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麼辦法可以教育那些“熊孩子”?

體育快遞員


樹立榜樣,以身作則

孩子天生頑皮,可能不懂得哪些事情應該做哪些事情不應該做,家長正確的引導就顯得尤為重要。不該孩子一犯錯,就以“他還是個孩子”為由,為他們開脫。孩子行為反映的是一個家庭的教育觀,不懂事和沒教養是兩回事,一味地寵溺,只會讓孩子變得毫無教養,是非不分,在犯錯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最好的教育是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榜樣,其實每個孩子生下來都是一張白紙,父母就是作畫的人,白紙變成什麼樣,關鍵在父母。家庭教育給孩子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是整個教育體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很多家長對孩子要求嚴格,卻從不要求自己。部分家長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不合常理,在潛移默。

正視問題,適時適度地進行道德教育

孩子犯了錯誤,部分家長不能做到理性、正確地看待孩子存在的問題。父母需要去聽孩子的解釋,幫助孩子主動地去尋找產生問題的根源,而不是孩子一犯錯就打。孩子“熊”,肯定和家長日常的家庭教育是分不開的。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整個家庭都圍著他轉,給孩子一種自己是世界的中心的錯覺,從而導致這些孩子認為所有人應該圍著自己轉,在哪裡都可以為所欲為、不計後果。學習成績對一個孩子的升學是重要的,但是作為社會的一個分子能否被社會認可光靠學習成績肯定是不夠的。家長不能給孩子造成一種只要念好書,其他什麼事情都可以原諒的錯覺。

樹立父母權威,戒除護短心理

在理解、溝通的前提下,要教育孩子學會尊敬自己的父母,不能讓孩子從小養成隨意對長輩頤指氣使、無理取鬧的惡習,培養孩子良好的道德習慣。一個孩子如果從小就無視自己的父母,不尊重父母的勞動成果和對自己的付出,那麼日後也不會尊重別人。父母偶爾犯下的錯誤不會使孩子受到嚴重的傷害,只有那些持續不斷的、一貫的錯誤才會在孩子的心理上留下永久的、不可磨滅的傷害。要避免孩子產生這種傷痕的辦法是:掌握孩子成長年齡階段的生理和心理的發展特點,懂得孩子在該年齡段會出現什麼樣的情況並採取相應的措施與應對態度。重慶某小區內一名6歲男孩,趁電梯裡沒有其他人竟然衝著電梯按鍵撒尿。男孩尿完本想開門離去,不料電梯卻因此線路短路,電梯門打不開,按鍵燈狂閃,電梯燈也跟著熄滅,畫面裡男孩被困在黑漆漆的電梯中。萬幸的是救援人員及時趕到,男孩最終被安全救出。男孩的行為令人髮指,其父母的表現更令人咂舌。一開始他們還不斷狡辯不承認,為男孩護短,直到看到了監控錄像,鐵證如山,才無從狡辯。

避免過度關注與保護,發展對秩序和規則的尊重

孩子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作為社會的一個單元,需要學習尊重自然法則和自然秩序。孩子必須體會到秩序和規則是自由的一部分,如果不遵守秩序,一個人的自由會受到影響。“熊孩子”的種種行為正是因為無視規則和秩序造成的。因此我們要培養孩子對秩序和規則的尊重。父母做不到一輩子都保護自己的孩子,也不能這樣做。父母有責任和義務訓練和培養孩子的勇氣、力量、擔當,要讓他們勇敢地去面對生活的挫折和波瀾。孩子生活在這個世界上,需要學會尊重秩序和規則。

