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信息出錯,頂級期刊新冠病毒論文鬧“烏龍”

這次烏龍事件提醒我們思考,在疫情蔓延的特殊時期,應如何確保論文信息的快速與準確性。



關鍵信息出錯,頂級期刊新冠病毒論文鬧“烏龍”


1月30日,一篇發表於《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的文章報道了德國首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的患病經歷。這篇論文首次為無症狀狀態下的傳染提供確鑿證據。不過今天,事件出現了反轉。根據《科學》網站的報道,德國羅伯特·科赫研究所宣佈,這篇論文的信息來源存在重大缺陷,論文結論並不成立。


需要指出的是,即使這篇論文站不住腳,無症狀傳染的現象仍然很可能存在。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最新觀點,新型冠狀病毒的主要傳播方式仍是有症狀傳染,無症狀傳染可能很罕見。但這次烏龍事件提醒我們思考,在疫情蔓延的特殊時期,應如何確保論文信息的快速與準確性。


德國的“無症狀傳染”案例


讓我們先來看看,這篇1月30日發表於《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的這篇論文說了什麼。


論文講述了德國最早感染新冠病毒的4位患者的經歷。據論文報道,一位中國公民於1月19日從上海飛往德國出差。20、21日,她在德國的公司參加會議,當時她並沒有表現出任何可疑的症狀。1月22日,她在從德國返回上海的航班上感到不適,並於1月26日被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


而德國確診的首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正是20-21日與這位上海患者共同參加會議的員工。這名33歲的德國男性24日開始出現喉嚨痛、寒顫和肌肉痠痛等症狀。1月25日,他出現咳嗽症狀,並且高燒達39.1℃。不過由於隨後感覺病情有所好轉,他於27日返回公司工作。


同日,被確診的上海患者向德國的公司通告了自己的病情。於是,這名出現症狀的德國員工被立即送往慕尼黑的傳染病與熱帶醫學中心,進行進一步評估。當時,他已經退燒,健康狀況也較為良好。研究人員在他的鼻咽樣本與痰標本中,均檢測出其新型冠狀病毒的陽性信號。由此,這位員工被確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他在症狀出現前的14天內,沒有離開過德國。


次日,在對公司其他同事的檢測中,又有3位員工被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3人中,只有1位與這位上海患者有過直接接觸,另兩位只與首位確診的德國患者有過接觸。目前,這4位患者均未出現嚴重的症狀。


關鍵信息出錯,頂級期刊新冠病毒論文鬧“烏龍”

德國幾位患者的感染時間表(圖片來源:NEJM論文)


由於這位上海患者將病毒傳染給德國同事時,尚未出現任何症狀,因此這一案例引起了人們的高度關注。論文指出,如果研究得到證實,該案例首次為新型冠狀病毒的無症狀傳染提供確鑿證據,這也要求我們重新評估疾病傳染與疫情暴發情況。此外,這項研究還指出,由於德國首位患者在康復期時,痰樣本中依然存在高濃度的病毒,這提示我們注意康復期患者的傳染性。


信息有誤


然而,根據《科學》網站的最新報道,這篇論文可能鬧了“烏龍”。德國聯邦疾控機構羅伯特·科赫研究所(Robert Koch Institute,RKI)向NEJM雜誌寫信作出澄清,指出論文中的關鍵信息存在錯誤。


在論文中,這位上海患者是在從德國返回上海的航班上開始出現症狀。但在論文發表之後,當RKI以及巴伐利亞州健康和食品安全局的相關人員通過電話親口詢問這位上海患者的情況時,卻得到了不同的答案:她在德國時已經出現了症狀。


據知情人士透露,她在德國時已經感覺非常疲憊,出現肌肉疼痛及發燒症狀。(但這一消息並未得到RKI的證實。)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烏龍?問題在於,論文作者並沒有與這位上海患者進行直接交流,以確認她的健康情況。論文作者之一Michael Hoelscher承認,論文中的相關信息來自其他4位患者的口述:“他們告訴我們,來自中國的患者似乎沒有出現任何症狀。”


Hoelscher同意,對於這位患者健康狀態的信息來源,他們應該在寫論文時進行確認。但儘快分享信息的需求,以及NEJM希望能更快地發佈論文的聲音,讓他們面臨很大的壓力:“如果是今天寫這篇論文,我們會使用不同的措辭。”


