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問題和心理問題是什麼關係?

活動中心17653708


哲學是理論化,系統化的世界觀。

哲學是世界觀的理論體系。世界是人們對於整個世界的總的,根本的觀點。

哲學研究的對象是整個世界的普遍本質,是世界存在和發展的最一般的規律。

哲學即是世界觀又是方法論。

哲學是關於自然知識、社會知識和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

心理學是研究人的心理的科學。

所謂心理,就是每個人根據其親身經驗所熟知的我們的感情、表象、思想、志向、願望。同樣,一個人的興趣與才能,他的氣質與性格,也都包括在心理學的領域中。知覺的過程、感情的過程、意志過程是怎樣地進行著?記憶、想像、思維地規律是什麼?人的才能是怎樣發展,性格是怎樣的形成?———這些都是心理學問題。

哲學和心理學即融會貫通,又一脈相承,都是研究人的活動。

無論叔本華的《唯意志論》還是尼采的《超人哲學》,弗咯伊德的《精神分析》

A,阿德勤的《自卑與超越》都是在研究人的,研究人的心理的和思維、表象的活動。


情緒與健康


哲學是開啟人類認識世界,認識自己的一把鑰匙,掌握了這把鑰匙,就能逐一打開通往神秘世界的大門,包括人類自己的心理現象,精神功能和行為。由此可見,哲學與心理學的關係是樹幹和枝丫的關係,哲學是樹幹,心理學是枝丫。遵照這種規律,哲學問題和心理學方面的問題既符合兩者的規律,又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哲學是萬能鑰匙

心理學又有自身的特點,因為研究的對象是人的心理現象,精神動能和行為,而人又是創造和掌控哲學這把鑰匙的主體,所以他們之間的關聯十分密切,在理論上要正本清源,尊哲學為本,在應用上卻可以互相關聯,甚至反客為主。

心理學有指引作用

這就好比一個沒有帶鑰匙的人,哪張門都進不去,但是內心告訴你,在哪裡可以找到鑰匙,你就會循著內心的指引去找到鑰匙了。

打開心靈之門,需要鑰匙,也可以創造

就人類社會而言,你想幹什麼?能幹什麼?怎麼幹?是循環往復,終其一生也難以弄明白的問題,但是很多傑出的人用他們獨特的思想和行為創造了奇蹟,改造了自然和社會,他們在思考和做這些事的時候,還沒有哲學和心理學這樣一些理論,中國先人伏義,老子,墨子想做鑰匙,做了一部分沒做全,二千年後由希臘人做成了。從這一點看,人的心理和行為又是創造鑰匙的關健。

所以,哲學問題和心理學問題有區別,但是圍繞人這個主體產生的問題,也有交叉,要分清楚,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比如,”人為什麼活著”?就屬哲學問題,“我活得不像人”更多的是心理問題,但一定是涇渭分明嗎?未必!


湘水餘脈


哲學問題和心理問題完全是八竿子打不著的兩件事,題主可能想問的是哲學和心理是什麼關係吧?

那我就來告訴你:心理學產生於哲學是從哲學中分離出來的,也就是說:哲學是爸爸,心理學是兒子,然而當心理學這個兒子長大之後,就不認這個爸爸了…

心理學、特別是從基礎心理學上就努力撇清與哲學的關係。為什麼他會這樣呢?

因為心理學家認為哲學乏味無趣,最最重要的是認為哲學是思辨的,不能實證的,缺乏科學性。

那哲學家呢?哲學家會認為心理學家真淺薄!說句實話,心理學的諸多理論對於哲學家而言只是茶餘飯後討論的一點皮毛而已,連哲學的真理都夠不上,所以哲學家會覺得心理學家很淺薄。

你可以想象嗎?當一個心理學家遇到哲學家的時候,他會覺得我跟你說話實在無趣得很,我還不如自己衝杯咖啡喝呢!

那哲學家遇到心理學家的時候呢,就會覺得你這個小朋友,一邊撒尿和泥巴玩兒去!


星點說成長


哲學是心理學的父親,生理學是心理學的母親,哲學與心理學的聯繫非常緊密。有一句話說:“心理學的盡頭是哲學”,所有的心理問題歸根結底都是哲學問題。

心理學中有一個流派:存在主義,關注人生四大終極問題:孤獨、死亡、生命的意義和自由,這些都是哲學問題。

不過哲學與心理學還是不同的。其不同之處表現如下:

1、學科屬性。

哲學屬於社會科學;心理學屬於交叉科學,兼具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的性質。

2、研究領域

哲學更注重思辯,試圖尋找人生終極問題的答案;心理學更注重實踐,解決具體的問題,應用領域非常廣泛,比如臨床諮詢心理學、教育心理學、犯罪心理學、管理心理學、消費心理學等等。


雲俠心理師


從學科的發展來看,心理學是哲學的孩子。

人類很早就開始考慮人性本質的問題,古希臘的哲學家,如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等,對心身關係、知識的來源和靈魂的本質等問題都做了探討。但是,直到科學心理學誕生之前,這些問題的探討都還屬於哲學領域。

1879年,馮特在德國的萊比錫大學創建了世界上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在心理學史上,人們把這個實驗室的建立看成是心理學脫離哲學的懷抱、走上獨立發展道路的標誌。

我是新晉答主[心理學時間] ,希望帶給你收穫的同時可以順手👍點個贊!多謝🙏!