有意識地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

人生有風風雨雨,有不幸,有苦難,有失敗,也有眼淚。“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能吃苦,敢於面對挫折,經得起磨難的人才是一個品質堅強,心理強壯的人。而現在的孩子大多是溫室裡的花草怯於見風雨。所以家長要對孩子有意識地進行挫折教育,培養其強壯的心理承受能力。要指出孩子的缺點,一些家長一直都只關注孩子的優點而忽視其缺點,也就造成孩子以為自己什麼都好的觀念。適當地指出孩子的缺點,讓孩子意識到人無完人,金無足赤,每個人都有缺點,但要勇於改正缺點。要讓孩子嘗試失敗,不能一味地寵著、縱著孩子,讓其享受他成功的一面,而要適時地讓孩子知道自己還有失敗的一面。這是要處理妥善,要讓孩子明白挫折失敗是難免的,每個人都會遇到。

努力提高自身素質,積極配合學校教育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是孩子與社會接觸的第一站。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是長遠的,而學校則是孩子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和適應社會的主要場所。如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所說:“教育的效果取決於學校和家庭影響的一致性,如果沒有這種一致性,那麼學校的教學和教育的過程就會像紙做的房子一樣倒塌下來。”因此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合就顯得尤為重要。家長應該主動與學校進行溝通,互相交換孩子的各種信息,讓學校瞭解孩子在家時的種種表現,也讓家長了解孩子在校的種種表現,及時發現問題並糾正。


兒科醫生鮑秀蘭


前段時間,孩子爸經常出差,我一個人帶兩個人,早上叫醒大寶,催促他吃早餐,然後送他去上學,下午過去學校接回來,弄晚餐寫作業睡前故事...每一天都感覺像打仗一樣。

這樣的時候,如果大寶小寶一起鬧情緒,我就會變得特別煩躁不安。特別是早上時間,感覺大寶磨蹭散漫神遊海外的態度總是能把我逼到想把他發射到外太空去!

叫他起床換衣服,如果不提醒,20分鐘後他還在脫上衣,脫到一半躺下來發呆…

吃早餐,吃一口可以吃十分鐘,一直神遊海外…

讓他穿鞋子,明明鞋子就在眼前,他都能精準地避開鞋子的位置,一直找不到鞋子…

眼看快要遲到了,你都急死了,火冒三丈,忍不住大聲吼一句:“你就不能快一點嗎!”他還散漫地來一句:“媽媽你急什麼呀!”

很多媽媽是不是跟我有一樣的經歷,有個媽媽說:“道理都懂,面對孩子這樣那樣時,真的控制不了發飆啊!”很多媽媽每天都在“開吼-崩潰-內疚”的死循環裡苦苦掙扎。

上一次,妹妹高熱驚厥住院,有一次哥哥來醫院看望我們,一進來就大發脾氣,大哭,我用溫和堅定的方式處理了他的情緒問題,他很快平靜下來了。記得中間床的那個媽媽,看到我對大寶的教育方式,忍不住懺悔說自己對大兒子總是打罵,他一不乖,就直接用衣架抽他,現在感覺他越來越難控制了,也越來越不怕我打了,真的不知道該如何管教自己的孩子了。

她說她兒子很多問題,動不動就躺地上打滾哭鬧,可以一天到晚看電視玩手機,如果不答應他的要求,他就大發脾氣……每一次,她看到兒子發脾氣,整個人就煩躁得很,拿起衣架就抽他屁股,但是每次看到孩子屁股上的衣架痕,就內疚得想哭,覺得自己不應該這樣,但下一次,又控制不住自己,覺得不這樣做,根本沒辦法讓孩子停止哭鬧。

“如果教養是為了讓孩子更好,為何要讓孩子感受這般恐懼?”

如果孩子哭鬧,父母就用打罵的方式對孩子,制止他的情緒發洩,你責怪孩子亂髮脾氣,你有沒有反省過自己是不是也在孩子面前亂髮脾氣?你責怪孩子總是用哭的方式來解決問題,你有沒有教過他真正的解決辦法而不是大喊“哭什麼哭!”你自己都沒做好情緒管理,孩子又怎麼會學會怎樣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呢?