德國洪堡大學附屬夏利特醫院的病毒學家Christian Drosten負責這項研究的實驗室檢測工作,他表示:“顯然,我們最初無法接觸到這位患者,而人們又希望(相關論文)可以得到快速傳播。”


RKI的發言人確認,勘誤郵件已經發送至NEJM雜誌。同時,他們也將信息通報給世界衛生組織以及歐洲其他合作機構。


對於此次烏龍事件,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流行病學家Marc Lipsitch表示,在沒有與當事人交流的情況下直接認定“無症狀”,這樣的流程存在問題。但他也對研究團隊表示理解,“在一些緊急情況下,人們往往無法與所有相關人員進行交談。這時研究團隊只是想盡快發表他們對真相的看法,而不是有意犯錯。”


而瑞典公共衛生機構的批評則要直接得多。該機構在其網站上發佈公告稱:“在這篇文章中,宣傳冠狀病毒可以在潛伏期感染他人的信息來源缺乏科學支撐。NEJM的論文被證實存在重大錯誤和缺陷。”


論文的“快”與“準”


需要指出的是,即使這篇論文本身站不住腳,也不意味著無症狀傳染的現象就不會出現。近日,世界衛生組織在報告中指出,基於目前的信息,新型冠狀病毒的主要傳播方式仍是有症狀傳染,症狀顯現之前的傳染可能很罕見。2月3日國家衛健委發佈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也首次明確了“無症狀感染者也可能成為傳染源”。


對於無症狀情況下的傳染,國家衛生健康委專家組成員、北京地壇醫院感染二科主任醫師蔣榮猛表示,我們沒必要太過擔心,因為作為呼吸道傳染病,通過咳嗽等症狀排出病原體,才可以傳染,如果沒有症狀,通常認為它的傳染性即便有,也是非常弱的。


但這次烏龍論文事件提醒我們思考:在這個疫情持續蔓延、人們迫切希望快速獲取信息的特殊時期,審核論文的標準應該如何變化;我們又該如何看待這些研究?


根據《自然》網站在1月30日的統計,自從新型冠狀病毒出現以來,各種學術期刊、預印本網站上已有超過50篇關於新冠病毒的英文論文發表,其中半數以上發表於24-31日這一週內。目前,這一數字仍在持續增長。包括《自然》、《柳葉刀》、《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在內的頂級學術期刊都相繼在線發表多篇相關論文。《柳葉刀》及其子刊更是在1月24日就以“史上最快的速度”發佈了冠狀病毒專題。


在這些論文中,國內外的一線病毒學家、醫生從臨床、病毒結構、模型預測等不同角度著手,將關於新型冠狀病毒的最新見解與其他研究人員及公眾分享,為我們理解病毒的來源、特徵、臨床治療以及疫情發展提供了至關重要的信息。


例如,中科院武漢病毒所石正麗團隊發現,新型病毒的序列與一種蝙蝠冠狀病毒在全基因組水平上相似度高達96%,表明蝙蝠可能是該冠狀病毒的來源。此外,他們還明確了病毒進入細胞的通路。這篇在1月23日首先上傳至生物預印本網站的論文,昨日已經正式發表於《自然》期刊。


另一篇引發熱烈討論的論文,是NEJM上介紹美國首位確診患者的康復記錄。這項與“烏龍論文”同時發佈的研究指出了瑞德西韋(Remdesivir)治療新冠病毒感染的可能性,還報道了在患者糞便中檢測出新型冠狀病毒的核酸,提示了糞口傳播的可能性。可以說,這項研究為新冠病毒的臨床治療與防控提供了重要線索。


但與此同時,部分預印本網站的論文存在良莠不齊的情況。例如,上週印度科學家在一篇論文中提出新冠病毒“包含艾滋病病毒序列,是科學家人為製造的”,這一陰謀論的說法存在明顯漏洞,作者隨後也將論文撤回,但論文中的結論已經被廣泛傳播,一時間不少人信以為真。


而本文提到的事件也提醒我們,即使是對待經過同行評議的論文,也要更加慎重。Lipsitch就表示:“在疫情期間,同行評議可能沒有平時那樣嚴格,同時論文中數據的質量也存在更多的不確定性。”相信在此次意外事件之後,無論研究者、學術期刊、媒體還是公眾,都將更加嚴謹地對待相關研究,用更加準確的信息協助應對疫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