的經驗,大力推行雍正帝的改革方針,以整飭弊政。主要成就:整頓吏治,清查虧空,推行火耗歸公,士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個攤丁入畝。因此,得罪了士紳,引起了一些官員的不滿,但是減輕百姓的負擔。



田文鏡政事幹練,以鐵腕聞名,這一點正符合雍正的用人標準,因而深得雍正的賞識。是雍正最欣賞的督撫大臣之一。雍正曾稱田文鏡為“巡撫中之第一人”,“若各省督撫皆能如田文鏡、則天下允稱大治矣。”可見評價之高。



同時,田文鏡又為官刻薄,雷厲風行,結合清官與酷吏於一身。因觸犯了一些官員的利益,遭到他們的記恨,先後受到直隸總督李紱、監察御史謝濟世的參劾。因為雍正撐腰,才得平安無事。

歷史上的田文鏡是病死的。雍正晚年,雍正皇帝已經屬意傳位給弘曆,害怕新主子不容舊臣子,於是勸退了田文鏡。田於雍正十年(1732年)十一月二十一日病死,享年七十二歲,善終。



乾隆五年,河南巡撫上表說河南的百姓都怨恨田文鏡,請求將田文鏡撤出河南賢良祠,被乾隆帝駁回,他認為田文鏡是先帝的重臣,不過乾隆本人也直接對田文鏡進行過批評,說“自田文鏡為巡撫總督以來,苛刻搜求”,所謂”文鏡在豫,百姓至今怨恨”,其實真正怨恨的是河南的地方官對田文鏡的改革政策的不滿。借乾隆的態度,迎合上意,假借民意請求廢除田文鏡的新政。


東海龍王


田文鏡並不是進士出身,而是國子監監生,明清時代是很重是不是進士出身,甚至進士三榜排名都很重要,有點像現在看是985,還是211,還是本一,本二。

田文鏡生於公元1662年,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田文鏡出任福建長樂縣丞,後來擔任山西寧鄉知縣,在康熙四十四年,擔任易州知州,第二年入京擔任吏部員外郎,僅僅從五品,可見不是進士出身的田文鏡仕途還是比較慢的。

而這一年,田文鏡就已四十五歲了,不過,田文鏡的州縣基層工作經驗還是十分豐富的。在康熙六十一年,康熙去世,雍正繼位的時候,田文鏡僅僅是一個從四品的內閣侍讀學士,而這一年,田文鏡已是六十一歲了。

雍正繼位,田文鏡的機會就來了,雍正元年,田文鏡被任命山西布政使,從二品,田文鏡將山西治理得很好,解決了很多積留的問題,雍正對田文鏡十分滿意,田文鏡此時成為雍正的重臣。

雍正二年,田文鏡擔任河南巡撫,正二品,田文鏡同樣將河南治理得很好,尤其在清查虧空與開荒田方面,做得特別出色,田文鏡還彈劾了很多人。

雍正四年,李紱由廣西巡撫升任直隸總督,經過田文鏡的地方,田文鏡出城相迎,但是李紱指責田文鏡是在故意為難讀書人(田文鏡不是進士出身),田文鏡密奏雍正,認為之前被他彈劾的黃振國跟李紱是同榜進士,李紱有私心。

御史謝濟臣也彈劾田文鏡,但是雍正認為田文鏡沒有錯,最終,謝濟臣被罷官,黃振國被處死。

田文鏡向雍正提議“一體當差,一體納糧”,而之前的官紳是不用納糧,雍正採納了田文鏡的建議,這個可以大大的提高國庫收入,但是這個顯然得罪了很多地方官紳。田文鏡被提為河南總督加兵部尚書,從一品,並且被抬上漢軍正黃旗。

雍正六年,雍正封田文鏡為河南山東總督,這個是單獨為田文鏡設立的。田文鏡又清查了山東的虧空。

雍正十年,田文鏡因病去世,終年七十二歲,入河南賢良祠。

乾隆五年,河南巡撫彈劾田文鏡,說河南百姓十分痛恨田文鏡,請求將田文鏡撤出河南賢良祠。乾隆說,田文鏡,李衛,鄂爾泰都是先帝的重臣,所以不準。

可以看出,田文鏡做的事情,得罪了很多人。


歷史簡單說


這一點,二月河老師的書中早己點明。歷朝變法本質上說,社會金字塔的頂層和底層聯合,將社會中層打壓,甚至消滅。康熙晚年,吏治腐敗等各種原因,導致王權旁落,康熙清楚,但出於身體因素,無法親手整頓,暗中培養雍正接班。雍正上臺後,推行新政,加強王權的同時,嚴重損害了文官集團的利益。這也是雍正在民間名聲一直不好的原因,這個民不是老百姓,是讀書人。他們不遺餘力的抹黑,才使民間多了很多關於雍正奪位等各種傳聞。田文鏡做為雍正得力干將,名聲有些非議很正常的。


浩哥魔方


這個問題很簡單.

一張雍正王朝截圖就能說明一切.



MrBooky470


就二月河老師小說來分析田文鏡是一個為百姓做實事的清官,在雍正朝改革的大旗下,百姓得到了很多的實惠,但是試行的官紳一體當差觸犯了士大夫的利益,因此在乾隆,乾隆帝廢除了新政的改革,因此田文鏡受到擠兌也是理所應當的,田文鏡雖是酷吏,但卻是為民的好官!


我為你守護你的明天


田文鏡力推雍正帝實施的“攤丁入地、"士紳一體當差納糧“等改革措施,被雍正帝稱為“模範疆吏",但利益受損的河南鄉紳卻對其非常怨恨。


跪射俑


問題是田文鏡沒有參加科舉就獲得高位,和李衛,年羹堯一樣成為雍正的重臣,這破壞了文人門最敏感的神經也是他們最賴以生存的神祖牌。這也直接導致他們背後嚴重詆譭雍正。


日常刷下線


裹挾民意 這很正常,就像明末東林黨官商抗稅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