孩子的錯,都是大人的錯。母親的教育方法對孩子的精神健康起著主要的作用,對孩子大吼大叫、嚴厲懲罰和故意忽視只會讓他們產生更多的行為問題。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一步,是父母學會情緒管理。

《卡爾•威特的教育》一書裡有一段話我覺得很有道理:教育孩子是最考驗耐性的事,很多父母動不動就火山爆發,打罵孩子,雖然他們把孩子嚇得夠嗆,表面上管住了孩子,實際上沒有解決任何問題,他們不知道教育孩子,最好的方法是心平氣和。

用孩子害怕和恐懼的方式對待孩子,其實只是父母對於無法掌控孩子的情緒宣洩,但是過後無盡的後悔和內疚又讓自己感到不安。

隔壁床的媽媽就是這樣,她感到無助,因為完全不知道該怎樣跟有情緒的孩子相處,她在懺悔的時候,想到寶寶對自己說的話,心裡更難受了:“其實他總是對我說:媽媽我愛你。你生了弟弟之後,不要像打我一樣打弟弟了。”

這位媽媽說,其實每一次對著孩子大吼,當時是有些反應,但他都不入耳,下一次同樣的事情發生,他還是一樣,所以我才那麼氣啊…

那吼沒有用,可以用什麼呢?我跟這位媽媽說了幾點我的方法和建議:

1、父母首先學會情緒管理

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是深遠且潛移默化的,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如果大人學會情緒管理,孩子就能習得這樣的技能。如果父母動不動就發脾氣,動不動就動手打孩子,孩子去哪裡學會心情氣和,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

2、跟孩子表達自己的情緒

你生氣的時候,可以跟孩子說:“我們兩個人現在都很生氣,我現在不想說話,要冷靜一下。”如果覺得自己面對孩子很難平復心情,可以自己進房間裡冷靜好再出來。

3、同理心對待孩子

試試從孩子的角度去看一下他為什麼這麼做,真正理解了他的內心感受,站在他的角度想想他為什麼生氣,為什麼哭鬧,也許你就不會那麼生氣了。

允許孩子哭,哭也是一種重要的情緒表達。可以陪著他,等他哭完再溝通。

4、教孩子怎樣做,而不是不可以做什麼

每次寶寶哭鬧,有情緒,可以告訴孩子“要不我們試試這樣做”,而不是一直強調說“不可以哭!”“不可以這樣!”

5、好好道歉

如果你這次忍不住對孩子發脾氣了,請記得主動跟孩子道歉。如果孩子有錯,對你亂髮脾氣,你可以請他跟你說對不起。這是互相尊重,也是禮貌。

教養的初衷,都是為了孩子好。然而教養孩子固然要緊,但請別忘了親子關係比教養重要。不要為了教孩子,而不斷與孩子發生衝突;不要為了孩子好,而強逼孩子做他不願意做的事情;不要為了孩子好,而不斷批評與責罵。”

更多育兒知識,歡迎關注小馬快跑國際早教!


小馬快跑國際早教



在一次出去旅行的時候,具體地方就不說了,免得你們說我地域黑,當時在鄉下閒逛路過一個路口,就看到一個小孩在路邊上嘻嘻哈哈的,我也沒在意就路過瞥了一眼

就這一瞥,我看到路邊有一個小水坑,坑裡水不多大概淹過小腿那麼高,坑裡只有一點點水,大部分都是淤泥。一隻小土狗陷在淤泥裡死命的往前扒拉想要上岸,但是那小孩拿根木棒不停的戳它的肚子取樂,小狗爬上岸之後又被它扔下去,那小孩快樂的笑聲和小狗的哀嚎交織著。

我走了過去,一臉慈祥的問他

“小朋友,你爸爸媽媽呢?”

