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可以“走”掉哪些疾病?

醫學小偵探


跑步是很好的運動。

但如果覺得跑步太累,每天走一走,也是極好的。


散步是改善或保持整體健康的好方法。


每天只需30分鐘就可以增加心血管健康,增強骨骼,減少體內多餘脂肪,增強肌肉力量和耐力。


它還可以降低患心臟病,2型糖尿病,骨質疏鬆症和某些癌症等疾病的風險。


步行的幾乎是所有運動項目中成本最低的,如果跑步還需要一雙專業的跑鞋的話,步行幾乎可以穿著任何舒適的鞋子進行。

而且相對運動風險也更低。


根據2011年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的一項研究,老年受試者每週三次走路40分鐘一年,平均海馬體積平均增加2%,海馬是控制記憶力的大腦部分。


那些做只做一些伸展運動的人反而看到他們的海馬體積平均下降了1.4%。



保護心臟

任何逐漸提高心率的活動都會對您的心血管健康有益,而這正是您跑步或走路時的情況。但如果這不是你的速度,還有另一種選擇:走得更久。在2013年發表於動脈硬化,血栓形成和血管生物學的研究中,日常跑步者和步行者都將血壓降低了至少4.2%,患心臟病的風險降低了至少4.5%。為了達到跑步的卡路里燃燒,步行者的距離比跑步者的距離大約1.5倍。


降低癌症的風險

任何類型的身體活動都會改善新陳代謝,調節激素水平,增強免疫功能,步行也不例外。2005年的一項研究報告說,每週運動或單獨行走6小時或更長時間的結腸直腸癌患者死於該疾病的可能性比久坐不動的患者低60%。最近,美國癌症協會的一項研究報告稱,每天一小時的行走可能會使女性乳腺癌診斷的可能性降低14%。


心臟健康步行

時間: 30分鐘。

1。悠閒地步行五分鐘(跑步機上每小時2.5到3英里)。

2.將您的速度提高到快節奏(跑步機上每小時3到3.6英里),持續五分鐘。如果你走到外面,走路就好像你遲到了預約一樣

。3。儘可能快地步行30秒(或40步)(在跑步機上每小時至少4.5英里),然後以輕快的步伐(跑步機上每小時3至3.6英里)步行2分鐘。重複四個週期或總共10分鐘。(隨著您在接下來的幾周內鍛鍊變得更加舒適,您可以增加進一步挑戰自己的週期數。)

4。以輕微的速度(每小時3公里)步行五分鐘。

5.以悠閒的步伐(每小時2公里)步行五分鐘。

減肥步行

總時間: 40至45分鐘。

1.熱身兩分鐘,以非常輕快的速度開始(跑步機上每小時至少3.7英里),並且每30秒逐漸加快速度。如果你在跑步機上,你應該每小時至少工作4.1英里。對於戶外步行者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快速的步行。

2.儘可能快地步行10分鐘而不用慢跑。這樣做會消耗更多的卡路里而不是慢跑,因為它需要額外的工作來防止你的身體自然地闖入跑步。

3.停止行走,趴在地上,抓住木板一分鐘,確保脊椎和臀部形成一條直線。然後做10次俯臥撐。(如果傳統的俯臥撐過於困難,請將膝蓋放在地上。)每條腿上有20個向前的弓步。將你的重量放在前腳上並自己降低足夠的高度,以便在伸直背部前與腿形成90度角。

4.以最快的速度步行10分鐘,再次。以這種速度進行對話應該是困難的,但並非不可能。

5.停止行走,再次趴在地上,做10次三頭肌俯臥撐(類似於常規俯臥撐,但是將手臂放在肩膀外而不是在它們下面)。接下來,做40次仰臥起坐。坐起來,將你的核心拉到你的脊柱。

