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不動就沒收孩子手機的做法,值得鼓勵嗎?

悅愛寶


孩子玩手機對孩子的身體健康不好,又其是眼睛,家長要給孩子講道理,給孩子看電視兒童頻道兒童看孩子玩手機的危害。


老張1475507552398


這個問題,是個當下最複雜最難處理的問題,凡是現在正在撫養著孩子的人群,都在忍受著這個問題的折磨。

就在我們每一個網友的身邊,都有被手機禍害了的孩子,都司空見慣了!本來是個學習成績相當優秀的孩子,可是在手機的作用下,從學霸變成了學渣,幾輩人的希望,就這樣被手機毀滅了!

論手機對孩子的破壞力,電子遊戲是罪魁禍首,電子遊戲的對人類的毒害,可能比香菸還要有過之而無不及。

但是儘管如此,我們做父母的,又能怎樣呢?手足無措,無能為力,真的只有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孩子被手機侵蝕為廢人一個。

現實中,是有父母強制沒收孩子手機的案例,其中有些孩子看到自己的手機被父母拿走,都跳樓自殺,割腕自殺了,離家出走的,算是輕微的,都這樣了,父母們誰還敢拿孩子的手機啊?

我的大的一個孩子,小學初中都是本鎮所有學校同年級第一名,可是到了高中,買了手機,結果在高考時,只考了個二本。

第二個孩子也是很厲害的一個孩子,也是因為什麼(英雄聯盟),去年高考,雖然是一本,但是連211都沒有獲得,於是今年還在補習,但是每天還是抱著手機玩,照這樣玩下去,別說985,連211可能都還是成問題。整個標準一本就燒高香了!

說真的,沒有結婚生子的人群,是體會不到這些痛苦的,只有我們這些為人父母的,才會知道這些悲痛,不給孩子玩手機,又怕他出問題,給吧!又怕手機毀了孩子,唯一的辦法只有由著他們一點了,時不時的再提醒一下他們。堅決取締,怕是行不通的了!


風水養生財經研究作家


不值得鼓勵!這是典型的“家長制”作派!

孩子沉迷手機是不對,但動不動沒收手機不可取,原因有。一是孩子沉迷手機的主客觀原因我們要搞清楚,作為我們幫助孩子改正的依據;二是動不動沒手機收會讓孩子產生牴觸、逆反心理,得不償失;三是動不動沒收手機會讓孩子對手機產生依戀、好奇心裡,更不容易戒斷手機!

孩子沉迷手機,孩子本身也是受害者,所以家長要捨得花時間、有耐心和孩子共同克服困難,一家人才能其樂融融!






ljh人淡如菊


動不動就沒收孩子手機是家長和老師很無奈的舉措,並不是值得鼓勵的事情。

目前許多地方和學校都打著無機校園的廣告。所謂“無機"就是學生不允許帶手機進校園,一旦發現就沒收,這種方法也很到絕大部分家長的支持。據家長們反映自家的孩子如果手機在手就都是玩遊戲,看視頻,看小說,根本顧不上學習,而且無倫怎麼說都沒有用,唯有沒有了手機才稍微好些,所以動不動沒收手機是逼迫孩子去學習,去完成最幾碼的學習任務。其實在普通的.學校老師們普遍也遇到了同樣的問題,苦口婆心教育引導效果甚微,最後也只能採取象日前我們為避免新型冠狀肺炎病毒的感染採取隔離的方法一樣在創辦"無煙校園"之後創辦了"無機校園",採取隔離的方式吐絕手機對學習的影響。

在一些生源地比較好的學校,學生素質比較高,自覺性也較強,老師的教學方式也多種多樣。網上佈置作業和批改作業已經屢見不鮮,從小學生到高中生,手機幾乎是學生必不可少的學習用品,可以當《英漢詞典》用,當參考輔導書用……,手機中都會下載有老師指定的App,手機就不是上面我們講的手機是影響學習的禍害,而是助手。

並不主張動不動就沒收孩子手機,但也不主張放任自流,適當管控是非常有必要,最後用一句話結束這個問答:“手機象把雙刃劍,用得對是工具,用得不對是兇器。"





蟬之羽


硬碰硬不會產生好結果

直接沒收,或硬碰硬,會種下叛逆的種子。

作為需要我們鬥志鬥勇的對手,我們需要仔細研究。我家孩子就是比較好勝,所以我的首選是激將法。孩子為什麼玩手機(多半是遊戲)?