那小孩用本地話罵了我一句,我四處看了一下,一個人都沒有也沒房子,估計是哪家有娘生沒娘養的死孩子偷偷跑出來正好撞見了這隻小狗,才有了我看到的殘忍一幕。

我給了那小孩一巴掌,他似乎從沒受過這麼大的委屈,死命的踢我踹我,口中的咒罵就沒停過,向我傾瀉他所有的怒意,我沒有理他。

我在水坑裡撈起那隻小狗,已經斷氣了,看樣子不過三個月大。

我拽著那小孩的衣領子,那他扔進了那個泥水坑,坑裡水不多,只到他肚臍眼附近。他懵了足足有五六秒,然後哇地一聲哭了出來,開始死命的往路坎子上爬,但是他剛剛爬上來就被我扔下去,爬一次扔一次,幾次重複之後他在水坑裡用你能想象到最淒厲的哭聲嚎著、尖叫著,雙手死命的拍打著水面,或許是尖叫的時候嘴巴長的太大,正好接了他拍打水面濺起的泥,他一下就啞了火,閉上嘴巴不停的哽咽著,不知滋味如何。

最後,我提了他上來,扔到了路邊樹下那隻小狗的屍體旁,走了。

當天晚上我就坐上了回家的飛機,第二天就已經距離那千里之外了。

以前總聽人說遇到熊孩子就應該慣著他,日後自有社會來毒打他,恕我直言,這種想法慫爆了,你被熊孩子禍害了還縱容他,培養他去害別人,等他日後被社會毒打了再來沾沾自喜,這跟阿Q的精神勝利法倒是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我就不一樣了,我碰到熊孩子,我就喜歡當場整治他,免得他以後去害別人,我就是來毒打他的社會。


安慕緹生物


熊孩子最惱火,最頭疼、最氣人、最惹事、最不好管。。最最最最最最最。。。關鍵是有些熊家長。他奶奶滴。熊孩子做錯事了不糾正、不教育、還他孃的一個勁的不在乎,有些更過分還表揚。。我懵了!!這不整出個禍害了才怪。。我就碰到一個熊孩子熊家長。。孩子從樓上扔桃核,這要是萬一砸到人不得砸死啊?我說幾句還跟我橫上了。。說啥、不是沒砸到人嘛?砸到了他負責。。我勒個去啊!你說氣人不??要不是幹不過那個熊家長我真心上去抽他丫的。。我只想說某一天你的熊孩子會扔個啥東西砸死你個二貨!😁😁


四川人民愛幽默


正確認識熊孩子?

相信大家都看過《頭腦特工隊》,對於裡面的不同小人的情緒有了深刻的認知,關於熊孩子我們要知道他們頭腦裡面也有兩個小人:一個衝動自我,一個是控制自我。


衝動自我住在大腦的邊緣系統,這裡與人的慾望和情緒有關,衝動自我任意妄為,及時行樂。控制自我在我們的大腦的前額葉皮質,它衝破衝動,負責判斷和決策,控制情緒和行為。

自我衝動在孩子出生時候已經比較發達,而控制自我則有待發育,直到二十歲才發育成熟,所以,我們要知道孩子小的時候,衝動自我會屢屢佔上風。理解了這一點,你大概就不會認為自己熊孩子都是“壞孩子”了。

當然對付這樣的熊孩子,也有妙招,下面介紹四大法寶。

法寶一:兼顧愛和規則。作為家長,讓孩子處於一個有愛的環境而不是溺愛,對於熊孩子犯錯,既不能專職獨斷,更不能忽視不理,要合理的對待每一次,認真的跟孩子講道理。

法寶二:具體肯定。

孩子自控力不好的時候我們常會注意到,但是孩子表現好的時候,我們更應該重視,給予更多肯定和鼓勵,建立一個正向反饋機制,我們表揚孩子,一定要表揚具體的行為,不能簡單的說你好聰明、你很棒之類。