6.以最快的速度再走10分鐘。

7。對於最後一個強度區間,從下降開始。坐在長凳的邊緣,雙手放在邊緣,肩寬分開。將後端從座椅上抬起並向前走,同時保持臀部儘可能靠近工作臺邊緣。(你的腳越遠離板凳越遠,這將越有挑戰性。)慢慢彎曲你的肘部以降低你的身體。當肘部達到90度時暫停兩次計數,然後伸直雙臂使自己回到起始位置。這是一次重複;


休閒散步

總時間: 18至20分鐘。

1.開始悠閒地散步。注意樹木,標誌和周圍的人。瞭解您的環境有助於保持您的思想在這裡和現在。繼續30秒。2。現在需要30秒鐘來關注你的身體感覺。重或輕嗎?僵硬還是放鬆?只是觀察; 不要試圖改變或批評。3.再花30秒鐘,瞭解你聽到的聲音和氣味。4.注意任何身體感覺,例如你背上的風或你手臂擺動的重量。繼續30秒。5.在接下來的30秒內,將您的意識帶入行走的節奏和雙腳撞擊地面的感覺。6。到現在為止,你可能想知道你是否正確行事。放鬆 - 做錯的唯一方法就是不要這樣做。冥想不是停止思考或試圖判斷或控制它們。它是關於在堆積時觀察它們。當你的思緒徘徊(並且大多數人都這樣做)時,輕輕地將它帶回到觸摸地面的腳的感覺。


SRC體療驛站


如果屏幕的各位正好刷到我寫的內容,我有理由相信看完之後,對你會有一點啟發的,我保證!

去年夏天,廣州很熱,思慮再三,還是給家裡買臺跑步機吧,分期付款。那時候畢業參加工作不到一年,剛把上學時候欠的貸款還清,手裡還有一點點錢,我確定真的只有一點點。

其實我的本意是想買那種按摩椅給爸媽用的,但是相比之下還是買跑步機,因為“動”的總比“坐”的好吧?

現在想來這是我至少五年來年對爸媽做過的最正確的事了,沒有之一。現在想起來我都想哭,真的。

老爸是司機,常年坐著,大家用想的也可以知道他會有哪些身體問題,生活作息的不規律,晚上下班後暴飲暴食。大肚子,脖子,腰,頸椎,血壓等等這些都有問題,不說經常吃藥,但是這幾年去醫院去按摩針灸的頻率明顯在增加。

我買的跑步機固定檔位有6/8/10/12幾個速度,然後也可以自己按+-調速度。

老爸剛開始跑的一段時間速度是4/5左右,硬撐著跑十幾分鍾便已滿頭大汗,不對,是滿身大汗!而且他還不經常跑。為了帶他,我也開始跑,其實我並不是一個毅力很強的人,並且我很高也不胖,所以不是很想鍛鍊,但為了帶他所以每天就跑40分鐘。

一段時間後大概是在10~11月之間,我可以感覺到老爸跑步的頻率在增加,每週可以跑4-5次,速度也穩定到了6,時間是30分鐘,而且剩最後3分鐘的時候還能衝一衝8。

再過一段時間後,我不跑了。老爸跑的時間增加到40分鐘,並且最後衝刺的時間也延長了,跑步的頻率增加到每週6次,休息一天。

有一天他自言自語道:我想把自己的肚子減掉!我在暗地裡笑出了聲,老爸自己開始注意飲食,晚上不吃的太飽,油脂攝入等等的問題。並且去按摩的次數明顯減少。

帶了大概是年前,跑步已經是老爸每天必做的項目了,基本上速度8已無壓力,偶爾還能衝一下10,並且腰疼,頸椎這些問題有明顯的好轉!

現在,每天他認真會跑一個小時,大概是20分鐘速度6,30分鐘速度8,10分鐘速度10。有時候狀態好還能跑3分鐘速度12,這個,我都比不上。。。

最讓我替老爸高興的是,頸椎,腰背問題不復存在,血壓到現在也從未出現過問題了!雖然小肚子還未減下去哈哈。

受到老爸的感染,老媽在老家也買了一臺跑步機在家裡跑步,每天也在堅持跑步鍛鍊。由衷替他倆感到高興。

以上,就是跑步帶給家裡的變化,以及,帶走的疾病!