原因是我們沒開拓更好玩,更有成就感的給孩子。

三年級的時候他玩手機 → 我丟給他一個魔方,說他學不會

四年級的時候他玩手機 → 我丟給他一套樂高EV3,說他學不會

五年級開始喜歡一種遊戲,說是能通過不同種類方塊拼接提高自己創造力。這麼高大上,玩吧!

原來是傳說中的我的世界。

談心 → 轉移注意力

改變策略吧,敵變我變。首先我推薦了一款解謎類的遊戲,畢竟過關了就不玩了。

再找個放鬆心情的好地方,談談理想,談興趣,目的是自控力。

注意事項:

① 不要扣帽子,比如“上癮”

② 孩子有時的過分舉動是控制不住自己情緒的表現,一定要平和溝通。

③ 趁他心情好,套著他籤個協議。白紙黑字即使耍賴也有個憑證。

④ 根據表現情況,每天進行自控力自評決定明天玩的時間。

這段時間,儘量找些他感興趣的,視線轉移。讓他忘掉手機這個東西。

結語

對待孩子使用手機,家長自己也要反思,有時間儘量多帶孩子去親近大自然。

應對手機問題,不能採取打罵,沒收,斷網這種硬堵方式,引導疏導才是關鍵,目的是培養孩子自控能力。


你是我的半截詩


並不是鼓勵沒收孩子玩手機。

更好的方法:

1.家長應該以身作則,除了處理工作上的事情,只要孩子在身邊就不要輕易玩手機,樹立榜樣。

2.和孩子約定好玩手機的時間,並且嚴格執行。

3.多和孩子出去戶外走一走,轉移注意力。

4.培養孩子興趣愛好,他會多花時間在自己喜歡的事情上。



氣得天下


不鼓勵。教育要是這麼簡單的話,我們老師也沒有必要考證了。中國也沒有必要有那麼多教育類的大學了。

想回你一句魯迅先生的話。

中國中流的家庭,教孩子大抵只有兩種法。其一是任其跋扈,一點也不管,罵人固可,打人亦無不可,在門內或門前是霸主,是霸王,但到外面便如同失了網的蜘蛛一般,立刻毫無能力。其二是終日給予遇或呵斥,甚而至於打撲,使他畏葸退縮,彷彿一個奴才,一個傀儡。

別讓你的孩子彷彿是一個奴才,彷彿是一個傀儡。

家長學點教育類的書籍吧。教育孩子也是需要持證上崗的。別這麼簡單粗暴。


賽老師初中數學


孩子心智沒有成熟,還處在貪玩階段,能夠做到自覺自律的孩子很少,這時候是需要家長教育和引導的,我們大人的作用就是孩子出現不當的言行後給與及時糾正的,而不是任由孩子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當然父母要做好表率,你都不能管好自己的言行,你如何要孩子管好自己的言行呢?你成天拿著手機玩,如何讓孩子不玩呢?孩子的很多行為來自於大人,會看樣學樣的,所以父母在家面對孩子的時候要減少玩手機的次數,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這樣才起到了言傳身教的作用。當然有家長說我使用手機是要工作的,我們是不是使用其他途徑工作呢?比如電腦呢?告訴孩子電腦是工作的一個工具,而非一個玩具。在家應該多陪孩子,不要把很多工作帶到家裡來,家裡有家裡的事情要做,我們可以晚點下班,儘可能不把工作帶到家裡來。

給大家講一個故事,我有個同事,她說自己其實以前學習很好的,但是進入高中階段離家遠了,她就不怎麼學習了。她說那時候自己的媽媽如果管一下她,告訴她要學習了,她也不會是今天這樣在外面做個員工。她其實挺恨自己媽媽的,為什麼不管管自己呢?聽到了嗎?孩子的行為不當時,需要父母進行糾正的,這就是父母。

