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社會,正在流行“情緒化離婚”?

當今社會,正在流行“情緒化離婚”?


當今社會,正在流行“情緒化離婚”?

根據國家統計局和民政局數據顯示,自2013年到2018年,我國結婚率不斷下降——從9.9%一路跌至7.3%,創下近十年來新低;離婚率則在逐年升高,從2.6%一路攀升至3.2%。

在民政局2019年第三季度發佈的數據中,全國離婚率高達43.53%,最高省份有70.56%。在離婚人群中,年輕化趨勢也日益明顯。據統計,訴訟案件裡,80後、90後佔比已經遠超60後、70後。

從統計數據來看,現在人們更少地選擇進入婚姻,而更多的已婚人士選擇了離婚。

與此同時,明星情感話題也是熱議不斷。

出軌的出軌,離婚的離婚,大瓜從年頭吃到年尾。在明星情變新聞不斷爆出的當下,我們也漸漸產生了超強抗體,漸漸地在心裡一點點拉低對婚姻的期待。

也許,你還發現,自己身邊出軌或離婚的人也越來越多了。

不少人感慨:現代人對婚姻的敬畏感越來越少了?出軌的時代,不知道結婚的意義是什麼?

而美國西北大學的心理學家Eli Finkel曾在2015年發佈的一項新研究中提出,這個時代的婚姻正在走向兩極化。那些好的婚姻比過去更好,壞的婚姻比過去更壞。人們對婚姻的態度,並不是離婚率這一個數字就能表現的。

電影《婚姻生活》中,約翰和瑪麗事業有成,過著舒適的生活,感情和睦,是外人眼中的模範夫妻。

可是約翰卻出軌了。

知道消息的一瞬間,瑪麗驚慌失措。她不明白,一切看起來那麼美好,事實上那麼殘酷。

約翰卻歇斯底里地喊道:“猜猜我最受不了的是什麼,喋喋不休地討論我們要幹什麼。你和我生活在一個自我封閉的環境裡,一切都秩序井然,就像一個時鐘一樣,但缺乏氧氣。我們的生活讓我感覺窒息了。”

隨後,他們就離婚了,又很快雙雙成立了新的家庭。

然而,讓人驚訝的是,約翰和瑪麗在離婚後的一次相遇中,又愛上了彼此。現在,他們從各自的婚姻中出軌,揹著各自的伴侶,偷偷地約會。

他們開車到郊外,一路暢談。過去的緊張感和約束感都消失了,他們在對方面前展現出完全輕鬆自由的狀態。曾經,他們在婚姻中努力裝出一副自己難以承受的模樣,活得那麼疲憊。如今,卻真正相愛了。

諷刺嗎?現實中很多這樣的例子,離婚後或出軌後後悔的人比比皆是。

當今社會,正在流行“情緒化離婚”?

為什麼會這樣?

用一個段子說就是:以前燈泡壞了,大家想可以修一修堅持一下,現在燈泡壞了,大家只想換一個。

人的本性是自私而現實的,所有人做選擇的時候都會下意識地計算一下成本和收益。

成本大於收益,則避之;成本小於收益,則趨之。

婚姻的本質,其實是兩個人為了滿足各自的需求而達成的具有法律效力的長期合作關係,包括經濟需求、情緒需求、社交需求等。

當其中某種需求無法被滿足時,出於追求“圓滿”的本能衝動,就會想要出軌或離婚,而離婚是為滿足需求製造條件。

至於,會不會付出行動,則在於ta怎麼權衡這件事情的成本和收益。

收益,當然是更好的經濟條件、更大的情緒滿足、更廣的社交網絡。

同樣地,成本,則包括要為此承受的經濟代價,情感壓力,社交影響等。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女人不再需要依附男人而生存,所以更有勇氣離婚。女人敢離婚,是離婚率直線上升的直接因素。

隨著社會輿論對離婚越來越包容,離婚需要承受的社會壓力直線下降,是離婚率直線上升的推動因素。

隨著人際關係變得越來越多元,越來越多人覺得離婚只是兩個人的事情,所以離婚後依舊做朋友的人也越來越多。

這麼一看,如果僅僅因為離婚率上升,而斷定人們對婚姻的敬畏感下降了,顯然是不公正的。

所以,這種理性思考後的離婚,並沒有錯,而是進步。

當今社會,正在流行“情緒化離婚”?