法寶三:利用內疚感。

我們傷害別人之後或者想更正自己錯誤時候,會有內疚感。比如說,孩子在遊戲過程中把別的孩子打哭了。很多家長立馬要求孩子給被打孩子道歉,但是,我們通過同理心,告訴孩子,你剛才打了他一下,他現在好痛啊,哭的很傷心,我們跟他說一下對不起吧,這樣會不會改更好。

法寶四:參與遊戲。

熊孩子失控,往往不知道邊界在哪裡,我們給他們講道理,孩子大多時候是不理解的。所以,我們要在孩子游戲中參與進去,把規則通過自己的表現展現出來。比如說過家家的遊戲,我們通過扮演一個孩子角色,就把孩子每天要做什麼,什麼可以做,什麼不能做展現出來,孩子在互動之中學會了規則。

生命中充滿了各種各樣的誘惑,希望你的孩子在不斷學習中提高自控力,學會認清自己的目標作出理性決策!


愛科高智力開發


上班族坐了一天的辦公室,傍晚可能都有晨跑的習慣。回家換上運動衣、運動鞋,興致勃勃的出門。


當你走進電梯,發現裡面站著倆孩子,你心想:不好。當你回頭想按下1樓時,發現他倆早已將每層樓的電梯都按了個遍.....

正當你耐著性子將每一層的按鈕消掉時,他倆像是有使不完的勁兒在電梯內跳來跳去,彷彿電梯下一秒就直接墜下去了,讓你心驚膽戰。

等你制止他們的這種行為時,他們也只會暫時消停點。然後趁你轉過頭去,在你背後做鬼臉。

好在1樓很快就到了,你灰溜溜的趕緊離開.....


到了學校操場,想著這下總算可以放鬆心情跑起來了吧。

沒想到剛跑到操場的沙坑旁,一孩子揚起一把沙子,向你這邊撒來。下意識的你護住了眼睛,但是鞋裡還是進了不少沙子。

孩子的媽媽立刻呵斥了孩子幾句,但孩子依然開心的說,太好玩了,太好玩了....


有人可能會說,怎麼這麼倒黴,碰上的都是熊孩子。可0~6歲期間的孩子,愛搗蛋絕對是他們的表現之一。因為這對於他們來說可是意義重大!

為什麼這個期間的孩子愛搗蛋呢?

搗蛋的原因1:體驗自己的力量

原來做點奇怪的小動作可以弄的別人那麼緊張啊,太好玩了!於是,幼弱的他們便可能喜歡上搗鬼的遊戲,並在藉此左右別人的情緒中獲得“強大”的自信和樂趣。

搗蛋的原因2:發洩旺盛精力

這一階段的孩子,大動作技能已經有了一定的發展,喜歡到處探索,但由於活動和交往空間的限制,這些意願通常難以得到滿足。在旺盛的精力還沒有更理性的宣洩渠道之前,搗亂、搞鬼當然成為一種選擇。

搗蛋的原因3:滿足情感需求

有時候孩子淘氣則是因為情感需求沒有得到滿足,想借此引起大人注意,進而獲得關愛。

搗蛋的原因4:環境影響

孩子淘氣搗蛋並不是一天養成的,由於生長的環境帶給孩子很大的影響。假如父母、長輩都為孩子做錯誤示範,孩子的思想和行為潛移默化都會受到影響。父母與人相處經常滿口髒話,怎能期待孩子能養成文明的習慣。


孩子可愛的時候很可愛,貼心的時候很貼心,可搗蛋起來可是讓家長們頭疼不已。對於孩子們的搗蛋行為,家長該怎樣應對呢?