秦么么


一哥“俗人往事”之——

生命在於堅持運動

    我不是醫生,討論這個話題,就純屬本山大叔說的“這是病人與病人之間的交流”。

2009年我的業績和我的身體一樣驟增,1.65米的小個子卻重達165斤,褲腿長2尺9、褲腰粗3尺2,喝酒一天兩場、平均一天一斤、大魚大肉從不忌口,在一次充當“專家”全市驗收工程回家後,晚上睡覺時出盜汗竟然溼透了被子,天明到醫院一化驗,甘油三脂25.8,簡單的心電圖做過,不用什麼CT,醫生診斷結果為——心肌梗塞。後轉院到解放軍153醫院治療。

解放軍153醫院的專家看到我的化驗後笑著說:“兄弟,知道啥概念不?人家的車燒的是98號、再差點也是93、90,就是手扶拖拉機也得燒柴油吧,兄弟,你這車燒的可是柏油啊,你沒有感覺到抽血都抽不出來,血都成紫色的了嗎?”我和家人當時很害怕,他們還是給我以安慰,進行了藥物治療,又對我的冠狀動脈做了造影后認為還是不做支架手術好,畢竟我當時還很年輕。通過一個階段的治療,我的血脂指標有所下降,臨近出院時,那位專家又說,“藥物治療是抑制性的,關鍵還要看你自己,回去後繞著你們那青屏山(新密縣城後的一座小山)每天轉上兩圈,保證不用吃藥就好了。”

回來的第二天,我就按醫囑開始了走路的征程,剛開始肯定是要咬牙堅持的,也出了不少汗,腿也痠痛過好些天,可一路走下來,感覺到少有的輕鬆。其實走路這事也是個苦活,剛開始時就為了自己的身體走路,再過幾天感到乏味的很,兩三個小時就如機械般地邁動著雙腿也挺無聊的,於是就在走路時唱歌、唱戲、背書,反正是給自己聽的,也沒啥好賴,再後來就去構思一個小文章,或者幾句自以為是的詩詞,有時還會為一個句子感到飄飄然一番。嚐到了走路的樂趣後,我的路是越走越寬越走越長,到新密每一個鄉鎮下鄉,我都是坐車去、走路回來,這個讓同事感到我就是個瘋子,下雨下雪了也不可怕,辦公室的走廊從這頭到那頭總共83步,繞文體室的乒乓球案子一週25步,家裡的客廳到廚房21步,實在不行,還想起中學課本里的一句話,“(監獄)從門到窗戶是七步,從窗戶到門是七步。”恰好也是辦公桌到門口的七步。    

我運動、我快樂、我堅持,終於有了成效,我的體重漸漸地下降了,直到有一天感覺到穿褲子的時候褲腰松得不好繫了,一量體重,下降到138,褲腰2尺8了,一量血脂,也回落到2.3了,自然更增加了戰勝自我的信心,運動強度也定到了每天不低於2萬步,有幾次還衝破了4萬步。

連續幾年再回153複檢基本上都正常了,2019年春天我又回醫院去複查,醫生一看我的體重130斤、腰圍2尺6、血脂1.63,號了一下脈說:“兄弟,你走吧,做啥子CT啊,別浪費醫療資源了,酒可不敢多喝啊!”嘿嘿,做為病友,我實話告訴你,我是肉照吃的,不過量減了,酒照喝的,不過杯小了,這不鬧肺炎嗎,一天一小瓶勁酒,可沒有貪杯噢。





一哥於一


走路🚶其實是非常好的有氧運動,尤其是高血壓患者,如果能堅持長期走路,尤其是年紀偏大者,是能很好的輔助降低血壓的。當然,持續走下去,無論是高血脂,高血糖,等這類慢性疾病都有很大的改善。

