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買理財可是怕賠,有什麼既能保本又比銀行存款高穩定的理財產品?

理財迦


從2018年開始,市面上所有看得到的互聯網理財,包括銀行理財產品,基本上都打破了剛性兌付這個原則。換句話說,從2018年開始,市面上絕大部分的理財產品基本上都不再保證本金,但是給予了時間長達兩年的過渡週期。



也就是在這個兩年的時間過渡週期內,我們依舊能夠在銀行理財系統,包括互聯網金融理財平臺上,都能夠找到少數的保本保息型的理財產品。但是進入2020年之後,這部分的理財產品逐漸退出了市場。


所以目前想要保本保息型的理財產品,那麼我們就要轉換思路,不要一味的死扣銀行理財這個概念。我們可以選擇當前有相當一部分銀行推出的特色儲蓄項目,而這部分銀行絕大部分都屬於地方性的商業銀行或者2015年之後誕生的民營銀行,一些地方把這種項目稱之為特色儲蓄,但是官方標準的說法被稱為民營銀行智能存款。

2017年開始,民營銀行的智能存款開始逐漸進入了大眾投資領域,真正的紅利局屬於2018年到2019年年終之前,那時候我們甚至可以看到5年期年化利率高達6%的保本保息型民營銀行智能存款。但是現在伴隨著紅利期的逐漸過渡,即使是智能同款,利率也出現了一定幅度的下滑,但是一年期理財利率基本上還是能夠穩定在4%的。



所以如果當前想要尋找保本保息型的理財產品,我們可以優先鎖定民營銀行的智能存款,包括你們當地的商業銀行推出的特色儲蓄,選擇年化率穩定在3.5%~4.5%的區間內是性價比最高的,高於這個區間起步投資的門檻性可能會有一定的提升。


晴天財經閣


我覺得題主的疑慮在於兩個方面:第一個是錢放在定期存款收益低,想要獲得比定期存款收益高的但又保本的產品。第二個是銀行理財產品風險大不大,是否值得投資。

1,對於第一個疑慮,既保本又比定期存款高的產品推薦三款。

(1)大額存單:目前銀行大額存單相較於普通定期存款收益最高可上浮52%,大額存單優點:保本保息,無任何風險,可提前支取,滿足一定的流動性。一般20萬起投。

(2)結構性存款:保本產品,保部分收益,是一款退可守進可攻產品,收益最底可保證普通定期存款收益,最高一般可做到3.8-4%。起點金額比大額存單低,5萬起投。



(3)萬能險:保本,萬能險作為一中理財性保險,保險合同明文規定保本,且有最低保本利率,一般為2.5%或3%。目前市面上的萬能險基本為5年期,收益在5%左右。如果資金能夠放滿5年,萬能險在保本產品中是不錯的選擇。

2,不保本的銀行理財產品是否可以投資?

資管新規之後,銀行理財產品打破剛性兌付,不再有隱形保本。

但從風險性來看,銀行理財產品屬於穩健型,風險比較小,且發行以來,從未出現到期不能兌付問題。目前作為定期存款的替代,銀行理財產品還是可以購買。

從收益角度,銀行理財產品比普通定期,大額存單和結構性存款收益都好。而且理財產品時間靈活,1個月,3個月,半年期或一年期都可以選擇,建議可從短期開始投資。

總結:如果追求絕對保本,可考慮大額存單、結構性存款以及萬能險,如果能承擔一定風險波動,可嘗試銀行理財產品。


盒子君說理財


保本又比銀行存款高穩定的理財產品,現在主要就兩種——銀行結構性存款、民營銀行智能存款。


這兩類產品的底層資產,都是銀行存款,是受《存款保險條例》50萬限額保護的,50萬以下的本息都可以100%賠付,所以是很安全的。


1、銀行結構性存款


銀行結構性存款,可以這麼簡單理解:


你存100萬,承諾給你保本收益2%,預期收益5.9%,銀行是怎麼做的呢?


