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名言可能會害死人

名言會害死人


這句話說出來註定我是要捱罵的,因為我非常清楚這句話是在挑戰很多人的認知觀。在中國的歷史上,有一位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批判的繼承"。我一直把這句話奉為人生的格言,無論做任何的事情都會以這一句話為根本琢磨琢磨。


批判的繼承


對於"批判的繼承"這句話我是這麼理解的,當一句話或者一件事發生的時候幾乎所有的人都會用這件事情或者這句話的結果來推導當自己碰到同樣的近況的時候,該如何去做?但是這種經驗式的結論往往是不通過思索,不瞭解事情的來龍去脈,而直接下的定論。

交易名言可能會害死人

如何修煉心態?


談到心態就是心態好或者是心態差,修煉心態肯定是把自己的心態向好的一方面去修煉。那麼在整個交易的過程當中,我們所指的心態是什麼呢?我可不可以這樣總結,當我們手裡拿了一個頭寸的時候我們可以不被市場的震盪或者是回調洗出去,堅定持倉的信念,這就叫好心態。


心態越好,死的越早


我給在市場上交易的人分為兩類:一類是有自己成熟的交易思維的人。另一類是靠撞大運的人,也就是什麼都不懂的人。


第一類


對於第一類人來說,心態是不需要修煉的,因為一個有自己交易思維的人,他很清楚的知道我做什麼事情是對的,什麼事情是錯的。打個比方,對於一個成年人來說,誰會滿大街大小便?因為我們有一個道德的準繩。


在市場裡這個道德的準繩實際上就是多空分界線。因為除了股票市場,其它的市場都可以做空的,而做多和做空都可以帶來利潤。有自己交易思維的人,無論用的是什麼樣的技巧,什麼樣的方法,什麼樣的技術。一定都存在這樣一條分割線,或許它是一個區域,或許它是一根均線,或許它是一根趨勢線,又或許它是各種各樣的高點,低點等等。


而有自己固定交易思維的人,是根據自己的這條線來做多空的判斷。那麼談什麼心態呢,什麼時候做的決定是正確的,什麼時候做的決定是錯誤的,自己是一清二楚需要心態嗎?只是給自己寫一個工作流程,按章辦事而已。


第二類


而第二類人在市場的表現會是如何?


第1種現像:進了一手正確方向的單子,由於市場的反向運動或者是震盪提前獲利了結,結果市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向著他所想象的那個方向飛速發展。這個時候人們就會想,如果我能再拿一拿,就可以吃到這一波利潤。所以把問題歸咎在心態上,是心態的問題嗎?是因為你沒有標準,沒有工作流程。


第2種現象:下了一首錯誤方向的單子,而k線只向相反的方向運動了一點點,就按照他預定的方向飛速發展。這個時候人們就會想了,如果我心態再好一點,多扛一扛就可以拿到利潤了。

交易名言可能會害死人

總結


第二類人的兩種現像都反映出一點,就是沒有交易邏輯,交易系統等等吧,名字不一樣而已,說的都是一回事。


但當一個沒有交易邏輯的人有了好心態後,後發生什麼?心態越好持倉越久,直至爆倉。因為沒有邏輯那麼出場也是一個問題。在這樣的情況下,交易只是能撞大運。一運二命三風水,誰能保證自己的運氣沒有用光的一天?所以心態好,只能說賭品好而己,我們來市場又不是練賭品的。


心態不能修練,只能水到渠成


在沒有一定之規時,心態越不好,損失越小。雖然可能利潤也很小。因為在行情的伊始,你並不知道這段行情給你帶來的利潤還是虧損。所以心態越不好,損失越小。

交易名言可能會害死人

心態並不存在,習慣才能長久


與其說修煉心態,不如說我們應該養成一個良好的交易習慣。舉個例子,比如說刷牙,但凡小朋友剛開始刷牙的時候,都不願意刷牙。因為那是在改變他的一個固有的習慣。因為他以前從不刷牙,而現在你開始讓他刷牙了。


這跟我們的交易就非常的類似了,剛接觸市場的人,我相信99%都沒有交易邏輯。從沒有邏輯到有邏輯,這就是改變習慣的第1步,所以這一步很痛苦。但當你改變了之後還需要刻意的去做什麼嗎?每天早上起床不刷牙,你受得了嗎?或許某些人受得了。我的意思是想表達,當一個習慣形成了以後,是不需要任何人工的,人為的干預,也就是說我們不會刻意的去做某些事。


所以我說心態不是修煉出來的,而是由於交易邏輯形成了之後水到渠成的一種習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