但是我們要注意的有兩點:

1、走路🚶的速度,如果只是像平時飯後跑步那樣肯定是不夠的,基本上要達到慢跑的速度,一小時保持在4-5公里的速度。當然這也要根據年紀來看,最準確的方法可以以測量心率來看是否達到有氧效果。有氧心率一般保持在最大心率的60-70%,最大心率的計算方法很簡單,就是用220—自己的實際年齡即可。知道了自己的有氧心率,快走的時候可以佩戴一個心率手環,就能很好的保持速度。

2、要注意走路的時間,如果是剛開始的朋友,可以以30分鐘左右,等到習慣了以後可以適當增加時間,比如每次45分鐘以上。當然,也一定不要一口吃個胖子,一次運動時間太長,超過一小時的運動對於身體反而會產生過多活性氧而導致發炎。

有時間的話,尤其是退休人群,可以一次45分鐘,一天早晚兩次開進行。

當然快走不是一天兩天見到效果的,一定要持續,每週至少安排5次左右的運動,持續走下去不但緩解慢性疾病,也能減肥保持體態。


文靜老師


走路是很好的一項運動,但走路不是萬能的。走路是一種低強度鍛鍊而已,並不是一種醫學治療手段,僅僅靠走路是不能“走掉”任何一種疾病的。

如果在走的過程中,某種疾病痊癒了,那也不是走的功勞,而是醫學治療的功能,或者本身就是自限性疾病,能夠自己痊癒。

走和跑步、游泳、騎車、肌肉鍛鍊等各種鍛鍊項目一樣,起的至多是間接作用,能夠讓身體抗病療傷的能力增強,並沒有直接治病作用。

如果患有慢性病或者症狀的話,比如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心臟病等,該吃藥要吃藥,不能指望靠走來把指標降下來。

過度迷信鍛鍊包括走路而忽視慢性病的管理,會導致非正常指標得不到控制,進而導致症狀惡化和併發症的發生。

減肥是能夠逆轉非正常疾病和症狀的,甚至包括糖尿病,部分人減肥後高血糖能夠在不吃藥的情況下得到完成控制。走路有助於減肥,但最終還是減肥的功勞,而且減肥主要靠少吃和吃健康飲食,在不控制飲食的前提下僅僅靠走,是不可能實現減肥目標的。

走路不是壞事,但不能因為每天走路了就覺得自己是健康人物了。健康是全面性的,除了鍛鍊之外,還有飲食、睡眠、醫療保健等其他方面,必須做到面面俱到,即便在鍛鍊內部,走路因為鍛鍊強度低,常常實現不了健康的最大效益,如果力所能及的話,應該加大鍛鍊強度,並進行肌肉練習。


京虎子


我是醫者良言,是一名住院醫師,專為普及醫學知識造福人類健康,若想了解更多,請關注我,有疑問可留言,必回應!

走路可以走掉哪些疾病?

走路是我們特別常見的一種運動,每天過多或少走一定的路,估計要讓大家說出具體的走路的好處,估計沒有多少人能說得出。今天我就給大家分享一下關於走路的相關知識。

1.怎麼走路才有用?

運動需要一定的強度和運動量才能起到健身的作用,走路需要達到中等運動強度,其標準是呼吸加快、有點喘但是還能和別人正常交流;每天快走45分鐘,每週不少於4次;但是有冠心病、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不適合快走,否則可能出現意外情況;

2.走路有什麼好處?

  • 降低腫瘤的發生風險:運動可提高人體免疫力,其腫瘤監視功能提高;;
  • 降低猝死的發生風險:運動可促進血液循環,降低栓塞的發生,可降低猝死風險;
  • 預防便秘:運動可促進胃腸蠕動,能起到預防便秘的作用;
  • 增強心肺功能;
  • 減肥;
  • 預防糖尿病、骨質疏鬆、高血壓等疾病;
  • 提高人體記憶力;
  • 減慢動脈粥樣硬化進程;

3.走路需要注意什麼?

