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分析


在國務院發佈的中央一號文件《關於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若干意見》,強調“推進農村電商”,首次直接將農村電子商務作為一個單獨條目陳列出來,為農村電商產業指引了發展方向。


一、新時期發展農村電商的重要性


(一)接軌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近年來,因農村勞動力成本、土地成本持續攀升,國內農產品價格普遍高出國際市場,小規模、分散型農業與大市場的“矛盾”日益顯現。國民消費結構升級、農產品價格機制等原因,使部分農產品供需矛盾突出,農民持續增收難度加大。2016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2017年重要任務之一。2017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下發中央一號文件《關於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若干意見》首次將農村電商作為一個單獨條目陳列出來,農村電商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


發展農村電商,有助於農產品適應市場需求,優化農產品區域結構,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首先,農村電商可以通過“互聯網+”服務“三農”,使農民及時獲取市場動態,瞭解市場需求,掌握一手供需信息的同時及時掌握國家政策方向;其次,我國農產品產出受區域性影響較大,通過線上電商平臺極大地簡化了區域流通的中間環節,降低了農資購買成本,使農產品品種選購更加多元化、精準化;最後,隨著農村地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的不斷完善,農村電商的綜合服務功能進一步提升,農村電商不僅貫穿農產品生產、營銷環節,更進一步拓展至農村金融、農村服務業和鄉村旅遊等環節,創新了一二三產業融合機制。


(二)助力精準扶貧。


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到2020年全國7,000多萬農村貧困人口要全部脫貧,832個貧困縣要全部摘帽。扶貧時間緊迫,攻堅任務非常艱鉅。電子商務為扶貧攻堅開闢了新的道路。首先,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背景下,大批農民工及在外大學生選擇回鄉創業,農村就業機會增加。據阿里研究院調查顯示,與類似村莊相比,有網商村莊外出務工人數平均比無網商村莊少133人,2016年全國農村網商發展減少外出務工人口約1,200萬人;其次,通過電商平臺宣傳,農產品從傳統的重產輕銷模式向重產重銷模式轉變,農民整體經濟收入水平明顯改善;第三,農村及貧困地區的潛在經濟發展動力得到挖掘,實現精準幫扶,一些“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優秀農產品被人們熟知,一些因喪失勞動力而導致貧窮的農村人群通過開設網店重新找到了人生的支點。


二、農村電商典型模式


(一)一縣一品生態經濟模式。


“一縣一品生態經濟模式”就是以某一品類農村特色產品或品牌為起點,以縣區企業、政府、社會組織、區域帶頭人為宣傳載體,多維度、系統化地通過在線上線下塑造本地化地域品牌,即風采一品、領先一品、創新一品、榜樣一品,通過一縣一品為切入點,樹立農村品牌,發展農村電商經濟新模式,從而通過“一縣一品生態經濟”農村電商模型推動當地經濟發展,將當地的特色產品通過電子商務推向全國乃至全球。


(二)集散地生態經濟模式。


“集散地生態經濟模式”就是利用區位和交通便利的優勢發展物流產業,通過物流發貨的高性價比,吸引大批有實力的企業聚集於此發展電商產業從而形成“集散地模式”,帶動當地電子商務及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該模式的主要特徵有:獨特的區位優勢、發達的倉儲物流、完善的電商體系、較強的整合當地資源的能力。


(三)產業鏈生態經濟模式。


“產業鏈生態經濟模式”又稱為“跨域整合某一品類生態經濟模式”,是以某一品類的產品為切入點,所有與該產品有關的縣(區)共同參與,制定產品分類標準、建立溯源體系(農產品類)和服務標準(服務業),按統一的標準進行產品加工,統一進行品牌宣傳,打通該產品產前、產中、產後全產業鏈(生產/種植、加工、質檢、追溯、倉儲、物流、銷售、售後等)。


「論文」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分析


三、我國農村電商發展現狀


(一)農村電商規模增速迅猛,區域性差異縮小


區域農產品結構變化明顯,從東部到中部,再到西部,服務型產品網絡零售額逐步增加,實物型產品網絡零售額逐步降低。東部農村地區農村電商網絡零售額以實物型為主,佔比達到73.9%,中部地區實物型和服務型產品結構佔比差距相對較小,佔比分別為56.6%和43.4%。西部地區服務型佔比較高,佔比為63.6%。隨著電商市場的不斷成熟,以及物流配套等服務業的快速崛起,加上政府部門的頂層設計和政策紅利,今後一段時期仍將是農村電商發展的黃金時期。


(二)城市信息化增速空間小,農村電商迎來藍海。


我國農村網民的數量逐年增加,但城鄉互聯網普及差異依然較大。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佈的《第39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12月,中國網民規模達7.31億人,其中農村網民人數2.01億人。城鎮地區互聯網普及率為69.1%,農村地區互聯網普及率為33.1%,城鄉普及率差異較2015年的34.2%擴大到36.0%。


