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測算60歲開始獨立養老需近百萬保障,對此兒女們怎麼看?

老漢心語


這個每位退休者需要近百萬的養老所需金錢數字,已經很保守了,養老金支付壓力確實極大,延遲退休就是為了解決此問題的[流淚]。


宋洛夫斯基


60歲開始獨立養老有100萬的保障,當然是最好了。如果沒有也可以獨立養老的。我認識一位老人已經80多歲了,獨自過了二十年,生活得很好!在二線城市,有退休金,有醫保。沒有大病過,小毛病不斷。老人很會生活,也想得開。經常旅遊,跟同學聚餐,每月的退休工資所剩無幾。子女們很支持老人家這樣生活!萬一需要花錢的時候子女們再想辦法!有錢沒錢日子總是要過的。沒有100萬獨自養老更要有好的心態,保持身體健康!子女就會放心去工作!





姥姥家的生活範


題主提到有人測算60歲開始獨立養老需近百萬障,對此兒女們怎麼看?

首先不知測算人根據什麼標準養老測算出如此高的養老錢,對此筆者提出自已看法!

1,首先如果要一百萬才能養老,這將是個養老天文數字,如從60歲一80歲共計20年,每年5萬元,月均4千多元,按照這個數字養老,我國有多少人能達到呢,絕對是少數人,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不管是城市老人還是農村老人,老年生活都很幸福,但並非人人有百萬,從此說明測算有錯誤,絕對不需百萬養老錢。

2,按照百萬養老標準農村老人只有極小數,子女當了大老闆可能有這種待遇,大多數有十分之一的錢都很幸運了。

3,按照這個養老標準全國8千多萬企退人員都無法養老,但是他們生活很幸福,他們養老金大多數老人都貼給子女用。

4,測算人沒深入調查得出的數字,人老了消費水平也隨著降低,前10年消費水平要高一點,後10年消費水平是很低的,一般老人已吃不了什麼。

5,測算要按照大多數老人基本生活需求來計算,你不能把生病請護工計算在內,那4千多元只能付護工工資和伙食費,生病必競是少數,而且多數老人還有子女照顧。

6,致於子女怎麼看,按照這個標準大多數子女是承受不了,其中包括基層公務員,因為大多數在3千一6千月工資,他自已還要生活,如果父母健在,他自已不吃不喝也不夠。


蔣山老徐


我是一位60以上的老人,你說60歲以上需要近100萬養老保障,這個我還真沒有測算過,實際上你測算它也沒有用,因為咱們現在的物價不穩定,而且咱也沒有100萬,連十萬都沒有,你說現在的100萬,再過十年能值多少錢?根本就是個未知數,因此我說,啥事不要太過於算計,走一步看一步,如果六十歲以上,身體還行,儘量在爭取掙一些錢,第一個為防老所用,第二個60歲以上不算太年老,可以鍛鍊鍛鍊身體。

第二個問題,至於你說,60歲以上的老年人,兒女怎麼看?怎麼對待?怎麼對待自己的父母養老問題?這個有千差萬別,這實際上也不要過於想,什麼養兒防老啊?養老送終啊!不要想那些過多的問題,咱們養兒養女,是咱們父母的職責,至於兒女養不養老人?那是另外一碼事,也不要太指望他們,況且現在年輕人,比較勞累,什麼撫養子女?房貸,就業,等等,有很多的問題,也不要太給子女找麻煩,老年人如果能治理,就自己治理,千萬不要給兒女找麻煩,這就是我的原則。


遼北老代


根據現在的物價水平,如果自己有房子住,不考慮醫療費,那麼一個普通人的基本生活,一年需要多少錢呢:

1.吃:每天30元,一年大約11000元。
2.穿:每年平均500元。
3.交通費:老人公交免費,其它交通費算500元。
4.社交:每年平均1000元。
5.旅遊:每年平均2000元。
6.水電氣通訊費:200元一月,一年就是2400元。
7.物業費:150元一月,一年就是1800元。

8.其它雜費:每年平均500元。
上述合計19700元。

假如平均每年物價上漲3%,現在我們30歲,到60歲上述每年的花費將增長為約47800元。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發佈的中國人口預期壽命為76.34歲,那麼60歲退休至少能活16年,合計需要花費約96萬。考慮到未來咱們的人均壽命還會提高,所以如果能活到80歲,那麼活個基本養老需要約128萬。

所以,咱們這一輩人,如果要養老,沒有百萬是真的不行。就算有了百萬資金,也只夠活個基本生活。萬一生個病,出點意外什麼的,那還得另外算。


老萌有個存錢罐


“生,老,病,死”是人一生中必須的經歷。隨著科技不斷進步,醫療水平的提高,人類對於疾病的治癒率也越來越高,壽命隨之增長。

新中國成立之初,人均預期壽命僅為35歲。1957年,人均預期壽命升至57歲。

進入20世紀70年代後,生育水平迅速下降,至1977年,總和生育率下降到3.0以下,上世紀末,總和生育率下降到1.8左右,出生率降至15‰以下,自然增長率降至8‰左右,2018年人均預期壽命為77歲。中國人口再生產類型進入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的階段。

隨著人口增長速度放緩、人口結構變化,勞動年齡人口總量減少成為長期趨勢,人口紅利因素逐漸減弱,中國即將進入老齡化的時代。社保只能解決基本養老問題,現在生活成本越來越高,而現在養老金替代率只有45%,這點錢怕不夠養老。社會養老保險只是未來養老收入的基本保障,只是簡單的“保”而不是“包”。生活成本還在一直增長,部分依靠社保養老的人群,退休後明顯感到生活質量下降。對於追求品質養老的人們來說,社會基本養老保險提供的“養老金”,並不能滿足他們的全部需求。