  • 走路前應該先熱身:可有效防止肌肉、韌帶等的損傷;
  • 走路之後心率恢復正常時再喝水:否則容易導致電解質異常;
  • 快走後不可立即停下,要慢慢放慢速度直至停止;
  • 飯後30分鐘後再快走;
  • 快走控制在3km以內,否則傷膝蓋;

4.哪些人不適合快走?

  • 膝蓋、腿部、踝關節有損傷;
  • 心臟病:如冠心病、風溼性心臟病、心律失常等;
  • 有猝死風險的呼吸系統疾病:如支氣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 有關節炎的老人;
  • 痛風的急性發作期。

最後小結:走路對人健康很有好處,但是達到中等強度才有明顯效果。

以上是我對該問題的解答,若覺得寫的還可以就賞個讚唄……


醫者良言


眾所周知,運動也有助於人體的健康,而最簡單的運動便是走路,而走路這項運動,大部分人每天也都在進行,但科學的走路並非想象的那麼簡單,想要有更好的效果出現,其實要有一定的“技巧”。

一、那麼,走路可以“走”掉哪些疾病呢?

如果天天窩在家裡,出現的壞處太多,比如容易使人出現肥胖症、心血管病、靜脈曲張等等的問題,而走路則有助於健康,對於人體會具有以下幾點好處:

1、走路能減少激素的產生,過多的腎上腺素的產生。過多的腎上腺素會引起動脈血管疾病。

2、定時堅持走路,會消除心臟缺血性症狀或降低血壓。使人體消除疲勞,精神愉快,緩解心慌心悸。

3、走路可以增強消化腺的分泌功能,促進胃腸有規律地蠕動,增加食慾,對於防治高血壓、糖尿病、肥胖症、習慣性便秘等症狀都有良好的作用。

4、改善心情,在室內待的太久會有種莫名其妙的鬱悶感,在戶外走走,呼吸新鮮空氣能讓心情更放鬆。

5、增加血液循環,坐著或躺著時,我們的肌肉會受到擠壓,血液流通不通暢。多點走路就能改善這種情況,對高血壓也有一定的緩解作用,而且還能增強免疫力功能。


不過想要達到效果,建議要走30-60分鐘的時間!

二、選擇這3中走路方式,走路帶來的好處會更大

1、大步走

這種方式指的便是快步走,就是儘可能的跨最大步伐快速走路,這樣運動強度較大的走路方式,有助於消除大腿脂肪、給臀部塑形以及緩解由於久坐引起的勞損。

2、倒著走

倒著走則有利於緩解因為久坐而導致的腰部損傷問題,可以起到緩和腰椎頭條的作用,不過要注意的是,每次進行倒著走的時間,不宜高出30分鐘,否則會影響人體的視力,使人出現頭暈目眩之類的不良症狀。

但是,倒著走可以和快走或慢走相結合,可以穿插進行,那麼得到的效果也會更好一些。

3、十點十分走

這種走路方式,具體做法是這樣的:兩隻手側平舉,然後向上高抬45度,兩隻胳膊看做鐘錶上的時針和分針,打開到鐘錶十點十分的位置上,這個動作就是“十點十分”了。

這種方式有助於緩解頸椎的疲勞,可以每次10分鐘每天進行2-3次,做的過程中一般會逐漸出現痠痛感,但要持續堅持,慢慢的就會變得輕鬆許多了。

其實上面這些走路方式,平時有空的時候,都可以穿插的結合進行,這樣運動的好處會事半功倍。

肝火旺盛以及備孕、溼氣重、腎虛、衰老、三高、肝病、皮膚病等等,應該怎樣調理最有效?