我國農村網民在即時通信、網絡娛樂等基礎互聯網應用使用率方面與城鎮地區差別較小,即時通信、網絡音樂、網絡遊戲應用上的使用率差異在4個百分點左右;但在網購、支付、旅遊預訂類應用上的使用率差異達到20個百分點以上,這一方面說明娛樂、溝通類基礎應用依然是拉動農村人口上網的主要應用,另一方面也顯示農村網民在互聯網消費領域潛力仍有待挖掘。


未來全國信息化普及的主要增長空間在農村,隨著電腦和智能手機的普及,以及農村居民對互聯網更深入的認識,農村市場正逐漸成為電商掘金的下一個黃金市場。城市的電商之間競爭已經白熱化,相對而言,農村和農產品市場,像藍海一樣在等待企業佈局。


(三)農村電商發展仍面臨四重困境。


隨著政府推動和社會資本的持續支持、農村網民數量的逐漸攀升,未來五年將是農村電商發展的黃金時期。然而,目前農村電商的發展仍受農產品經營“小而散”、農村物流網絡不健全、農村電商人才匱乏、融資渠道不暢四重因素掣肘,亟待突圍。


一是產品“小而散”。目前,農村電商最常用的模式是將農產品從集貿市場直接轉換到互聯網,因此極易出現“小而散”的問題,組織化程度不高,難以進行規模化、產業化生產等,導致地方農產品無法形成品牌化效應。


二是農村物流體系基礎薄弱。農村電子商務網站規模總體較小、第三方物流企業少、物流基礎設施落後、冷鏈物流供給能力不足,不能充分適應農產品季節性、易腐性、品種多等特點。


三是農村電商人才缺乏。農民老齡化兼業化、農村服務業落後、農業主體引進人才難等造成農村電商人才缺乏,加上宣傳、培訓力度不夠強,農民上網操作水平仍然較低。四是融資渠道不暢。農產品大都具有季節性,存貨需要大量資金。目前,各地農村電商多處於起步階段,缺乏有效信用擔保,向銀行等金融機構貸款困難,而金融貸款大都需要抵押,且十分有限。


「論文」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分析


四、農村電商發展建議


(一)突出頂層設計,實施差異化管理策略。


第一,加強頂層設計,優化農村電商發展的制度環境。成立農村電商發展領導小組,引入專家型團隊,科學制定農村電商發展規劃;設立農村電商服務中心,組建以電商為主體的行業協會,統籌協調相關單位分工合作;設立農村電商發展專項資金,用於電子商務的宣傳、培訓、研究及獎勵;建立健全農村電商統計制度,強化農村電商統計隊伍建設。


第二,實現線上線下融合多渠道發展。有條件的農村地區可選取一批優勢顯著、特色鮮明、輻射空間廣闊的本地企業作為電子商務企業,進行重點培育,定期開展“農村電商示範企業和示範網店”評選活動。


第三,構築電商載體,形成產業集聚。依託各地優勢產業,建立農村電子商務產業園區,集聚電商公共平臺、人才培養和創業基地等功能,為電商企業提供全方位服務,吸引各類電商企業入駐產業園;主動對接高端資源,提高與阿里巴巴、京東等大型電商平臺企業合作,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電商銷售平臺;打造具有行業特色的本地電商平臺,建設具有地方特色的行業網站。


(二)完善農村電商標準化建設。


部分農村因小微型電商低價惡性競爭、產品質量不過關導致地方品牌形象受損。應注重農村電商信用體系建設,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組織成立農村電子商務協會等行業中介組織,通過購買服務發揮相關協會在聚集發展、規範市場、規範行業標準與行為、促進企業協作等方面的作用。同時,加快建立農村電商信用評級體系,通過購買信用評價服務,建立大中小各類網商企業和個人信譽的等級認證制度、信譽認證中心和電商信譽等級數據庫等,及時記錄與測評,以保障農村電商交易的可靠性與安全性。


(三)強化農村信息化人才培養。


電商人才缺乏是農村電商發展的一大掣肘。農村現有的人才儲備在經驗、知識水平上完全達不到要求,而城市的互聯網人才又不肯到農村去。只有把“人”這道坎做通、做透,才能攻下農村電商的最後關節。


把電子商務列入農民實用技術培訓和農村陽光培訓內容,創辦農村青年電商創業孵化基地,引導農業主體、返鄉青年、大學生“村官”、轉業轉崗農民開展電商創業;二是通過聯合高校、電子商務企業共建實習和培訓基地,鼓勵在校大學生網絡創業等方式,打通網商與所需人才之間交流與合作不足的障礙;三是將網商的人才需求納入已有人才政策體系中,搭建人才供需交流平臺,通過專場招聘會、赴外招聘、網絡招聘等形式,為農村和企業引進緊缺急需電商人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