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正好照在那枚莊嚴的警徽上,熠熠生輝,閃閃發光

警徽閃耀

陽光正好照在那枚莊嚴的警徽上,熠熠生輝,閃閃發光


陽光正好照在那枚莊嚴的警徽上,熠熠生輝,閃閃發光

▲付警長給孩子們講安全知識(作者供圖)


幼兒園、學校、加氣站、公租房……

隨著汽車慢慢向前滑行,所過之處,他滔滔不絕,講述著與這些地方的傳奇:

學校裡,給孩子們講解安全知識;

加氣站,有人打架,第一時間出現在現場,制止衝突;

公租房,調解鄰里之間的矛盾糾紛……

這些故事繁雜而瑣碎,像地鐵站流動的風景,每天都在上演。

他是一名社區民警,很普通。普通得就像冬天裡飄落的一片葉子,化作春風雨,滋潤大地,悄無聲息。

他叫付敏,祖籍陝西,今年30歲,重慶南岸區天文派出所警長。

他曾獲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四次;2014年被中央文明辦評為樂於助人“中國好人”;還榮獲市委宣傳部、市公安局授予的“愛民模範交巡警”稱號、“重慶市公安機關青年崗位能手”稱號。

一個個榮譽,像一個個光環罩在他的身上,像他頭上的警徽閃閃發亮。

群眾的事無小事。作為一名警察,為群眾排憂解難,義不容辭,這是付敏的信念。

2010年10月,重慶的冬,比以往來得更早一些。清晨六點過,天還沒亮,下著濛濛細雨。南坪汽車樞紐站,幾輛從巴南等外圍開進來的早班車,停停靠靠,冷冷清清。

雨越來越大,打溼了站臺,向階沿上撲去……

階沿上,一位八十多歲的老人守著一個背篼,背篼裡裝滿了南瓜、大米,看見不停的雨,她不斷地四處張望,顯得茫然、無助。

這一幕,剛好被正在執勤的付敏看在眼裡。

他毫不猶豫,走上前去,向老人瞭解情況。

原來,老人姓張,今年八十五了。

一大早,老人揹著一大背篼農產品,從巴南趕過來,原本是進城來看望多年不見的親友,沒想到,剛出車站,就遇上下雨,一時迷失了方向,不知該怎麼辦。

根據老人手中的地址和電話,很快,付敏聯繫上了其親友,但卻在十幾裡之外,還要轉兩三次車。

考慮到老人年事已高,又沒帶傘,付敏決定將她送到其親友所在小區。

當要到目的地時,由於該小區剛剛興建,周圍都是工地,又遇幾日雨水連綿,道路泥濘,車子根本進不去。付敏蹲下身,一使勁兒,果斷背起背篼,右手牽著張婆婆,踩著泥濘,小心翼翼地向前走去。

幫人幫到底,他要把婆婆送到親友家中。

背篼,對從農村走出來的孩子來說,是一種鄉愁。

但此時,對付敏來說,卻是一種責任和擔當。

天亮雨停,霞光穿過對面高樓縫隙投射過來,照射在背篼上,恍惚中,那背篼裡,裝的不再是南瓜,也不再是大米,分明是滿滿一背篼的愛!

在爬小區那段斜坡時,付敏的脊樑,彎成一張弓,背上的背篼直直地衝向天空,剎那間,那背影高大起來,像一座巍峨的大山!

而這高大的背影,正好被一位上早班的網友拍了下來,發佈到網上,很多網友被感動得稀里嘩啦,紛紛點贊、轉載。

從此,“背篼哥”一夜流行,傳為佳話。

是“背篼哥”,也是“追逃哥”。

打電話就能抓到逃犯?人們都不相信,但付敏就是這樣的人。

2011年7月,江北某小區發生一起入室盜竊案,300元港幣和100元人民幣被盜。案件發生後,兩名犯罪嫌疑人相繼落網,但張二娃(化名)卻一直逃亡在外。11月,網上對其發佈追逃令。

“盜竊金額並不多,如果自首還能爭取寬大處理,為什麼要逃呢?”看到張二娃的追逃信息後,付敏思索著如何將張二娃規勸回來。

經調查,張二娃父母就住在自己負責的社區,於是,付敏決定先從張二娃的家人入手。

第二天,付敏敲開了張二娃的家門。

和兩位年邁的老人促膝長談之後,付敏才知道老人們身體都不好,而且,還有兩個孫子。一家人生計,全靠兒媳婦小紅在外打工維持。

“我始終相信,一個上有老下有小的人,可能會做錯事,但他絕不會是個‘爛人’,他只要自首,說清問題,法律一定會減輕處罰!”通過多方打聽,終於找到張二娃妻子的手機號,一番權衡,付敏給對方發出了一條短信。

