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

文字的故事 |“行”: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

人生的道路並不漫長,但最讓人悲傷的是,離別來的猝不及防。

四年前,我非常要好的一位朋友,因為心梗突然離開了這個世界。在接到電話的剎那,我號啕大哭。那種悲傷的情緒在很長一段時間都圍繞著我,我時常在獨自一人的時候,流淚感傷,反覆告訴自己這不是真的,她還活著。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四年時間過去了,我意識到她是真的不可能再回來了,我開始接受這個現實。

江淹在他的《別賦》中寫:“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人生中的離別,有很多種,其中最令人痛苦的就是生離死別。然而,到底是生離更令人悲傷,還是死別更加令人痛徹心腑?

古詩十九首中有一首《行行重行行》,其中寫道:“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相去萬餘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長,會面安可知?”

文字的故事 |“行”: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

當你我離別的時候,你慢慢地走啊走。就這樣,在你不停的行走中,你我活生生地分離了。這一別後,你我將會相距萬里,我在天涯的這頭,你在那頭。前方的道路是那樣的艱險和遙遠,我們還會有再見面的一天嗎?往後餘生,你又會是什麼樣子呢?經此一別之後,我就會在這種時刻的掛牽中不斷遭受情感上的折磨,這種痛苦也許會伴隨我的餘生,不停不歇。

每每想到這首詩的時候,我都在想,生離的痛苦遠大於死別。死別是一悲而慟,生離則是綿綿無絕期的牽掛與思念。

今天,我想給大家講的這個漢字便是“行行重行行”中的“行”字。

文字的故事 |“行”: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

文字的故事 |“行”: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

文字的故事 |“行”: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

文字的故事 |“行”: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

文字的故事 |“行”: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

文字的故事 |“行”: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

文字的故事 |“行”: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

段玉裁在《說文解字注》中說:“行,人之步趨也。步、行也。趨、走也。二者一徐一疾。皆謂之行。《爾雅》:‘室中謂之時。堂上謂之行。堂下謂之步。門外謂之趨。中庭謂之走。大路謂之奔。’” 這是根據《爾雅》將人們行走處所的不同進行了區分,實際體現出中國古人禮儀方面的要求,即不同的場合,步伐的大小、步履的快慢要有嚴格的區分。《釋名•釋姿容》中便說:“兩腳進曰行,徐行曰步,疾行曰趨,疾趨曰走。”

無論是許慎還是段玉裁,在講“行”字時,都是由“行”字“道路”的本義而引申出的在道路上的人“行走”的意義。

文字的故事 |“行”: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

《論語•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說,多人在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師。應當選擇他們的優點去學習,對於他們的缺點,如果自己的確也有那就一定要加以改正。這裡的“行”便是“行走”“走路”的意思。

人有所行,必有所往。因此“行”便有了另外一個引申義——“往”。

《詩經•秦風•無衣》中唱到:“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秦國是一個尚武的國家,在《詩經》中,這樣慷慨激昂的從軍曲不在少數。當士兵們聽到國君的召喚,便會義無反顧地修整戈矛、身著盔甲、手執兵器,與君一同前往戰場,同仇敵愾,殺敵御國。

此處的“行”便是“前往”的意思。

文字的故事 |“行”: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

-END-

作者 | 荷馬識字,專欄作家,大學教授。一個讓孩子感覺到文字溫度的媽媽,尋找文字裡的故事,認識故事裡的漢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