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科技戰“疫”丨面對疫情我們動用的黑科技系列報道(之一)

黑科技戰“疫”丨面對疫情我們動用的黑科技系列報道(之一)

最近“Ele實驗室”製作併發布了一則“疫情傳播散點圖”

黑科技战“疫”丨面对疫情我们动用的黑科技系列报道(之一)

這讓我們從簡單的計算機模型中直觀地感受到了疫情擴散的狀態,也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真的是“計算機仿真告訴你‘為什麼現在還是不要出門’”。

在一個信息化的社會中,其實還有更多的科技力量在幫我們攻讀當前這一難關。今天,我們就來簡單梳理一下當前抗疫的那些“黑科技”,也期待為未來提供多一些可能的借鑑。

抗疫前線新添5G“傳送門”

5G遠程傳輸技術實現了前線“戰場”與後方“智囊”的無縫銜接。北京、武漢兩地的信號傳輸幾乎感覺不到延遲。現在是最需要團隊合作的時候,需要群策群力。5G技術的及時利用,給遠程會診、團隊合作創造了有利條件。根據目前的發現,新型冠狀病毒可能會引起多種併發症,援鄂前線的醫護人員多是急診、呼吸科的專家,當患者出現其他臟器衰竭或需要心理疏導的時候,後方便可以遠程快速提供支援。

黑科技战“疫”丨面对疫情我们动用的黑科技系列报道(之一)

5G技術的利用,對於北京武漢兩地攜手抗擊病毒有著深遠的意義。北京醫療隊的每位專家背後還有一支技術實力雄厚的醫療團隊。通過5G技術,把千里以外的‘智囊’匯聚到了一起,共同會診,共同研究如何降低感染率、如何救治疑難病例。

目前,武漢協和醫院西院區已經與北京朝陽醫院、北京友誼醫院成功對接,除此之外,武漢當地的各家醫院也可以通過5G技術進行互聯,“這相當於集合了全國的精兵強將,共同對抗新型冠狀病毒。對於 ‘抗疫戰士們’來說,這不僅是技術的支持,也是信心的支持。”

人群遷徙態勢感知平臺

黑科技战“疫”丨面对疫情我们动用的黑科技系列报道(之一)

針對地區疫情防控的需求,騰訊雲在部分地區完成了人群遷徙態勢感知平臺的搭建,基於騰訊脫敏的位置數據,提供大數據可視化展示系統呈現人群定向遷徙分析、目標區域人群畫像洞察等維度的信息產品,覆蓋PC端、移動端及大屏。同時通過地圖、3D渲染、2D圖表等方式,呈現覆蓋全國地域的人群遷徙及畫像統計信息的可視化呈現,助力各部門更加直觀的掌握各項數據,迅速做出防控決策,目前平臺已投入使用。

社區智慧平臺精準覆蓋嚴防死守

黑科技战“疫”丨面对疫情我们动用的黑科技系列报道(之一)

海濤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自主開發的“Wi社區”網格化信息管理平臺正式實現電腦端與手機APP信息同步,以預先錄入轄區居民信息為基礎,工作人員可直接在手機端快速查詢來訪人員信息,核實來訪人員真實情況,為當下疫情防控管理提供了便利;騰訊雲搭建的“海納智慧社區平臺”免費向50多個社區提供服務,通過信息精準推送,高效防控疫情。

無人機加強版消毒空中地上全覆蓋

黑科技战“疫”丨面对疫情我们动用的黑科技系列报道(之一)

無人機防疫小分隊,在特定區域內進行志願服務,開展無人機作業防疫消殺噴灑消毒工作,通過技術的拓展應用,不僅噴灑面積更廣、效率更高,也避免了人員密集接觸可能帶來的疫情傳播,更有效解決了防疫工作中設備缺乏、人手不足等問題。河南等地,也在使用無人機在村鎮上空巡視,對不帶口罩外出及仍在聚集的居民進行勸誡。

視頻輔助測溫系統實時監測守衛樓宇

黑科技战“疫”丨面对疫情我们动用的黑科技系列报道(之一)

視頻輔助測溫系統,通過熱成像類監控設備可對人體進行遠距離測溫,實現檢測結果實時顯示,具有高效率、±0.3℃的高精度優勢,成為人口密集區域測溫的一大助力,正在陸續應用於各大寫字樓,強化出入人員實時監測的準確性。

機器人配送物資助抗疫

黑科技战“疫”丨面对疫情我们动用的黑科技系列报道(之一)

集成先進的信息技術,可根據之前設計的指令、地圖及對環境的熟悉程度,建立信息庫,自主識別讀取地圖,自主識別讀取工作環境,自主規劃路徑,完成物資的點對點配送。在這個過程中,它會自動避障、自己開關門、坐電梯等等,送到目的地之後,目的地護士站的人員也會通過相應的識別手段,人臉、指紋、ID卡,打開箱體,拿到配送的東西。整個輸送過程無需人員操作,減少了醫護人員進入隔離區的頻次,起到很好的隔離保護作用。

(本文由中國信息化週報記者劉詩揚編輯整理)

你還知道哪些運用在這次疫情中的“黑科技”,歡迎留言分享。

有哪些運用科技手段面對疫情的建議和意見,也歡迎聯繫本刊編輯部[email protected]

黑科技战“疫”丨面对疫情我们动用的黑科技系列报道(之一)

中國信息化週報(信息化時代)

官網:www.cio360.net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