心理學時間


哲學是以世界整體作為研究對象,以發現世界的一般規定和規律,確定系統化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作為基本任務的一般科學是人類認識世界的社會實踐活動,它是人們社會意識的具體存在和表現形式,而心理學是從哲學中分離出來的,他是研究人和動物心理現象發生發展活動和我行為表現的一門學科哲學與心理學是兩種不同的學科,但是也有很多的共同之處,所以心理學有時候是需要有點哲學思維的,哲學是尋求訓練的,所用的方法不是科學的方法,而心理學有部分用的就是科學的方法。


千雪諮詢師


心理學和哲學,是每個人人生的“必修課”。

我強烈建議大家:去研究一下心理學和哲學。

人活在這個世界上,需要同時面對兩個世界:外部世界和內部世界。而你所面對的“外部世界”,就是你“內部世界”向外的投射。

你不需要向外尋找,一切答案,都藏在你心中。

而心理學主要就是研究人的內部世界的。學習心理學,你就可以通過研究你的內部世界,更好地認知外部世界。

心理學研究到比較高級的階段,就一定會上升到“哲學”和“靈脩”。

“哲學”是從萬事萬物中抽象概括出來的“世界基本運行規律”,也是人類世界的“最高智慧”,具有“普世性”,也就是我經常說的“道”。只要“道”通,“術”會無師自通。所以我從來不看“術”,完全沒必要。

這就是為何很多偉大的科學家,如牛頓、愛因斯坦等,晚年都會轉向“神學”。“科學”能解釋的東西,實在是太有限了!科學殿堂的頂級,也是哲學/神學/宗教。

前些年,我主要研究的是心理學。但現在,心理學已經完全無法滿足我了,於是,我開始研究哲學和靈脩了。

有趣的是,自從我開始研究哲學,我發現,原來,絕大多數的心理學講的也是“術”。瞬間覺得,之前讀過的所有心理學書籍都沒啥意思了,也就不做推薦了。

哲學這個東西非常有意思,我很喜歡讀。而且我讀的都是那種非常燒腦的大部頭著作。

中國的孔孟之道,老莊哲學,西方的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弗洛伊德,榮格,康德等,這些“思想巨頭”的書,我目前只讀了一部分。

僅僅是這一部分,就足夠我受用一生!尤其是在我創業之後,能指導我的,只有“哲學”。

最近,我經常有一種“看透世界”的感覺——是的,我活著,獨立而清醒,沒有任何困惑。

我打算把他們所有人的著作全都讀完。然後,看我能不能立地成佛/得道成仙?我試試哈[捂臉][捂臉]

——劉語絲Angela


劉語絲Angela


兩者是相同通的。

前者是事物發展的最普遍性的規律,就是說,任何事做通了,都是遵循了哲學規律:矛盾律、因果律、否定之否定律。

後者,凡是把事情做的得心應手、自然流暢、幸福快樂,一定是遵循了心理規律:趨利避害、遇喜則喜遇憂則憂、因勢利導、接納情緒、控制言行。


張鐵軍158


是理論聯繫實際的關係

哲學問題屬於廣義相對論中的一種社會科學知識範疇、而❤️理問題是當事人對實際矛盾權衡利弊選擇前所進行的思想鬥爭過程、是站在哲學的角度(基礎)上來分析研究事物的本質發展規律和趨勢的。

違反了這個原則就會導致本未倒置的錯誤行為(觀念)的出現。


聖賢中


心理學是從哲學分化出來的學科,在心理學正式成為一門學科之前,是屬於哲學的。

心理學由於它所研究的對象即心理、意識,與哲學研究的基本問題即物質和意識、存在和思維的關係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因而與哲學形成了十分密切的關係。

主要區別是研究對象和成果的不同。顧名思義,心理學家必需對心理(精神、心靈)有重大的研究成果。哲學家必需對宇宙的根本問題和普遍規律有深入的研究並在人類思想史上有廣泛的影響。

從哲學的角度分析問題,有形即無形。

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問題,無形即有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