現在獨生子女佔比大,相當於兩個年輕人必須要養4位老人,還得養育1-2位子女,給年輕的家庭戴上了沉重的枷鎖。

但是國家已經明顯感覺到了社會養老的危機,在近幾年的國務院常務會上,提出支持商業保險機構為個人和家庭提供個性化、差異化養老保障。

可以通過購買商業養老保險,人們未來養老生活收入更有保障。於是,在社保養老金之外,再購買一份商業養老保險,為老年生活提供“雙保險”。


範範談保險與理財


這位大爺兄弟,60歲想獨立養老預算資100萬元,很很的不符實際了吧,是我的想法是,要是我到65歲有100萬元的退休金,交75萬元給兒女,自已帶上25萬元下鄉上山,找塊能修墓地的地方,修建一坐100平方米左右,活人能住死後能葬身的城堡。然後自已種地養殖一些食用動物慢慢生存,計劃生存15年,在不打擾任何人的情況下,寫好遺書,兒女們!你老爹就這樣無聲無奈的走了,望你們不要傷心落淚,要為老爹光榮的走感到高興,為什麼呢?老爹最後的晚年沒有浪費國家醫療資源,雖然慢性病時刻發也脠到了最後這幾年,最後臨終之前也不願意叫你們再花錢,我死後的例子,只望你們向全國推廣。最後祝兒女們子孫後代們發達興旺!幸福美滿!


果敢東城


所謂的60歲開始獨立養老需近百萬保障,就是一個想象派的說法。

2018年,中國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82萬元;2019年中國人均可支配收入是3.07萬元。但這個人均下來,是將王健林與甘肅鎮源縣一位環衛工人的收入進行平均。這個數字是用於研究用的。

最近一項統計數據顯示,中國6000元工資,已經戰勝80%的人群。由此可見,中國人工資是多麼的低。

2015年,中國只有2800萬人口繳納個人所得稅,占人口比例為2%。那時候個稅起徵點只有3500元。由此可見,在拿工資的群體中,高收入群體其實是不多的。

在工作時間,大多數人的收入這麼低,然後突然說要百萬才能養老,這是什麼計算方法。

在目前中國養老,只要有養老金,基本生活都能有保障。但如果要過上比較滋潤的日子,那確實要100萬來養老。但百萬養老,是中產以上人群的事情。絕大多數普通老百姓,都達不到這個標準。對於富豪來說,沒有幾千萬幾個億,都不好意思說自己退休了。

但對於大部分老百姓來說, 別說有百萬養老,能有10萬的就算不錯。

不要動不動就扯怎麼養老,先把現在的日子過好才是正確的姿勢。連現在的收入,用於房貸、車貸、教育,都緊巴巴的,還想著退休怎麼舒服的事情,想太多了。


波士財經


60歲開始獨立養老,需要百萬積蓄,還算高嗎?

其實退休需要百萬積蓄,真的不算高。畢竟我們百萬積蓄是以現在的價值計算。由於物價增長和通貨膨脹,假設我們銀行存款的收益率跟通貨膨脹速度一樣,這樣的話我們都可以以現值計算究竟需要多少養老金?

60歲以後,我們預計20年的養老時間,準備100萬元,也就是每年的消費額度只有5萬元。一年5萬元,真的說多不多。現在逢年過節即使給孫子準備個壓歲錢,都要一兩千呢。各種日常花費一刨除真的也就只能過平平常常的生活。

如果按照北京市6.799萬元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計算,按照每年5%的收益率複利計算準備未來30年養老金的話,現在至少需要準備272萬元。


60歲養老需要的百萬資金,難道老人真的湊不出來嗎?

很多人懷疑,人老了哪能湊出這麼多的養老金來。多數老人退休後能攢個10萬20萬就不錯了。實際上老人們最大的資產是房子,尤其是現在的一二線城市,房價都漲到了幾萬元一平米,動輒一套房子一兩百萬甚至五六百萬。

這種情況下通過房子到按揭領取養老金是一種非常划算的方式。國家已經開始全面推動以房養老了,只不過由於我們的傳統就是將財產留給子孫。目前社會接受程度並不高。

實際上總價500萬元的房子,65歲辦理倒按揭,每月可以領取1.5萬元養老金。

總體來說,如果未來兒女不給養老,或者不想依靠兒女養老,那麼確實可以動用房子為自己兌換一定的養老金的。


暖心人社


樓主你好,有人測算60歲開始獨立養老需要近百萬的保障,對此兒女們怎麼看呢?這個所謂的近百萬的保障實際上是沒有嚴格的數據來支撐的,我認為是不謹慎的。首先關於養老這個問題,我們要做到2點,第1點就是正常的去參加一份養老保險,那麼將來都是可以享受到一份養老金待遇的,對於老人來說養老金的待遇基本上是能夠保證日常生活的開支的。

那麼第2點就是正常的去參加一份基本醫療保險,如果說自己正常參加一份基本醫療保險,並且保證自己的醫保報銷待遇能夠終身享受,也就是正常辦理醫保的退休待遇,那麼我認為都是可以有效抵禦,自己看病就醫時所付出的經濟壓力很就醫成本。

在這樣的基礎上,我們可以給老人配置一些補充商業保險,比方說重大疾病醫療保險,那麼在發生大病的時候,就可以通過這個重大疾病醫療保險來進行就醫結算,那麼相對來說都可以有效的減輕我們個人的醫療成本和醫療負擔,這個是完全沒有問題的。所以說不一定是近百萬才能可以保障,只要是正常參加的相應的社保,我認為都是可以保障退休以後的養老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