為了做一個合格的父母,給大家幾個建議:第一:在孩子行為不當時,給與指引,幫助孩子健康成長,成為根紅苗正的青少年;

第二:需要監督孩子的行為,關注孩子的動態,看看孩子都在做些什麼?不要認為孩子使用手機是一直在學習的,孩子學學習就玩開了。但是也要給孩子適當放鬆、休息時間,建議跟孩子溝通清楚,告知孩子學習之餘可以玩半個小時的手機,孩子玩的內容就不限制了,由孩子自己定吧!人常說會玩的孩子才會學習嘛;

第三,父母在家要身先士卒,做教育的榜樣,言傳身教,起到表率作用,孩子才會耳濡目染朝著好的方向前進。望各位家長自律,我們先是一個父母,你們的行為要多想想自己的身份,然後才明白那些是我們不應該去做的。

好了,就分享到這裡了,您有更好的做法,歡迎交流溝通!


流年3128


問題是,手機是誰給出去的,給出去之前講沒講過要求和原則,給你都給了,然後毫無原則的想收就收就是家長的不對了,還要鼓勵,很無語,孩子不是你說什麼就是什麼你想怎樣就怎樣,有些孩子其實我覺得不是剋意頂撞,只是你做的他不服而已,我覺得玩手機這個問題要事先講好規則,畢竟大人也在玩,你讓孩子看著你們毫無時間毫無原則,那就有點說不過去了


落盡繁華186


記得上學期參加了女兒學校組織的家長會,校長在會上傳達了一條消息:因玩藍鯨遊戲,受該遊戲的不良影響,3人跳樓自殺的事件。這一事件傳出,家長們都議論開了:孩子玩手機,到了不得不管控階段。

手機的最初功能就是通話,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無限的方便,隨著科技的發展和進步,特別是智能化的發展,讓手機的功能也越來越強大,再也不是足限於通話的工具了。”手機控”、”低頭族”這些新鮮詞語就出現在這個時代,可見對人們的生活有著深深的影響。

於是,人們在享受智能手機帶來無窮樂趣的同時,又在擔憂它給孩子們的學帶去的一些負面影響而擔憂,就會採取一些管控措施,要求孩子遠離手機。動不動就沒收孩子的手機是大多數家長的一種慣用手法,但他們都沒追問過:這種方式真的是有效可行嗎?

近年來,因為家長強行沒收手機,引起孩子的逆返心理很強,釀成家庭悲劇的新聞報道屢見不鮮,可見其效果微乎其微。

要知道,任何事情都具備雙重性原則,有好的一面,同時也有弊的一面,所以,父母在給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原則是:細心選擇,謹慎使用。應明白,手機不光是用來打遊戲的,它還可以用來幫助孩子的學習,父母應該順應時代的發展,用“寓教於樂“的方式進行引導,想必會更好,同時也滿足了孩子自由空間的條件。要想孩子主動放下手機,我覺得家長的正確做法是:

一、明確孩子玩手機的原因,對症下藥。

二、多陪孩子讀書,經常去戶外走走,親近自然,分散對手機的注意力。

三、父母以身作則,在孩子面前儘量不玩手機。

四、嚴格控制好孩子玩手機的時間。

只要方法用得對,不粗暴干預,孩子一定會自覺對手機的控制。其實,我對女兒用手機並沒有去強硬控制,只在她書房的牆上貼了一張紙條,上邊寫著:

美國有關部門用十年時間做實驗,得到以下數據:一組五十名同學是手機沉迷者,最後只有兩名考上大學;一組五十名同學接觸不到手機,最後只有3名同因為減輕家庭負擔選擇打工外,其餘的都考上了大學,並且得到學校獎學金。如果是你,你選擇哪一組試驗?如果選擇第一組,你能成為那2名中其中一員的幸運者嗎?

我沒說過多的道理,只是發覺,自從貼上那張條子後,女兒玩手機的時間確實少了。

好了,就分享到這裡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