1、不可暴力解決

很多家長對孩子的搗蛋行為,下意識的就是大聲呵斥,甚至動手打孩子。這其實是不正確的做法。家長應當引導孩子的搗鬼行為,不能強行壓制,否則孩子即使一時變乖了,也是治標不治本。

2、對症下藥

我們上面分析了孩子搗蛋的目的。因此,家長必須先了解清楚孩子搗蛋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對症下藥,解決問題。比如,如果是因為情感需求的缺失,就給予孩子更多的關愛,如果是因為旺盛精力無處發洩,就多帶孩子出去走走,給孩子找個玩伴,

3、態度很重要

對於孩子搗蛋時,家長表現出的態度很重要。太過溫和,則會縱容孩子,太過嚴厲,則有可能會傷害到孩子。因此,家長需要表現出認真嚴肅的態度來引導孩子,糾正孩子的不當行為。


如何引導搗蛋的孩子呢?

  • 讓孩子學會尊重

家長需要言傳身教,在平時和他人交往過程中就要給孩子起到一個好榜樣。除了平時的教導外,更是要潛移默化中引導孩子學會尊重他人;

  • 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

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愛搗蛋的孩子一般都無視規則。因此,孩子在家時,家長應當制定一些小規則,並且嚴格執行,循序漸進的讓孩子有規則意識。

  • 讓孩子學會認錯

許多孩子自尊心很重,就算意識到自己的搗蛋行為給他人造成了不適,也不願意承認自己的錯誤。因此,家長必要時要給搗蛋的孩子一些小懲罰,讓他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且學會總結經驗和教訓。

搗蛋的孩子並不是一天就養成的。因此,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中,家長應當以身作則,正確引導。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


繪本推薦:《大衛不可以》

內容簡介:

《大衛不可以》講述了母親和兒子大衛的故事。 大衛是一個經常把家裡搞得一團糟的小男孩,愛搗蛋的他站在椅子上顫顫巍巍去夠糖罐;一身汙泥回家, 客廳的地毯上留下了一串黑腳印.....母親經常說:大衛,不可以,同時她給大衛最大的愛和包容。

更多繪本租賃,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滿熊閱讀館(或滿熊閱讀)。

滿熊閱讀|專注0~6歲兒童繪本租賃

讓我們一起陪伴孩子成長!


滿熊閱讀


面對熊孩子其實是每個家長要面對的問題,其實只要我們做到一下幾點對孩子一定會影響他,

1.允許“熊”但要有度

“熊”是孩子的一種天性,作為大人應允許孩子有“熊”的行為,但不能沒有限度。孩子在“熊”時,也在觀察大人的底線,如果一味溺愛放縱,只會讓他們變本加厲,養成孩子的不良習慣。

比如:有的熊孩子會把家裡弄亂,這時候就要看他弄亂的範圍了,如果是他的玩具區亂了,可以理解,但是要是殃及客廳廚房燈地方那就要有必要的懲罰了。罰站、面壁都可以。然後再進行口頭教育。注意:不宜關小黑屋、時間不宜過長

2.轉移孩子注意力

面對熊孩子們,我們究竟該怎麼辦?當孩子要表現出熊的一面時家長應用其他方式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使孩子將注意力轉移到其他方面,這樣就可以避免孩子破壞物品,也免除了與孩子的正面衝突。對於孩子,無論是打罵說教或許都會給他造成不良影響,要儘量避免。

比如:有的熊孩子喜歡在公共場合大吵大鬧,父母根本無法阻止,群眾厭惡的眼光也讓父母十分苦惱。這時候,就要使用轉移注意力的辦法了。給一隻他最愛的棒棒糖應該就停止吵鬧了。

3.需要循序漸進

想要把熊孩子改造成好孩子,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絕不可急於求成,切不可因為孩子的出格舉動當眾嚴厲訓斥或體罰,應該將其帶到沒人的地方再進行耐心教育。孩子雖小但是自尊心很強,這對孩子的自尊心傷害至深,或許會影響到孩子以後的性格。要想讓熊孩子真正有所轉變,需要平時長期的訓練。

比如:有的熊孩子喜歡搶人家玩具,這時候家長一定要讓他知道搶別人的東西是不對的,然後再告訴孩子:“這是xx的玩具,你想玩的話要先徵得xx的同意,並且在不玩了之後要還給他。”