它把其中的96萬,去投資收益低但總體安全的產品,比如大額存單等(其實跟餘額寶投資的去向差不多)。這部分,負責保證了你2%的保本收益。


剩下的4萬塊呢,它會拿去做高風險的投資,博高收益。比如它拿去買股票,賺了一倍。

那麼,它就用這100萬賺到了5.92萬,達到了5.92%的預期收益。


這就是一款掛鉤股票的結構性存款。


下面這個產品,超額的收益是通過掛鉤黃金產品賺到的:


有點像存款+彩票的組合。雖然彩票部分中獎概率比較低,但不中獎也沒損失,至少你有一個最低收益率的保證,不會虧。


當然了,這只是打個比方,銀行結構性存款是不會掛鉤彩票的,一般是掛鉤黃金、外匯、股票等的金融衍生品,這個就比較複雜了,如果有興趣,可以給我留言討論。


2、民營銀行智能存款


銀行智能存款,底層資產也是銀行存款。


比如之前很火的京東金融富民寶、眾邦寶等都屬於這一類。一個是富民銀行的,一個是眾邦銀行的。


這兩家銀行都是民營銀行,雖然規模跟國有大銀行沒法比,但它也是正規銀行,有《存款保險條例》50萬限額保護的,並且利率也比定期存款高出很多。


萬能的老左


理論上來說,完全保本的理財產品只有國債和銀行存款。我國銀行眾多,各家銀行的存款利率都不完全相同。所以其實在銀行存款當中,也是有很多選擇的。

如果追求較高的收益,那麼比較推薦民營銀行存款產品。

民營銀行存款

我國目前已開業的民營銀行有18家。這些民營銀行都是由我國銀保監會正式批准成立的,擁有正規的銀行牌照。因此民營銀行的存款產品在性質上和其他銀行的存款沒有區別,都是可以保證本息兌付的,也受到存款保險制度的保護。所以,民營銀行存款可以實現保本,在安全性上無需擔心,收益也非常穩定。

民營銀行成立時間較短,為了和傳統銀行競爭,其存款產品一般利率較高。目前一年期的民營銀行定期存款的利率水平大約在4%-5%之間,比四大行要高不少。相應的,民營銀行的貸款利率也比較高。

大多數民營銀行以互聯網運營為主,通過支付寶、京東金融等各大互聯網金融平臺進行引流和產品推介,同時也通過自己開發的App進行產品銷售。當然,無論通過哪種渠道購買,都需要在這家民營銀行開通電子賬戶。

國債

下面再來看看國債產品。由於有國家信用背書,國債常常被視為最安全的理財產品,可以實現保本。國債利率一般也被稱為無風險利率。

我國目前發行的國債期限比較長,以三年期和五年期為主,對應的最新利率分別為4%和4.27%,比銀行存款基準利率還是要高的,同時收益也非常穩定。

如果您的資金短期內不需要動用,那麼國債也是個很好的選擇。

另外還有一種理財產品,其實也可以考慮。那就是貨幣基金。

貨幣基金

貨幣基金的投資範圍主要為期限在一年以內的短期貨幣市場工具。我們比較熟悉的餘額寶本質上就是貨幣基金。貨幣基金在理論上是不保本的,但在實際中,虧損的概率極低,因此安全性也是非常高的。

貨幣基金也可以為投資人提供極高的流動性。特別是餘額寶類的產品,可以實現實時提取,非常方便快捷。

目前貨幣基金的最新七日年化收益率大約在2.5%左右,對比銀行活期存款,在收益率上的優勢還是很大的。

因此,可以把流動資金放入貨幣基金,在滿足流動性需求的同時,賺取相對較高的收益。

總結

在保證安全性的前提下,想實現較高且較為穩定的收益,可以結合自己的流動性需求,配置民營銀行存款、國債和貨幣基金等理財產品。



七寶飯財經


根據我個人的經驗,給您推薦幾款比銀行存款高的理財方法:\r

一、支付寶等貨幣基金\r

支付寶等貨幣基金現在的利息基本在2%,比銀行存款高\r

二、銀行推出的穩健性基金,一般利息在3點多\r

三、大額存單\r

銀行銀行都有拉存款的任務,所以都會有大額存單,只是一般只針對VIP客戶,大額存單的利息一般在5個點以內\r

京東金融那邊有大額存單業務,隨存隨取的大約4個點利息,如果是定期,利息就更高一些,比銀行存款要划算得多。因為同樣屬於銀行存款性質,因此安全性\r

比較有保證。\r

五、信託\r

這個一般是信託公司做的,利息能做到7點多,但是如果你沒有合適的渠道,建議不要考慮\r

不建議再投資什麼P2P,現在暴雷的太多了,以穩健為主。\r

有問題可以隨時私信我。


談笑閣


感覺題主主要有兩個問題困惑,首先是理財產品是否風險大,買了一定賠,其次是有什麼保本又比銀行存款高穩定的理財產品。

首先說第二個問題,有什麼投資產品比銀行存款收益高而且穩定保本。

嚴格來說,現在承諾保本的,只有國債,銀行存款和一些理財型的保險。

第一,國債是人行和財政部發行的,保本保收益。在銀行代銷的,一般為三年和五年期,期限相對較長。但是勝在國家信用,安全無憂,而且或者電子國債一年一付息,或者憑證國債,提前支取靠檔計息。對於追求保本安全的投資者來說還是很有吸引力的。