真正值得反思的是那些“情緒化”的離婚或出軌。

原因有三:

  • 對婚姻認識不足

離婚率高雖然在某種程度上是因為現代人變得越來越獨立、包容,更重視自己的感受,是個人的進步,但並不能證明這是社會的進步。

一提起歐美國家,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他們很開放、很熱情,但是大多數歐美人結婚前很隨便,結婚後對家庭卻很忠誠。中國則恰好相反,很多人結婚前很慎重,結婚後卻很隨便。

一個小妹,相親不下一百次才找到現在的男朋友,結果結婚才一個月她居然跟我說:“他有時候太不解風情了。”

我說:“你有什麼想法直接跟他說呀!默契是需要慢慢培養的。”

結果她想也沒想就回答:“我才懶得費那個心思,大不了離婚唄。你現在不也過得挺好的嗎?我也不差。”

很多文章都愛向那些為情所困的人灌輸一種觀點:“不管真相如何,你只要覺得不爽了,就可以離婚。”

原則上來講,當然是這樣。

可是,也正因為如此,很少人能品嚐到真愛的甘甜。快餐經濟時代,大多數人已經沒有了耐心去用心瞭解彼此、沒有時間陪伴對方、沒有心思修補隔閡。越來越多的人對婚姻不重視,覺得過不下去就直接離婚,缺乏從內心對婚姻的敬畏之心,把婚姻當兒戲也不再是一句臺詞,而是現實的真實寫照。

我身邊結婚不到一年就離婚的人很多,就是最好的證明。

社會浮躁、人心不定,身邊誘惑又多,若是對現狀不滿就很容易出軌或離婚。

婚姻是一面鏡子,映照出了我們對待婚姻的態度。

  • 對自己認識不足

內心對婚姻的忠誠度和責任感不夠。大多數人都覺得,到年齡了就該結婚了,卻很少人會去想要結婚了,該有哪些心理準備?多少人結婚時,都有點趕鴨子上架的感覺,結果自然會鬧得雞飛狗跳、不歡而散。

Eli Finkel認為,在現代婚姻中,投入-產出變得很公平。如果你想要幸福美滿,就需要在對方身上、在這段關係裡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使雙方在情感、精神、物質等各方面都感到滿足。

想要婚姻成功,我們需要這3種視角。

A、心理視角

親密關係專家Ty Tashiro說,能夠預測一段浪漫關係是否能維持多年的幸福和穩定,最重要的指標就是對方的人格特質。你需要找一個“宜人性”、共情力相對較高的伴侶,而不是那些神經質、情緒不穩定、易怒的人。

B、浪漫視角

你需要找一個真心相愛的人作為伴侶。愛是婚姻的粘合劑,更是感情問題的緩衝劑,可以幫助你們對抗生活中的種種磨耗。

C、道德視角

性格決定了能否相處,愛情滿足了慾望和需求,而在這個人人追求最大限度“自我實現”的時代,能否維持一段美滿的婚姻,道德的作用非常非常重要。

  • 對問題認識不足

現在人,婚姻一出現問題就想著離婚,似乎把這當做解決問題的唯一方法了。

一個職場前輩曾跟我說過:“你在這個公司遇到的問題,在其他公司就不會遇到了嗎?你只想通過跳槽來擺脫現狀的話,治標不治本。”

職場法則如此,婚姻同樣適應。

最後,我想說的是,對待婚姻,我們有選擇的自由、但也更需要謹慎權衡的態度。如果可以在進入婚姻前,能有更理智和更全面的考慮,用心維護一段相互陪伴到老的婚姻,這是一件更幸福和值得努力的事情。

去認識,瞭解一個人,決定是不是要和ta走完這一生,確實是需要花費很多時間和精力。但如果片面地,著急以婚姻作為試金石,並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能及時終止一段並不正確的婚姻,是及時止損,也是勇敢和果決。然而,這一切勢必伴隨著成長拔節的疼痛,和與另一個人情感牽扯的遺憾。

如果可以,我希望所有人都不要有“這麼痛的領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