4.家長要賞罰分明

其實熊孩子所表現出的,都是孩子的天性,比如好奇、探索、吸引大人注意等,不必對他們過於苛求,要想讓熊孩子真正轉變成人見人愛、乖巧聽話的萌孩子,需要平時長期的教導。家長必須賞罰分明、言出必行,平時給孩子訂好規矩、做好榜樣,言傳身教的將正能量傳遞給孩子,才能培養孩子良好的日常行為規範。

比如:有鋼琴天賦的小雪,彈鋼琴特別好,總能夠拿獎。這時候家長要對她做出的成績給予適當的獎勵;但是她因此就驕傲自滿並嘲笑別的沒她彈的好的同學,那就該批評了。

5.給孩子立個規矩

要給熊孩子立個規矩,讓他從小就懂得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這個意識在寶寶頭腦中紮下了根,就會成為他的行為準則,形成自律。寶寶需要一個界限,這個界限給他展示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

比如:那些刮花小區私家車的熊孩子應該沒有“什麼是該做的什麼是不該做的”這種意識,只是覺得刮車比賽很好玩,而不知道這件事是不可以做的,所以家長一定要從小傳達給孩子一正確的觀念。







大聖情感


熊孩子”是家長們對特別調皮、年紀又小的孩子的愛稱,家裡有個活潑可愛的孩子,家庭氣氛自然會熱鬧不少,但過分的活潑,就是一個家庭的災難了。

熊孩子在家一會兒調皮,一會兒搗蛋,搞得家裡的長輩也抓狂,家裡有一個這樣的小孩,朋友可能都不敢上門拜訪,他們可擔心,一不小心就被熊孩子戲弄了。

為此長輩可能也會狠狠地教訓調皮的孩子,但往往一番粗暴過後,並沒有收到什麼實際的效果。

孩子調皮可能也不僅僅是孩子本身的問題,家長的教養方式當中也有偏差,那麼家長的哪些教養辦法,會讓小孩變成熊孩子呢?

一、言傳身教的力量很重要

很多在家長,在孩子面前不太注意剋制自己的言行,舉止粗魯甚至低俗,其實這些全被孩子看在眼裡,並且2、3歲的孩子剛會走路的時候,就很喜歡模仿家長的一些行為。

如果一旦發現孩子有變壞的跡象,家長還沒有拿出行動加以制止的話,孩子會自然而然把一些低俗的行為,當成一種習慣,這種習慣一旦形成,就不好改正了。

所以,作為父母必須要在孩子面前做出正確的行為示範,而且在孩子出現低俗言行的時候,要馬上制止,並且言辭鮮明的告訴孩子,這樣做是錯誤的,是不會被家長和小朋友喜歡的。

二、親人的寵溺也容易讓乖小孩變成熊孩子

現代社會的孩子都是家長的寶貝,從出生開始就被家長各種寵溺,這種情況在年老的長輩中比較常見,孩子的爺爺奶奶一般會比孩子的父母更寵溺小孩。

在吃的方面是完全滿足孩子的需要,在性格方面,許多爺爺奶奶更是自願當孫子、孫女的“奴才”,做什麼都依著孩子。

時間久了,孩子就會在性格上形成一種固定意識,“唯我獨尊”,當遇到外界對自己的抵抗時,熊孩子們就會展露本性了。

三、精神方面疏於管教

很多年輕的父母因為忙著工作,就很少有時間去管教孩子,把年幼的孩子扔給家裡的老人,甚至每個月就給點生活費,然後回家看孩子一次。

但其實越小的孩子,越需要被關心,他們渴望得到父母的關愛,父母對孩子的教育負有第一責任,因此不能只在物質上滿足孩子的需要,在精神教育方面的重要性也不可忽視。

家有熊孩子,父母不管教,將來再想管教可就難了。





70汪汪


教育熊孩子,是個系統問題,必須從多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

1.孩子是家長的一面鏡子。

孩子是熊孩子,比如說喜歡亂罵人,打人,那麼家長先要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平時有這種行為?(當然如果家裡有隔代教育也必須好好審視一下老人的言行)如果有這種行為,就必須從家長開始改變,這樣孩子才能言傳身教、耳濡目染的變得有規矩。