第二是銀行存款。銀行存款現在各銀行都在創新,除了最普通的定期存款外,各銀行還推出了智能存款和結構性存款。其中結構性存款是在存款的基礎上嵌入了一些金融衍生工具,在保本的基礎上有希望取得更高收益,適合一些不滿足只取得一點普通存款利息的而又追求保本的客戶。智能存款現在民營銀行推出的較多,一般通過自己銀行APP和互聯網渠道發售。但是2019年以來隨著監管越來越嚴,所謂的智能存款數量減少了。

第三,是一些理財型保險。比如年金險,現金價值在條款標明。萬能險,在合同上標明最低收益。

其次說,銀行理財產品是不是風險都大,都不值得投資。嚴格來說,投資產品,要和自己的風險適應性相適應。建議題主客觀的做一下風險評估,根據自己的真實風險承受能力去選擇一些適合自己的產品。

銀行的理財產品,現在有一些銀行還有一些低風險的產品,也即承諾保本保收益或者保本浮動收益產品。當然,根據資管新規要求,最晚到2020年底,銀行理財產品不得承諾保本,但是現在一些銀行處於轉型期還有一些。

理財產品的風險,主要取決於其投資的標的。大多數還是中低風險的。對於一般投資者來說,可能也不是太高。當然,最終是否題主可以做,取決於題主的風險評估結果和題主的投資意願。

綜上所述,題主的問題糾結點,在於題主的真實風險承受能力和投資意願。並不是哪一種產品絕對風險大不可以做的。


理財經理李玉娟


目前銀行出售的理財產品中包括兩大類:保本類理財產品和不保本類理財產品。

在整個經濟環境急劇下滑的時候,保本理財100%保障本金安全,而不保本的理財會有本金和利息虧損的可能。至今年年底理財新規落地後,保本類的理財產品將全部退出市場。目前保本理財利率無法高於非f保本理財,且至今年底理財產品全部淨值化,到時保本理財將成為歷史。那購買什麼既能保本又比銀行存款高穩定的理財產品?

這裡我將從產品期限上進行介紹

首先,儲戶若是考慮兩年及兩年以下的產品,推薦購買貨幣基金。餘額寶內的貨幣基金就暫時不考慮,因為餘額寶近幾年的收益率都不達2.5%。貨幣基金資產主要投資於短期貨幣工具(一般期限在一年以內,平均期限120天),如國債、央行票據、商業票據、銀行定期存單、政府短期債券、企業債券(信用等級較高)、同業存款等短期有價證券。從安全性上來,貨幣基金的安全性及其高,不涉及權益類投資,雖然貨幣基金沒有承諾保本,但是安產品的安全性是毋庸置疑的。目前銀行在售的貨幣基金目前年化收益率平均在3.5%左右,若是不降息,貨幣基金兩年的收益比定期存款高出很多。

其次,存期在三年及三年以上的,只有定期存款和國債。在這個期限內不存在即保本又比定期存款利息高的產品。三年期推薦大額存單,利率一般在4.18%,受存款保險制度的保護,最高可以賠付50萬元。五年的話推薦購買國債,利率在4.27%,國債的發行的主體是國家。安全係數是所有存款中最高的。


欣奇理財師


  銀行保本理財、結構性存款、智能存款(創新型現金管理類產品)、避險策略基金(前身為保本基金)和貨幣基金等都可以獲得比銀行存款高的收益,且能保本。

  其中結構性存款和智能存款為銀行的表內理財,也是未來銀行表外保本理財的替代品。這兩者持有期限在一年以上,基本可以獲得3%到5%左右的理財收益。然而這兩者的底層資產都為銀行存款,可以提供保本的需求,適合保守型投資者投資。

  而銀行保本理財一般指銀行表外的保本理財產品,而根據資管新規,在2020年底所有的表外保本理財都將被淨值型理財產品替代,即不能提供資管類保本理財產品。但是當下仍然存在銀行的表外保本理財,如果是保守型投資者可以適當的配置該產品,一般一年期的收益率能達到4%左右。

  避險策略基金前身叫做保本基金,甚至如今還有很多基金叫做保本基金,其投資策略跟結構性存款或者說銀行保本理財的投資策略是一樣的,將主要的資產投資於低風險固收類標的(對象),比如投資國債、央行票據和同業存款等等,將次要資產進行風險投資,比如投資股市等。雖然其中的風險資產通常存在槓桿,但是有固收類資產的存在,即使風險資產部分資金全部虧完,也能保證投資者本金不受損失。

