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兩句詩放在一起很好笑?

岑某人吖


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天若有情天亦老,月若無情月常圓,若教眼底無離恨,不信人間有白頭。

滿園春色關不住 ,一枝紅杏出牆來,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此時此夜難為情,此情可待成追憶,相親相見知何日,只是當時已惘然。

春心莫共花爭發,入骨相思知不知,悲歡離合總無情,雨打梨花深閉門。

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東籬把酒黃昏後,眾人皆醉我獨醒;仰天大笑出門去,明朝有意抱琴來。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安得倚天抽寶劍,把汝裁為三截?

老夫聊發少年狂,一樹梨花壓海棠;翻手作雲覆手雨,紛紛輕薄何須數

十年磨一劍,今日把示君,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

直道相思了無益,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贏得生前身後名。


數陣


1、十步殺一人,千里送人頭;

2、落紅不是無情物,飛入尋常百姓家;

3、風聲雨聲讀書聲,此時無聲勝有聲;

4、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天若有情天亦老;

5、黃河水從天上來,疑是銀河落九天;

6、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7、怒髮衝冠,棄我去者,今日之日不可留;

8、少小離家老大回,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9、滾滾長江東逝水,千里江陵一日還;

10、人生若只如初見,又豈在朝朝暮暮;






裝逼大賽冠軍


春眠不覺曉,處處蚊子咬 打上敵敵畏,不知死多少;

鋤禾日當午,地雷埋下土;

李白挖白薯,炸成二百五;

人生自古誰無屎,誰擦屁股不用紙!

嘰嘰復嘰嘰,公雞泡母雞;

書到用時方恨少,錢到月底不夠花;

天生我材必有用,老鼠兒子會打洞;

窮則獨善其身,富則妻妾成群;

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

明月幾時有?初一到十五。





笑百步吧




1、天蒼蒼,野茫茫。一樹梨花壓海棠。

2、勸君更盡一杯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3、但使龍城飛將在,從此君王不早朝。

4、少小離家老大回,安能辨我是雄雌?

5、日照香爐生紫煙,千里江陵一日還。

6、: 兩岸猿聲啼不住,疑是銀河落九天。

7、垂死病中驚坐起,夜深還過女牆來。

8、於無聲處聽驚雷,此時無聲勝有聲。

9、垂死病中驚坐起,笑問客從何處來。

10、空山新雨後,自掛東南枝。

11、一將功成萬骨枯,古來征戰幾人回。

12、李白乘舟將欲行,輕舟已過萬重山。


愛做夢的笨蝸牛


中國80%的古詩都可以用“一枝紅杏出牆來”來接下一句,請路過的友友們往下接龍,把你們熟記於心的古詩搬出來,謝謝!

比如:

人生幾何,紅杏出牆。

昔我來思,紅杏出牆。

白日依山盡,紅杏出牆來。

欲窮千里目,紅杏出牆來。

三十功名塵與土,一枝紅杏出牆來。

但使龍城飛將在,一枝紅杏出牆來。

兩岸猿聲啼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輕舟已過萬重山,一枝紅杏出牆來。

醉臥沙場君莫笑,一枝紅杏出牆來。

天生我材必有用,一枝紅杏出牆來。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枝紅杏出牆來。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一枝紅杏出牆來。

。。。。

麻煩友友在下面接龍


牛哥談人生


垂死病中驚坐起,笑問客從何處來。哭疼老叔昏壓,小竅流水任夾,鼓搗細縫手麻,吸陽膝下,斷腸人在舔呀!爺孃聞女來,舉身赴清池,阿姊聞妹來,自掛東南枝,小弟聞姊來,捶胸頓足攔路哭,哭聲直上幹雲霄。兩隻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西天。沉舟側畔千帆過,煙花三月下揚州。天生我才必有用,百無一用是書生。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出來。🌝書山有路勤為徑,船到橋頭自然直。泥久溼沙壁,暮幽曉寂寂。😭還有好多歪詩。哈哈,


壩壩來啦


這個挺有意思,可以代表中國速度。有點說李白,李白就到的味道。

以前在明朝的時候考四書五經裡的句子。考到後面的時候,句子差不多都考過了。每次考都有人背前人名篇,不好處理。後來有聰明的考官利用以前沒有標點符號,特意斷錯句來作為考題,考考生的應變。後來出現了,兩句無關的話連起來的截搭題

和這個問答有異曲同工之妙。


說書後生


這兩首送別詩都是千古名篇,但是放在一起,就很搞笑!

在盛唐時候,有一類詩是專寫朋友間的的離別的,叫做“送別詩”,唐代有很多送別詩,不管內容是什麼,送別詩總是體現了兩個人的深情厚誼,許多大詩人都寫過送別詩,所以有不少名篇佳作,比如今天我們看到的這兩首,就是盛唐時著名的大詩人王維和高適寫的,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和高適的《別董大》,這兩首詩都是歷經千年而不衰的佳作,但是如果放在一起看卻很搞笑。

先看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這首詩作於安史之亂前夕,也就是天寶十四年之前,王維送別一位姓“元”的友人,他排行第二,叫元二。這首詩很有名,後人把它譜成曲,叫《渭城曲》或者叫《陽關曲》,它還有一個更響亮的名字,叫做《陽關三疊》。

再看看高適的《別董大》: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這首詩高適作於天寶六年,高適送別的是一位姓“董”的友人,他排行最大,叫董大,這位董大就是當時有名的音樂家,叫董庭蘭。

這兩首詩都是千古名篇,意思很好懂,為什麼說放在一起看很搞笑呢?我們看一下它們的內容,王維對元二說:“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就是說元二啊,你這一去就沒朋友了,所以多喝一杯酒。但是高適對董大說:“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就是說董大啊,你完全不用擔心,你這一去,前面到處都是朋友,天下每個人都認識你。

王維說“沒朋友”,高適說“有朋友”,放在我們今天,如果給友人踐行,我們究竟是信王維呢?還是信高適呢?我們到底是引用王維的詩呢?還是引用高適的詩呢?這該怎麼辦?

這兩首詩還有一個搞笑的地方,就是它們的題目裡都有友人的名字,一個叫“董大”,一個叫“元二”,如果不是高適、王維的這兩首千古名篇,這兩個小人物,我們根本就不會知道。所以有一位“大詩人”朋友,然後出現在他的千古名句裡,是一件多麼幸運的事。

這兩首詩還有一個有趣地方,王維是山水田園詩人,也是音樂家,他送別的元二是“出使西域的使者”,高適是一個邊塞詩人,他送別的董大卻是一個“音樂家”,這兩首詩出現的時間又差不了幾年,所以將這兩首詩放在一起看,總是覺得很搞笑。




文仔財務有料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使我不得開心顏。

兩岸猿聲啼不住,驚起蛙聲一片。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一鍋燉不下。化而為鳥,其之大,需要兩個燒烤架。一個多糖一個微辣。來瓶雪花,咋們勇闖天涯。

大明湖,明湖大。大明湖裡有蛤蟆,蛤蟆窩裡蛤蟆多,一戳一蹦噠。


睡前讀書


集句(唱嘆):自君之出矣,(張九齡)欲尋芳草去。(孟浩然)花間一壺酒,(李白)朝朝誤妾期。(李益)他,他,他,嫌官小不為,嫌馬瘦不騎,他少甚麼溫香軟玉,舞女歌姬……我正是棄了甜桃繞山尋醋梨(關漢卿)休得要心如醉,意似痴,便這等嗟嗟怨怨,哭哭啼啼。(關漢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