“謝謝你!”沒想到,一直不露面的小紅回了信息。

付敏知道,自己的誠懇打動了他們。

最終,付敏將張二娃成功勸說回來投案自首。

勸說看似簡單,其實,除了面對無數次的“閉門羹”“摔電話”“冷嘲熱諷”之外,背後的默默付出,只有付敏才知道。

一個勸說,就算打上百個電話,拐彎無數次,只要有一線希望,付敏都不會放棄。

作為一名從陝北走出來的漢子,付敏身上既有北方人的豪爽、大氣,更有一股韌勁兒。正是憑著這股韌勁兒,在擔任社區民警不到兩年裡,利用業餘時間,成功勸服30多名網上逃犯投案自首。

當看見一位位被規勸回來的逃犯,抱著家人,掩面失聲痛哭時,付敏眼睛也跟著潮溼了……

天文大道上的公租房小區特殊人群多,人員流動大,治安防範難。

作為該社區警務室一名警長,幾乎每天都會面對雞毛蒜皮的糾紛。不到兩年時間,付敏調解案例840多次,成了遠近聞名的“調解專家”。

絕大多數糾紛,在付敏調解下,都能達成共識。

但也有例外。

前段時間,付敏就遇見一次,最後還帶回一隻雞,讓人哭笑不得。

那天剛上班,就接到報警,說小區有群眾尋求幫助,為殺雞的事。

付敏和同事迅速趕到超市裡,看見圍著一群人,亂哄哄的,正在爭吵。

撥開人群,一番瞭解,才知道一中年女士殺了只雞,但認為雞的油不夠黃,不是土雞,就不要了。超市沒辦法,選擇了報警。

付敏想了想,叫服務員拿來飼料雞的油對比,發現飼料雞的油泛白,女士殺的雞油,明顯要黃些。

“這油是黃色的嘛!”付敏拿著雞給女士看。

“我們那個土雞,比這個油黃得多!不信我們去長生橋殺只來看!”中年女士嗓門大。

“長生橋的雞土,以後你到長生橋去殺。現在雞都殺了,賣家造成了損失,就應該買了!”付敏耐心講解道。

“土雞和飼料雞有區別。土雞的毛柔順,毛孔細密,皮膚泛黃,飼料雞皮膚呈烏白色!”這時,服務員抓來一隻活雞,向大家解釋起來。

付敏順手提過來,仔細看了看,雞在他手中嘎嘎叫著。

“這個不要,那個不要,都來殺,怎麼辦呢?”

“各人選的雞,喊別人殺了,卻不要,講不講道理嘛!”

圍觀群眾議論起來。

“除非少點錢我才要,我只給22塊!”看見大家都在議論,女士討價還價。

“如果你認為這隻雞不是土雞,可以到消委或者工商所等相關部門去投訴!超市明碼實價,是不講價的!”看見28.8塊一斤的土雞,她只給22塊,付敏把話茬接了過來。

“不少價,我就是不得要!”中年女士耍起橫來。

“算了!這隻雞我出錢買了!給我包起!”上午正是超市營業高峰期,扯下去也不是辦法,付敏大手一揮,做出了這個決定。

從感人的“背篼哥”“追逃哥”,到走街串戶的“調解專家”,再到一名家喻戶曉的警長,付敏已經從警十年。

十年磨一劍。如今的付敏已被一個親切的綽號——“付sir”代替。喊的親切,聽起來,溫暖!門鎖壞了,孩子走丟了,壩壩舞擾民了……居民都會想到找他。

俗話說,一位成功男人背後,都有一位好女人。在付敏的背後,有一個溫暖的家。

父親當兵二十多年,外公也是軍人,曾參加抗美援朝。付敏骨子裡,既有父親的豪爽、正直,更有母親的正義和善良。

背後支撐的力量,除了父母,還有賢惠的妻子。結婚十二年,他一心撲在警務上。他寫道:我願如星卿似月/清輝夜夜伴分明……

詩句表達了付敏全部的情感,有愧疚,有相濡以沫的愛。

午後的陽光正好,溫潤、祥和。

“警察叔叔好!”

“小朋友們好!”

放學的孩子揮著小手,向路邊執勤的付敏打著招呼,歡跳著,走過斑馬線。

陽光正好照在那枚莊嚴的警徽上,熠熠生輝,閃閃發光……

(作者系重慶市作協會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