  當然,購買避險策略基金通常是認購保本,如果是申購買在高位,可能發生虧損。因為其保本策略主要是讓基金份額淨值不低於1元(認購價格),高於1元部分資金主要進行風險投資。比如申購該基金淨值時為1.1元,那麼最大的虧損大概為每份額0.1元。

  貨幣基金就不用多說了,大家都購買過餘額寶或者零錢通等對接的貨幣基金。貨幣基金主要特點是投資低風險的短期貨幣工具,以及自身的強流動性,以致幾乎不可能發生虧損。但也因貨幣基金的低風險和強流動性,以致其收益率低下,目前收益率基本在3%上下。

  當然嘍,除了以上產品,也可以適當的配置中低風險理財產品。中低風險理財產品投資策略也是基於固收類標的的前提下,進行風險投資。非發生金融危機或經濟危機等極端情況,基本也是不會發生本金虧損的。


三人聚眾


想買理財產品但怕虧本,有什麼理財產品既保本,收益穩定比銀行存款高?

的確,只要涉及交易,就一定存在風險,只是不同類型的理財產品,風險係數高低不同而已,那麼,有哪些既保本,收益比銀行存款高的理財產品?

收益比銀行存款高的穩健型理財產品有很多,但是不同類型的產品,起購門檻不同,比如——

一、大額存單

大額存單是銀行固收類的一種,風險低,收益穩定,基本上保本,但是大額存單的起購門檻高,最低20萬起,以Xx銀行的大額存單為例,從截圖中可以看到,20萬起存的大額存單,一年期的利率2.18%,二年期利率3.1%,三年期利率3.61%,五年期利率3.73%,假如你的資金有超過20萬,那麼購買大額存單是不錯的選擇。

以三年期3.61%的大額存單為例,如果存入20萬,那麼每個月預計收益是581元。當前大額存單隻有按月付息的方式,也就是每個月會發放一次利息,這部分利息收入會直接發放至銀行賬戶中,可提現出來,也可以拿出來購買理財產品。

二、智能存款

只能存款主要是民營銀行發起的儲蓄類產品,也就是以鎮或市為名的地方銀行,這些民營銀行銀行與國有銀行相比,攬儲顯得較為劣勢,這也是為什麼民營銀行的存款利率比大部分的銀行高。


目前這些智能儲蓄產品主要是通過互聯網平臺進行吸儲,與大部分的普通定期存款一樣,起購門檻很低,只要50元起,存款利率根據產品不同的產品期限而定,比如一年期的存款利率最高可達5%,最低也能實現4%以上。這些智能儲蓄存款類產品,一般起存上限為50萬元。

三、國債

目前電子式國債發行量比較少,且有時間限制,一旦售完就只能等待下一期發售,儲蓄類國債風險低,本金與收益有保障,虧損概率極低,基本上可以達到保本,國債期限一般較長,但是贖回也比較靈活,三年期的利率4%,五年期的利率4.27%,起購門檻也不高,最低一張起購。

綜上所述

以上羅列的三個不同的產品,均為低風險,收益比銀行的普通定期存款要高。

智能存款與國債門檻比較低,而大額存單門檻則比較高,可以根據自己手上在資金量,來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


謎桔


魚和熊掌不得兼得。風險和收益是成正比的,要想獲得高收益,就相應的要承擔高風險。想買理財可是怕賠,說明你是一個穩健型的理財者,想獲得比較可靠的收益,而內心又不甘於傳統的銀行存款因為低利息帶來的無奈。

一、建議您選擇比較穩定的保本型銀行理財產品,就是協議中明確標明固定收益利率的產品。這類產品一般利率高於存款產品,但又沒有浮動收益型理財收益那麼高,綜合來看比較適合您。可參考下面配圖給出的某銀行理財產品,有清晰的收益類型和收益利率。而且收益率一般也不比貨幣型基金差,也不要求你具備多麼高的金融常識。

二、不建議您選擇互聯網理財產品,這個市場水很深,沒有一定的投資經驗和理財常識的人很容易被宣傳的高息所誘惑,而結果可能是賠了夫人又折兵。也就是所有在手機app中讓你綁卡購買產品的互聯網公司都要慎重(一些耳熟能詳的大平臺除外)。

三、實際上也有一部分的產品雖然未標明固定收益,利率又比較高(不含非常離譜的高額利息產品),但實際上在最後進行結算時也會按率兌付的。這樣的產品就比較廣了,當您對理財投資有了更進一步的瞭解後可以逐步的關注下,需要您自己有準確的判斷和識別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