康愛多每天為您推送各種專業健康的知識,讓你瞭解更多的健康資訊,走出用藥誤區!


康愛多掌上藥店APP


都說“走路是世界上最好的運動”,可以防病、抗癌,更能長壽。就有人通過走路,走出了健康。

曾經就有一則新聞,母親為了救孩子,健步走7個月,走掉“脂肪肝”!

著名心血管病專家胡大一教授堅持健走十幾年,走掉三高和脂肪肝,體重也下降了,多年來幾乎沒有反覆。

日前,德國薩爾布呂肯大學的研究團隊發現,每天散步25 分鐘可增加7 年壽命,並可將心臟病死亡風險降低一半。另外,即便從70 歲才開始養成散步鍛鍊的習慣,那麼,在80 歲時患上房顫的比例,在同齡人群中僅佔10%。

世界衛生組織早就指出:走路是世界最佳運動之一,既簡單易行,強身效果又好,不論男女老少,什麼時候開始這項運動都不晚。

走路能走掉8種病


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其實很容易,走路鍛鍊是非常好的選擇。


01 脂肪肝

多走路,可以有效地幫助甩掉脂肪肝。根據科學調查研究,每個星期走路或慢跑的時間超過兩個小時的脂肪肝患者,他們堅持三個月之後,不僅身材可以變得更加苗條,而且脂肪肝的情況也得到了一定改善。

所以對於脂肪肝患者來說,走路可以較大程度上刺激胰島素的敏感性,從而對肝臟產生有益影響,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脂肪肝的症狀。


02糖尿病


走路可以使血管裡面的血液更暢通,減少膽固醇的存留,避免血脂變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少糖尿病血管方面的併發症。


03高血壓


美國研究人員實踐後發現,經常走路可以有效地降低血壓,並且可以減少20%~40%的中風風險。


04關節炎


走路過多傷關節,但適度走路卻對關節有利。對於很多中老年人來說,每天走路25分鐘,肌肉強有力,對關節也有很好的保護作用。


05心血管病


國外的研究顯示,每天運動半小時,如走路、慢跑等,都能起到減肥消脂的作用,提高血管“年輕化”程度,防止變老。如果飯前適度運動,保護血管的效果更好。


06胃腸道疾病


胃腸道疾病往往是消化不良造成的胃積食,引起食慾不佳,造成腸胃道功能下降,甚至出現便秘,腹瀉,每天堅持走路,對於治療胃腸道疾病有很好的功效。


07骨質疏鬆


老年人特別容易出現骨質疏鬆,只是單純的吃藥補鈣,效果也不是十分好。堅持走路,可以鍛鍊骨骼,增強骨密度,防治老年人出現骨質疏鬆、骨折等問題,經濟又方便。


08肥胖


肥胖是世界衛生組織確定的十大慢性疾病之一。因超重和肥胖引發的代謝綜合徵、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逐年增加,已成為當今社會危害人類健康及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每天堅持行走30分鐘有助於控制體重,長期步行的人會收穫勻稱的體型。


正確走路三法則


正確的走路方式,是保證運動效果和避免損傷的第一要素。


熱身


先輕鬆地走上5~15分鐘。與其他運動一樣,快走也要從慢速開始,在幾分鐘之內逐步加快,以幫助你的心臟和肌肉做好準備。


大踏步前進


在走路的同時充分擺臂。你可能有點上氣不接下氣,一旦你說不出話來,請放慢速度!