2.傾聽孩子。

熊孩子也分不同程度,具體要看不良行為是哪種行為?是經常會產生還是偶爾為之?針對這些不同的行為,都是要用不同的針對性解決方案的。

面對熊孩子,家長要學會傾聽,看看孩子是為什麼發怒而做出的不良行為? 這個時候不能對孩子的不良行為劈頭蓋臉的去責備,這樣小小的心靈是會承受不住的,甚至產生叛逆、逆反心裡。 作為一名合格的家長,有必要勸導並讓孩子冷靜下來,然後幫他去分析不良行為背後的原因,以及進行心理疏導,這樣才能對壞行為斬草又除根。

3.幫孩子樹立規矩。

這點可以借鑑美國老師的做法。在美國,無論是幼兒園還是小學,開學之初,班老師們都會鄭重地告訴孩子們教室裡的“規矩”—— 大到不許打人、罵人、毀壞東西這樣顯而易見的行為準則,小到洗手的方法、圓圈時間(circle time, 也叫小組時間,指一組人圍坐在一起共同參加的一種活動)的坐姿、餐桌上的禮儀、每個玩具的擺放方式、在樓道里怎麼走路等等。

老師會拿出大量時間專門給學生講解、示範行為規則,甚至取消、推遲已經安排好的課堂活動,臨時召開班級會議,讓學生們討論、反思一些不良的行為。比如,全班練習在樓道里怎麼走,練到沒有人東張西望、發出怪聲;老師發出一個口號,每個人必須放下手頭的一切活動,安靜地注視老師...... 再比如,每個人都遵守說話的規則,認真傾聽,輪流發言,不打斷、不插話,讓每個人暢所欲言,從而產生真正活躍的課堂氣氛。

4.獎懲並重,教育出守規矩好孩子。

如何幫助孩子建立良好規矩的相關內容,我在荔枝微課裡有詳細介紹,通過9個實用技巧幫助家長培養出成功自律好孩子。

如果有家長有興趣,可以關注後私我信息,我發給您學習。


書香慧語


我作為一位大學老師和一位家長,現在根據我教學和培養孩子的經驗來回答你的問題。


根據我的理解,“熊孩子”一般是比較調皮的孩子,他或她調皮主要有兩個理由,一是缺少關愛,一是比較聰明,對於這兩類孩子,作為家長、老師,我們應怎麼對待,即怎麼教育呢?



對於第一類缺少關愛的孩子,我們應給予足夠的關愛。家長和老師,一起努力。孩子調皮,主要是想引起周圍人的注意,他或她通過調皮的方式表達出來。因為平時,注意他的人不多,或者只在表面上關心他或她的衣食住行,沒有真正走入孩子的內心,沒有受到周圍人的接納,孩子真正需要什麼,很多家長,老師根本不知道。



對於第二類聰明的孩子,他或她的調皮搗蛋,有時也使家長、老師煩。這時,需要家長、老師有一顆寬容的心,正確對待他或她的種種非尋常表現。當你要受不了時,你就想,我在保護一個天才,我不能扼殺這個天才,這樣一想,也就釋然了。也可設身處地替他或她著想,要是你,你會怎麼做?如果還不能理解,請看一本書,《窗邊的小豆豆》,小豆豆就是一個大眾眼裡的熊孩子,她上課調皮,坐不住,上著課,就跑到教室外去了等等。相信大家看了這本書後,會受到很大啟發的。


以上回答,希望能提供參考。

獲取更多信息,請加微信:Louise0717520,備註“熊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