馳援日記|“我希望成為病人的‘家屬’”

信息時報訊(記者 黃豔 通訊員 彭福祥 梁嘉韻 謝鳳蘭)病人血氧飽和度突降,瀕臨窒息。中山一院馳援武漢醫療隊隊員陳娟在日記中記錄下了搶救病人的過程,經過中山一院的醫護人員奮力搶救病人得以重生。然而患者醒來的第一句話卻是“我還要不要上班?”這讓陳娟很是感嘆,“這是誰家的孩子又是誰家的父親啊?住院了還一直想著上班的問題,他肯定是家裡的頂樑柱,孩子和老人都盼著他回來賺錢養家。”陳娟守護在他的身邊,耐心地解答他的問題。患者很有禮貌地道謝,讓陳娟瞬間紅了眼睛。

陳娟日記:

2月2日是我第二天上班,班次12-16點,4個小時,仍然是3層手套兩層眼鏡,與第一天不同的是,因為我的手被割傷了,所以我必須戴兩層外科手套,又厚又不透氣,很影響手指活動,不利於第3層手套的更換。

因為物資不夠,護目鏡消毒後重復使用,導致起霧越來越嚴重,在穿刺留針時明顯比第一天慢了很多,操作變得很艱難,病人的血管很細、彈性很差,慶幸的是所有都一次穿刺成功。忙完一輪補液,發現已經是下午一點,病人的飯剛好也到了,我開始派午餐,今天的飯來得比較晚,竟然少了23份,沒有午餐的病人總在催問,飢餓讓病人的情緒更不好,我必須不斷一個一個去安撫他們,雖然我也沒有吃午飯,但看到病人在承受疾病帶來痛苦的同時還得忍耐飢餓,心裡莫名疼了起來,只能瘋狂地不斷打電話催飯,不斷到床邊巡視安慰病人,終於在下午3點,23份午餐到了,看到他們吃上熱飯,我稍稍鬆了口氣。

正準備迴護士站看醫囑,突然聽到另外一臺心電監護儀不斷報警,我馬上跑過去,發現U5床的患者血氧飽和度降低至54%,我第一時間衝去護士站叫醫生和師兄,然後反覆調供氧系統,但最高只能調到2L/min,再三確認儀器的連接是完好的,指端接觸也沒有問題。我只能拼命拍打著那位病人,他意識還是存在的,能睜開眼睛看著我,但很快又昏睡過去,看著他生命體徵:心率123次/min,呼吸:38次/min,血氧飽和度53%,血壓138/89mmHg,短短几分鐘由於供氧不足最快心率達到208次/min,呼吸:56次/min,血氧飽和度12%,血壓:98/60mmHg,我無法想象他有多難受,或許馬上要窒息了。

我聽到他的呻吟聲消失,心裡很著急,呼吸也不由自主地隨他加快,很快我又發現他的面罩在他張嘴呼吸的時候會漏氣,我用雙手按壓面罩保證他唯一的氧氣來源能送進去,同時另一邊等著師兄們能送來大炮氧,說到就到了,醫生很快制定治療方案,用高流量溼化治療儀給病人使用,但由於接口不配套,竟然無法使用。而此時病人在我按壓面罩吸氧下血氧飽和度升至40%。

師姐當機立斷說,“快組裝接頭”,師兄馬上動手,現場很快完成組裝,終於,在發揮了所有人的聰明才智後,病人順利得到高流量吸氧治療,血氧飽和度上升至84%,血氧升高後不到一分鐘時間,他睜開了眼睛,問我“我還要不要上班?”我在想,這是誰家的孩子又是誰家的父親啊?住院了還一直想著上班的問題,他肯定是家裡的頂樑柱,孩子和老人都盼著他回來賺錢養家。之後他還問了很多問題,我一直守在他身邊,耐心地把他的所有問題回答完,最後給他溼潤嘴唇,他很有禮貌地道謝,我瞬間感動得眼睛發紅了。

在工作的過程中搶救過很多病人,但從來沒有因為系統缺氧的原因引起的搶救,如果因為供氧系統缺氧導致病人死亡,我確實無法接受,幸運的是,我們把他從病毒手裡拉了回來。在給病人按壓面罩的過程中,我一直鼓勵他,給他加油,我希望,他能感受到我的鼓勵和陪伴,在最艱苦的時候聽到我的聲音給予他力量和希望,而不是讓刺耳的儀器警報聲加劇他的恐怖。隔離的病人沒有家人陪伴,我希望成為他在醫院的“家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