放鬆


結束之前逐漸回到開始時的速度,持續5分鐘;結束後做一些溫和的伸展運動。


走路也要注意這幾點


走路把脈求安全


公園廣場經常有叔叔阿姨們快步走,其實這是有健康依據的,運動中必須達到“有效心率範圍”才能達到運動效果。

具體到快走這項運動,20歲的人走時脈搏應為每分鐘120~140次,30歲的人是115~130次,40歲的人是110~125次,50歲的人是100~120次,60歲的人是95~110次。

通過脈搏就能獲知活動強度,這給我們帶來了一定的方便,使“走路”成為一項相當安全的運動。


走路帶瓶水


長時間、大運動量的運動易感疲勞,水分不足,血液粘稠度會增加,有時甚至會出現腦血管堵塞的嚴重後果。

運動中可以適當喝水補充能量。但不要一下子喝太多水解渴,這樣會增加胃的負擔。

走路是所有保健方法中最方便快捷的,很多人都通過走路養生,保障著身體的健康,遠離了很多疾病。

所以不管是健康人,還是患有不同疾病,都能通過走路鍛鍊身體,只要每天堅持走路25分鐘,身體會越來越健康。


持續分享健康生活的小知識,希望對您有幫助,歡迎關注~


水滴籌


之前,有過研究證明經常走路可以延長壽命:

就在之前,哈佛大學附屬布萊根婦女醫院醫院聯合美國癌症研究所,對於運動和壽命之間做過一系列研究,最終通過研究發現:如果一週能快步走450分鐘以上,理論上來講可以延壽4.5年。

經常走路,對於血糖和血壓也有積極作用:

走路被譽為最廉價的降糖藥,經常走路對於維持健康血糖和血壓方面有著積極的作用,走路在輔助降低收縮壓和舒張壓方面有著積極的作用。

促進腸道代謝,預防便秘:

經常走路可以增強身體的循環和代謝,對於身體的每一個細胞都有作用,對於消化道代謝同樣如此,走路可以促進腸道代謝,可以促進排便,從而就可以預防便秘,甚至可以預防結腸癌的發生。


讓您的身體關節趨於“健康”:

我們身體的各個關節就和機器上的零部件一樣,長時間不用反而容易出現問題,正確走路可以促進關節的健康。

促進減肥的達成:

減肥的主體原則是少吃多動,運動在減肥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經常正確走路可以促進減肥的健康達成,建議每天可以走30分鐘以上的路,通過走路讓自己微微出汗。


走路,可以活動身體的多個系統:

值得您注意的是:走路會消耗身體中很大一部分熱量,還可以調動身體60~70%的肌肉群; 而且,走路需要很多系統共同協調達成,這其中包括骨骼、神經、呼吸等系統。正因為如此,走路會讓您變得越來越健康。

除此之外,經常走路還能提高我們身體的心肺功能,可以讓我們的心情更加美麗,精神狀態更加完美,這都是長走路的基本好處。

健康走路,您應該這樣做:

  • 走路別“應付”,請走到量:

走路想要達到養生的效果,並不是您隨便走走就可以。建議您每日至少要走到6000步或者中速步行半小時以上。靠譜的走路才是身體健康的催化劑。

  • 走路時,請保持健康的姿勢:

正確走路才能保證不過分傷害您的關節和身體,另外也能保證您不會受傷。說到具體,走路時請您身體的整體中心向前移動,抬頭挺胸、小腹收緊,肩膀與地面平行; 擺臂,小臂與上臂呈直角狀,擺動幅度儘量大一些,擺動的速度越快,步子就會越快; 走路過程中腳跟著地,注意安全。




  • 選擇靠譜的設備:

刻意走路時,請您選擇寬鬆且舒服的衣物和專業的慢跑鞋,另外隨身攜帶一隻水壺,飲用溫水最靠譜。

  • 走路之前請熱身:

走路之前請您科學熱身,壓壓腿、撐撐腰、活動活動關節,讓您的身體趨於健康,也為了運動過程中不受傷。

總之,走路,是一種廉價的運動形式,建議您可以常走,但要走夠數量,走的健康。科學走路,用生活點滴去預防慢性疾病。


王思露營養師


走路可以“走”掉哪些疾病?漸時不要說得太複雜,舉個例,如果能恆心堅持且走得對方法,至少能把人們普遍認識的“三高”走低!這些人都是見證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