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檢驗科醫生:埋頭於實驗室裡,與病毒面對面的“太空人”


醫院檢驗科醫生:埋頭於實驗室裡,與病毒面對面的“太空人”

長江日報-長江網2月6日訊 臉上的壓痕和淤青,手不停加樣時的麻木和酸脹,防護服不透氣而引起的溼疹……在阻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戰役裡,有一群身穿防護服,頭套護目鏡,手戴橡膠手套,埋頭於實驗室裡與病毒面對面的“太空人”。武漢市第三醫院檢驗科36歲的趙榮博士和同事們就是這群在刀尖上起舞的防疫尖兵,他們也是離病毒最近的人。

醫院檢驗科醫生:埋頭於實驗室裡,與病毒面對面的“太空人”

(圖為趙榮和同事們)

“我之前的臉挺圓的,現在臉上全是壓痕和疤痕”,趙榮說,“為了安全,我和同事每次起碼要花費半小時,穿上層層隔離服,戴好面屏、手套、口罩,武裝成‘太空人’,相互檢查完佩戴後,才敢進入實驗室。”趙榮知道,這是離病毒最近的工作。

醫院檢驗科醫生:埋頭於實驗室裡,與病毒面對面的“太空人”

(圖為醫院檢驗科醫生埋頭於實驗室裡)

“我們10小時一套班,由於穿脫防護服過程繁瑣,也想給患者爭取檢測時間,所以10小時下來,我們不吃不喝,也不上廁所。準備好尿不溼是常事,我和我同事早餐通常會選擇泡麵,雖然知道很沒營養,但是經餓,可以扛得住10小時的檢測,實驗室是密閉空間,再穿上防護服,悶熱難耐,出來後全身溼透是常態,”趙榮告訴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每批次的提取核酸檢測有10餘個步驟,全程要高度集中精神進行操作,實驗室工作很危險,尤其是最容易感染的標本處理及核酸提取階段,絲毫不能分神。“很累,但我不能退縮,外面還有那麼多人在等著這個結果,咬牙也要堅持。”

同事韓彥本身就有缺鐵性貧血,當科室需要人員的時候,她主動要求上。趙榮說最希望大家可以理解,核酸檢測需要一定時間。她和她的同事全力做好檢測工作。

問起感染風險時,趙榮開玩笑說:“不怕,我們是奧特曼,專打病毒怪獸的,我們天天呆實驗室,空氣中有可能含有病毒,估計天天會吸進去一點點,慢慢的我們就有抗體了。”

每天核酸檢測量有多少?趙榮說, “現在有了試劑後只用做一項檢測,但檢測數量大,並不輕鬆。”病毒核酸檢測被認為是新型冠狀病毒的確診實驗,她們團隊才6個人,每天需要檢測的數量,少則100多例,多則200餘例。一次核酸檢測,從標本編號、信息的錄入、核酸提取、PCR擴增、結果分析,報告審核,再到數據的總結上報,需要一定的時間,所以一天也只能進行兩個批次。

標本採集與轉運,標本核收與錄入,核酸提取與擴增,結果分析與複核,電話通知與數據上報……多少個不為人知的日夜,每一步的完美銜接、每一組的高度配合,得出的結果都經得起檢驗。(記者伍偉 通訊員江泓穎 陳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